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貨運基本法規又那三大法規

貨運基本法規又那三大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4-02 21:58:17

1. 中國基本三大法律法規是什麼

三大基本程序法是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

一、民事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是以憲法為根據,結合我國民事審判工作的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已於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

目前版本為根據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民事訴訟如同刑事訴訟、行政訴訟一樣,都是透過國家所設立的法院來進行的訴訟程序,僅是依其所針對事務的不同,而將其劃歸為此三大類。

刑事訴訟重在國家刑罰權的實現,藉由刑事訴訟對於犯罪行為進行追訴並加以處罰;行政訴訟則重在救濟國家行政機關行使公權力時所產生的錯誤。而所謂的「民事訴訟」乃指民事法院依當事人之請求,就民事紛爭事件利用國家公權力強制解決之程序。

而須注意的是,民事訴訟法中規范的對象主要是針對民事訴訟的開始(起訴)、進行(審理)、終結(判決)之部分,另外就保全程序的部分亦是在民事訴訟法中加以規定,而就訴訟終結後的執行問題則是屬於強制執行法的問題。


二、刑事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是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根據憲法,制定的法律。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1979年7月1日通過,1979年7月6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令第五號公布,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26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 。


三、行政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是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而制定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由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1989年4月4日通過,自1990年10月1日實施。現行版本為2017年6月27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三大基本實體法和三大基本程序法,三大基本實體法是民法,刑法和行政法。三大基本程序法是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



(1)貨運基本法規又那三大法規擴展閱讀:

中國法律體系

現今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法律體系,可粗略分為普通法系及大陸法系兩大類。由於歷史的因素,中國大陸和兩個特別行政區各自使用自己原來的法律體系,分別如下:

中國內地:大陸法系(主要受法國、德國和前蘇聯的社會主義法系所影響,並以數個大陸法系的國家為參考)

香港特別行政區:普通法系(源自殖民宗主國英國);

澳門特別行政區:大陸法系(源自殖民宗主國葡萄牙);

法律體系的分別,會對司法及法律的解釋權帶來重大的沖擊。舉例說:就單就法官的職能這方面來看,中國內地也跟大部分大陸法系國家的制度一致,因此澳門的法系和中國內地的法系相近。但在香港,法官判案的案例,會成為同級及下級法院的規范,成為法律的延伸。

制度保障法官在判案時不會受任何(特別是來自政府及政黨)的影響。而另一方面,一旦下級法官判錯案件,法院亦要依從一個非常嚴格的制度,從法律觀點上駁斥。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2. 中國物流業有哪些相關的法律法規

中國物流業相關的法律法規:

(1)水路運輸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水路運輸方式包括國際海上運輸、沿海和內河運輸,適用的國內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運輸合同分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運條例及實施細則》,國內《水路貨物運輸規則》、《危險貨物運輸規則》。

《集裝箱運輸規則》、《國際貨運代理業管理規則及實施細則》和《統一提單的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海牙規則、《修改的統一提單的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議定書》,即海牙--維斯比規則、《聯合國海上貨物運輸公約》漢堡規則及《聯合國多式聯運公約》等。

(2)陸路運輸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陸路運輸方式有鐵路和公路運輸,陸路運輸對貨物在大陸內的流通起著重要作用,鐵路和公路運輸又有自己的運行特點。公路運輸方面國內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汽車貨物運輸規則》、《集裝箱汽車運輸規則》、《汽車危險貨物運輸規則》。

(2)貨運基本法規又那三大法規擴展閱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第三條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檢查、扣留郵件、匯款。

第四條 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負責對全國的郵政普遍服務和郵政市場實施監督管理。

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機構負責對本行政區域的郵政普遍服務和郵政市場實施監督管理。

按照國務院規定設立的省級以下郵政管理機構負責對本轄區的郵政普遍服務和郵政市場實施監督管理。

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機構以及省級以下郵政管理機構(以下統稱郵政管理部門)對郵政市場實施監督管理,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以及鼓勵競爭、促進發展的原則。
第五條國務院規定范圍內的信件寄遞業務,由郵政企業專營。

