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建築節能管理條例
❶ 民用建築節能條例內容介紹
《民用建築節能條例》已經2008年7月23日國務院第18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相信大家都知道這件事,只是面對這一行一行的條例與規定,實在是頭有點大,其實小編一開始也不想看這種法律性質的條文,只是要用到了,只能硬。頭皮啃下來,其實也不難理解,下面就由小編帶領大家解讀一下這民用建築節能條例內容。
01.條例制定背景介紹:
為了加強民用建築節能管理,降低民用建築使用過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制定本條例。這里小編要告訴大家,本條例所稱民用建築節能,是指在保證民用建築使用功能和室內熱環境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其使用過程中能源消耗的活動。本條例所稱民用建築,是指居住建築、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商業、服務業、教育、衛生等其他公共建築。
02.各部門工作部署:
條例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民用建築節能工作的領導,積極培育民用建築節能服務市場,健全民用建築節能服務體系,推動民用建築節能技術的開發應用,做好民用建築節能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國家鼓勵和扶持在新建建築和既有建築節能改造中採用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具備太陽能利用條件的地區,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應當採取有效措施,鼓勵和扶持單位、個人安裝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照明系統、供熱系統、採暖製冷系統等太陽能利用系統。
03.縣級以上部門工作細化:
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民用建築節能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民用建築節能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以及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民用建築節能的有關工作。
04.政府的鼓勵與支持:
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在國家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指導下,編制全國民用建築節能規劃,並與相關規劃相銜接。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當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的民用建築節能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國家建立健全民用建築節能標准體系。國家民用建築節能標准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制定,並依照法定程序發布。國家鼓勵制定、採用優於國家民用建築節能標準的地方民用建築節能標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安排民用建築節能資金,用於支持民用建築節能的科學技術研究和標准制定、既有建築圍護結構和供熱系統的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的應用,以及民用建築節能示範工程、節能項目的推廣。政府引導金融機構對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的應用,以及民用建築節能示範工程等項目提供支持。
05.民用建築節能項目依法享受稅收優惠:
國家積極推進供熱體制改革,完善供熱價格形成機制,鼓勵發展集中供熱,逐步實行按照用熱量收費制度。對在民用建築節能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法律條例只是一個起引領作用的條文,很多事情交代的不是很具體,需要我們大家根據具體情況具體處理,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居民,我們應當遵循並踐行這些法律條文。其實經常解讀一些法律規定,尤其是最新的法律,有助於我們緊隨黨的建設步伐,更好的順應時代潮流。當然,關繫到我們個人的一些法律更要細讀,仔細認真理解其內涵。
❷ 廣東省民用建築節能條例的既有建築節能
第十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和執行既有建築節能改造的激勵政策,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既有建築節能改造。
第二十條省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制定既有建築節能改造技術標准和規程,指導、監督全省既有建築節能改造。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房產管理等有關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既有建築的建設年代、結構形式、用能系統、能耗指標、壽命周期等組織調查統計和分析,依照本地民用建築節能規劃,制定既有建築節能改造計劃,明確節能改造目標、范圍、經費來源和要求,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
