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管理辦法和管理條例的區別

管理辦法和管理條例的區別

發布時間: 2022-04-08 17:15:28

㈠ 管理辦法根管理條例有什麼區別

辦法是對有關法令、條例、規章提出具體可行的實施措施;是對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關工作、有關事項的具體辦理、實施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辦法重在可操作性。它的制發者是國務院各部委、各級人民政府及所屬機構。

條例是具有法律性質的文件,是對有關法律、法令作輔助性、闡釋性的說明和規定;是對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科技等領域的某些重大事項的管理和處置作出比較全面、系統的規定;是對某機關、組織的機構設置、組織辦法、人員配備、任務職權、工作原則、工作秩序和法律責任作出規定或對某類專門人員的任務、職責、義務權利、獎懲作出系統的規定。它的制發者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度的規章不得稱「條例」)

制度的含義較為廣泛,具體應用的時候可大可小。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就是大的制度,而具體到一個企業的制度,往往是指大家要共同遵守的章程之類的。

規定是為實施貫徹有關法律、法令和條例,根據其規定和授權,對有關工作或事項作出局部的具體的規定。是法律、政策、方針的具體化形式,是處理問題的法則。主要用於明確提出對國家或某一地區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某一方面或某些重大事故的管理或限制。規定重在強制約束性。

㈡ 管理辦法和管理規定有什麼不同

辦法指一種應用寫作的法規性公文文件。特點(1)辦法的法規約束性側重於行政約束力。(內2)辦法的條容款都具體、完整,不能抽象籠統。規定是強調預先(即在行為發生之前)和法律效力,用於法律條文中的決定。規定是用於特定規范內工作和事務制定具有約束力的行為規范。
特點1.從針對的問題和涉及的對象看,它們都是針對帶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的問題,涉及的是大多數的人和事,並非少數或特定的人和事。

2.從約束力和法定效力看,它們都具有極強的強制約束力,它們的效力是由法定作者的法定許可權與規范的公文內容決定的,包括效力所及的時間、空間、人員、機關等等。

3.從產生程序看,它們產生的程序極為嚴格和規范,需要履行嚴格的審批手續和正式公布的程序。

4.從公文語言的使用看,它們要求運用語言要講究高度的准確、概括、簡潔、通俗、規范。

5.從效用原則看,一般實行「不溯既往」和「後法推翻前法」的原則,即公文效力所及只對文件正式成立後發生的有關人和事;與其規定不一致的「舊文件」即行廢止,以新文件為准

規定的分類 大致可以分為方針政策性和具體事宜性兩種。

㈢ 管理規定,管理辦法 ,條例有什麼區別。如果要制定學生行為規范,應該使用什麼詞。

  • 1、內容針對的不同。 管理條例,一般針對企業基本行為規范,而且內容比較簡單,工作內容及表現行為容易界定。如勞動紀律、安全管理、日常行為規范、黨、政、工團的組織要求行為約束、廉潔自律等。

㈣ 管理辦法與管理條例的區別大神們幫幫忙

條例只能由國務院作出,是最高級別的行政法規 辦法使用得比較多,是一種很常見的行政規章文體.

㈤ 「細則」、「總則」、「條例」、「管理辦法」的區別

細則:也稱實施細則,是有關機關或部門為使下級機關或人員更好地貫徹內執行某一法令、條例容和規定,結合實際情況,對其所做的詳細的、具體的的解釋和補充。
總則:法律規章以及文章的序言。
條例: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並發布的,針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內的某些具體事項而作出的,比較全面系統、具有長期執行效力的法規性公文。
管理辦法:一種管理規定,通常用來約束和規范市場行為、特殊活動的一種規章制度。它具有法律的效力,是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是從屬於法律的規范性文件,人人必須遵守。

㈥ 「辦法」和「條例」有區別嗎

區別如下:

1.定義不同:

①辦法是在有關法令、條例、規章的基礎上,對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關工作、有關事項的具體辦理、實施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

②條例是具有法律性質的文件,針對有關法律、法令的輔助性和闡釋性,可以比較全面、系統地規定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科技等領域的某些重大事項的管理和處置。

2.領域不同:

