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公報案例精編醫療糾紛

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公報案例精編醫療糾紛

發布時間: 2022-03-30 18:55:38

⑴ 醫療糾紛法律法規主要有哪些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司法解釋是最常用的法律規定。

⑵ 最高院關於審理醫療糾紛案件的司法解釋什麼時候實施

  1.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醫療糾紛案件的司法解釋並未實施。

  2. 但各省市高級人民法院根據本版地的權實際情況制定相關司法解釋或指導意見。比如《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醫療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省衛生廳關於進一步加強醫患糾紛調處工作的意見》、《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醫療過失賠償糾紛案件辦案指南》等 。

⑶ 醫療糾紛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醫療費賠償;2、誤工費賠償;3、住院伙食補助費;4、陪護費 ;5、傷殘生活補助費賠償;6、殘疾用具費賠償金額;7、喪葬費賠償金額;8、被撫養人生活費;9、交通費;10、住宿費;11、精神撫慰金。

⑷ 處理醫療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1、和解所謂和解是沒有第三方介入,雙方當事人自己協商談判,對各自訴訟權利和實體權版利的處權分。可分是訴訟前或訴訟中和解。如果是訴訟中和解的,應由原告申請撤訴,經法院裁定撤訴後結束訴訟,雙方當事人再達成和解協議。2、調解調解是指在衛生行政機關、第三方法人或自然人,或著在法院的主持下,對當事人之間的醫療糾紛進行裁決的活動。3、訴訟民事訴訟是在案件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與下經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查明事實、適用法律,對醫療糾紛進行裁決的活動。

⑸ 處理醫療糾紛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一、患者與醫院協商解決發生醫療糾紛後,醫患雙方進行溝通,雙方達成共識後,簽訂調解協議書,以此種方式解決醫療糾紛,通常稱之為「私了」。由於醫患雙方醫療糾紛本質上是平等的醫患主體雙方的民事爭議,依據民法自治原則,醫患雙方可以通過協商來解決。需要注意的是,和解必須建立在雙方當事人完全自願的基礎之上,任何一方或第三方均不得強迫另一方接受協商解決方式,同時,和解必須堅持合法性原則,即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損害國家、集體或他人的合法權益,否則達成的協議將歸於無效。二、衛生行政部門調解解決衛生行政部門作為第三方參與到醫患調解中,實踐中,衛生行政部門作為行政機關以及行業主管機關,其所具有的權威性對醫療糾紛的調解具有重要作用,許多醫療糾紛都通過調解獲得解決 。 三、訴訟調解解決 醫療糾紛進入訴訟程序後,由法院組織進行、醫療糾紛雙方當事人自願同意的調解。

⑹ 醫療糾紛處理的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醫療糾紛處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如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法規及其司法解釋。
【法律依據】
《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第一條
為了預防和妥善處理醫療糾紛,保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保障醫療安全,制定本條例。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一條
為了正確處理醫療事故,保護患者和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保障醫療安全,促進醫學科學的發展,制定本條例。

⑺ 如何處理醫療糾紛,有何法律依據

1、和解所謂和解是沒有第三方介入,雙方當事人自己協商談判,對各自訴訟權專利和屬實體權利的處分。可分是訴訟前或訴訟中和解。如果是訴訟中和解的,應由原告申請撤訴,經法院裁定撤訴後結束訴訟,雙方當事人再達成和解協議。2、調解調解是指在衛生行政機關、第三方法人或自然人,或著在法院的主持下,對當事人之間的醫療糾紛進行裁決的活動。3、訴訟民事訴訟是在案件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與下經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查明事實、適用法律,對醫療糾紛進行裁決的活動。

⑻ 目前我國處理醫療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1、和解所謂和解是沒有第三方介入,雙方當事人自己協商談判,對各自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的處分。可分是訴訟前或訴訟中和解。如果是訴訟中和解的,應由原告申請撤訴,經法院裁定撤訴後結束訴訟,雙方當事人再達成和解協議。2、調解調解是指在衛生行政機關、第三方法人或自然人,或著在法院的主持下,對當事人之間的醫療糾紛進行裁決的活動。3、訴訟民事訴訟是在案件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與下經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查明事實、適用法律,對醫療糾紛進行裁決的活動。

⑼ 醫療糾紛適用法律法規主要有哪些

按照我國現行法律規定,醫療糾紛的案由有三種:1,醫療服務合同糾紛;2,醫療回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答;3,一般醫療損害賠償糾紛。三種不同案由適用的法律依次是《合同法》、《侵權責任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民法通則》等法律規定。
很顯然,合同糾紛自然要適用《合同法》及相關司法解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此不具爭議;但在醫療侵權糾紛上則爭議頗大,如前所述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和醫療損害賠償糾紛的法律屬性相同,都屬於侵犯人身權引發的侵權糾紛,本應適用統一的法律規定,然而實踐中則形成醫療損害賠償糾紛適用《侵權責任法》、《民法通則》和《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而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適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配套的的法規文件的局面。

熱點內容
黑幫法規國語 發布:2025-05-16 19:32:07 瀏覽:174
寵物飼養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16 19:31:28 瀏覽:83
公司法166條 發布:2025-05-16 19:19:10 瀏覽:512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結果 發布:2025-05-16 19:11:34 瀏覽:844
勞動法工資構成包含哪些內容 發布:2025-05-16 19:04:42 瀏覽:826
公司法律部介紹 發布:2025-05-16 18:58:47 瀏覽:52
挖掘機發票復印件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6 18:57:23 瀏覽:878
湖南省高院民二庭法官 發布:2025-05-16 18:57:11 瀏覽:580
2015行政法徐金桂背誦 發布:2025-05-16 18:56:24 瀏覽:479
代理記賬在經濟法哪一章 發布:2025-05-16 18:55:36 瀏覽: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