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醫學法規

醫學法規

發布時間: 2020-12-22 16:08:25

1. 醫學法律法規和醫學科學

醫學與法是兩個不同范疇、不同屬性的學科。前者是以保護和增進人類健專康,預防和治療疾病為研究內容屬的科學,具有廣泛地社會性。後者則是由國家制定並以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行為規范,具有強烈地階級性和濃厚的政治色彩。從表面上看,醫學與法似乎沒有聯系,而實際上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並且相互交叉形成一個新的部門法——醫學法。一、醫學的發展對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一)醫療活動的普及引起了大量法律、法規的產生,從而促使新的部門法——醫學法的形成。自有醫療活動起,人們便在醫學領域里形成一定的社會關系,這些社會關系就受到當時法律的調整。例如,古巴比倫王國的《漢漠拉比法典》規定:醫生可用青銅刀施行難度較大的手術,如切除眼睛白翳、正骨、閹割術等,醫生可根據其手術的成敗,將得到相應的獎勵或處罰。我國記載奴隸社會宮廷活動的古書《周禮》中,記載著當時對醫生職責

2. 醫療相關法律法規都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乙類傳染病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報經國務院批准後可以按甲類傳染病採取預防措施。非典、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這三種傳染病雖然只被納入乙類,但由於其傳染性強、危害大,如果先要報批、公布才能實施,難免貽誤時機,導致嚴重後果。

2、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是為加強醫療廢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傳播,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制定。

3、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是為正確處理醫療事故,保護患者和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保障醫療安全,促進醫學科學的發展制定。

4、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是為了加強醫師隊伍的建設,提高醫師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保障醫師的合法權益,保護人民健康,制定的法規。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於1998年6月26日修訂通過,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5、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是由總理朱鎔基於2002年8月4日頒布的第360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現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自 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

3. 醫學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2001年2月28日頒布
2.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 2000年1月專4日頒布
3.葯品經營屬質量管理規范 2000年頒布
4.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實施細則
5.醫療器械產品質量管理辦法
6.醫療器械產品質量考核辦法
7.醫療器械產品質量分等辦法
8.全國醫院工作條例
9.醫學科學技術檔案管理辦法
10.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2002年2月20日頒布
11.進口葯品管理辦法
12.新葯保護和技術轉讓的辦法 1999年頒布
13.仿製葯品審批辦法 1999年頒布
14.新葯審批辦法
15.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1998年6月26日頒布
16.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 1993年10月31日頒布

4. 醫學法律法規考試題及答案謝謝

你的問題交代的並不清楚。個人建議,你登錄報考或面試的單位網站及其指定網站,下載相關試題大綱。也可以去購買歷年考卷。當然,指明的法規,你可以在書店或網上購買的。

推薦網站:醫智網,有問必答網,衛生部官網 等等。
法規相關鏈接:http://wenku..com/view/d99f39d7c1c708a1284a44fc.html

此外,你這問題面實在太廣了。就我了解的,幫你整理下,供參考。

*****************. 醫師資格考試的性質是行業准入考試,是評價申請醫師資格者是否具備從事醫師工作所必須的專業知識與技術的考試醫師資格考試分實踐技術考試以及醫學綜合筆試兩部門 考試分為兩級四類,即執業醫師以及執業助理醫師兩級;每級分為臨床、中醫、口腔、大眾衛生四類中醫類包括中醫、平易近族醫以及中西醫結合,此中平易近族醫又含蒙醫、藏醫以及維醫三類,其他平易近族醫醫師暫不開考。

******************鄉村醫生測驗內容,各地區都有所不同,但首要內容大致相同。是根據國家醫考中心下發的「鄉村醫生測驗大綱」為依據。內容有:醫學基礎、臨床醫學、中醫學概要、預防催進健康、衛生相關法律法規常識、臨床案例等等。有關,測驗試題的不懂的題目,每一年都不一樣,可參考昔年的試題作作,以提高自己的應試能力。

