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聯達11系新平法規則
❶ 為什麼廣聯達鋼筋抽樣軟體打不開,打開提示未檢測到11系新平法加密鎖!
你把鋼筋抽樣軟體、以及對應的加密鎖驅動重新安裝後再試
❷ 廣聯達11平法設置成03平法 差別多大 同一套圖紙 說明要求是11平法 設置成了03平法
這個你要參照圖集,或者查看軟體里的節點設置。主要是錨固長度。那個長那個的量就肯定多了。希望採納!!手機打的不容易
❸ 廣聯達加密鎖已經購買,為什麼軟體顯示16系平法規則沒有購買
正常是購買的
你問下開通賬戶的客服電話,咨詢下
❹ 廣聯達030408006009詳細內容
摘要 8.甲方評標材料表關聯:雙擊總結構表(單項的總表)-甲方評標主要材料表-(選中所需材料)關聯評標材料;(注意關聯類型中有個單價關聯,指的是數量改變時會出現)
❺ 廣聯達新建工程的時候,為什麼清單規則和定額規則都必須選擇。這樣做出來的是清單工程量還是定額工程量
因為清單要進行組價,組價的依據就是定額,所以要選清單庫和定額庫都要選的。
熟悉清單定額是為了讓你在套定額的時候能夠熟悉一點,以前手算的時候你背可以提高你的效率,用軟體就沒必要,裡面都內置了,都能快速的找到。
清單與定額需要安裝計價程序後才可以。
定額和清單,是造價領域的兩座高山。是我們在工作中都不能不了解的知識體系。但是定額和清單,功能相同,規則卻不同。
(5)廣聯達11系新平法規則擴展閱讀:
平整場地
1、平整場地計算規則
(1)清單規則: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築物首層面積計算。
(2)定額規則: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築物首層面積計算。
2、注意事項
(1)、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按外牆外皮線外放2米計算。計算時按外牆外邊線外放2米的圖形分塊計算,然後與底層建築面積合並計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線×2=外放2米面積」 與底層建築面積合並計算。這樣的話計算時會出現如下難點:
①、劃分塊比較麻煩,弧線部分不好處理,容易出現誤差。
②、2米的中心線計算起來較麻煩,不好計算。
③、外放2米後可能出現重疊部分,到底應該扣除多少不好計算。
(2)、清單環境下投標人報價時候可能需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計算平整場地的工程量,每邊外放的長度不一樣。
❻ 廣聯達工程設置里計算規則,在圖紙哪能看到
一、廣聯達工程設置里的計算規則具體圖紙看法如下:
1、打開結構圖紙,查看圖紙所採用的圖集標准。
❼ 廣聯達鋼筋算量中11平法和03g算出的鋼筋有哪些差別
11G101-1圖集新要點概覽
翻樣軟體面臨新考驗,時間緊任務重,看哪家率先完成對新圖集的跟進升級,我們期待著。
一,保護層定義及其加5,在54頁表及注4。
原來的保護層是指「縱筋外皮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現在的保護層是指「最外層鋼筋的外皮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中間相差箍筋直徑和一個彎折曲率,這一改進,簡化了箍筋的計算,也方便了施工成型和質量檢查驗收,統一了計算鋼筋的量取規則。原來成型箍筋要量內凈尺寸,箍筋的保護層很小很小,箍筋常常緊靠模板,除箍筋以外的縱筋都是量取外包尺寸,現在統一之後,便於箍筋量尺和成型更增加了構件的質量保證,為翻樣軟體簡化了箍筋的計算,澄清了幾十年以來保護層的模糊概念,保護層這一改改得好是一次可喜的進步。以前的做法,梁和柱保護層是分開的不同的,且柱大於梁,梁縱筋還要放在柱縱筋的里邊,現在將樑柱歸在一起,將牆和板歸在一起,更便於記憶更符合構件性質的實際。那個加5很要緊,意思是說,只要混凝土強度等級等於和小於C25,保護層數值都要增加5毫米,這回保護層的活動空間可就加大了,再也不是那麼的死板了。也就是說,54頁右上方的保護層最小厚度表是按照等於和大於C30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制定的。