國家機關既有辦公建築的節能改造,由本級人民政府機關事務管理機構會同有關部門制訂改造計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一條既有建築節能改造應當以不符合節能標準的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大型公共建築、政府投資和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公共建築為重點,實行強制性改造和市場引導相結合。
實施既有建築的節能改造,應當優先採用遮陽、改善通風、建築用能系統的智能控制等改造措施。
第二十二條國家機關辦公建築、政府投資和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公共建築的節能改造,應當制訂節能改造方案,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後方可實施。改造完成後,應當按照民用建築節能工程驗收規范進行驗收。
❸ 廣東省民用建築節能條例的總 則
第一條為了促進民用建築節能,加強民用建築節能管理,降低民用建築使用過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和《民用建築節能條例》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新建(含改建、擴建)民用建築節能、既有民用建築節能改造、民用建築用能系統運行節能、可再生能源在民用建築中的應用及其相關活動。
本條例所稱民用建築,是指居住建築、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商業、服務業、教育、衛生等其他公共建築。
本條例所稱民用建築節能,是指在保證建築使用功能和室內熱環境質量的前提下,採取節能措施,降低建築使用過程中能源消耗的活動。
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把民用建築節能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的民用建築節能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建築節能規劃應當執行國家和本省的節能標准,對新建建築的節能、既有建築的節能改造、建築用能系統運行節能、可再生能源在建築中的應用等提出目標、具體安排和保障措施。
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民用建築節能工作的領導,積極培育民用建築節能服務市場,健全民用建築節能服務體系,推動民用建築節能技術的開發應用,做好民用建築節能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民用建築節能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財政、經濟和信息化、稅務、城鄉規劃、環保、科技、消防等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配合做好民用建築節能的相關工作。
第六條省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制定本省地方民用建築節能標准,會同有關部門發布推廣使用民用建築節能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產品的目錄和限制或者禁止使用能源消耗高的技術、工藝、設備、材料、產品的目錄。
省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制定綠色建築和綠色社區的標准,開展綠色建築和綠色社區的評價標識,推廣綠色建築。
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組織和鼓勵建築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產品、新材料的研發和推廣;推行建築節能示範工程制度;普及建築節能知識,提供有關建築節能的信息、技術、培訓等服務。
❹ 廣東省民用建築節能條例的可再生能源
第二十七條省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民用建築應用可再生能源的鼓勵政策,對在民用建築中應用可再生能源的給予支持。
第二十八條省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省氣候條件、產品技術水平和經濟發展等方面的特點,制定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築中應用的設計、施工、驗收標准或者技術導則,組織應用技術研究,並將技術成果公開供社會免費使用。
第二十九條採用集中空調系統,有穩定熱水需求,建築面積在一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含改建、擴建)公共建築,應當配套設計和建設空調廢熱回收利用裝置,未配套的,不得通過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和竣工驗收備案。
第三十條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明確太陽能在建築中的應用條件,加強對建築應用太陽能技術的指導。
具備太陽能應用條件的建築,建設單位應當選擇合適的太陽能應用系統,用於熱水供應等;設計單位應當按照有關太陽能應用的標准進行設計,未按照標准進行設計的,不得通過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和竣工驗收備案。
第三十一條政府投資的建設項目應當帶頭應用太陽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並列入投資計劃。
第三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鼓勵和扶持太陽能光伏發電和熱水建築一體化,開展應用示範工程;鼓勵和扶持建設單位選擇合適的太陽能應用系統用於採暖、製冷、照明;鼓勵和扶持在江、河、湖、海附近的建築中使用地表水源熱泵系統;鼓勵中水回用、建築廢棄物回收利用。