******************* 醫學法規 參考試題範例
一、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10分)
1、醫療機構宗旨:
2、醫源性感染:
3、疫區:
4、消毒:
5、醫療事故
二、填空題(每題1分,共20分)
1、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設置申請之日起 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和書面答復。
2、 部門負責全國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工作。
3、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把 納入當地的區域衛生發展規劃和城鄉建設發展總體規劃。
4、醫療機構必須將 、診療科目、診療時間和收費標准懸掛於明顯處所。
5、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 年可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6、造成醫療責任事故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或者暫停 年以下的執業活動。
7、取得醫師資格的,可向所在地 部門申請注冊。
8、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 醫師考核工作。
9、護士執業考試每 年考試一次。
10、護士注冊的有效期為 年。
11、 只能在護士的指導下從事臨床生活護理工作。
12、申請首次護士注冊必須填寫 ,並向注冊機關繳驗必須文件。
13、傳染病分為 類 類和 類,其中乙類 種。
14、對乙類傳染病中 、 和 ,採取傳染病防治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15、醫療機構必須嚴格執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規范,防止傳染病的 感染和 感染。
16、艾滋病主要的傳播途徑包括: 、 和 。
17、處理醫療事故應當遵循 原則。
18、發生醫療事故後,當事人應當自收到醫學會通知之日起 日內提交有關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材料。
19、患者死亡,醫患雙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者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在患者死亡後 小時內進行屍檢。
20、對發生醫療事故的有關醫務人員,衛生行政部門可以責停 個月以上 年以下的執業活動。
三、選擇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1分,共20分)
1、申請設置醫療機構,不需提交下列文件( )
A、設置申請書 B、設置可行性研究報告
C、選址報告和設計平面圖 D、資格證書和畢業證
2、醫療機構進行下列什麼治療措施時不必徵得患者或家屬等同意並簽字。( )
A、手術 B、特殊檢查 C、特殊治療 D、住院治療
3、床位在100張以上的醫療機構,其《醫療機關執業許可證》每幾年校驗一次。(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4、醫療機構執業登記時不包括什麼( )
A、名稱、地址、主要負責人 B、所有制形式 C、工作人員數 D、注冊資金
5、受吊銷醫師執業證書處罰,自處罰決定之日起到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多久不能注冊(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6、泄露患者隱私,造成嚴重後果的,將受到( )
A、向患者賠禮 B、向患者提供經濟補償 C、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或者暫停六個月以上三年以下執業活動
D、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7、對於緊急患者,醫師應當( )
A、如果備件不具備,拒絕急救處理 B、應當採取緊急措施及時進行診治 C、如果無搶救費用,可以不予處理 D、先交一定的費用,再進行處理
8、什麼情況下應當收回醫師執業證書( )
A、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蹤的 B、受刑事拘留的
C、中止醫師執業活動滿一年的 D、利用職務之便,索取物品的
9、護士的義務不包括( )
A、預防保健工作 B、宣傳防病治療知識
C、進行康復指導 D、進行臨床診斷
10、護士首注時,應向注冊機關繳驗的文件中不包括( )
A、身份證明 B、健康檢查說明
C、《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 D、單位介紹信
11、護士連結注冊,在前一注冊期滿多久,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進行個人或集體檢驗注冊( )
A、30天 B、60天 C、90天 D、120天
12、可以免於護士執業考試的包括( )
A、獲得高等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專科以上畢業文憑者
B、獲得經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確認免考資格的普通中等衛生學校護理專業畢業文憑者
C、獲得其他普通中等衛生學校護理專業畢業文憑者
D、無文憑者
13、法定傳染病共幾種( )
A、35 B、36 C、37 D、38
14、患甲類傳染病、炭疽死亡的應當( )
A、應當將屍體立即進行衛生處理,就近深埋
B、應當將屍體立即進行衛生處理,就近火化
C、應當將屍體立即進行衛生處理解剖分析
D、應當將屍體立即進行衛生處理放入太平間報上級部門
15、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為( )
A、甲類傳染病
B、乙類傳染病
C、丙類傳染病
D、剛發現不久,還未定性
16、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緒論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鑒定緒論之日起幾日內向醫療機構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再次鑒定的申請。( )
A、5日 B、10日 C、15日 D、20日
17、醫療事故賠償,不需要賠償的項目是:( )
A、誤工費 B住院伙食費 C、陪護費 D、原發病的醫療費
18、醫療事故後的殘疾生活補助費計算,是自定殘之月起最長多少年( )
A、20年 B、25年 C、30年 D、35年
19、下列屬於醫療事故的情形是( )
A、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而採取緊急醫學措施造成不良後果的
B、在醫療活動中由於患者病情異常或者患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
C、無過錯輸血感染造成不良後果的
D、因醫生原因延誤診療導致不良後果的
20、下列屬於三級醫療事故的是( )
A、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的
B、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
C、造成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
D、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後果的
四、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
1、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哪些條件制定本行政區域醫療機構設置規劃。( )
A、人口
B、醫療資源
C、醫療需求
D、現有醫療機構的分布狀況
E、地理條件
2、申請醫療機構執業登記,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
A、有設置醫療機構的批准書
B、符合醫療機構的基本標准
C、有適合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D、有與其開展的業務相適應的經費、設施、設備和專業衛生技術人員
E、有相應的規章制度等
3、醫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給予表彰或者資歷( )
A、在執業活動中,醫德高尚,事跡突出的
B、對醫學專業技術有重大突破,作出顯著的
C、自然災害、傳染病流行、突發重大傷亡帶有及其他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的緊急情況時,救死扶傷、搶救診療表現突出的
D、長期在邊遠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條件艱苦的基層單位努力工作的。
E、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應當予以表彰或者資歷的其他情形的。
4、醫師在執業活動中享有的權利包括( )
A、從事醫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學術團體的權利
B、人格尊嚴、人身安全不受侵犯的權利
C、接受繼續醫學教育的權利
D、隱瞞患者病情的權利
E、參與所在機構的民主管理的權利
5、護士執業違反醫療護理規章制度及技術規范的,處罰形式有( )
A、警告
B、責令改正
C、中止注冊
D、取消注冊
E、情節嚴重的,提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護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冊( )
A、服刑期間
B、因健康原因不能或不宜執業護理業務
C、違反本辦法被中止或取消注冊
D、其他不宜從事護士工作的
7、醫療機構發現甲類傳染病時,應當及時採取(
A、對病人、病原攜帶者,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
B、對疑似病人,確診前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
C、對醫療機構內的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採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
D、拒絕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醫療機構採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
E、以上都不對
8、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後應當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的情況是( )
A、導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
B、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後果
C、導致2人以上人身損害後果
D、導致1人以上人身損害後果
E、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潔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9、因搶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時書寫病歷的,有關醫務人員應當在搶救結束後幾小時內據實補記,並加以註明。
A、 3小時 B、4小時 C、5小時 D、6小時 E、7小時
10、患者有權復印的病歷部分包括( )
A、住院志 B、體溫單 C、醫囑單 D、手術及麻醉記錄 E、病種記錄
五、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
1、國家扶持醫療機構的發展,鼓勵進行統一形式地興辦醫療機構。( )
2、不設床位或者床位不足100張的醫療機構,向所在地的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申請。( )
3、醫師取得執業證書後即可進行執業活動。( )
4、為了取得更好的治療,可對患者或者其家屬進行病情的隱瞞。( )
5、護士執業中得悉就醫者的隱私,不得泄露,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
6、護士注冊機關為執業所在地的市級衛生行政部門。( )
7、國家免疫規劃項目的預防接種實行收費制度。( )
8、患者在醫療機構內死亡的,屍體應當立即移放太平間,存放時間一般不得超過1周。( )
9、流行性腮腺炎屬於乙類傳染病。( )
10、參加醫療事故處理的患者近親屬所需的有關費用,計算時不能超過2人。( )