二,錨固長度及修正系數,在53頁。
新圖集細化了錨固長度,分清了在不同情況下錨固長度的應用也不同,使鋼筋的錨固參數的應用條件趨於精準。在錨固長度修正系數表中,還有三個修正系數沒有包含在內,即:一、二、三、四級抗震各有各自的修正系數,1.05、1.15、和1.00,基本錨固長度是按照四級抗震標准制定的。
三,機械錨固形式,在55頁左上。
原來只有三項,新圖集增加了三項,錨頭和錨板還有兩側貼焊的方式非常實用,新圖集的缺點是在機械錨固形式的應用方面沒做詳細說明,受現場監理人員的**,實際採用時理由不充分,這6種機械錨固來自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在這本規范中也沒有應用場合的說明,有待國家標准院推出進一步的「司法解釋」。機械錨固長度,老圖集為0.7Lae,新圖集為基本錨固長度的60%。老圖集規定在機械錨固長度范圍內要設置箍筋,新圖集統一規定在53頁左下角的注2內。
四,樑柱縱筋搭接區箍筋加密及相關要求,在54頁右下方注。
新圖集將梁與柱縱筋搭接區加密,集中放在一處詳解,並增加了搭接區范圍的箍筋直徑的**為不小於縱筋直徑的4分之一倍,還增加了3.「當受壓鋼筋直徑大於25毫米時,尚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面外100毫米的范圍內各增置兩道箍筋」,最後這第3條有深刻的含義,關鍵是受壓兩個字,因為受壓鋼筋或者說鋼筋在受壓區內才允許搭接,而在受拉力區、受剪力區、受扭力區,是不允許搭接的,這樣才能理解明白。
五,地下室外牆構造,在19頁、77頁。
新圖集在平面表示方法上有新規定,拉筋提到了「梅花雙向」,77頁源引自箱形基礎的構造做法並有所簡化。
六,剪力牆封頂縱筋彎折,在70頁,中,
對應於老圖集48頁左上,由一個錨固長度簡化為12倍直徑的彎折長度,剪力牆豎向縱筋進入梁中夠錨固長度時可直錨不必彎鉤。僅此一條,每年可節約不少鋼筋,還能證明之前的做法可能材料浪費。
七,剪力牆一次搭接,在70頁,非底部加強部位。
二次搭接即再錯開一個搭接區,施工是很費事的但對於質量有好處,新圖集重點強調非底部加強部位就可以,跟老圖集比較放寬了要求,方便了施工。
八,約束邊緣構件套環箍筋,在71頁,柱與牆結合部。
這些做法,跟以前的大箍套小箍又不相同,是交錯式的套法,至於為什麼要這樣套,並不是我們翻樣人員所能理解的,但有一點,比以前活好做,估計是為了施工方便。
九,牆中梁的腰筋,在74頁,側面縱筋構造。
翻樣軟體可要跟蹤修改之,原來是採用剪力牆的水平筋,現在是由設計者決定。
十,牆中柱筋搭接,在73頁,跟框架柱一致。
以前是1.2倍的錨固長度一句話卡死,現在歸入到與框架柱相同。縮小了牆柱與框架柱的不同點,使它們的概念作用變得清晰更容易理解。
十一,梁端部縱筋錨固形式,在79、80、81頁,錨頭、錨板。
新圖集增加了錨頭錨板形式,不禁使人聯想起短鋼筋貼焊可否採用,都是機械錨固,舉一反三應該可以依此類推。
十二,梁下部縱筋搭接位置,在80、81、82頁,節點外搭接。
多年的爭議終於有了依據,工地監理都有這樣的主張但老圖集中不見說法,其實還有更好的做法,那就是在柱節點中隔一搭一、隔一通一,比這效果好。
十三,梁水平加腋,在26、29、83頁。
梁豎向加腋和水平加腋,在結構圖中經常出現,從此之後有法可依。
十四,柱頂部縱筋錨固形式,在65頁,錨頭錨板。
框架柱的封頂4種構造,很好記,彎折12倍,可向里勾亦可向外勾,可用錨頭錨板,亦可不做彎鉤但必需夠錨固長度且延伸到頂。
十五,井字梁,在31、91頁。
比原圖集詳細透徹,易於理解應用。
十六,板支座筋的彎折,在92頁左下、94、95頁。
