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規章誰可以制

規章誰可以制

發布時間: 2022-03-19 01:42:56

規章制度的層次

規章制度有以下四個層次:

條例

條例是具有法律性質的文件,是對有關法律、法令作輔助性、闡釋性的說明和規定;是對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科技等領域的某些重大事項的管理和處置作出比較全面、系統的規定。

是對某機關、組織的機構設置、組織辦法、人員配備、任務職權、工作原則、工作秩序和法律責任作出規定或對某類專門人員的任務、職責、義務權利、獎懲作出系統的規定。它的制發者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最高行政機關。

⒉規定

規定是為實施貫徹有關法律、法令和條例,根據其規定和授權,對有關工作或事項作出局部的具體的規定。是法律、政策、方針的具體化形式,是處理問題的法則。

主要用於明確提出對國家或某一地區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某一方面或某些重大事故的管理或限制。規定重在強制約束性。它的制發者是國務院各部委、各級人民政府及所屬機構。

⒊辦法

辦法是對有關法令、條例、規章提出具體可行的實施措施;是對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關工作、有關事項的具體辦理、實施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辦法重在可操作性。它的制發者是國務院各部委、各級人民政府及所屬機構。

⒋細則

細則是為實施「條例」、「規定」、「辦法」作詳細、具體或補充的規定,對貫徹方針、政策起具體說明和指導的作用。它的制發者是國務院各部委、各級人民政府及所屬機關。

(1)規章誰可以制擴展閱讀:

規章制度的主要功能是:

1. 規范管理,能使企業經營有序,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

2. 制訂規則,能使員工行為合矩,提高管理效率。

Ⅱ 規章是由誰制定的

規章主要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和設區市的人民政府,在它們的職權范圍內,為執行法律、法規,需要制定的事項或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規章是行政性法律規範文件,之所以是規章,是從其制定機關進行劃分的。

具體如下:

規章是各級領導機關及其職能部門、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實施管理,規范工作、活動和有關人員行為,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並發布實施的、具有行政約束力和道德行為准則的規范性文書的總稱。

規章按其性質、內容,可分為行政規章、組織規章、業務規章和一般規章。

1.行政規章。按作者及其許可權,可分兩類:

(1)國務院部門規章。是由國務院所屬各部、各委員會制定、發布的規章。

(2)地方政府規章。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省和自治區政府所在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行政規章常用規定、辦法、細則等文種。

2.組織規章。是指對一個組織或團體的性質、宗旨、任務、組織原則、成員及其權利義務、機構及職權、活動及紀律等做出系統規定的規章。組織規章的常用文種是章程。

3.業務規章。是指對專項業務的性質、內容、范圍及其運作規范等做出系統規定的規章。業務規章的常用文種為章程。

4.一般規章。一般規章是各級各類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為實施管理、規范工作和活動,在其職權內制發的規章。這類規章便是通常所說的規章制度。一般規章的常用文種有規定、辦法、准則、細則、制度、規程、守則、規則等。

(2)規章誰可以制擴展閱讀:

根據《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制定規章應當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其一,應當遵循《立法法》確定的立法原則,符合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其他上位法的規定。

其二,應當切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在規定其應當履行的義務的同時,應當規定其相應的權利和保障權利實現的途徑。應當體現行政機關的職權與責任相統一的原則,在賦予有關行政機關必要的職權的同時,應當規定其行使職權的條件、程序和應承擔的責任。

其三,應當體現改革精神,科學規范行政行為,促進政府職能向經濟調節、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轉變。應當符合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相同或相近的職能應當規定由一個行政機關承擔,簡化行政管理手續。

其四,規章的名稱一般稱「規定」、「辦法」,但不得稱「條例」。

其五,規章用語應當准確、簡潔,條文內容應當明確、具體,具有可操作性。法律、法規已經明確規定的內容,規章原則上不作重復規定。除內容復雜的外,規章一般不分章、節。

其六,涉及國務院兩個以上部門職權范圍的事項,制定行政法規條件尚不成熟,需要制定規章的,國務院有關部門應當聯合制定規章。有這種情形的,國務院有關部門單獨制定的規章無效。