六、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
1、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可行使哪些監督管理職權?答:
2、醫師在什麼情況下不能被注冊?答:
3、甲乙傳染病包括那些病種?答:
4、醫療機構發現甲類傳染病時,應當採取措施是什麼?答:

******************葯學法規試題範例
1999年全國執業葯師資格考試試題葯事管理與法律法規(1-70)(上)

一、A型題(最佳選擇題)共題,每題分。每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最佳答案
1.根據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成立直屬國務院的
A 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 B 國家葯品監督局
C 國家葯品管理局 D 國家葯品質量監督局
E 國家葯品質量監督管理局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規定,依法加強葯品管理的環節為
A 生產、流通、使用、檢驗、廣告、價格
B 研製、生產、流通、價格、廣告、使用
C 研製、生產、流通、使用、廣告、檢驗
D 研製、生產、流通、檢驗、價格、使用
E 生產、流通、使用、廣告、檢驗、研製
3.我國制定葯品檢驗方法的原則
A 准確、靈敏、簡便、技術先進
B 准確、靈敏、簡便、快速
C 准確、靈敏、技術先進、實際
D 准確、靈敏、技術先進、經濟合理
E 准確、靈敏、快速、技術先進
4.《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規定,對療效不確、不良反應大或者其他原因危害人民健康的葯品,應當
A 撤消其批准文號 B 按劣葯處理
C 立即停止生產、經營、使用 D 進行再評價
E 予以淘汰
5.國家基本葯物的遴選原則是
A 臨床必需、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保證供應、價格合理、管理規范
B 臨床必需、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保證供應、中西葯並重、質量穩定
C 臨床必需、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保證供應、價格合理、價格合理
D 臨床必需、安全有效、使用方便、價格合理、中西葯並重、管理規范
E 臨床必需、安全有效、保證供應、價格合理、中西葯並重、管理規范
6.《進口葯品管理辦法》(1999年5月1日起施行)規定,進口葯品的品種必需是
A 臨床需要、價格合理、安全有效
B 臨床需要、使用方便、安全有效C 臨床需要、安全有效、質量可控
D 臨床需要、安全有效、保證供應
E 臨床需要、價格合理、中西葯並重
7.葯品有效期指
A葯品在規定的儲存條件下,能夠保持質量的期限
B 葯品在規定的儲存條件下,使用安全的期限
C 葯品在規定的儲存條件下,對質量負責的期限
D 葯品在規定的儲存條件下,療效有限的期限
E 葯品在規定的儲存條件下,保證穩定的期限
8.《新葯審批辦法》(1999年5月1日起施行)規定,可按加快程序審評的新葯是
A 第一類化學葯品,第二類化學葯品
B 第一類中葯,第二類中葯
C 第一類化學葯品,第一類中葯
D 第一類化學葯品,第一、第二類中葯E 第一、第二類化學葯品,第一類中葯
9.葯品生產企業GMP的文件管理系統內容包括
A 制度和記錄兩大類
B 標准和記錄兩大類
C 工作標准和原始記錄兩大類
D 技術標准和原始記錄兩大類
E 管理制度和技術標准兩大類
10.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辦法》,醫療單位的《制劑許可證》有效期為
A 三年 B 四年
C 五年 D 六年
E 二年
11.《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規定,銷售地道中葯材必須標明
A 產地 B 葯理活性
C 化學成分 D 雜質含量
E 儲藏條件
12.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規定,劣葯是指
A 國家規定禁止使用的葯品 B 未取得生產批准文號而生產的葯品
C 超過有效期的葯品 D 變質不能葯用的葯品
E 被污染不能葯用的葯品
13.《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辦法》規定,葯品批准文號在幾年內 不得變更
A 五年 B 二年
C 四年 D 十年
E 三年
14.《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辦法》規定,醫療單位除葯劑科(室)外,可以配製、供應葯品的科室是
A 同位素室 B 供應科
C 急症室 D 外科
E 小兒科
15.依據《新葯保護和技術轉讓的規定》(1999年5月1日起施行)規定,五類新葯
A 沒有保護期 B 保護期2年
C 保護期4年 D 保護期5年
E 保護期6年
16.依據《新葯審批辦法》(1999年5月1日起施行)規定,已在國外獲准生產上市,但未載入葯典,我國也未進口的葯品應申報
A 化學葯品一類新葯 B 化學葯品二類新葯
C 化學葯品三類新葯 D 化學葯品四類新葯
E 化學葯品五類新葯
17.依據《仿製葯品審批辦法》(1999年5月1日起施行)規定,申請仿製葯品的企業必須取得
A 《葯品生產企業許可證》、《執業葯師資格證書》、《營業執照》
B 《營業執照》、《葯品GMP證書》
C 《葯品生產企業許可證》、《葯品GMP證書》D 《葯品生產企業許可證》、《營業執照》
E 《葯品生產企業許可證》、《營業執照》、《葯品GMP證書》
18.醫療單位必須有使用許可證才能使用的葯品是
A 麻醉葯品 B 精神葯品
C 醫療用毒性葯品 D 放射性葯品
E 戒毒葯品
19.麻醉葯品的片劑、酊劑、糖漿劑的每張處方不超過
A 二日常用量,連續使用不超過七天B 三日常用量,連續使用不超過七天
C 三日常用量,連續使用不超過六天
D 四日常用量,連續使用不超過七天
E 二日常用量,連續使用不超過六天
20.依據《進口葯品管理辦法》(1999年5月1日起施行)規定,進口葯品檢驗所需要的特殊試劑、標准品或對照品的提供者未
A 買方 B 賣方
C 中國葯品生物製品檢定所 D 口岸葯檢所
E 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
