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法規
1. 生物安全法第21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第21條規定國家建立統一領導、協同聯動、有序高效的生物安全應急制度。國務院有關部門應當組織制定相關領域、行業生物安全事件應急預案,根據應急預案和統一部署開展應急演練、應急處置、應急救援和事後恢復等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制定並組織、指導和督促相關企業事業單位制定生物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加強應急准備、人員培訓和應急演練,開展生物安全事件應急處置、應急救援和事後恢復等工作。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按照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命令,依法參加生物安全事件應急處置和應急救援工作。
國家建立生物安全事件調查溯源制度。發生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生物安全事件,國家生物安全工作協調機制應當組織開展調查溯源,確定事件性質,全面評估事件影響,提出意見建議。
國家建立首次進境或者暫停後恢復進境的動植物、動植物產品、高風險生物因子國家准入制度。
進出境的人員、運輸工具、集裝箱、貨物、物品、包裝物和國際航行船舶壓艙水排放等應當符合我國生物安全管理要求。
海關對發現的進出境和過境生物安全風險,應當依法處置。經評估為生物安全高風險的人員、運輸工具、貨物、物品等,應當從指定的國境口岸進境,並採取嚴格的風險防控措施。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
第二十四條 國家建立境外重大生物安全事件應對制度。境外發生重大生物安全事件的,海關依法採取生物安全緊急防控措施,加強證件核驗,提高查驗比例,暫停相關人員、運輸工具、貨物、物品等進境。必要時經國務院同意,可以採取暫時關閉有關口岸、封鎖有關國境等措施。
2. 生物安全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安全生產是保護勞動者的安全、健康和國家財產,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基本保證,也是保證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進一步實行改革開放的基本條件。因此,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3. 生物安全法第26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是: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實施生物安全監督檢查,可以依法採取下列措施:
1、進入被檢查單位、地點或者涉嫌實施生物安全違法行為的場所進行現場監測、勘查、檢查或者核查;
2、向有關單位和個人了解情況;
3、查閱、復制有關文件、資料、檔案、記錄、憑證等;
4、查封涉嫌實施生物安全違法行為的場所、設施;
5、扣押涉嫌實施生物安全違法行為的工具、設備以及相關物品;
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措施。
有關單位和個人的生物安全違法信息應當依法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是為維護國家安全,防範和應對生物安全風險,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護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生物技術健康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制定的法律。
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生物安全應當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以人為本、風險預防、分類管理、協同配合的原則。
堅持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生物安全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國家生物安全領導體制,加強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國家鼓勵生物科技創新,加強生物安全基礎設施和生物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支持生物產業發展,以創新驅動提升生物科技水平,增強生物安全保障能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生物安全,是指國家有效防範和應對危險生物因子及相關因素威脅,生物技術能夠穩定健康發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態系統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威脅的狀態,生物領域具備維護國家安全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從事下列活動,適用本法:
(一)防控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
(二)生物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
(三)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
(四)人類遺傳資源與生物資源安全管理;
(五)防範外來物種入侵與保護生物多樣性;
(六)應對微生物耐葯;
(七)防範生物恐怖襲擊與防禦生物武器威脅;
(八)其他與生物安全相關的活動。
4. 哪些是與生物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
以生物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比如像克隆技術是不允許克隆人的,因為這一個違背了一些倫理規則所以這些也是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
5. 《生物安全法》主要針對什麼做出規定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以下簡稱「《生物安全法》」),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共十章八十八條,主要針對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生物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人類遺傳資源和生物資源安全,生物恐怖襲擊和生物武器威脅等生物安全風險,分設專章作出針對性規定。
該法的出台,有助於從法律制度層面解決我國生物安全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有助於確保生物技術健康發展,有助於保護人民生命健康,有助於維護國家生物安全。
(5)生物安全法規擴展閱讀
《生物安全法》的必要性
此前多年,我國各方對生物安全問題缺乏足夠認識,生物安全的重要性被忽視。對於生物安全的規定散見於多個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等之中,如《環境保護法》、《農業法》、《野生動物保護法》、《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等,存在政出多門,各部門管理職責分散,監管力度不足等問題,亟需一部全面系統的法律來總領生物安全工作全局。
