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地方規章

地方規章

發布時間: 2020-12-21 14:00:22

❶ 請問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有什麼區別

區別主要有兩點:

一是制定頒布的機關不同。地方性法規是有立法權的地回方國家機關依法制答定與發布,即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有權制定;地方政府規章是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和廣東省東莞市和中山市、甘肅省嘉峪關市、海南省三沙市等四個不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

二是權威性和產生的社會效力不同,不能混為一談。地方性法規的效力要高於政府規章。雙方有沖突的,則適用地方性法規。

(1)地方規章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三個層次,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七個法律部門組成。它們的效力等級由高到低依次是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

政府規章是根據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的。具體表現形式有:規程、規則、細則、辦法、綱要、標准、准則等。

❷ 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的效力等級如何

廣義上的地方性法規包括地方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地方法規是地方人大制定的,專及權力機關制定。地屬方政府規章是地方政府制定的,即行政機關制定。部門規章是由國務院內的具體部門制定的,及中央政府的職能部門制定,也是行政機關。 一般來說,地方法規的效力等級高於地方規章(人大高於政府)。部門規章一般是針對某一特定領域的規定,全國均需遵守,具有專項性。而地方法規和規章是針對某一特定地域內的具體規定,具有地緣性。部門規章和地方法規規章間沒有嚴格的等級高低之分。 如果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發生沖突,由國務院裁決適用。因為兩者都是政府體系內制定的,所以國務院作為中央政府,是兩者的共同上級有裁決權。如果部門規章和地方法規發生沖突,國務院可以決定適用地方性法規,若國務院認為應適用部門規章,則需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因為此時是政府文件和人大文件出現了沖突,作為中央政府的國務院可以決定放棄適用政府文件,服從人大的規定。如果國務院支持適用部門規章的話,則需要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因為此時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兩者的共同上級。

❸ 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發生沖突怎麼辦

《立法法》對此有明確的規定:由國務院裁決。
1、第91條:部門規章專之間屬、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
2、第95條:地方性法規、規章之間不一致時,由有關機關依照下列規定的許可權作出裁決:
(一)同一機關制定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關裁決;
(二)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三)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
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❹ 地方規章與地方性法規發生沖突時,應如何適用

規章是依據地方性法規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規章。以地方性法規內為准。
《中華人民共和容國立法法》
第八十二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

❺ 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地方性法規,三者哪個效力最高

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屬於同一效力位階,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如果出現沖突的話,由專下面的方式進行選屬擇地方性法規或者部門規章:

1.先由國務院裁決,如果國務院認為適用地方性法規,則適用地方性法規的相關規定;

2.但是若國務院認為應適用部門規章,則需交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

PS:我國法律體系的法律位階共有五級,分別是:

1.憲法;

2.法律;

3.行政法規;

4.地方性法規;

5.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

❻ 地方政府規章文件有那些,舉例

如《重慶市建設工程造價管理規定》《安徽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辦法》《寧波市建設工程造價管理辦法》等。

❼ 地方性法規與地方政府的規章

概念可以上網查,或者找教科書。
我的理解是,區分這兩個概念可以從制定主體入手。回
地方性法規是省答級人大及人大常委會+較大市人大及人大常委會。
地方政府規章,由省級人民政府和較大市人民政府制定。
有一點需要注意:較大市的地方性法規需要報批准,而較大市的地方政府規章就不需要了。
總的來說地方性法規位階高於地方政府規章。但有會有沖突的發生。比如較大市的地方性法規和省級政府規章,這時候報省級人大常委會解決。
不知道說明白了沒有?

❽ 怎麼區分地方政府規章和地方性法規

一、地方政府規章: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所制定的規章。具體表現形式有:規程、規則、細則、辦法、綱要、標准、准則等。其法律效力低於地方性法規。

地方政府規章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需要制定規章的事項;

(二)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

沒有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依據,地方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

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程序,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三章的規定,由國務院規定。

地方政府規章應當經政府常務會議或者全體會議決定。

地方政府規章由省長、自治區主席、市長或者自治州州長簽署命令予以公布。

二、地方性法規:即地方立法機關制定或認可的,其效力不能及於全國,而只能在地方區域內發生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在當代中國,地方性法規是一種數量最大的法律淵源,包括一般地方性法規與特殊地方性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

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由大會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用公告公布施行的文件。地方性法規在本行政區域內有效,其效力低於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報省、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並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的規范性文件。這些地方性法規在本省()范圍內有效,其效力低於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

❾ 請問地方政府規章指的是什麼

制定機關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主體分為兩類。第一是盛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第二是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是指盛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的市,以及經過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制定許可權地方政府規章制定許可權有兩方面問題,一個是制定根據、一個是規定事項。制定根據是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盛自治區、直轄市地方性法規。規定事項有兩項:
(1)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需要制定規章的事項。
(2)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
制定程序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程序,總起來說與部門規章的制定程序是大體一致的,主要根據都是立法法和《規章制定程序條例》。但是有一些特殊的地方,以下只是討論這些特殊的地方。
1、立項方面,報請立項的可以是盛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或者下級人民政府。
2、起草方面,組織起草的可以是盛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3、審查方面,地方政府規章與國務院部規章的審查程序基本一致。
4、決定和公布方面,地方政府規章應當經過政府常務會議或者全體會議決定。
監督程序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公民認為地方政府規章同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可以向國務院書面提出審查的建議,由國務院法制機構研究處理。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公民認為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規章同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或者違反其上位法的規定的,也可以由盛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法制機構研究處理。

❿ 地方法律法規包括哪些

地方性來法規是有立法源權的地方國家機關依法制定與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其制定者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相當於是各地方的最高權力機構。地方性法規大部分稱作條例,有的為法律在地方的實施細則,部分為具有法規屬性的文件,如決議、決定等。

(10)地方規章擴展閱讀

法律法規,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地方法規、地方規章、部門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以及對於該等法律法規的不時修改和補充。

熱點內容
中南大學法律碩士分數線 發布:2025-05-10 19:45:56 瀏覽:40
蜂窩立法原則 發布:2025-05-10 19:44:45 瀏覽:512
蘇州司法鑒定招聘 發布:2025-05-10 19:36:26 瀏覽:239
維護道德 發布:2025-05-10 19:14:01 瀏覽:892
錢伯斯律師 發布:2025-05-10 19:05:48 瀏覽:37
在職法律碩士招考院校 發布:2025-05-10 19:04:13 瀏覽:667
合同法中賠償金的范圍 發布:2025-05-10 18:52:27 瀏覽:280
卡租借他人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0 18:46:11 瀏覽:438
今天與林法官 發布:2025-05-10 18:44:46 瀏覽:620
現代司法理念 發布:2025-05-10 18:44:41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