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管理法律法規規章
法律
一、法律議案的提出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30名以上聯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軍事委員會等有提出法律議案的權利。
二、法律議案的審議我國對法律議案的審議分為專門委員會的審議和立法機關全體會議的審議兩個階段。
三、法律議案的表決我國憲法規定,法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全體代表的半數通過,憲法的修改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全體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數通過。
四、法律的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公布法律。
行政法規
1、立項:有關部門報請立項---國務院法制部門制定年度計劃---法制部門報國務院批准;
2、審查:國務院審查通過
3、公布:公布時間三十天。但是,涉及國家安全、外匯匯率、貨幣政策的確定以及公布後不立即施行將有礙規章施行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4、報備:辦公廳自公布三十日內報全人常備案。
地方法規相應降級即可
規章
1、立項:國院部門下設機構報部門立項。(省級、較大市,相應降級即可)
2、起草:國院部門起草(省級、較大市,相應降級即可)
3、審查:送國院法制機構審查(省級、較大市,相應降級即可)
4、決定:部門規章應當經部務會議或者委員會會議決定(省級、較大市,相應降級即可)
5、公布:章應當自公布之日起30日後施行;但是,涉及國家安全、外匯匯率、貨幣政策的確定以及公布後不立即施行將有礙規章施行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6、備案:部門規章自公布起三十日內由部門的法制辦報國院備。省規有省法制辦報國院、本人常備案。較大市規由市政法制辦報本人常、省政府、省人常、國院備案
『貳』 與城建部門相關的法律法規
與城建部門相關的法律、法規很多,法律方面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回中華人民共答和國建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地產管理法》等;法規方面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道路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供水條例》等,你可直接在網上搜索。
『叄』 建築方面的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
3、建築智能化系統工程設內計和系統集成容專項資質管理暫行辦法
4、商品住宅性能認定管理辦法
5、建設工程勘察和設計單位資質管理規定
6、建設工程質量管理辦法
7、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
8、建築裝飾裝修管理規定
9、建設工程施工分包管理辦法
10、工程建設施工招標投標管理辦法
11、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市場管理規定
12、建設工程設備監理管理暫行規定
13、建設行政處罰程序暫行規定
14、民用建築節能管理規定
15、建築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暫行辦法
『肆』 工程建設領域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有哪些啊
有很多,我就是主要做工程建設方向的律師,若需要留下您的郵箱或加我的QQ12778564,我給您發一個工程建設法律法規匯總電子版,上面分門別類有上百篇,可以滿足一般的需要。
『伍』 什麼是建設法規
建設法規即由國家、部委制定與頒布的關於規范與調整建設方面的法律法規(包括實體法版律、行政規定和行業權規范),包括:《合同法》、《建築法》、《招投標法》、《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等等。
『陸』 建設程序流程的管理有什麼法律法規的文件
建築法、規劃法等
『柒』 建築工程的法律法規有什麼
三十八、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是指對於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和其它技術措施項目,其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的措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建設項目按規定通過了環境影響評價和完成了環境保護設施施工圖等工作後,建設單位必須填寫環境保護「三同時」送審單,報送環境保護管理部門辦理審核手續。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經原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後,該建設項目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五十四、建築施工單位開工環保申報登記制度
在城市市區范圍進行建築施工,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建築施工雜訊的建築施工單位,須在工程開工前15日以前向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該工程的項目名稱、施工場所和期限、可能產生的環境雜訊值以及所採取的雜訊防治措施等情況。
五十五、夜間建築施工作業審批制度
在城市市區,禁止夜間進行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建築施工作業,但搶修、搶險作業和因生產工藝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須連續作業而進行夜間建築施工作業時,必須有工地所在地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審批許可證明。經許可的夜間作業必須公告附近居民,公告牌的內容和格式應符合規定的要求。
八十二、控制雜訊污染——讓我們互相監督