制定一部生物安全法將有助於從法律層面解決我國生物安全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對於確保生物技術健康發展、保護國民身體健康、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6. 生物安全法解讀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實施,將有助於從法律層面解決我國生物安全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對於確保生物技術健康發展、保護國民身體健康、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更好的防範和應對生物安全風險,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第一條 為了維護國家安全,防範和應對生物安全風險,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護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生物技術健康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制定本法。
7. 生物安全法實施,明確了什麼內容
全國人大常委會2020年10月17日通過生物安全法,明確提出維護生物安全應當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以人為本、風險預防、分類管理、協同配合等原則,並依法建立了生物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制度、生物安全風險調查評估制度;
生物安全信息共享制度、生物安全信息發布制度、生物安全名錄和清單制度、生物安全標准制度、生物安全審查制度、生物安全應急制度、生物安全事件調查溯源制度、進境動植物和動植物產品以及高風險生物因子國家准入制度、境外重大生物安全事件應對制度、生物安全監督檢查制度。
同時還對防控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生物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安全,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人類遺傳資源與生物資源安全,防範生物恐怖與生物武器威脅,生物安全能力建設等方面,規定了明確的法律措施和違反該法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7)生物安全法規擴展閱讀
制定生物安全法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
生物技術在帶給人類進步和惠益的同時,也帶來了生物安全問題和威脅。當前我國生物安全形勢嚴峻,生物戰和以非典、埃博拉病毒、非洲豬瘟等為代表的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及動植物疫情等傳統生物威脅依然多發,生物恐怖襲擊、生物技術誤用謬用、實驗室生物泄漏等非傳統生物威脅凸顯。
亟待通過生物安全立法應對上述挑戰,用法律劃定生物技術發展邊界,引導和規范人類生物技術的研究應用,促進生物技術健康發展,防止和減少生物技術侵害行為帶來的危害。
8. 生物安全法第六十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第六十條規定是:
1、國家加強對外來物種入侵的防範和應對,保護生物多樣性。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制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和管理辦法;
2、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加強對外來入侵物種的調查、監測、預警、控制、評估、清除以及生態修復等工作;
3、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引進、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是為維護國家安全,防範和應對生物安全風險,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護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生物技術健康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制定的法律。
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生物安全應當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以人為本、風險預防、分類管理、協同配合的原則。
堅持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生物安全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國家生物安全領導體制,加強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國家鼓勵生物科技創新,加強生物安全基礎設施和生物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支持生物產業發展,以創新驅動提升生物科技水平,增強生物安全保障能力。
國家加強生物安全領域的國際合作,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規定的義務,支持參與生物科技交流合作與生物安全事件國際救援,積極參與生物安全國際規則的研究與制定,推動完善全球生物安全治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第六十條 國家加強對外來物種入侵的防範和應對,保護生物多樣性。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制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和管理辦法。
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加強對外來入侵物種的調查、監測、預警、控制、評估、清除以及生態修復等工作。
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引進、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
9. 生物安全法什麼時候起實施
2021年4月15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正式實施。通過運輸、郵寄、攜帶危險生物因子入境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不得擅自引進釋放丟棄外來物種;國家建立傳染病、動植物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網路,盡早發現、控制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
生物安全,就是指國家有效防範和應對危險生物因子及相關因素威脅,生物技術能夠穩定健康發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態系統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威脅的狀態,生物領域具備維護國家安全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9)生物安全法規擴展閱讀:
生物安全法系統梳理了當前我國生物安全領域存在的8方面主要風險:
1、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
2、生物技術發展
3、實驗室安全
4、人類遺傳資源和生物資源安全
5、外來物種入侵和生物多樣化
6、微生物耐葯
7、生物恐怖襲擊
8、生物武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