21.關於制葯企業潔凈廠房內工作服的表述於《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規定不符合的是
A 工作服的選材、式樣及穿戴方式應與生產操作和潔凈級別的要求適應
B 不同潔凈操作區的工作服應制定統一的清洗和滅菌方法
C 不同潔凈區域的工作服不得混用
D 工作服的質地應光滑、無靜電、不脫落纖維和顆粒性物質
E 工作服應按潔凈級別的要求使用各自清洗設備
22.不符合葯品經營企業零售葯品要求情形有
A 按商品的品種規格,劑型或用途分類陳列於櫥窗與貨櫃
B 陳列葯品時,應做到葯品與非葯品分開,人用葯與獸用葯分開
C 建立衛生制度,保證葯品不受污染
D 堅持問病賣葯,防止事故的發生
E 麻醉葯品、一類精神葯品和毒性葯品置專門的櫥窗陳列
23.《整頓中葯材專業市場的標准》規定,禁止進入中葯材是
A 當歸 B 白芷
C 山葯 D 天麻E 生南星
24.可以在中葯材專業市場交易的葯品是
A 常用的中成葯 B 有批准文號的化學原料葯
C 放開價格的葯品 D 家種、家養中葯材
E 經炮製加工的中葯飲片
25.執業葯師資格考試屬於
A 主管葯師資格認定考試
B 職業資格准入考試
C 檢驗葯學專業技術人員綜合知識考試
D 選拔負責葯品質量監督人員資格考試
E 為葯學技術人員再就業培訓考試
26.依據《葯品廣告審查標准》規定,可以發布廣告的葯品是
A 麻醉 葯品、精神葯品 B 治療腫瘤、愛滋病的葯品
C 毒性葯品、放射性葯品 D 治療感冒葯品
E 防疫葯品
27.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下列敘述不正確
A 建設工程的設計、建設質量適用本法
B 國家對於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查的主要方式是抽查
C 生產者能夠證明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可不承擔賠償責任
D 銷售者應當採取措施,保持銷售產品的質量
E 質量監督部門根據抽查需要,可以對產品進行檢驗,但不得向企業收取檢驗費用
28.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20年,實行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10年,均自
A 批准日起計算 B 公告日起計算
C 登記日起計算 D 申請日滿18個月起計算
E 申請日起計算
29.依舊《新葯審批辦法》(1999年5月1日起施行)規定,屬於中葯新葯第一類新葯審批的是、
A 復方中葯提取的有效部位群
B 新的中葯復方制劑
C 復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
D 中葯材中提取的有效部位極其制劑
E 天然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對安全性強的
30.《中葯品種保護條例》規定,國家鼓勵研製開發臨床有效的中葯品種,並且
A 對經濟效益好的中葯品種實行分級保護
B 對特殊葯品管理的中葯品種實行分級保護
C 隊質量穩定療效確切的中葯品種實行分級保護
D 對獲得專利的中葯品種實行分級保護
E 對安全性強的中葯品種實行分級保護
31.《野生葯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規定,屬於瀕臨滅絕狀態的稀有珍貴野生葯材物種是
A 梅花鹿 B 厚朴
C 黑熊 D 銀環蛇
E 五味子
32.依據《野生葯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國家對野生葯材物種實行
A 嚴格管理的原則
B 保護和采獵相結合的原則
C 嚴禁采獵的原則
D 限量采獵的原則
E 鼓勵人工種養的原則
33.國家規定,在銷售的計量器上必須有
A 周期檢定證書和定期檢定證書標志
B 計量標准器具證書標志
C 計量基準器具證書標志
D 社會公用計量標准器具證書標志
E 產品合格印,證和《製造計量器具許可證》標志
34.進口的計量器具必須經
A 口岸商品檢驗機構檢定合後出售
B 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檢定合格後,方可銷售
C 審核出口國的計量檢驗機構檢定合格後銷售
D 進口單位檢定合格後銷售
E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部門檢定合格後方可銷售
35.依據《葯品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定》,葯品非臨床安全研究是指
A 葯效學試驗 B 葯物動力學試驗
C 一般葯理試驗 D 各種毒性試驗E 生理試驗
36.《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生產 銷售劣葯,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應
A 給予警告 B 判刑並處罰金
C 處以罰款 D 給予行政處分
E 承擔民事責任
37.注冊商標有效期滿,續展注冊的時間應當在期滿前
A 一個月內申請 B 兩個月內申請
C 三個月內申請 D 五個月內申請
E 六個月內申請
38.股份公司股東按投入的資本額享有所有者的
A 法人財產權 B 決策執行權
C 自主經營權 D 資產收益權
E 營銷管理權
39.依據《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1992修定),葯品生產企業制定的原料輔料及包裝材料的儲存期一般不得超過
A 一年 B 兩年
C 三年 D 四年
E 五年
40.國家對已獲批准新葯的技術轉讓實行
A 注冊制度 B 復核制度
C 審批制度 D 認證制度
E 備案制度
二、B型題(配伍選擇題)共50題,每題0.5分;備選答案在前,試題在後。每組若干題。每組題均對應同一組備選答案,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個備選答案可重復選用,也可不選用。
[41-45]
A 質量 B 質量策劃
C 質量體系 D 質量控制E 質量保證
41.為達到質量要求所採取的作業技術和活動稱作
42.反映實體滿足明確和隱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總和稱作
43.為了提供足夠的信任表明實體能夠滿足質量要求,而在質量體系中實施並根據需要進行證實的全部計劃和有系統的活動稱作
44.為實施質量管理所需的組織結構、程序、過程和資源稱作
45.確定質量以及採用質量體系要素的目標和要求的活動稱作
[46-50]

