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部門規章是法律制度嗎
Ⅰ 由國務院發布的會計法律制度屬於()A會計法律B會計行政法規C會計部門規章D會計規范性文件
C國務院是制定主體,所以是行政法規。
法律的制定主體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部門規章的制定主體是國務院部委
Ⅱ 《會計部門規章》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有什麼關系新買了2015年新出版的會計書和以前的不一樣了
沒錯是這樣,我來給你梳理一下老版的: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包括會計部門規章和會計規范性文件如什麼什麼什麼,是區分開的,兩種。
而新版把這兩種合並在一起共同稱為會計部門規章,不細分了,也就減少了難度
Ⅲ 會計部門規章是根據什麼法規定的程序
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會計法》制定的關於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會計規章是根據《立法法》規定的程序,由財政部制定,並由部門首長簽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辦法。
因此,正確答案是《立法法》。
Ⅳ 由國務院發布的會計法律制度屬於(會計法律)答案是這樣的,為什麼
1)通來用業務會計准則。主要自解決各行業共同行業務如貨幣性資產、應收賬款等業務的處理。
2)特殊業務會計准則。主要解決如外幣業務、租賃業務等特殊業務的會計處理。
3)財務報表會計准則。規范企業主要會計報表編制方法和信息披露的准則。
每一具體會計准則一般包括引言(准則范圍)、定義(某准則涉及的概念)、一般確認原則、一般計量方法、一般報告原則、一般提示事項、附則(解釋權和生效日期)七個部分。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Ⅳ 會計規范性文件和會計部門規章分別包括哪些怎麼區分
1、會計規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國會計工作的行政部門,即國務院財政部門,就會計工作中某些方面所指定的會計法律制度。
如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第38項具體准則、〈小企業會計制度〉以及〈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財政部與國家擋案局聯合發布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等。
2、會計規章,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定的程序,由財政部指定,並以財政部部長簽署命令的形式公布的關於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會計法律制度。
如2001年2月20日財政部第10號令發布的《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2005年1月18日財政部第24號令發布的《會計事務所審批和監督辦法》,2005年1月22日財政部第26號令發布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等,均屬於會計規章。
(5)會計部門規章是法律制度嗎擴展閱讀:
中國會計法包括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會計部門規章、地方性會計法規和會計規范性文件。
會計法律制度,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關於會計工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總稱,通常簡稱會計法規。
會計法律制度是調整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會計關系是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在辦理會計事務過程中,以及國家在管理會計工作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
在一個單位,會計關系的主體為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客體為與會計工作相關的具體事務。為了保證會計工作的有序進行,國家通過制定一系列會計法律制度,來調整和規范各種會計關系,包括針對會計工作、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人員、會計檔案管理等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Ⅵ 屬於會計部門規章的有
屬於會計部門規章:《注冊會計師注冊辦法》、《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
會計規章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審批和監督暫行辦法、注冊會計師注冊辦法、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監督暫行辦法、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
會計部門規章是指國家上管會計工作的行政部門即財政部以及其他相關部委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的、調整會計工作中某些方面內容的國家統一的會計准則制度和規范性文件。
1、2001年2月20日以財政部第10號令形式發布的《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
2、2005年1月22日以財政部第26號、第27號令發布,於同年3月1日起實施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代理記賬管理辦法》等。
3、2006年2月15日以財政部門第33號令發布的修訂後的《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也屬於部門規章。它包括總則、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要素、會計計量、財務會計報告和附則六個方面內容,共有十一章五十條。
(6)會計部門規章是法律制度嗎擴展閱讀
會計法律,相對於其他會計法律制度而言,具有以下特點:
1、一是只能由具有國家立法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其他機關無權制定或修改。
2、二是其所規定的是會計工作中重要的、帶有根本性的事項。如《會計法》規定,「各單位必須設置會計帳本,並保證其真實,完整」,「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本和其他會計資料,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等。
3、三是制定會計行政法規、會計規章、地方性會計法規、會計規范性文件的依據。
因此,我國《會計法》是會計法律制度中層次最高的法律規范,是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開展會計工作,進行會計核算,實施會計監督的基本依據,也是各級有關管理部門進行會計管理和監督的基本依據。
Ⅶ 為什麼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屬於會計法律制度和會計規章啊
如圖。
一、會計法律制度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各種有關會計工作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是調整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屬於其中的一個規范相關會計人員職責的文件,所以屬於會計法律制度。
二、我國的會計法規體系主要包括四個層次,即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和地方性會計法規。各層次的主要區別是制定部門不同。效力范圍也不一樣。
國家統一會計制度是由國務院財政部根據《會計法》制定的,包括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1、會計規章:由財政部制定,並由部門首長簽署命令予以公布的。
2、規范性文件:由國務院財政部制定發布或財政部與其他部委聯合制定發布的。
三、《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文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73號,由財政部長謝旭人簽發。所以屬於會計法律體系中的第三個層次「國家統一會計制度」中的會計規章。
Ⅷ 請問會計部門規章包括哪些
1、會計規章是根據《立法法》規定的程序,由財政部制定,並由部門首長簽版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辦法權。如2001年2月20日以財政部第10號令形式發布的《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代理記賬管理辦法》、《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等。
2、會計部門規章,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定的程序,由財政部制定,並由部門首長簽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辦法。
3、如2001年2月20日以財政部第10號令形式發布的《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2005年1月22日以財政部第26號、第27號令發布,於同年3月1日起實施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代理記賬管理辦法》等。2006年2月15日以財政部門第33號令發布的修訂後的《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也屬於部門規章。它包括總則、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要素、會計計量、財務會計報告和附則六個方面內容,共有十一章五十條。
Ⅸ 企業會計准則是會計行政法規還是會計部門規章
企業會計准則是會計部門規章
會計部門規章 是指國家主管會計工作的行版政部權門如財政部及其他相關部委制定的會計法律規范。它包括國家統一的會計核算制度、國家統一的會計監督制度、國家統一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制度及國家統一的會計工作管理制度等等。
會計部門規章,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定的程序,由財政部制定,並由部門首長簽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辦法
如2001年2月20日以財政部第10號令形式發布的《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2005年1月22日以財政部第26號、第27號令發布,於同年3月1日起實施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代理記賬管理辦法》等。2006年2月15日以財政部門第33號令發布的修訂後的《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也屬於部門規章。它包括總則、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要素、會計計量、財務會計報告和附則六個方面內容,共有十一章五十條。
Ⅹ 多選:會計部門規章與( )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會計部門規章 是指國家主管會計工作的行政部門如財政部及其他相關部委制定內的會計法律規范。它容包括國家統一的會計核算制度、國家統一的會計監督制度、國家統一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制度及國家統一的會計工作管理制度等等。 會計地方政府規章指省級政府制定的會計規章,國家的「部」與省級別相同,其規章的效力自然也相同。
在法學理論上,規章是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規是權利機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低於法律法規的效力,對照該題的abcd四個答案,其他3個都是法律法規,只有a是規章,答案自然是a,這叫排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