❺ 廣東省民用建築節能條例的建築用能系統
第二十三條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的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應當建立健全建築節能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對建築用能系統進行監測、維護,加強建築用能系統能耗計量管理。
第二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能耗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和評價分析,並逐步建立能耗實時監管平台。
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應當定期將能耗情況報所在地建設主管部門。
第二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建立民用建築能源審計制度,依法對高能耗的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進行能源審計,並將審計結果向社會公布。
高能耗的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應當按照審計結果進行節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二十六條省人民政府節能工作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建設主管部門制定公共建築用電限額標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節能工作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建設主管部門根據公共建築用電限額標准確定本行政區域內公共建築重點用電單位及其年度用電限額,對超過用電限額的徵收超額附加費,按照行政事業性收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納入財政賬戶,專款用於建築節能改造。超額附加費的徵收標准,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❻ 廣東省民用建築節能條例的法律責任
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三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違反本條例第九條規定,招標人未在招標文件中明確民用建築節能要求的;
(二)違反本條例第十三條規定,工程監理單位未編制建築節能專項監理方案的。
第四十一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機構未對施工圖設計文件中的民用建築節能內容進行審查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三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出具虛假審查合格證明文件的,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省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撤銷對審查機構的認定;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第四十二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七條規定,民用建築能效測評機構出具能效測評虛假報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省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撤銷對能效測評機構的認定;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第四十三條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交付使用的房屋銷售總額的百分之一至二的罰款;情況嚴重的,由頒發資質證書的部門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
(一)未在銷售現場公示所售商品房的能耗設計指標、節能措施和保護要求、節能工程質量保修期等基本信息的;
(二)未在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明確所售商品房能耗設計指標、節能措施和保護要求、節能工程質量保修期等基本信息的;
(三)所售商品房的能耗設計指標、節能措施和保護要求、節能工程質量保修期等基本信息不真實、不準確的。
第四十四條依照本條例規定,給予單位罰款處罰的,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單位罰款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罰款。
第四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不符合民用建築節能強制性標準的民用建築工程,核發施工許可證、予以竣工驗收備案的;
(二)未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使用建築節能資金的;
(三)未依法履行民用建築節能監督檢查職責,對應當制止和查處的違法行為不制止、不查處、造成嚴重後果的;
(四)有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行為的。
❼ 《廣州市綠色建築和建築節能管理規定》怎麼沒找到這個文件,請問誰有,發我一下,謝謝