A ZZ XXXX國葯准字AFXXXXXXXX
B 國葯准字S XXXXXXXX
C 國葯准字Z XXXXXXXX
D 國葯准字X XXXXXXXX
E 國葯試字Z XXXXXXXX
46.三類中葯批准文號的格式為
47.實行試產期兩年的中葯新葯批准文號的格式為
48.正式生產的新生物製品批准文號格式為
49.正式生產的化學葯品的批准文號格式為50.中葯仿製葯品的批准文號格式為
[50-55]
A 注冊標准 B 國際標准
C 強制性標准 D 推薦性標准
E 內控標准
51.一類新葯試產期內的葯品標準是
52.三類新葯的葯品標准
53.直接與葯品接觸的包裝材料標準是
54.葯品的衛生標準是
55.行業的一般技術管理標準是
[56-60]
A 綠色、白色組成 B 藍色、白色組成
C 黑色、白色組成 D 紅色、白色組成
E 紅色、黃色組成
56.放射性葯品標簽(標志)的顏色規定由
57.毒性葯品標簽(標志)的顏色規定由
58.精神葯品標簽(標志)的顏色規定由
59.外用葯品標簽(標志)的顏色規定由
60.麻醉葯品標簽(標志)的顏色規定由
[61-65]
A 供醫療單位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B 在省級新葯特葯商店零售
C 在醫葯商店零售
D 在醫葯商店憑蓋有醫療單位公章的醫生處方配方
E 供縣以上主管部門指定的醫療單位使用
61.試生產的葯品
62.醫療用毒性葯品
63.第二類精神葯品
64.葯用罌粟殼
65.第一類精神葯品
[66-70]
A 七日常用量 B 二日常用兩
C 三日常用兩 D 二日極量
E 三日極量
66.二類精神葯品每張處方不得超過
67.一類精神葯品每張處方不得超過
68.毒性葯品每張處方不得超過
69.麻醉葯品的注射量每張處方不得超過
70.麻醉葯品的片劑每張處方不得超過