原來是進入端支座邊牆邊梁一個錨固長度,現在是和牆梁水平筋一樣為15倍直徑。支座筋彎折在板跨中取消了原來板厚減15毫米,因為保護層是隨著環境變化的。在懸挑板端還取消5倍直徑的回頭鉤因為很少有人那樣做。還應注意的是,溫度筋和管線筋在與支座筋搭接時也要做成彎鉤,其實這個彎鉤的定位作用很輕微但卻增加了實際搭接長度,彎鉤等同於搭接長度額外增加的部分。雙層雙向筋在新圖集里被暗示性的強化出來,仔細觀察94頁左兩圖,設計成雙層雙向要比額外增加溫度筋和管線筋效果好的多而且鋼筋還不浪費更便於施工,溫度筋和管線筋看似直徑小,可是兩頭都有搭接及彎鉤反而造成浪費,但願設計師們能從整體和全局考慮,樓板鋼筋的雙層雙向設計最符合時代特點理應得到重視並積極採用。
十七 ,明確抗裂筋和溫度筋的搭接與綁扎,在94頁注。
抗裂筋搭接長度為150,溫度筋為一個搭接長度,搭接交點要全綁。
十八,焊接封閉箍,在56頁左上。
焊接封閉箍,括弧工廠加工,節省了兩個135彎鉤增加一次對焊工序,相比之下,必有劃算之處,綁扎既有省工處也有為難處,沒有了135彎鉤活計相當好乾,但不能掰口套得事先計劃好。對於新工藝應當大力提倡。
十九,梁並筋,在56頁左下。
並筋,非常好理解,如同搭接處的鋼筋其實就是並筋的表現形式。並筋應不宜再有搭接,會影響與混凝土的粘結力。
二十,非抗震箍筋彎鉤,在56頁上方。
在原圖集沒有非抗震字樣。無論抗震與非抗震,135度的彎鉤角度是不變的,只是鉤長不同,現在,非抗震的建築物極為少見,至少是四級抗震,在某些構築物中,或許會用到非抗震,但是各自另有規范圖集要求。
二十一,柱上板帶暗梁,在97頁下。
箍筋加密區為3倍梁高用於抗震設計時是其要點。
二十二,梅花拉筋,在16頁左圖。
剪力牆拉筋,經常有隔一拉一設置,16頁左圖屬隔二拉一,右圖為隔三拉一的梅花布置其實是隔一乘以隔三拉一近似於隔二拉一。拉筋梅花布置的根數約等於非梅花布置的2倍。
二十三,板貫通筋雙規格,在37頁,左上。
這一條糾正了08G101-11第58頁注1中的標注錯誤,其實道理並無改變。從設計的角度分析只是少算一步,多算一步完全可用相同規格鋼筋改變間距來代換,從施工的角度分析,增加施工難度和用工成本,板的雙規格配筋沿用陳舊做法弊多利少應予摒棄。
二十四,拉筋的鉤法,在56頁右上。
新圖集的拉筋有三種做法,可以不鉤住外層筋也可以只鉤住一層筋,由設計註明。
二十五,三分之一柱凈高非連接區重新定義,在57、58頁。
原圖集「基礎頂面」與「嵌固部位」混為一談,新圖集將其分離開來,唯有「嵌固部位」被定義為三分之一柱凈高為非連接區,其餘均為六分之一柱凈高為非連接區。此後,嵌固部位成為重點依據。新圖集不詳之處在於,似乎地下室的頂部就是嵌固部位,然是否包括轉換層頂部和框支梁處亦有嵌固之性質,有待澄清。
二十六,柱在樓層變截面錨固節點,在60頁下。
老圖集彎折入200,新圖集彎折總長12d(Lae、La)。比先前有所改進。
二十七,牆上柱插筋錨固,在66頁中。
老圖集錨固1.6Lae搭接5d是因為牆上升柱的柱根可直接扎在下層的牆中,新圖集錨固1.2Lae彎折150mm並且一定要錨固在牆頂的梁中,不可以直接從牆上升起,詳見老圖集45頁。由此看出新圖集確有新意更有改過的意思。
二十八,小牆肢概念,由3變4,在62頁下注3。
牆肢長度不大於牆厚的4倍,原來是3倍,並指出了柱全高加密的條件為:柱凈高小於4倍的柱長邊截面尺寸時。這一條以前沒有。
二十九,剪力牆端部暗柱節點,在68頁上部。
剪力牆牆身水平鋼筋在端部暗柱錨固,老圖集彎折15d,新圖集彎折10d。但在轉角柱、翼牆柱和端柱中依然保持15d。
三十,鋼筋種類、混凝土強度的重大變化,在53頁表。
鋼筋種類由原來的5種增加到7種,不再包含環氧樹脂塗層鋼筋,鋼筋強度有所提升,新增了HRB500兩個鋼種;混凝土強度增加4種類型到C60,這些改變使新版圖集適用范圍得到擴展。
三十一,框架梁下部縱筋錨固,在79頁、81頁。
樓層框架梁端部錨固節點,老圖集上下層鋼筋彎錨節點相同,新圖集修改底部鋼筋彎錨節點為「伸至樑上部縱筋彎鉤段內側或柱外側縱筋內側」。據此,鋼筋翻樣軟體普遍存在錯誤,梁縱筋一律按保護層扣減25毫米是不對的,至少應該扣減50毫米以上才算合理,鋼筋對量時此事爭議很大。
三十二,純懸挑梁底筋錨固值改變,在89頁左上,
老圖集為12d,新圖集為15d。15d比較合乎梁的配筋常理,且增加了懸挑樑上部縱筋在端部下彎的細化做法。
三十三,最小錨固長度有變,在53頁。
受拉鋼筋錨固長度,老圖集規定「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小於250mm」,新圖集僅「在非抗震條件下規定不得小於200mm」。在抗震條件下,必須執行基本錨固長度乘以修正系數,再沒有不得小於250mm這個說法。
