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標准法規區別

標准法規區別

發布時間: 2022-03-23 23:28:59

Ⅰ 如何區分法律法規和技術標准

法律法規通常是行政機構編制的條文,技術標准一般是行業給某種產品的生產製造流程編制的條文。

Ⅱ 汽車法規與標准有什麼區別

樓主,法規是法律的一種,是行政機關頒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的正式的法律文件。而標準是一種行業規范,它不具有法律效力,當然了,如果法律規定汽車產品必須符合某種標準的話,那你也應當遵守。但是這強制你遵守標準的效力來源是法規,而不是標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解答你的疑惑,另外不要問過就算了,記得選擇最佳回答哦,。

Ⅲ 法規和法律有什麼區別

廣義的法律抄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法律是全國人大制定的。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  
地方性法規是地方人大制定的。  
規章是國務院部門、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及地方政府制定的。
注意: 
1、規定是規范性文件,不屬於法律范疇,效力低於法律。 
2、條例是法律的名稱,不是法律的種類。 
法律效力等級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我國法律遵循特別法優於一般法,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在法律覆蓋層面上,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地方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

Ⅳ 法規與規章的區別是什麼

一、概念不同

1、法規即法的規范,是國家或地方立法機關、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為實施行政領導和管理,依照憲法和法律,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和強制執行性的規范性文書的總稱。

2、規章即規章制度,是各級領導機關及其職能部門、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實施管理,規范工作、活動和有關人員的行為,依照法律和法規,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的具有行政約束力和道德行為准則的規范性文書的總稱。

二、類別文種不同

1、法規按制發主體的不同,分為全國法規、行政法規和地方法規三類。常用文種是條例、規定、辦法。規章按性質內容的不同,分為行政規章、組織規章、業務規章和一般規章四類。

2、行政規章常用規定、辦法、細則等文種;組織規章常用文種是章程;業務規章常用文種多為章程;一般規章常用文種為規定、辦法、細則、制度、規則、規程、准則、守則、公約、須知等。

三、制發主體不同

1、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規,稱全國法規;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省會所在市和計劃單列市人大制定的法規稱地方法規;國務院制定的法規稱行政法規。

2、行政規章由國務院各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省會所在市和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制定;組織規章由黨的各級領導機關、民主黨派、社會團體制定;企業可制定業務規章;所有機關、團體、單位均可制定一般規章。

四、制發程序不同

1、全國性法規須經全國人大及常委會會議討論通過,方能發布實施。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法規,須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市及計劃單列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法規,須經省、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批准,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

2、行政法規須經國務院常委會議審議或國務院總理審批,由國務院或國務院授權各主管部門發布。行政規章須經行政會議討論通過,報主管部門審批後方能發布實施;組織規章、業務規章、一般規章也要經會議討論通過,由主管領導審核簽發。

Ⅳ 標准和規范有什麼區別

標准和規范的區別為:意思不同、出處不同。

一、意思不同

1、標准:衡量事物的准則。

2、規范:約定俗成或明文規定的標准。

二、出處不同

1、標准:毛澤東 《實踐論》:「真理的標准只能是社會的實踐。」

2、規范:鄒韜奮 《萍蹤寄語》九九:「記者在上期通訊里談過蘇聯最大規范的日報《真理報》的最新設備。」

(5)標准法規區別擴展閱讀

標準的近義詞:准則、准繩、法則

一、准則

讀音:[ zhǔn zé ]

釋義:言論、行動等所依據的原則。

出處:陳毅 《六國之行》:「准則昭天下,精神重萬隆 。」

二、准繩

讀音:[ zhǔn shéng ]

釋義:測定物體平直的器具。比喻衡量事物正確與否的標准或原則。

出處:夏衍 《力與巧》:「學了文法就可以使你的文章有規矩,有準繩,而不至於犯不通的錯誤。」

三、法則

讀音:[ fǎ zé ]