5. 醫學法律法規知識點

醫學法律法規知識試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的施行時間是( B )。

A、1998年5月1日 B、l999年5月1日 C、1998年6月1日

D、l999年6月1日 E、l999年6月6日

2、主管全國醫師的工作部門( A ) 。

A、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 B、國家葯品監督管理部門

C、國務院計劃生育行政部門 D、省級衛生行政部門

E、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國務院計劃生育行政部門

3、醫師具備以下哪個條件,可以向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申請注冊( C )

A、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

B、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業本科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

C、取得醫師資格 D、參加醫師資格考試 E、取得技師資格

4、申請個體行醫的執業醫師,須經注冊後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滿幾年( B )。

A、3 B、5 C、4 D、6 E、7

5、醫師在哪種情況下,准予注冊的衛生行政部門不能注銷注冊( C )。

A、受刑事處罰的 B、中止醫師執業活動滿2年的

C、因業務水平定期考核不合格暫停執業活動期滿,再次考核合格的

D、受吊銷醫師執業證書行政處罰的 E、受刑事處罰拘留的

6、國家對在醫療、預防、保健工作中作出貢獻的醫師給予(A )。

A、獎勵 B、晉級 C、獎賞 D、提拔 E、重用

7、醫師業務水平、工作成績定期考核不合格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可以責令其暫停執業活動幾個月(、B )。

A、3 B、3-6 C、6 D、6~9 E、8

6. 醫療衛生相關的法律法規

醫療衛生管理相關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等。

1、《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第五十條 列入國家葯品標準的葯品名稱為葯品通用名稱。已經作為葯品通用名稱的,該名稱不得作為葯品商標使用。

第五十一條 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直接接觸葯品的工作人員,必須每年進行健康檢查。患有傳染病或者其他可能污染葯品的疾病的,不得從事直接接觸葯品的工作。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

第四條入境、出境的人員、交通工具、運輸設備以及可能傳播檢疫傳染病的行李、貨物、郵包等物品,都應當接受檢疫,經國境衛生檢疫機關許可,方准入境或者出境。具體辦法由本法實施細則規定。

第五條國境衛生檢疫機關發現檢疫傳染病或者疑似檢疫傳染病時,除採取必要措施外,必須立即通知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同時用最快的方法報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最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郵電部門對疫情報告應當優先傳送。