在現代都市生活,你可能時常會被各種雜訊所煩惱。如果你受到工業企業、經營性娛樂場所或建築施工所產生的雜訊的危害,可以向當地環保部門投訴;如果你的生活因居民裝修房屋、家庭娛樂、高音喇叭或公共場所使用的音響設備產生的雜訊的危害,你可以向當地的公安機關投訴,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你可以找你們當地的媒體來報道此事 新聞媒體都喜歡報道這種事的
『捌』 關於城市建設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城市建設管理與法規科
負責建設行業重要地方性文件的起草、審查報回批工作;指導建設行政執答法、行政執法監督檢查、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工作;負責人大、政協意見、建議,議案辦理工作;綜合管理全市燃氣熱力、市政工程建設及設施,公共客運、園林綠化、市容和環衛工作;指導城市綜合開發、環境綜合整治、城建執法監察和污水處理工作;負責燃氣熱力、市政及園林綠化施工企業等資質初審申報工作;負責城市規劃區和風景名勝區內的綠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工作。
『玖』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需要哪些法律法規
1、需要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2、行政法規:《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3、部門規章:
(1)《工程監理企業資質管理規定》、《注冊監理工程師管理規定》、《建設工程監理范圍和規模標准規定》、《建築工程設計招標投標管理辦法》、《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招標投標管理辦法》、《評標委員會和評標方法暫行規定》。
(2)《建築工程施工發包與承包計價管理辦法》、《建築工程施工許可管理辦法》、《實施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監督規定》、《房屋建築工程質量保修辦法》、《房屋建築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暫行辦法》、《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規定》。
(9)建設管理法律法規規章擴展閱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第七條建築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施工許可證;但是,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的限額以下的小型工程除外。
第八條申請領取施工許可證,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已經辦理該建築工程用地批准手續;
(二)在城市規劃區的建築工程,已經取得規劃許可證;
(三)需要拆遷的,其拆遷進度符合施工要求;
(四)已經確定建築施工企業;
(五)有滿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圖紙及技術資料;
(六)有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具體措施;
(七)建設資金已經落實;
(八)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九條建設單位應當自領取施工許可證之日起三個月內開工,因故不能按期開工的,應當向發證機關申請延期;延期以兩次為限,每次不超過三個月。既不開工又不申請延期或者超過延期時限的,施工許可證自行廢止。
第十條
(1)在建的建築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設單位應當自中止施工之日起一個月內,向發證機關報告,並按照規定做好建築工程的維護管理工作。
(2)建築工程恢復施工時,應當向發證機關報告;中止施工滿一年的工程恢復施工前,建設單位應當報發證機關核驗施工許可證。
第十一條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批准開工報告的建築工程,因故不能按期開工或者中止施工的,應當及時向批准機關報告情況。因故不能按期開工超過六個月的,應當重新辦理開工報告的批准手續。
第十二條從事建築活動的建築施工企業、勘察單位、設計單位和工程監理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國家規定的注冊資本;
(二)與其從事的建築活動相適應的具有法定執業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
(三)有從事相關建築活動所應有的技術裝備;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拾』 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全部行政處罰權包括哪些
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全部行政處罰權包括住房城鄉建設版領域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權的行政處罰權,以及環境保護管理、工商管理、交通管理、水務管理、食品葯品監管方面與城市管理相關部分的行政處罰權。
根據《城市管理執法辦法》第八條城市管理執法的行政處罰權范圍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有關規定確定,包括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以及環境保護管理、工商管理、交通管理、水務管理、食品葯品監管方面與城市管理相關部分的行政處罰權。
(10)建設管理法律法規規章擴展閱讀:
《城市管理執法辦法》第十三條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按照權責清晰、事權統一、精簡效能的原則設置執法隊伍。
第十四條直轄市、設區的市城市管理執法推行市級執法或者區級執法。直轄市、設區的市的城市管理執法事項,市轄區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能夠承擔的,可以實行區級執法。直轄市、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可以承擔跨區域和重大復雜違法案件的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