Ⅲ 誰能給我一套小飯店的規章制度啥的員工的也要

一、廚房考勤制度
1、 每天上班按時點到穿好工作服後,應向廚師長報到或總體點名
2、 根據廚房工作需要,加班的廚師留下,不加班的廚師下班後應離開工作地
3、 上班時應堅守工作崗位,不脫崗,不準做與工作無關的事,如會客,看書報,下棋、打私人電話,不得帶親戚朋友到店內玩耍、聊天、不得哼唱歌曲、小調
4、 因病需要請假的員工應提前一日向廚師長辦理准假手續,並出示醫院開出的有效證明、因不能提供相關手續或手續不符合規定者,按曠工或早退處理請假應寫請假條書面備案
5、 需請事假的,必須提前一日辦理事假手續,經廚師長批准後方有效,未經批準的不得無故缺席或擅離崗位電話請假一律無效
6、 根據工作需要,需廷長工作時間的,經領導同意,第二天可以上十二點,
二、廚房著裝制度1、上班時需穿戴工作服帽,在規定位置佩戴工號牌或工作證服裝要干凈,整潔、工作時間不得裸背敞胸、穿便裝和怪服
2、 上班時間需穿工作鞋,不得穿拖鞋、水鞋、涼鞋
3、 工作服應保持干凈整潔,不得用其它飾物代替紐扣
4 違反上述規定者,按照本店處罰條例執行
三、廚房衛生管理制度
1、 地面天花板、牆璧、門窗應堅固美觀,所有孔、洞、縫、隙應予填實蜜封,並保持整潔,以免蟑螂、老鼠隱身躲藏或進出
2、 定期清洗抽油煙設備
3、 工作廚台,櫥櫃下內側及廚房死角,應特別注意清掃,防止殘留食物腐蝕
4、 食物應在工作台上操作加工,並將生熟食物分開處理、刀、菜板、抹布等必須保持請清潔、衛生
5、 食物應保持新鮮、清潔、衛生、並於清洗後分類用塑料袋包緊、或裝在保鮮盒內分別儲放冷藏區或冷凍區、要確定做到勿將食物在生活常溫中暴露太久
6、 凡易腐敗的食物,應儲藏在0度以下冷藏容器內,熟的與生的食物分開儲放,防止食物間串味。冷藏室應配備脫臭劑。
7、調味品應以適當容器裝盛,使用後隨即加蓋,所有器皿及菜點均不得與地面或污垢接觸。
8、員工工作時,工作衣帽應穿戴整潔,不得留長發、長指甲,
9、在廚房工作時,不得在工作域抽煙、咳嗽、吐 、打噴嚏等要避開食物
10、廚房工作人員工作前、方便後應徹底洗手,保持雙手的清浩
11、廚房清潔掃除工作應每日數次,至少二次清潔完畢,用具應集中處置,殺蟲劑應與洗滌劑分開放置,並指定專人管理
12、不得在廚房內躺卧或住宿,亦不許隨便懸掛衣物及放置鞋屐、或亂放雜物等
三 、菜品原料管理與驗收制度
1、根據本店廚房程序標准,實行原料先進先出原則,合理使用菜品,避免先後程序不分,先入冰箱菜品擱置不用
2、 高檔原料派專人保管,嚴格按量使用其它原料同樣做到按量使用,物盡其用
3、 未經許可,不得私自製作本店供應菜品,杜絕任何菜品浪費行為
4、 不得使用霉變,有異味等一切變質的菜品對菜品做到先入先出,隨時檢查
5、 不得將腐敗變質的菜品和食品提供給客人
6、 不許亂拿、亂吃、亂做廚房的一切食品處理變質原料,需經批准
7、 嚴格履行原料進入,菜品供應程序,確保本店菜品操作流程正常運轉,做到不見單,廚房不出菜的原則
8、 驗收人員必須心企業利益為重,堅持原則,秉公驗收,不圖私利
9、 驗收人員必須嚴格按驗收程序完成原料驗收工作
10驗收人員必須了解即將取得的菜品與采購定單上規定的質量要求是否一致,拒絕驗收與采購單上規定不符的菜
11驗收人員必須了解如何處理驗收下來的物品,並且知道在發現問題時如何處理如果已驗收的原材料出現質量問題,驗收人員應負主要責任
12驗收完畢,驗收人員應填寫好驗收報告,備存或交給負責人的相關人員
13以上制度適用於廚房一切工作人員,違反上述規定者,按照本店處罰制度執行
四、廚房日常工作檢查制度
1、 對廚房各項工作實行檢查制,對各廚房進行不定期,不定點、不定項的抽查;
2、廚師長、檢查內容包括店規、店紀、廚房考勤、著裝、崗位職責、設備使用和維護、食品儲藏、菜餚質量、出菜制度及速度、菜品節約及綜合利用、安全生產等項規章制度的執行和正常生產運轉情況
3、 各項內容的檢查可分別或同時進行衛生檢查:每日一次,包括食品衛生、日常衛生、
4、紀律檢查:每月一次,包括廚房紀律,考勤考核,店規店紀;設備安全檢查:每月一次,包括設備使用、維護安全工作 ;生產檢查:每周一次,包括儲藏、職責出品制度、質量及速度每日例查:每日二次,包括餐前、後工作過程,個人及其它衛生、 檢查人員對檢查工作中發現的不良現象,依據情節,做出適當的處理,並有權督促當事人立即改已或在規定期內改正,
5、 屬於個人包干范圍或崗位職責內的差錯,追究個人的責任;,同時採取相應的經濟處罰措施
6、 對於屢犯同類錯誤,或要求在限期內改進而未做到者,應加重處罰,直到辭退