3. 基本法律法規有哪些

基本的法律、法規很多,從分類上講分為刑法類、民法類、憲法類、行政法類、經濟法類、海事海商法類等。

4. 關於貨運車輛的法律法規

貨車主要涉及的道路運輸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主要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道路貨物運輸及站場管理規定》、《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管理規定》、《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規定》、《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道路交通安全法》。

在貨運車輛最常面臨的風險——超載問題上,根據最新《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條:

貨運機動車超過核定載質量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超過核定載質量百分之三十或者違反規定載客的,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扣留機動車至違法狀態消除。運輸單位的車輛出現違反規定的情形,經處罰不改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4)貨運基本法規又那三大法規擴展閱讀

貨車超載的危害主要有:

1、車輛超限超載嚴重破壞了公路基礎設施。由於超載超限車輛的荷載遠遠超過了公路和橋梁的設計載荷,致使路面損壞、橋梁斷裂,使用年限大大縮短。

2、車輛超限超載,載質量增大而慣性加大,制動距離加長,危險性增大。如果嚴重超載,則會因輪胎負荷過重、變形過大而引起發爆胎、突然偏駛、制動失靈、翻車等事故。另外,超載還會影響車輛的轉向性能,易因轉向失控而導致事故。

3、駕駛人駕駛超限超載的車輛,往往會增加的心理負擔和思想壓力,容易出現操作錯誤,影響行車安全,造成交通事故。

4、由於超限超載後的車輛無法達到正常速度行駛,長時間佔用車道,直接影響著道路的暢通。


因此,駕駛車輛運載貨物或乘客時,應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中的裝載規定,不得超限超載。

5. 我國物流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您好,
(1)水路運輸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水路運輸方式包括國際海上運輸、沿海和內河運輸,適用的國內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運輸合同分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運條例及實施細則》,國內《水路貨物運輸規則》、《危險貨物運輸規則》、《集裝箱運輸規則》、《國際貨運代理業管理規則及實施細則》和《統一提單的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海牙規則、《修改的統一提單的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議定書》,即海牙--維斯比規則、《聯合國海上貨物運輸公約》---漢堡規則及《聯合國多式聯運公約》等。 (2)陸路運輸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陸路運輸方式有鐵路和公路運輸,陸路運輸對貨物在大陸內的流通起著重要作用,鐵路和公路運輸又有自己的運行特點。公路運輸方面國內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汽車貨物運輸規則》、《集裝箱汽車運輸規則》、《汽車危險貨物運輸規則》。國際公約有:《國際公路貨物運輸合同公約》、《國際公路車輛運輸公約》。 鐵路運輸方面國內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鐵路貨物運輸管理規則》。國際公約有:《國際鐵路貨物聯運協議》、《鐵路貨物運輸國際公約》。 (3) 航空運輸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航空貨物運輸方面國內法律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法》、《中國民用航空貨物國際運輸規則》。國際航空貨物運輸適用的國際公約有:《統一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則的公約》---華沙公約,海牙議定書、《瓜達拉哈拉公約》。 (4) 多式聯運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我國有關多式聯運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四章海上貨物運輸中對多式聯運作出的規定,交通主管部門制定的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管理規則。國際公約有《聯合國國際貨物多式聯運公約》、國際商會制定的《聯運單證統一規則》。

6. 鐵路貨物運輸有哪些主要規章

鐵道部發的規章大的一共就三種,分別是旅客運輸規章,貨物運輸規章,技術內管理規章。但每一項要容是再細分,那就多了,像在旅客運輸規章里,就有《鐵路旅客運輸規程》,《鐵路旅客運輸管理規則》,《鐵路客運運價規則》,《鐵路客運調度工作規則》、《鐵路客運事故處理規則》、《鐵路旅客運輸組織工作辦法》等等。下面各鐵路局還有自己的規則。就沒辦法細說了。