才能過審核,目前網上還只有《廣州市綠色建築和建築節能管理規定》(草案徵求意見稿).
14屆57次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綠色建築和建築節能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率先將綠色建築建設管理要求納入立法,建立綠色建築建設管理制度。
《規定》首先明確四大類建築必須強制執行綠色建築標准,其次將綠色建築相關指標和要求融入建設項目全過程,建立了綠色建築建設管理制度。此外,還結合未來發展趨勢,在促進規模化發展綠色建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
將建築節能工作向工業建築拓展
隨著產業轉型升級,高新技術產業、輕工業產業的比重不斷增大,而這類工業企業的建築使用能耗隨之增加,因此,將建築節能工作拓展到工業建築勢在必行,廣州市率先通過立法要求部分工業建築執行綠色節能標准。
將公共建築能耗控制指標全過程管理納入立法
《規定》明確了高能耗的公共建築除必須執行建築節能強制性標准之外,同時通過能耗限額指標來控制工程的設計、驗收和運行,以量化節能實際效果。
大型公共建築投入使用後實施用能情況監測
《規定》第十七條明確「新建以及實施節能改造的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項目,建設單位在項目驗收前應當安裝與本市公共建築能耗監測平台聯網的用能分項計量裝置。」
據測算,通過加強建築運行節能管理,可節約建築能耗10-20%,因此建立能耗監測平台,既可以讓業主隨時掌握建築用能系統運行情況,對不合理用能現象及時更正,也可以讓節能監督部門隨時掌握監管對象的用能情況,針對性地實施建築能源審計、強制節能改造和能耗超定額加價等管理措施,還能讓節能服務企業根據監測數據針對性地制定節能改造措施,合理分析評價節能改造效果。
部分建築應安裝太陽能熱水
《規定》第十六條規定「新建12層以下(含12層)的居住建築和實行集中供應熱水的醫院、宿舍、賓館、游泳池等公共建築,應當統一設計、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不具備太陽能熱水系統安裝條件的,可以採用其他可再生能源技術措施替代」。
廣州市法制辦副主任林琦表示,從地理位置和氣候上看,廣州地處北緯23°,地表接受太陽輻射量較多,日照時間較長,太陽能資源較豐富,屬於太陽能資源三類地區,適合推廣太陽能熱水利用。另外,太陽能熱水利用系統具有技術成熟、性價比高等優點,已具備了規模化推廣的條件。因此,我市借鑒國內許多城市(南京市、深圳市等)的成功經驗,限定新建12層以下的居住建築(考慮到基本具備太陽能集熱器安裝條件)和實行集中供應熱水的醫院、宿舍、賓館、游泳池等熱水需求量穩定的公共建築應統一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
綠色建築項目可申報竣工標識
《規定》第三十條明確了「對施工過程中全部按照綠色建築設計標識規定的技術措施實施並通過竣工驗收的項目,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相應等級綠色建築竣工標識」。
從目前國家及省綠色建築評價標識的實際開展情況來看,標識制度缺乏了一個中間環節而且是關鍵環節--竣工環節。廣州市創造性地設立了綠色建築竣工標識制度,此舉將有利於提高社會公眾對綠色建築的認知度,並將促進綠色建築有效體現「四節約一環保」的實際內涵。
綠色建築與生態城研究中心
❽ 民用建築節能條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1998)
該法由八屆全國人大第28次常委會通過,是我國節約能源大法,其中有許多條款(如第11條,第12條,第13條,第14條,第37條等)與建築節能有關,尤其是第37條明確規定:「建築物的設計和建造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採用節能型的建築結構、材料、器具和產品,提高保溫隔熱性能,減少採暖、製冷、照明的能耗」。
2、《中國節能技術政策大綱》(1996)
該大綱由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和國家科委聯合制訂,指出:「到2000年,建築能耗(包括採暖、空調、降溫、家用電器、照明、炊事、熱水供應等使用的能源)將增加到1.79億噸標准煤,佔全國能源消耗量的13.6%」。強調:要重視建築節能設計,強制執行有關建築節能技術標准,積極推廣使用新型節能建築材料,改革傳統外牆和屋面,發展節能型牆體和屋面;大力推廣節能型門窗及熱反射保溫隔熱材料,加強建築節能標准化工作,優先採用節能型採暖、空調設備及採光照明系統;在建築住宅供熱管網設計中,以按戶收費原則進行合理設計;加強建築節能科技攻關,組織節能建築和節能住宅小區示範點;積極開展對現有建築的節能改造等。
3、《建築節能「九五」計劃與2010年規劃》(1995)
由國家建設部提出,規定:「到2000年要求執行新建採暖公共建築新節能標准,節能率達到50%。對於夏熱冬冷地區的建築節能規劃目標是:到2000年也要執行建築節能設計標准;2005年,重點城鎮開始成片進行建築熱環境及節能改造;2010年起,各城鎮開始成片進行熱環境及節能改造」。在建築熱工氣候分區上,重慶屬於夏熱冬冷地區。
4、《中國建築技術政策》(1996)
本技術政策在建築節能方面強調以下幾點:
(1)在建築節能設計中,必須執行有關建築節能設計標准。要扭轉片面強調降低造價、忽視使用功能和污染環境、浪費能源的傾向。
(2)節能建築要因地制宜地選擇朝向,採用合理的建築體型和窗面類型,推廣保溫隔熱性能好的圍護結構。要積極開展既有建築物的節能改造。
(3)優先採用節能型採暖、空調設備,合理確定供熱(冷)指數。
(4)加強建築節能的標准化工作,加速制定各項建築節能標准;加強對節能標準的實施和節能工程質量的監督工作。
(5)加強節能建築科技攻關,研究開發節能保溫門窗技術,牆體外保溫成套技術,屋面高效防水隔熱技術,牆體內保溫、牆面開裂及熱橋處理技術,用戶可自行調節和計量的採暖技術與蓄冰空調技術等。
5、《中華人民共和國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暫行條例》(1991)
