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撤銷地方法規

撤銷地方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3-25 04:23:18

1. 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如果不合理,應有哪個部門撤銷

地方性法規是由人民代表大會撤銷!部門規章由國務院撤銷。

2. 全國人大為什麼不可以撤銷地方權力機關部適當的地方法規嗎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只可以撤銷不適當的地方機力機關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如果是適當的,怎麼可能撤銷呢?現在是依法治國,要尊重法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對於法律及法規的立、改、廢是要依照《立法法》規定進行。

3.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可以撤消地方權力機關的不適當地方性法規嗎

當然可以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是解釋憲法的唯一機關。它有權在憲法規定的許可權之內解釋法律;撤消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撤消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和決議;對自治區的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如果認為它違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的自治許可權或者不適當地變通了法律的規定,有權不批准。

4. 地方性法規的具體應用問題

改革現有的地方性法規應用解釋制度,對具體應用解釋進行全面規范,以加強法規解釋來完善地方立法制度,已成為一個現實的、緊迫的問題。從哪些方面對地方性法規的具體應用解釋進行規范,應當如何進行規范,這些問題都很值得研究。在本文中,筆者提出以下幾個問題,和大家共同探討,以期拋磚引玉,進一步完善現有的地方性法規具體應用解釋制度。

(一)關於地方性法規具體應用解釋的許可權

要解決地方性法規具體應用解釋越權的問題,首先應當明確具體應用解釋的許可權。地方性法規的具體應用解釋,顧名思義,是在具體應用法規時所作的解釋,是對如何執行法規的規定,或者對某種具體行為及有關事項如何適用法規所作的解釋,應當是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而不是在沒有具體對象和具體問題時所作的抽象解釋。沒有出現具體應用問題,就不會有具體應用解釋。實踐中,有些行政部門發布的所謂的具體應用解釋,並不是針對如何具體運用法規的問題,而是一些普遍適用的抽象解釋,嚴格來說,這就不是具體應用解釋了。

此外,還要嚴格區分具體應用解釋與立法解釋的許可權范圍。立法解釋的許可權范圍,就是具體應用解釋所不能涉及的范圍。參照國家法律立法解釋的許可權范圍,以及根據地方性法規解釋的實踐,筆者認為地方性法規的立法解釋主要出現在以下幾種情況中:一是法規規定比較原則,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的;二是法規制定後出現新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規依據的;三是根據具體情況,需要適當變通執行的;四是根據法規規定的精神,需要適當擴大或者縮小法規適用范圍的。除此之外的情況,一般通過具體應用解釋來解決。具體應用解釋絕不能侵犯立法解釋的許可權范圍,不能對法規條文本身涵義的作解釋,也不能隨意擴大或者縮小法規條文的適用范圍,更不能對地方性法規作變通的規定。

明確了許可權范圍,要確保具體應用解釋不越權,還必須加強監督,建立對具體應用解釋的備案審查制度。這部分內容後面會有涉及。

(二)關於地方性法規具體應用解釋的主體

行使具體應用解釋權,必須經地方立法機關授權。筆者曾對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和較大的市人大常委會出台的立法條例進行過研究,發現各地對具體應用解釋主體的規定很不一致。如青海省規定,地方性法規的具體應用問題,由該地方性法規規定的有關機關負責解釋;蘇州市規定,屬於地方性法規如何具體應用的問題,由實施地方性法規的主管機關按照各自的職責范圍進行解釋;西安市等規定,地方性法規的具體應用問題,分別由市人民政府、市中級法院、市人民檢察院按照各自的職責范圍進行解釋;山西省規定,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屬於行政管理事項方面的法規,在實施中出現具體應用問題,由省人民政府進行解釋;我們江西省立法條例中規定,地方性法規實施中的具體問題,屬於政府工作的,由省人民政府或者其所屬的有關主管部門進行解釋,屬於審判、檢察工作的,分別由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進行解釋,屬於省人大常委會工作的,由有關專門委員會或者常委會工作機構進行解釋。此外,許多省、市都依照立法法第55條的規定,明確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機構可以對有關具體問題的法規詢問進行研究予以答復,這種法規詢問答復,也屬於具體應用解釋。

