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國有資產管理條例
『壹』 國有資產管理辦法是行政法規嗎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
你說的這個是不是國務院指定的呢?按你提供的《國有資產管理辦法》沒有搜到完全相同名稱的行政法規。
『貳』 國家關於國有資產管理的條例有哪些
條例是中央人民政府以國務院令的形式頒布的行政法規。
我國現行有效的關於國有資產管理的條例只有一個,即2003年頒布的《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378號)
『叄』 國有資產管理辦法
國有資產管理辦法為監管尚未脫鉤的經濟,實體的國有資產,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基礎分析】
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資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本法規定,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被免職的,自免職之日起五年內不得擔任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資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造成國有資產特別重大損失,或者因貪污、賄賂、侵佔財產、挪用財產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被判處刑罰的,終身不得擔任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資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個人建議】
對於我國相關法律法規,我們一定要及時進行了解,對於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來說也是非常的嚴苛,行政單位國有資產包括行政單位用國家財政性資金形成的資產,國家調撥給行政單位的資產,以及行政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組織收入形成的資產,其表現形式為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和無形資產等,在生活中一定要了解相關的資產構成,只有這樣才可以不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
【法律依據】
《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
第二十條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負責指導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審核批准其所出資企業中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的重組、股份制改造方案和所出資企業中的國有獨資公司的章程。
第二十一條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依照法定程序決定其所出資企業中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的分立、合並、破產、解散、增減資本、發行公司債券等重大事項。其中,重要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分立、合並、破產、解散的,應當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審核後,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
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依照法定程序審核、決定國防科技工業領域其所出資企業中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的有關重大事項時,按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執行。
第二十二條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依照公司法的規定,派出股東代表、董事,參加國有控股的公司、國有參股的公司的股東會、董事會。
『肆』 《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還有效嗎
有效。
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為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進一步搞好國有企業,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發展和壯大國有經濟,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制定本條例。經2003年5月13日國務院第8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由國務院於2003年5月27日發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共計8章47條。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 第 3 號 《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已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沒有失效。
拓展資料:
一、 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
《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經財政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為了規范和加強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維護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國有資產,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益,保障行政單位履行職能,根據國務院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二、 國家審計的作用:
1. 國家審計是指國家審計機關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對國家機關、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執行政府預算收支的情況和會計資料實施檢查審核、監督的專門性活動。
2. 國家審計機關除專門的審計機關外,還包括財政、稅務、海關、人民銀行或專業銀行等專業審計機關。對政府行政機關而言,國家審計也是行政監督中專業監督的一種,是財政行政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3. 國家審計的目的是通過審計財政、財務收支真實、合法和效益,最終達到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促進廉政建設、保障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真實、合法和效益,是國家對地區、部門和單位管理、使用國有資產的基本要求。真實是指財政收支、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的經濟活動是否發生,有關資料是否如實反映。合法是指財政收支、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的經濟活動是否遵循國家有關規定。效益是指財政收支、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的經濟活動的經濟效率和效果。真實、合法。
『伍』 企業國有資產管理辦法
法律分析:國有資產管理,是指國家對國有資產所有權的行使,管理許可權的劃分,資產的保值增值,收益的享有、處分等進行的監督。 對所有權屬於國家的各類資產的經營和使用,進行組織、指揮、協調、監督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具體地說,就是對國有資產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置進行管理。國有資產管理的基本目標是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與增值。
法律依據:《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
第四條 企業國有資產屬於國家所有。國家實行由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享有所有者權益,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第五條 國務院代表國家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大型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重要基礎設施和重要自然資源等領域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國務院確定、公布。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對由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以外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其中,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公布,並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備案;其他由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由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確定、公布,並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備案。
『陸』 國有資產處置規定
1、按照資產處置的媒介形式和產權關系的變動情況,國有資產處置方式一般有資產回委託、資答產轉讓、企業兼並、資產拍賣、資產出租以及破產企業的清算、清理等幾種方式。
2、國有資產處置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①依法處置原則。國有資產處置是國家的一種經濟權力,必須依據國家法律行使。②等價有償原則。在商品經濟的條件下,國有資產處置的實物運動和價值運動是同一的。為了維護國家權益,國有資產處置必須是等價而有償的。
③經濟效益原則。國有資產處置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服從價值規律的要求。
拓展資料
國有資產處置是經濟生活中的必然現象。在社會化大生產和商品經濟中,競爭迫使企業不斷地更新設備、調整結構、追求新技術、開發新市場,因此必然要不斷地購建、改造或出讓資產,使其在流動中達到優化配置和高效率運營。在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有資產作為公有制經濟的物質技術基礎而存在,是社會資產的主體。
國有資產處置也是國家管理宏觀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實施國家經濟政策的一種重要手段。
『柒』 中央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的中央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
(Central Administrative unit state asset management tentative method ;Interim Measures for the central administration of 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
財政部發布中央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
黨中央有關部門,國務院有關部委、有關直屬機構,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全國政協辦公廳,高法院,高檢院,有關人民團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為了規范和加強中央行政單位國有資產收入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根據《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令第35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監察部、財政部、人事部、審計署關於做好清理規范津貼補貼工作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05]21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入開展「小金庫」治理工作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09]18號)等有關文件規定,我們制定了《中央行政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收入和出租出借收入管理暫行辦法》。現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執行中有何問題,請及時向我們反映。
附件:中央行政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收入和出租出借收入管理暫行辦法
『捌』 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的條例內容
(2003年5月抄27日中華人民共和襲國國務院令第378號公布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第四十二條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國有參股企業的組織形式、組織機構、權利和義務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等法律、行政法規和本條例的規定執行。第四十三條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國有參股企業中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依照《中國共產黨章程》和有關規定執行。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國有參股企業中工會組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和《中國工會章程》的有關規定執行。第四十四條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依據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第四十五條本條例施行前制定的有關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行政法規與本條例不一致的,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執行。第四十六條政企尚未分開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加快改革,實現政企分開。政企分開後的企業,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依法對企業國有資產進行監督管理。第四十七條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玖』 國有資產管理制度
國有資產管理制度
一、凡單價在500元以上,使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一般設施、設備和物品或單價不足500元、但使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設備和物品(如圖書、傢具、儀器、儀表等)都屬於機關固定資產,此外的公物為低值易耗品。
二、機關資產由辦公室統一管理,對低值易耗品進行登記,建立資產使用保管責任制,對資產的采購、發放、保管等均由專人負責,嚴格各項手續。對資產每年進行一次清查,做到帳、物相符。財務股建立固定資產賬目。
三、資產購置應由辦公室根據各科室工作需要提出申請或計劃,報局長審批後,按財務管理規定及時購買並辦理相關手續。
四、集體和個人使用的資產,只有使用權和保管權,轉移、報廢、報損、調出和變賣必須根據有關規定由辦公室負責處理,嚴格執行有關手續。
五、國有資產需進行變賣、報廢、報損的,由辦公室和財務股提出意見,報主管局長、局長批准;價值較高的物品報局長辦公會審定。
六、照相機、放像機、收錄機、電視機、洗衣機、攝像機等貴重器材和電器設備,由專人負責,嚴格管理,認真保養,精心使用,不準外借。
七、更換資產保管人或負責人時,要嚴格履行移交手續,交接時應有領導監督。
以上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