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規范
⑴ 公司法對經營范圍的規定
經營范圍是指國家允許企業法人生產和經營的商品類別、品種及服務項目,反映企業法人業務活動的內容和生產經營方向,是企業法人業務活動范圍的法律界限,體現企業法人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核心內容。
經營范圍一經核准登記,企業就具有了在這個范圍內的權利能力,企業同時承擔不得超越范圍經營的義務,一旦超越,不僅不受法律保護,而且要受到處罰。核定的企業經營范圍是區分企業合法經營與非法經營的法律界限。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對公司的經營范圍有以下要求:
1、公司的經營范圍由公司的章程規定,公司不能超越章程規定的經營范圍申請登記注冊。
2、公司的經營范圍必須進行依法登記,也就是說,公司的經營范圍以登記注冊機關核準的為准。公司應當在登記機關核準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
3、公司的經營范圍中屬於法律、行政法規限制的項目,在進行登記之前,必須依法經過批准。
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公司章程中的法定記載事項。要求在公司章程中寫明公司經營范圍並須經登記,主要因為:一是根據公司的正常經營規律,設立公司應當有一個主營范圍;這一主營范圍應當由公司設立時的股東確認。二是便於公司的債權人及其他交易方了解公司的營業范圍,起到公示的作用。公司的經營范圍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屬於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經營的項目,公司不得經營;在經營范圍中,有法律、行政法規限制經營的項目的,必須依法經過審批,未經批准不得將該項目納人公司經營范圍。
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根據需要可以調整經營范圍。調整經營范圍必須符合以下要求:一是依法調整的經營范圍不能超出法律、行政法規的限制;增加的內容如果屬於法律、行政法規限制的項目,必須經過批准。二是調整經營范圍必須依照法定程序修改公司章程,進行變更登記,從而依法變更公司經營范圍。
在公司法經營范圍規定是什麼上面我們做了相關的詳細介紹,在這項法律中規定了公司的經營范圍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經營,也可以依據法律程序修改經營范圍,但是必須得到法院相關規定的額批准,並下達的通知書來決定。
⑵ 我國的《公司法》規定公司類型為哪兩種
我國的《公司法》規定公司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兩種。
有限責專任公司的屬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兩者均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2)公司法規范擴展閱讀:
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有限公司,是指由五十個以下的股東出資設立,每個股東以其所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法人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全部責任的經濟組織。有限責任公司包括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公司資本為股份所組成的公司,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有2人以上200以下為發起人,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