3、《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四條對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採取本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其他乙類傳染病和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需要採取本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報經國務院批准後予以公布、實施。

4、《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第七條 醫療保健機構應當為公民提供婚前保健服務。

婚前保健服務包括下列內容:

(一)婚前衛生指導:關於性衛生知識、生育知識和遺傳病知識的教育;

(二)婚前衛生咨詢:對有關婚配、生育保健等問題提供醫學意見;

(三)婚前醫學檢查:對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可能患影響結婚和生育的疾病進行醫學檢查。

5、《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第八條 血站是採集、提供臨床用血的機構,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公益性組織。設立血站向公民採集血液,必需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准。血站應當為獻血者提供各種安全、衛生、便利的條件。血站的設立條件和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7. 醫學法律法規論文怎麼寫

寫論文的時候內容提要應把論文的主要觀點提示出來,便於讀者一看就能了解論文內專容的要點。論文提要屬要求寫得簡明而又全面,不要羅哩羅嗦抓不住要點或者只是乾巴巴的幾條筋,缺乏說明觀點的材料。 內容提要可分為報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報道性提要,主要介紹研究的主要方法與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對文章內容的提示較全面

8. 醫學法律文件有哪些

醫療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精華版

《執業醫師法》
1998年6月26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二條 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的專業醫務人員,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醫師,包括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

第九條 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一)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
(二)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後,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二年的;具有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五年的。

第十四條 醫師經注冊後,可以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執業,從事相應的醫療、預防、保健業務。

第三章 執業規則

第二十二條 醫師在執業活動中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遵守技術操作規范;
(二)樹立敬業精神,遵守職業道德,履行醫師職責,盡職盡責為患者服務;
(三)關心、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
(四)努力鑽研業務,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五)宣傳衛生保健知識,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第二十三條 醫師實施醫療、預防、保健措施,簽署有關醫學證明文件,必須親自診查、調查,並按照規定及時填寫醫學文書,不得隱匿、偽造或者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
醫師不得出具與自己執業范圍無關或者與執業類別不相符的醫學證明文件。
第二十四條 對急危患者,醫師應當採取緊急措施進行診治;不得拒絕急救處置。
第二十五條 醫師應當使用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使用的葯品、消毒葯劑和醫療器械。
除正當診斷治療外,不得使用麻醉葯品、醫療用毒性葯品、精神葯品和放射性葯品。
第二十六條 醫師應當如實向患者或者其家屬介紹病情,但應注意避免對患者產生不利後果。
醫師進行實驗性臨床醫療,應當經醫院批准並徵得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屬同意。
第二十七條 醫師不得利用職務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財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
第二十八條 遇有自然災害、傳染病流行、突發重大傷亡事故及其他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的緊急情況時,醫師應當服從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的調遣。
第二十九條 醫師發生醫療事故或者發現傳染病疫情時,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向所在機構或者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醫師發現患者涉嫌傷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時,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向有關部門報告。

第三十七條 醫師在執業活動中,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或者責令暫停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衛生行政規章制度或者技術操作規范,造成嚴重後果的;
(二)由於不負責任延誤急危患者的搶救和診治,造成嚴重後果的;
(三)造成醫療責任事故的;
(四)未經親自診查、調查,簽署診斷、治療、流行病學等證明文件或者有關出生、死亡等證明文件的;
(五)隱匿、偽造或者擅自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的;
(六)使用未經批准使用的葯品、消毒葯劑和醫療器械的;
(七)不按照規定使用麻醉葯品、醫療用毒性葯品、精神葯品和放射性葯品的;
(八)未經患者或者其家屬同意,對患者進行實驗性臨床醫療的;
(九)泄露患者隱私,造成嚴重後果的;
(十)利用職務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財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十一)發生自然災害、傳染病流行、突發重大傷亡事故以及其他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的緊急情況時,不服從衛生行政部門調遣的;
(十二)發生醫療事故或者發現傳染病疫情,患者涉嫌傷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不按照規定報告的。
第三十八條 醫師在醫療、預防、保健工作中造成事故的,依照法律或者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於2004年8月28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公布,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三條 本法規定的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

甲類傳染病是指:鼠疫、霍亂。

乙類傳染病是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丙類傳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

上述規定以外的其他傳染病,根據其暴發、流行情況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決定並予以公布。

第四條 對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採取本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其他乙類傳染病和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需要採取本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報經國務院批准後予以公布、實施。

第四十六條 患甲類傳染病、炭疽死亡的,應當將屍體立即進行衛生處理,就近火化。患其他傳染病死亡的,必要時,應當將屍體進行衛生處理後火化或者按照規定深埋。

為了查找傳染病病因,醫療機構在必要時可以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對傳染病病人屍體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屍體進行解剖查驗,並應當告知死者家屬。