可以看出,由誰來行使具體應用解釋權,各地的做法很不一致。由於全國人大常委會1981年《決議》的規定存在重大缺陷,有必要對地方性法規具體應用解釋的主體進行重新界定。

首先,政府主管部門仍應是地方性法規具體應用解釋的主體,但不是唯一的主體。在地方性法規的實施過程中,大量需要解釋的問題是行政執法部門在實際工作中反映出來的,由政府主管部門進行地方性法規的具體應用解釋是必要的。但是,不應把地方性法規的具體應用解釋權確定為政府主管部門的專屬權力。如果需要解釋的條文涉及幾個部門,就應當由有關部門聯合作出解釋,或者直接由政府作出解釋。

其次,一些由社會組織(如工會、婦聯、共青團等)起草的法規,其具體應用解釋權應授予起草單位。這種情況下,由這些起草單位來進行解釋是比較適宜的。

再次,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機構的也應當是地方性法規具體應用解釋的主體。由於地方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機構參與了法規制定的全過程,掌握了立法活動中形成的相關資料,對法規的立法原意比較清楚,更重要的是,它所處的地位比較超脫。由立法工作機構對地方性法規具體應用中的問題進行解釋和答復,有利於地方性法規的貫徹實施,維護法制的統一。實踐中,屬於規范人大常委會工作的,或者不同部門之間在理解上出現分歧的,或者基層和有關部門提出解釋請求的,這些情況下宜由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機構進行具體應用解釋。但是,解釋作出後應當報經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批准。

司法機關是否有具體應用解釋權的問題,理論界一直存在爭議。筆者認為,法院、檢察院等司法機關在適用地方性法規時是沒有具體應用解釋權的,但由其自身起草、提請的法規例外(如我省出台的《江西省預防職務犯罪條例》)。理由如下:一是國家法律未授權地方司法機關可以制定相關的地方司法解釋,二是我國的司法制度是統一的,只能由中央立法,地方立法無權涉及,這決定了地方司法機關無權就國家的司法制度進行解釋。因此,地方性法規不存在司法解釋。法院、檢察院在司法活動中需要對地方性法規進行具體應用解釋的,應報同級人大常委會作出。

(三)關於地方性法規具體應用解釋的效力

正確認識地方性法規具體應用解釋的效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具體應用解釋被濫用。地方性法規立法解釋的效力是無庸置疑的,它與被解釋的法規本身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那麼具體應用解釋的效力當如何呢?

地方性法規具體應用解釋權是經地方權力機關合法程序授予的,可視為立法解釋權的部分延伸,應當承認,地方性法規具體應用解釋在實踐中是具有一定約束力的。首先,具體應用解釋是對具體行為如何適用法規所作的解釋,已經對具體案件的處理產生了實際影響,是一種實踐的結果,根據法律的確定性原則,要求相同的情況應當作相同的處理。其次,雖然我國不實行判例制度,但為保持執法的一致性,對先前作出的處理決定還是應當尊重;同時,公民也會自覺使自己的行為符合這種解釋,以免被先例一樣被執法機關追究。

但是地方性法規具體應用解釋的這種約束力不是獨立的、直接的法律效力,而是一種間接的法律效力,不具有強制力。行政機關不按具體應用解釋辦,不受法律追究,只承擔自己作出的處理決定被改變,或者在訴訟中處於不利地位,或者重新進行解釋的後果;公民沒有按照具體應用解釋辦,也不能以具體應用解釋為依據,追究公民的法律責任。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可將具體應用解釋視同規章和其他行政規范性文件,僅供參照。