三十四,新圖集增加折板加腋構造,在99頁上。
所有折板之陰角筋彎折不再執行15d,而是參照板外皮測定錨固長度,與樓梯折板處相同。
三十五,板翻邊構造有所簡化,在104頁右下。
老圖集有多次彎折成環狀,新圖集採用多根鋼筋,每根鋼筋最多彎折兩次,一改過去成型難的缺點,這才符合施工實際但必需要有可靠的定位措施否則質量難保。
三十六、柱帽鋼筋錨固彎折,在105頁。
老圖集均為Lae(La),新圖集的彎折為15d彎鉤。
三十七,機械錨固長度,在55頁。
老圖集為0.7Lae,新圖集為基本錨固長度的60%。
三十八,柱復合箍筋,老圖集規定柱內復合箍可全部採用拉筋,老圖集在42頁右下方注2。
新圖集在67頁取消了此規定。
三十九,取消了板懸挑陰角附加筋而鋼筋並未節省,在老圖集04G101-4第38頁,新圖集在104頁左下部。
但是,在相交處的懸挑筋要加長一個錨固長度,翻樣和施工中可要多加小心了,非常容易被遺漏掉。
總結的不全,希感興趣的朋友加以補充。評語中純屬個人觀點,有個人主觀臆斷的成份在裡面,有不當之處還請各位老師指正。
所遺憾的是,在同時升版的11G329-1建築物抗震構造詳圖第2-4頁左下表中,列舉出「矩形螺旋箍筋」並在之上的說明文字中強調「應鼓勵採用焊接封閉箍筋、連續螺旋箍筋或連續復合螺旋箍筋」。而在11G101-1圖集中只提到焊接封閉箍筋,隻字未提螺旋箍筋,沒有給出具體做法,這在實際應用中會受到監理人員的**與阻止。
縱觀11G101-1新版圖集,整合了老圖集的零散和類同的內容,加入了緊跟時代科技成果的成份,展現出煥然一新的面貌,同時更正了一些以前不利於施工的做法,歸納了容易發生誤解的規定使之統一,進步是十分明顯的,同時會更加受到應用者的喜愛。
❽ 11系新平法規范中,當有地下室時,嵌固部位有幾個
不得小於180mm.
《混凝土規范》6.1.14:地下室頂板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時,其樓板厚度不宜小於180mm;
《高規》4.5.5:普通地下室頂板厚度不宜小於160mm;作為上部結構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樓層的頂樓蓋應採用梁板結構,樓板厚度不宜小於180mm,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於C30,應採用雙層雙向配筋,且每層每個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於0.25%。
❾ 廣聯達鋼筋平法原則
我也要 郵箱[email protected] 感謝
❿ 廣聯達16系平法規則是不是對應的16g圖集
網路造價者第哈圖集載欄目鋼筋平圖集全套哈直接免費行 、0三G0-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牆專、框屬架-剪力牆、框支剪力牆結構 二、0三G0-二現澆混凝土板式樓梯 三、0四G0-三筏形基礎 四、0四G0-四現澆混凝土樓面與屋面板 5、0吧G0-5箱形基礎室結構 陸、0陸G0-陸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樁基承台 漆、0吧G0-G0系列圖集施工見問題答疑圖解 吧、0陸G90-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牆、框架-剪力牆 9、09G90-二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牆、框架-剪力牆、框支剪力牆結構 0、09G90-三筏形基礎、箱形基礎、室結構、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樁基承台 、09G90-四現澆砼樓面與屋面板 二、09G90-5現澆混凝土板式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