7、 檢查人員應認真負責,一視同仁,公正辦事檢查結果應及時與部門和個人利益掛鉤
五、廚房值班制度
1、 根據工作需要,廚師長有權安排本組各崗人員值班
2、 值班人員必須提前抵達工作崗位,保證准點到
3、值班人員應自覺完成交代的工作,工作時間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不得做與工作無關的事、 值班、接班人員應保證值班、接班期間的菜正常出品
4、 值班、接班人員要妥善處理和保藏剩餘菜品及原料,做好清潔衛生工作
5、 值班、值班人員下班時要及時關閉能源開關,鎖好門窗交鑰匙 廚師長無定時檢查值班人員
六、廚房防火安全制度;
1、廚房引起火災的主要因素:大量堆積易燃油脂,煤氣未及時關閉,煤氣管漏氣,電器設備未及時切斷,電源或超負荷用電
2 、發現電氣設備接頭不牢或發生故障時,應立即報修,修復後才能使用;
3、不能超負荷使用電氣設備
4、各種電器設備在不用時或用完後切斷電源
5、易燃物貯藏應遠離熱源
6、每天打掃干凈鐵板衛生每天至少清洗一次排風
7、 下班關閉完能源開關七、廚房設備及用具管理制度;
1、 廚房所有設備、設施、用具實行文明操作,按規范標准操作與管理2、 對廚房所有設備、制定的保養維護措施,人人遵守
3、 廚房內一切個人使用器具,由本人妥善保管,使用及維護
4、 廚房內共用器具,使用後放回規定的位置,不得擅自改變,同時加強保養和正常使用
5、 廚房內用具以舊換新,並需辦理相關手續
6、 廚房一切用具、餐具(包括零部件)不準私自帶出
7、 廚房一切用具、餐具應輕拿輕放,避免人為損壞
8、 廚房內用具,使用人有責任對其進行保養、維護、因不遵守操作規程和廚房紀律造成設備工具損壞,丟失的,照價賠償
9、備定期檢查、維修凡設備損壞後,須經維修人員檢查,能修則修,不能修需更換者,應向負責人報告審查批准
八、廚房獎懲制度根據餐廳規定,結合廚房具體情況,對廚房各崗位員工符合獎懲條件者進行內部獎懲:
(一)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給予獎勵:
1、 忠於職守,全年出滿勤 ,工作表現突出,受到賓客多次表揚者
2、 為廚房生產和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議,被採納後產生及大效益者
3、 在廚房生產中及時消除較大事故隱患者
4、 多次受到顧客表揚者
5、 衛生工作一貫表現突出,為大家公認者
6、 節約用料,綜合利用成績突出者
(二)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給予懲處:
1、違反廚房紀律,不聽勸阻者
2、不服從分配,影響廚房生產者
3、工作粗心,引起顧客對廚房工作或菜餚質量進行投訴者
4、弄虛作假或搬弄是非,製造矛盾,影響同事間的工作關系者
5、不按操作規程生產,損壞廚房設備和用具者
6、不按操作規程生產,引起較大責任事故者
7、毆打他人者
8、 不按時清理菜品,造成變質變味者
(三)以上獎懲條例的實施,以事實為依據,根據具體情況,由廚師長提議,總廚審定具體獎懲方法和范圍,貢獻卓越或錯誤情節嚴重者,則報餐廳老總按員工守則及其他規定進行處理九。廚房處罰評分標准
1、 遲到、早退每分鍾處罰5分、5分鍾以上按曠工一天處理
2、 工作衣帽不整潔、工號牌位置不正確、每次5分
3、 不服從領導安排,有抵觸性者處罰15-18分
4、 廚房各崗位衛生分擔區不整潔,經指出仍不凈者,兩個小弟各罰5分5、 下班時,各崗位做好剩餘菜品、原料的存貯,如因存貯不善造成菜品變質、變味、按價賠償並處罰13分
6、 偷吃、偷拿廚房食品原料者,雙倍賠償並處12分
7、 工作態度及端正,因自身情緒造成菜的質量、菜質不符合要求者處4,造成客人嚴重投訴者,買單並處20分
8、 廚師責任心不強,造成湯鍋水燒干,米飯煮糊了、原料貯存不當造成廚房成本增大者,責任人賠償損失並罰20-25分
9、 工作粗心,引起客人對廚房菜餚質量進行投訴者,處罰5-18分
10、弄虛做假或搬弄是非,製造予盾,影響同事間的關系者、罰15分
11、不按操作規程生產 ,損壞廚房設備和用具者,按價賠償並罰5一10分
12、歐打他人者,開出並處罰20分
13、違反廚房所有規章及管理制度者,視情節輕重,處罰5-25分
14、累計扣分達到5分以上10以下為警告、達到10分罰款10元,10分以上每分鍾加罰10元、每月累計扣分達到30分以上辭退處理

