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參照規章還是依據規章
行政法規有規定的按行政法規判決,沒有規定的可以參照部門規章判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行政處罰辦法屬於部門規章,《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屬於行政法規。
B. 是否可以說除了法律、法規、規章外,其他的政府規范性文件都不得設定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法是基本法,它規定了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設定行政處罰的許可權,所以只有上述規范可以設定行政處罰,除此之外,其他的政府規范性文件均不可以設定行政處罰。
C. 下列的選項中有關行政處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D。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十條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第十一條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3)行政處罰參照規章還是依據規章擴展閱讀
1.行政處罰是以對違法行為人的懲戒為目的,而不是以實現義務為目的。這一點將它與行政強制執行區別開來。行政強制執行的目的在於促使義務人履行義務。
2.行政處罰的適用主體是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這一點使它與刑罰區別開來。刑罰的適用主體是人民法院。
行政處罰與刑罰的區別:制裁的性質不同;適用的違法行為不同;懲罰程度及適用的程序不同;制裁機關不同;處罰形式不同。
3.行政處罰的適用對象是作為行政相對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屬於外部行政行為。這一點將它與行政處分區別開來。行政處分只能適用於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或其他由行政機關任命或管理的人員。
4.行政處罰的前提是行政相對方實施了違反法律規范的行為,而非違反了刑法、民法等其它法律規范的行為。
D. 國家部委規章能否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部委規章是行政法法律淵源的一種,當然可以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不過前提是與上位法不沖突。
E. 在行政處罰法規定的行政處罰種類外,有權規定其他行政處罰的規范性文件 a法律b行政法規c地方性法規d規章
a、法律、b、行政法規、c、地方性法規、d、規章
1法律的創設權。可創設一切行政處罰,且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擁有專屬創設權(第9條)。
2行政法規的創設權: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任何行政處罰;規定權:在法律已作出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第10條)。
3地方性法規的創設權: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任何行政處罰;規定權:在法律、行政法規已作出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第11條)。
4規章的創設權:警告、一定數量的罰款。規定權:在法律、法規已作出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上述規定(第12、13條)。
5除上引之外的任何規范性文件,對行政處罰既無創設權,亦無規定權。
F. 法律規定了義務性規范,但未設定行政處罰,法規或者規章能否規定行政處罰
如果法律規定某一行為屬於違法行為,或者對某種行為作了義務性規定,但並未對上述行為設定相應的行政處罰,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或者規章不能設定行政處罰。行政處罰法明確規定,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或者地方性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G. 《行政處罰法》明確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以外的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處罰。為什麼
不能籠統的認為其他規范性文件均不可作為行政處罰依據,實踐中應當有限制有條件地認可其效力。把握一個總的原則,即只要該規范性文件是對上位法內容的具體解釋和說明,一般來說是可作為行政處罰依據的。
我國法律結構呈多層次框架,其構成為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地方規章等諸層次。除此之外,還有眾多的沒有立法權的市、地、縣區的規范性文件等。實際情況是越往下的規范性文件越直接關繫到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即「越管用」。為了從立法上解決濫處罰這一問題,本法對行政處罰的設定作了非常嚴格的限定:
《行政處罰法》第九條 法律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
第十條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第十一條 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第十二條 國務院部、委員會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
(7)行政處罰參照規章還是依據規章擴展閱讀
不論是法的正式淵源,還是非正式淵源,理論上應該均可作為行政處罰依據。但是,其他規范性文件作為行政處罰依據應當遵循兩個基本原則:
一是不得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如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處罰,一旦違反必然導致其本身無效,更不用談是否可作為行政處罰依據;
另一個是必須堅持法的效力位階,遵守下位法服從上位法,即其他規范性文件的內容本身不得與法律、行政法規等上位法的內容相沖突。因此,只要其他規范性文件的內容符合以上兩點要求,即應認定其效力。
針對此問題,雖然相關法律沒有明確,但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關於審理行政案件適用法律規范問題的座談會紀要》的通知(法〔2004〕96號)中有所涉及。該會議紀要規定,其他規范性文件不是正式的法律淵源,對人民法院不具有法律規范意義上的約束力。
但是,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依據的其他規范性文件合法、有效並合理、適當的,在認定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時應承認其效力;
人民法院可以在裁判理由中對其他規范性文件是否合法、有效、合理或適當進行評述。最高人民法院的會議紀要不是以司法解釋的形式頒布實施的,嚴格來說不具有正式的法律效力,僅僅具有指導意義。但是,領會該會議紀要的精神和旨意遠比其本身是否具有正式法律效力重要。
H. 地方政府法規可以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嗎
可以。
《行政處罰法》第十一條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