①辦法重在發布具體的可操作性措施,它的制發者是國務院各部委、各級人民政府及所屬機構;

②條例重在規定機關組織或工作人員的各項指標,它的制發者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最高行政機關。

(6)管理辦法和管理條例的區別擴展閱讀:

內容的法規性

條例是國家機關為控制或調整國家生活中某些方面的准則而使用的立法性手段,是基本法律制定以前的單項法規,又是制定以後,貫徹實施之前的具體化,細則化,從而保證基本法律的具體實施。條例一經頒布實施,其所涉及到的對象,必須依條款辦事,否則將要受到法律、行政或經濟的處理。

條例一經頒布實施,在一個相當長時限內,對其所涉及的對象行為起約束作用。

1987年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在《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中,明確規定了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不能稱其為「條例」。其制發者必須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以及受這些機關委派的組織;企事業單位的職能部門,黨派團體不能用條例行文。這就從行文的源頭上保證了條例的權威性、約束力

條例在頒布前,可以有一個試行的階段。經過試行以後,加以修改充實,作為正式文件頌施行,成為在一定范圍內具有法規性和約束力的文件。

辦法由首部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1)首部。包括標題、制發時間和依據等項目內容。

標題:由發文機關、事由、文種構成。

制發時間、依據。標題之下用括弧註明規定製發的年、月、日和會議;或通過的會議、時間及發布的機關、時間;或批準的機關、時間等。有的辦法隨「命令」、「令」等文種同時發布,這一項目內容可不再寫。

(2)正文。一般由依據、規定、說明這三層意思組成,可分章、分條敘述。辦法中的各條規定,是辦法的主體部分,要將具體內容和措施依次逐條寫清楚。辦法的結尾,一般是交代實施的日期和對實施的說明。

㈦ 管理制度、管理辦法的區別

具體有以下的區別:

1、管理制度是長久性的文件,也是企業(團體)規范化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所針對的是整個集體的,是對所有人的行為規范。

2、管理辦法則是臨時性的文件,只針某件事情或某個部門出台的臨時性或短暫的管理辦法。通過長時間驗證後,有可能轉化成為制度,也有可以取消。它針對的是對部分人或某個部門的行為規范。

3、管理制度是要求所有成員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辦事的規程或行動准則。也可以說管理辦法是制度的一種。

4、在文件內容上,管理辦法定的是責權,即誰負責干什麼事情。管理制度說的是流程,前後步驟應該怎麼配合,完成目的。

5、管理制度並不是只限於經濟,制度就是在人類社會當中人們行為的准則。人們依靠制度來衡量自己的行為。管理辦法是公司行政主管部門對貫徹執行某一法令、條例或進行某項工作的方法、步驟、措施等,提出具體規定的法規性文件。

(7)管理辦法和管理條例的區別擴展閱讀:

企業管理制度的執行,是企業管理的實踐者。他們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制度是文件,是命令;執行是落實,是實踐;制度是執行的基礎,執行是制度的實踐,沒有制度就沒有執行;沒有執行,制度也只是一隻空殼。所以要想貫徹落實企業管理制度還需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需要加強企業管理制度和執行所設的內容在員工中的透明度。員工是企業管理制度落實到位的主要對象。如果員工連遵守什麼、怎樣遵守都不明白或不完全明白,就是沒有目的或目的(目標)不明確,後果將導致公司制定的管理制度流產。企業管理制度是員工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制度遵守得好壞,取決於員工的工作態度和責任心。

如果員工把平時的工作表現和制度執行的好壞程度分開來衡量自己是不恰當的。因為制度和工作在性質上不可分,是相互聯系和依存的。制度遵守得好,工作起來就好,就順心,沒有壓力;反過來,工作上的每一次過失和失誤,大多是不遵守制度、遵守制度不徹底而引起的。因此,遵守企業管理管理制度雖然提倡自覺性,但同時不能忽略強制性,對少數員工實行罰款、辭退、開除等執行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2、企業管理管理人員在制度和執行上應做到「自掃門前雪」。管理人員有宣貫公司管理制度的義務和責任,制度的擬定者和執行者都應把心態放正,不要滲雜個人感情在制度中。同時要杜絕一問三不知。在企業管理制度的執行上對執行者要做到相互監督,落實,要防止陷進「一根煙、一杯酒、你我大家是朋友」的工作怪圈,這非常不利於企業管理制度的執行。