Ⅳ 事業單位可以自己定規章制嗎

任何單位都可以,但必須滿足兩個條件:1、不能凌駕與國家法律之上,也不能喝國家法律法規相沖突。2、制度必須公示,經員工代表大會一致通過。

Ⅳ 誰能提供一份完整詳細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公司安全管理,規范公司各單位生產秩序,防止事故發生,保護職工人身安全。結合公司的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凡是本公司職員工,必須遵守。
第三條本制度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按公司領導和安全處分級管理的原則,實行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
第四條安全處對本公司各單位安全工作實施綜合協調,對本公司各部門安全生產實施相應監督管理,對相關職能部門,履行職責的情況實施監督。
第二章安全管理職責

第五條安全生產委員會職責
1、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有關勞動保護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
2、建立或審定安全生產,文明生產的規章制度,並監督檢查各生產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執行情況。
3、組織開展安全生產競賽,審定安全生產,文明生產先進事跡與獎勵辦法。
4、組織安全大檢查,並對不安全生產問題進行研究,制定改進方案,督促按計劃實施。

5、參加對重大事故的調查、分析、處理。
6、主持召開安全生產例會,定期向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報告安全生產工作,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接受群眾監督
7、採取有效措施,不斷改善職工勞動條件和安全生產環境。

8、定期組織和領導全面安全生產檢查。
9、每月主持召開一次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及時分析企業安全生產狀況,匯總不安全隱患,提出相應的對策措施,並組織實施。
10、檢查和指導副職及下屬單位領導分管范圍的安全生產工作和履行安全生產職責。
第六條負責宣傳「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對企業員工進行安全培訓,對新員工及時組織入廠安全教育培訓,考核合格後方可分配到班組。
第三章安全檢查
第七條對安全生產進行監督、檢查與檢測,並實施考核,保證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的實現,保證安全標准化的有效實施
第八條檢查程序
1、安全檢查的內容:安全檢查對象的確定應本著突出重點的原則,對於危險性大、易發事故、事故危害大的生產系統、部位、裝置、設備等應加強檢查。安全檢查的內容包括軟體系統和硬體系統,具體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隱患、查整改、查事故處理。
2、安全檢查的實施要求:公司每月開展一次綜合性安全大檢查。安全處組織,參加人員為各部門負責人及安全員,檢查結果由安全處匯總形成安全通報,隱患整改情況記入《安全檢查隱患整改台賬》。

3、檢查結果的處理:檢查結果應及時上報公司分管副總及總經理,對檢查中發現的潛在不安全因素,安全處應立即令其對不安全隱患進行整改,整改後對其復查。

第四章安全生產獎懲
為了強化安全管理,充分調動職工安全生產的能動性、主動性和積極性,杜絕違章違紀現象,減少工傷事故的發生,公司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制定《安全生產獎懲制度》,做到獎懲分明、重獎重罰。
第五章安全例會管理
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領導小組),每月召開一次全體成員會議,分析安全生產形勢,布置下一步安全環保重點工作及應採取的措施,提出公司下一步安全生產工作目標。
第六章安全事故管理
1、人身事故:企業在冊職工在生產區域內發生的生產操作有關的傷亡事故(包括隱性中毒事故)
2、設備事故:由於各種原因構成采礦機械、動力、電器、儀表、運輸設備及管理、建築物等損失的事故;