因此,對地方性法規具體應用解釋的效力應當給予正確的定位,從而發揮其應有作用。

(四)關於地方性法規具體應用解釋的程序

地方性法規的具體應用解釋制度之所以存在這么多的問題,與解釋程序一直未能得到規范有很大關系。如何保證地方性法規具體應用解釋的程序規范化,在實踐中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問題。

為避免地方性法規具體應用解釋的隨意性,維護其權威性,應當盡快對具體應用解釋的程序進行規范,完善一系列的制定、公布、備案審查等程序。

地方性法規具體應用解釋關繫到法規能否得到正確執行,在制定過程中必須十分慎重,不應草率行事。實踐中許多解釋只是解釋機關的某個部門或者某幾個人作出的,卻作為該機關的解釋,這是很不合適的。既然是以解釋機關的名義發布的,就必須由解釋機關集體討論決定,同時,在制定過程中還要徵求其他相關部門的意見。具體應用解釋必須以制定機關正式文件的形式作出,並以適當的方式予以公開,使公眾知曉。

為了對具體應用解釋進行有效監督,應當建立和完善備案審查制度。可以參照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地方性法規備案審查的規定,建立地方性法規具體應用解釋備案審查制度。具體應用解釋作出後,制定機關應當及時報人大常委會備案,其中,行政主管部門作出的解釋,還應當報本級人民政府備案。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和常委會立法工作機構應當加強對具體應用解釋的審查,審查形式有兩種,被動審查和主動審查。主動審查是指審查機關主動啟動審查程序,被動審查是指依有關單位或個人的請求啟動審查程序。審查機關在審查時,發現該解釋不適當,超越解釋許可權或者不按規定的形式、程序作出的,可以建議該解釋機關予以糾正,或者提請人大常委會依法撤銷。人大常委會發現不同機關作出的具體應用解釋出現原則性分歧,不相一致時,應當作出處理決定。

5. 根據現行法律,下列哪些機關有權撤銷較大的市的與法律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

根據現行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國務院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撤銷較大的市的與法律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
法律依據:《立法法》第八十八條 改變或者撤銷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的許可權是:
(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它的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不適當的法律,有權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違背憲法和本法第六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有權撤銷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有權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違背憲法和本法第六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三)國務院有權改變或者撤銷不適當的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
(四)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它的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和批準的不適當的地方性法規;
(五)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本級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適當的規章;
(六)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有權改變或者撤銷下一級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適當的規章;
(七)授權機關有權撤銷被授權機關制定的超越授權范圍或者違背授權目的的法規,必要時可以撤銷授權。

6. 公民如何讓政府撤銷地方性法規

地方性法規由有立法權的省、市級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政府無權撤銷。按照回立法法規定,同級政答府、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人大專委會等部門和人大代表對立法有提案權,包括廢止某項地方性法規,公民可以向有關部門或人大代表反映某項地方性法規中存在的問題,有關部門通過初步研究,決定是否向地方人大常委會提出廢上或修攻某項地方性法規議案。

7. 行使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抵觸的地方性法規和決議的機構是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8. 加急 有權撤銷與憲法 法律 行政法規想抵觸的省級地方性法規是

國務院肯定是不可能,地方性法規是省人大制度的,而國務院怎麼可能撤銷人大制定的法規呢?所以,只能是全國人大常委會。依據:《憲法》第67條第8項:第六十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下列職權:
(八)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同憲法、法律和
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和決議;

9. 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撤銷違背憲法的地方性法規和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全國人大常委會可以
撤銷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
撤銷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政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和決議,
撤銷省級人大常委會批準的違背憲法和立法法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10. 國務院有沒有權利撤銷地方的不適當條例

有權撤抄銷。我國法律體系襲為1、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最高級。2、行政法規,國務院制定,第二級。3、地方性法規條例等,權威較低。4、規章,國務院部委制定,權威最低。下一級與上級抵觸的,按照上級執行,所以國務院有權撤銷。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