企業管理制度執行本身就具有強制性的特徵。沒有過硬的強化手段,有些剛建立的企業管理制度就是一紙空文。一般地講,制度的制定,來自於基層,也適應於基層,為基層服務。因此,建立持久的強化執行方案是完成管理制度最有效的方法。當一種企業管理制度,經過一定階段強化執行後,它就逐漸形成了一種習慣,甚至可以成為一種好的企業傳統發揚下去。

企業管理人員應有好的決心,才有好的制度執行力。優秀的領導應從宏觀角度去監督指導企業管理制度執行的程度,隨時檢查糾正,調整執行方案、執行方法,不斷完善企業管理制度,推動公司制度的執行在幹部、員工的行為中的深入度,堅持用誠實可信、勤懇踏實的務實敬業作風去感化和影響自己的下屬,為自己的工作服務,為企業服務。

㈧ 《**管理條例》與《**管理辦法》的區別

、「條例」「規定」「辦法」間的區別

「條例」與「規定」和「辦法」相比,主要特點是所涉及事物和問題的性質更重要,范圍比較寬;內容高度概括;有效的時間與空間范圍廣闊,穩定性強;對制定與發布機關的地位有較嚴格限制,如行政系統只有國務院有權使用,「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不得稱「條例」(見1987年4月21日國務院發布的《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黨的系統也只限「用於黨的中央組織制定規范黨組織的工作、活動和黨員行為的規章制度」(見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一般屬於「自主的」規范性公文,即自身即可創造新的規則。

「規定」的特點是使用范圍廣泛,對制定和發布機關的地位無嚴格限制;所涉及事物和問題不如條例重大,范圍相對窄一些;內容詳盡具體,針對性強;一般既可是「自主的」規范性公文,也可以是「補充的」規范性公文(內容為依法或根據授權補充其他規范性公文的內容,對其加以細化和完善),也可以是「執行的」規范性公文(直接為有效執行其他規范性公文而制定,自身不創造新的規則,只是對這些公文在何種情況下適用做出具體規定,對有關概念和問題做出精細的解釋說明)。但從實際使用情況看,規定更適合作為「自主的」和「補充的」規范性公文。

「辦法」比「規定」所涉及的事物和問題的規模要更小一些,性質也相對輕一些;針對性更強,內容也更加詳盡、具體而精細,更重直接的可操作性;除了一部分為「自主的」公文外,大部為「執行的」規范性公文,如各種「實施辦法」即均具備這種性質。

㈨ 條例和管理辦法有什麼區別

不知道你所要說的是不是法律意義上的。
條例一般是指最高級別的行政法規,由國家機專關制定並發屬布的行政法規。
而管理辦法用的較多,是指一般性的行政文體,政府機關可以用,企業也可以用。
如果還不清楚的話看看網路的解釋。
以上個人見解。

㈩ 解釋一下,某某法,某某管理辦法,某某條例有什麼區別

頒布的單位不一樣,法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頒布,效力很高。管理辦法就是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單位,省自治區頒布的。條例一般是臨時規定,設區的市等頒布的,在一定區域內實施。手打很累,採納親

熱點內容
行政法屬於什麼法 發布:2025-05-03 01:33:46 瀏覽:404
集資詐騙最新條例 發布:2025-05-03 01:33:04 瀏覽:189
最新勞動法對於孕婦福利規定 發布:2025-05-03 01:27:58 瀏覽:633
刑法學第五版 發布:2025-05-03 01:22:50 瀏覽:631
關於公司對員工罰款多少的法律 發布:2025-05-03 01:22:15 瀏覽:423
蘇寧集團法律顧問 發布:2025-05-03 01:22:11 瀏覽:639
萊恩律師 發布:2025-05-03 01:18:41 瀏覽:379
深圳勞動法辭職規定辭職有賠償嗎 發布:2025-05-03 01:17:44 瀏覽:672
行政法原理有什麼 發布:2025-05-03 01:07:46 瀏覽:545
省考民法典 發布:2025-05-03 01:00:02 瀏覽: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