3、生產事故:生產事故:因違反工藝流程、崗位操作規程和指揮失誤造成設備損壞以及停電、停水、停風等原因造成停產等事故

第七章安全生產檔案管理

安全生產檔案要編寫詳細的目錄分檔存放,以便於查閱。要逐步實現安全檔案的標准化、規范化、現代化管理。

第八章勞動保護用品管理
1、職工領取到防護用品後,上崗工作時必須按規定穿戴使用。
2、工作服必須保持整潔無破損,嚴禁在腰間、袖口扎繩子、鐵絲等物品。
3、特殊工作必須按規定穿戴勞保用品。
4、對生產噪音、粉塵、有毒氣體的部門要配置防護罩,防護眼鏡、
防護口罩和防毒口罩。
5、各(車間)的安全員每日要對現場職工勞保用品佩戴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未按規定佩戴的,對當事人進行一定的處罰。
6、防護用品的管理實行主管和組長的逐級領導,安全處要定期不定期的檢查其使用情況,發現違規的要進行嚴格考核。
第九章特種作業人員安全管理
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在特殊工種操作證或臨時操作證規定的本工種作業項目范圍內進行作業,嚴格執行其各項規章制度。
第十章安全警示管理
為了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促進企業,加強現場安全生產順利進行,及時削除現場安全隱患,有效遏制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特製定本制度。
附則:為了全面落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進一步提高工程安全監督管理水平,加強安全警示標志的管理,達到標准化、規范化、制度化,確保、生產順利開展。

Ⅵ 規范,制度,規則,責任制,規章制度之間的區別

1、企業規則是指企業的游戲規則,即內部的制度和流程。

企業的運作必須讓員版工體驗到公權平與平等,也就是說不是老闆想怎樣就怎樣,而是制定出一個規則大家共同來遵守。規則還使企業的運作規范化,不因人而異,也可以讓新人「照圖索驥」。

因此,致力於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企業家都應該重視企業規則的建立和執行。

2、制度就是規則的體現與表現形式,也可以稱為規章制度。

企業規章制度,是企業針對科研生產、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等各項活動統一制定的各種規定、規則、章程、辦法、標准、程序等規范性文件的總稱。(《企業法律顧問實務》P527)

3、規范是一個技術標准,例如水工施工規范,不同國家、行業都有自己的規范和標准。

4、責任制是規章制度的一種或一部分,它指某一項工作有誰來負責、責任與權利的界定等內容,例如安全生產責任制就將安全生產責任細化到組織的各個崗位,明確其責權和獎懲。

Ⅶ 請問有誰知道國家法律法規中關於企業規章制度的訂立及適用、限制有哪些,在哪些法律中規定的

訂規章制度應緊密結合企業自身情況並嚴格依法進行,應做到「合法、合理、全面、具體」,由於企業情況各異,在此只對制訂規章制度時應注意的法律問題,從反面建議如下:

1.規章制度的內容違法。許多企業制定規章制度時由於不了解或漠視現行的法律法規、政策而致使所制定的規章制度中的某些內容違反法律規定而不具有法律效力,如企業依這些內容管理員工而發生爭議,企業的行為將得不到法律支持。因此,規章制度必須內容合法。

2.規章制度未經民主程序制定。許多企業制定規章制度都只是由企業的董事會或總經理甚至是某個部門制定後即實施。但法律規定企業的規章制度應經職工(代表)大會通過,否則不發生法律效力。

3.規章制度未經公示。許多企業的有些規章制度根本不為員工所知,這就使員工無所遵從,因此法律規定企業規章制度必須要向全體員工公示,否則不對員工產生效力。

4.規章制度未及時修改、補充。許多企業規章制度制定好以後便完事大吉,但實際情況是現行法律不斷推陳出新,制訂當時屬合法的內容可能現在已不合法。因此企業應當自行或委託有關專家對已有的規章制度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及時修改、補充相關內容。

熱點內容
朋友之間喝酒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5-19 23:50:09 瀏覽:297
道德模範宣傳語 發布:2025-05-19 23:38:01 瀏覽:595
社團部門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9 23:25:57 瀏覽:884
根據民法典第一 發布:2025-05-19 23:21:16 瀏覽:950
美國立法禁止 發布:2025-05-19 23:15:45 瀏覽:499
找法律援助中心律師 發布:2025-05-19 22:58:32 瀏覽:385
經濟法對生活 發布:2025-05-19 22:57:30 瀏覽:110
外國的法官選任委員會 發布:2025-05-19 22:49:04 瀏覽:301
遼寧法律碩士考點 發布:2025-05-19 22:44:43 瀏覽:321
高安市人民法院官網 發布:2025-05-19 22:44:10 瀏覽: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