該條例在稅目率表中對如下產品實行零稅率:粘土空心磚、新型牆體材料和屋面材料、利用工業廢渣生產的建材產品以及北方節能住宅(即按《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准》規定的住宅)等。
6、其它政策法規
《關於加快牆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意見的通知》(國家建材局等,1992);
《在框架結構建築中限制使用實心粘土磚的規定》(建設部、國家建材局,1991);
《關於加快我國化學建材生產和推廣應用的若干意見》(建設部、化工部等)
❾ 廣東省民用建築節能條例的附 則
第四十六條本條例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❿ 廣東省民用建築節能條例的新建建築節能
第八條市、縣、鎮人民政府編制城市、鎮總體規劃應當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合理確定人均土地資源的佔用指標,統籌考慮建築節能和可再生能源在建築中的應用。
城市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鎮人民政府編制城市、鎮詳細規劃應當在建築物布局、形狀、朝向、採光、通風、密度、高度和綠化等方面符合能源利用和建築節能標準的要求。
第九條民用建築項目依法應當進行設計招標投標的,招標人或者其委託的招標代理機構編制的招標文件中應當包括建築節能的要求,並作為評標的必要條件。
第十條建設單位應當對建設工程符合建築節能強制性標准負責。
建設單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設計單位、施工單位降低建築節能強制性標准進行設計、施工;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單位使用不符合建築節能強制性標准和施工圖設計文件要求的材料、產品、設備和建築構配件。
按照合同約定由建設單位采購相關材料、產品、設備和構配件的,建設單位應當保證符合建築節能強制性標准和施工圖設計文件要求。
第十一條設計單位編制的建設工程項目方案設計應當包括建築節能設計專項說明;編制的初步設計文件應當包括建築節能設計專篇;編制的施工圖設計文件應當包括建築節能設計說明和節能計算書等,明確材料、構件、設備的技術指標要求和節能措施、構造等內容。設計單位編制的大型公共建築工程方案設計應當有建築節能專題報告。
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機構應當對施工圖設計文件中建築節能內容是否符合建築節能強制性標准進行審查。未經審查或經審查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機構不得出具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合格證明文件,建設主管部門不得頒發施工許可證。
第十二條施工單位應當對其承包的工程施工是否符合建築節能強制性標准負責。
施工單位應當編制建築節能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按照方案組織施工,並按照施工圖設計文件的要求對進入施工現場的牆體材料、保溫材料、門窗、空調系統和照明設備等進行查驗,對產品說明書和產品標識上註明的能源消耗指標不符合施工圖設計文件要求的,不得使用;施工單位應當對公共建築的集中空調系統及其監控系統進行聯合試運轉調試。
建設主管部門對不符合建築節能強制性標準的在建工程應當責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
第十三條工程監理單位應當編制建築節能專項監理方案,並嚴格按照建築節能專項監理方案組織工程監理。
建築節能專項監理方案主要包括:
(一)材料和設備的查驗;
(二)關鍵工序的監理形式;
(三)節能施工方案的論證和審批;
(四)節能工程的驗收等。
第十四條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編制的工程質量監督方案應當包括建築節能工程監督的內容。提交的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報告應當有建築節能的專項監督意見。
第十五條建設單位組織竣工驗收時,應當對民用建築是否符合建築節能標准進行查驗,驗收報告中應當有建築節能專項內容。對不符合建築節能強制性標準的,不得出具竣工驗收合格報告,不得交付使用。
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對竣工驗收資料進行審核,對不符合建築節能強制性標準的項目,不予驗收備案並說明理由。
第十六條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的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應當在建築物投入使用二年內按國家有關規定對建築能效進行測評和標識,並予以公示。
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對居住建築的建築能效進行測評和標識。
第十七條從事建築能效測評的機構,應當具備國家規定的專業人員和檢測設備等條件,出具的測評報告應當真實、完整。
第十八條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在銷售現場公布所售房屋的能耗設計指標、節能措施及保護要求、節能工程質量保修期等基本信息,在商品房買賣合同、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中載明,並對其真實性、准確性負責。
商品房買受人在節能工程質量保修期內可以委託民用建築能效測評機構對所購買商品房所載明的能耗設計指標進行評估。對不符合能耗設計指標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返修,並承擔評估和返修費用,給買受人造成的損失,依法予以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