貨務運輸規章里,主要包含《鐵路貨物運輸規程》,《鐵路貨物運輸管理規則》,《鐵路貨物運價規則》,《鐵路貨物裝載加固規則》、《鐵路超限貨物運輸規則》、《鐵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則》、《鐵路集裝箱運輸管理規則》、《鐵路裝卸工作統計規則》、《鐵路裝卸作業安全技術規則》、《鐵路裝作業組織管理規則》等等。

技術規章部分,那更多了,最主要的一個,是《鐵路技術管理規程》。我們機務有《列車操作規程》,然後工務,電務,車務,車輛等部門都有自己的規則,各鐵路局甚至各車站,

7. 國際貨運代理行規及及涉及到的法律條款有哪些

這個細說來就比較多了,撿幾個個人認為比較重要的跟你說下。
行業規則方專面有《中華人屬民共和國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業管理規定》
海運方面重點看的是兩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海運條例》,《統一提單的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也就是傳說中的海牙規則)。其他的例如《聯合國海上貨物運輸公約》次要。
空運方面重點也是三個,《中國民用航空貨物國際運輸規則》以及:《統一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則的公約》(也就是華沙公約)。以及IATA的一些規定,如《IATA危險品法規》這些很重要。

其他類似中國人民共和國海商法,航空法等可看可不看。而且這些條例在實際中也不見得有用。

鐵路和多式聯運我接觸的不多,就不說了。

特別強調要多看《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PC600,這個雖然是外貿上必須的,但是做國際貨運也要熟悉,以免出現不必要的問題。

8. 外貿運輸法規有哪些

一、國際貿易貨運條款有哪些

裝運港船上交貨(FREE ON BOARD....Named port of shipment,縮寫FOB)裝運港船上交貨是一種傳統的常用的國際貿易術語,在採用這一貿易術語時,賣方需在合同規定的裝貨港和在規定的時間,將貨物交到買方指定的船上,以履行其交貨義務。買賣雙方所承擔的有關貨物的費用和風險均以船舷為界,及貨物在裝運港裝船越過船舷以前的風險和費用由賣方承擔,越過船舷以後轉移於買方,由買方承擔。

裝運港船上交貨條件,要求賣方負責出口結關手續,包括申領出口許可證,報關及交納出口關稅等。

成本加運費(CFR),成本加保險費與運費(CIF)賣方需負責簽訂將貨物運輸到目的地的運輸合同,並支付運費,但貨物風險都是在出口國的交貨地點由賣方轉移於買方,貨物在運輸途中的風險均由買方承擔,因此,均屬於裝運合同(SHIPPMENT CONTRACT)而不屬於到貨合同(ARRIVAL CONTRACT)。

C 組術語和F 組術語均屬於裝運合同,

二、國際貿易貨運方式有哪些

國際貿易中,進出口商品的交付是通過各種運輸方式來完成的。運輸方式的種類包括:

1、海洋運輸

簡稱海運,它是利用貨船在國內外港口之間通過一定的航線和航區進行貨物運輸的一種運輸方式。

2、鐵路運輸

鐵路運輸可分為國際鐵路貨物聯運和國內鐵路貨物運輸兩種:

1)國際鐵路貨物聯運

凡是使用一份統一的國際聯運票據,用鐵路負責經過兩國或兩國以上鐵路的全程運送,並由一國鐵路向另一國移交貨物時,不需要發貨人和收貨人參加,這種運輸稱為國際鐵路貨物聯運。如近年來,由我國連雲港至荷蘭鹿特丹的新亞歐大陸橋的國際鐵路聯運業務。

2)國內鐵路聯運

國內鐵路運輸是指僅在本國范圍內按《國內鐵路貨物運輸規程》的規定辦理的貨物運輸。我國出口貨物經鐵路運至港口裝船及進口貨物卸船後經鐵路運往各地,均屬國內鐵路運輸的范疇。

3、航空運輸

主要運輸方式:

1)班機運輸

2)包機運輸

3)集中托運

4、郵包運輸

郵包運輸的手續簡便,費用也不太高,但運量有限,故只適用於運輸量輕和體積小的商品。

國際郵包運輸具有國際多式聯運和「門到門」運輸的性質,我國同許多國家簽訂了郵政運輸協議和郵包協定,為我國發展對外貿易貨物的郵包運輸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5、國際多式聯運