釋義:法規。

出處:巴金 《夢與醉·生》:「這個法則是『互助』,是『團結』。人類靠了這個才能夠不為大自然的力量所摧毀,反而把它征服,才建立了今日的文明。」

Ⅵ 法律、法規、政策、標準是如何區別和分類的

摘要 憲法、立法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法律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有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之分,其效力僅次於憲法。以上界定的是狹義上的法律,廣義法律則包括狹義法律、法規和規章。最廣義法律和法的概念一致,泛指有約束力的規范。

Ⅶ 規范、規程、標準的區別

標准、規范、規程都是標準的一種表現形式,習慣上統稱為標准,只有針對具體對象才加以區別。當針對產品、方法、符號、概念等基礎標准時,一般採用「標准」,如《土工試驗方法標准》、《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道路工程標准》、《建築抗震鑒定標准》等;

當針對工程勘察、規劃、設計、施工等通用的技術事項做出規定時,一般採用「規范」,如:《混凝土設計規范》、《建設設計防火規范》、《住宅建築設計規范》、《砌體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屋面工程技術規范》等;

當針對操作、工藝、管理等專用技術要求時,一般採用「規程」,如:《鋼筋氣壓焊接規程》、《建築安裝工程工藝及操作規程》、《建築機械使用安全操作規程》等。在我國工程建設標准化工作中,由於各主管部門在使用這三個術語時掌握的尺度、習慣不同,使用的隨意性比較大,這是造成人們最難理解這三個術語的根本原因。

拓展資料:

按照《標准化和有關領域的通用術語第一部分:基本術語》(GB3935.1)的規定

標準是為了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經協商一致制定並由公認機構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復使用的一種規范性文件。同時,給出了一條注釋,即:標准宜以科學、技術和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以促進最佳的共同效益為目的。

規范一般是在工農業生產和工程建設中,對設計、施工、製造、檢驗等技術事項所做的一系列規定;規程是對作業、安裝、鑒定、安全、管理等技術要求和實施程序所做的統一規定。

Ⅷ 「法律」、「法規」、「標准」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啊》

法律指擁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標準是指衡量事物的准則。

Ⅸ 規章、規程、規定、規范的區別

1:含義的區別

規章是行政性法律規範文件規章主要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和設區市的人民政府,在它們的職權范圍內,為執行法律、法規,需要制定的事項或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規程指是「規則+流程」。所謂流程即為實現特定目標而採取的一系列前後相繼的行動組合,也即多個活動組成的工作程序。

規定是指對某一事物做出關於方式、方法或數量、質量的決定。強調預先(即在行為發生之前)和法律效力,用於法律條文中的決定。規定作動詞指對事物的數量,質量或方式,方法等做出具有約束力的決定,比如說:~產品的質量標准 | 不得超過~的日期等。

規范意指符合邏輯,客觀、真實、全面、完整、准確、及時,達標。

2:使用對象的區別

規章:規章是各級領導機關及其職能部門、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實施管理,規范工作、活動和有關人員行為,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並發布實施的、具有行政約束力和道德行為准則的規范性文書的總稱。規章分為行政規章,組織規章,業務規章,一般規章。

規程:作程序貫穿一定的標准、要求和規定,如安全操作規程,工作規程,技術管理規程。

規定:法律用詞,預先制定規則,以作為行為的標准。或者權威性地確定為一種指導、指示或行動規則。泛指定出具體要求。

規范:榜樣,標准,典範,示例;標準的例子;如坐姿規范。習俗或法規;約定俗成或明文規定的標准

3:詞語特性的區別

規章:作名詞

規程:作名詞

規定:作名詞,動詞等詞性

規范:作名詞,動詞等詞性

(9)標准法規區別擴展閱讀:

例句:

規章制度的制定程序關鍵是要保證制定出來的規章制度內容具有民主性和科學性。

《煤礦安全規程》是2011年2月煤炭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編寫。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二:「我們對於這項工作是規定了這樣的步驟的。」

老一輩的人說,這個人真本分,做事說話全憑良心,說老實話辦老實事,說話誠實,現在的年輕人,露大腿。不規范。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