是在集裝箱運輸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一種綜合性的連貫運輸方式,它一般是以集裝箱為媒介,把海、陸、空各種傳統的單一運輸方式有機的結合起來,組成一種國際間的連貫運輸。

是進行國際貿易的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的,任何違反國際貨運條款的行為都將受到處罰的,因此大家了解詳細的國際貨運條款是必須的,不僅是為了從事貿易,確保利益不受損,同時也是為了確保在進行國際貿易的過程自己不違反法律規定。

9. 我國國際貨運代理業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目前,我國主要有以下幾部涉及調整國際貨運代理法律關系的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版民法通則》權(簡稱《民法通則》)。
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簡稱《合同法》)。
這兩部法規,對代理及合同問題做了專門規定,這些規定與貨代經營休戚相關,對規范國際貨運代理行業行為起著重要的作用。
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簡稱《海商法》)。該法的規定也涉及到對貨運代理業的調整。當國際貨運代理人充當契約承運人時,作為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當事人,其行為直接受到《海商法》的調整。
以上三部法律與貨代經營的關系最為緊密。
4、《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簡稱《外貿法》,1994頒布,2004重新施行),《外貿法》作為我國對外貿易領域的基本法,是其他相關法規和條例的立法基礎,貨代經營作為我國涉外經貿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必然要受其規范。
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該法是我國對涉外海事案件立案、判決和執行的法律依據,目前,我國最高人民法院已將有關貨運代理合同產生的糾紛案件列為海事法院管轄范圍。所以,對貨代經營也有緊密的影響

10. 物流業應該遵守的法律法規應該有哪些

(1)水路運輸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水路運輸方式包括國際海上運輸、沿海和內河運輸,適用的國內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運輸合同分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運條例及實施細則》,國內《水路貨物運輸規則》、《危險貨物運輸規則》。
《集裝箱運輸規則》、《國際貨運代理業管理規則及實施細則》和《統一提單的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海牙規則、《修改的統一提單的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議定書》,即海牙--維斯比規則、《聯合國海上貨物運輸公約》漢堡規則及《聯合國多式聯運公約》等。
(2)陸路運輸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陸路運輸方式有鐵路和公路運輸,陸路運輸對貨物在大陸內的流通起著重要作用,鐵路和公路運輸又有自己的運行特點。公路運輸方面國內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汽車貨物運輸規則》、《集裝箱汽車運輸規則》、《汽車危險貨物運輸規則》。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第三條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檢查、扣留郵件、匯款。
第四條 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負責對全國的郵政普遍服務和郵政市場實施監督管理。
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機構負責對本行政區域的郵政普遍服務和郵政市場實施監督管理。
按照國務院規定設立的省級以下郵政管理機構負責對本轄區的郵政普遍服務和郵政市場實施監督管理。
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機構以及省級以下郵政管理機構(以下統稱郵政管理部門)對郵政市場實施監督管理,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以及鼓勵競爭、促進發展的原則。
第五條國務院規定范圍內的信件寄遞業務,由郵政企業專營。

熱點內容
崑山淘寶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6 00:33:35 瀏覽:959
遲到曠工勞動法 發布:2025-05-16 00:27:55 瀏覽:639
合萬國而君之立法度班號令 發布:2025-05-16 00:26:56 瀏覽:617
合同法有證書 發布:2025-05-16 00:22:07 瀏覽:904
民法典修改之處 發布:2025-05-16 00:17:53 瀏覽:744
行政道德缺失 發布:2025-05-16 00:12:45 瀏覽:692
幼兒園教師規章制度入園 發布:2025-05-16 00:11:55 瀏覽:382
共同出資購房公證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6 00:09:06 瀏覽:158
黨員講道德有品行 發布:2025-05-16 00:08:57 瀏覽:954
汽車銷售公司涉及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16 00:07:26 瀏覽: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