第五章 醫療救治

第五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和完善傳染病醫療救治服務網路的建設,指定具備傳染病救治條件和能力的醫療機構承擔傳染病救治任務,或者根據傳染病救治需要設置傳染病醫院。

第五十一條 醫療機構的基本標准、建築設計和服務流程,應當符合預防傳染病醫院感染的要求。

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對使用的醫療器械進行消毒;對按照規定一次使用的醫療器具,應當在使用後予以銷毀。

醫療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傳染病診斷標准和治療要求,採取相應措施,提高傳染病醫療救治能力。

第五十二條 醫療機構應當對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提供醫療救護、現場救援和接診治療,書寫病歷記錄以及其他有關資料,並妥善保管。

醫療機構應當實行傳染病預檢、分診制度;對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應當引導至相對隔離的分診點進行初診。醫療機構不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應當將患者及其病歷記錄復印件一並轉至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第六十九條 醫療機構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通報批評,給予警告;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處分,並可以依法吊銷有關責任人員的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按照規定承擔本單位的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醫院感染控制任務和責任區域內的傳染病預防工作的;

(二)未按照規定報告傳染病疫情,或者隱瞞、謊報、緩報傳染病疫情的;

(三)發現傳染病疫情時,未按照規定對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提供醫療救護、現場救援、接診、轉診的,或者拒絕接受轉診的;

(四)未按照規定對本單位內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以及醫療廢物實施消毒或者無害化處置的;

(五)未按照規定對醫療器械進行消毒,或者對按照規定一次使用的醫療器具未予銷毀,再次使用的;

(六)在醫療救治過程中未按照規定保管醫學記錄資料的;

(七)故意泄露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的。

醫師外出會診管理暫行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醫師外出會診是指醫師經所在醫療機構批准,為其他醫療機構特定的患者開展執業范圍內的診療活動。

醫師未經所在醫療機構批准,不得擅自外出會診。

第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醫療機構不得提出會診邀請:

(一)會診邀請超出本單位診療科目或者本單位不具備相應資質的;

(二)本單位的技術力量、設備、設施不能為會診提供必要的醫療安全保障的;

(三)會診邀請超出被邀請醫師執業范圍的;

(四)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醫療機構不得派出醫師外出會診:

(一)會診邀請超出本單位診療科目或者本單位不具備相應資質的;

(二)會診邀請超出被邀請醫師執業范圍的;

(三)邀請醫療機構不具備相應醫療救治條件的;

(四)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條 會診醫療機構不能派出會診醫師時,應當及時告知邀請醫療機構。

第十二條 醫師在會診過程中發現難以勝任會診工作,應當及時、如實告知邀請醫療機構,並終止會診。

醫師在會診過程中發現邀請醫療機構的技術力量、設備、設施條件不適宜收治該患者,或者難以保障會診質量和安全的,應當建議將該患者轉往其他具備收治條件的醫療機構診治。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

第十五條 醫療機構執業,必須進行登記,領取《醫療機構執行許可證》。

第二十七條 醫療機構必須按照核准登記的診療科目開展診療活動。

第三十一條 醫療機構對危重病人應當立即搶救。對限於設備或者技術條件不能診治的病人,應當及時轉診。
第三十二條 未經醫師(士)親自診查病人,醫療機構不得出具疾病診斷書、健康證明書或者死亡證明書等證明文件;未經醫師(士)、助產人員親自接產,醫療機構不得出具出生證明書或者死產報告書。
第三十三條 醫療機構施行手術、特殊檢查或者特殊治療時,必須徵得患者同意,並應當取得其家屬或者關系人同意並簽字;地法取得患者意見時,應當取得家屬或者關系人同意並簽字;無法取得患者意見又無家屬或者關系人在場,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況時,經治醫師應當提出醫療處置方案,在取得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補充授權負責人員的批准後實施。

第三十七條 醫療機構必須按照人民政府或者物價部門的有關規定收取醫療費用,詳列細項,並出具收據。
第三十九條 發生重大災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意外情況時,醫療機構及其衛生技術人員必須服從縣級能上能下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的調遣。

葯品管理法

第四章 醫療機構的葯劑管理

第二十二條 醫療機構必須配備依法經過資格認定的葯學技術人員。非葯學技術人員不得直接從事葯劑技術工作。

第二十三條 醫療機構配製制劑,須經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同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發給《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無《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的,不得配製制劑。
《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應當標明有效期,到期重新審查發證。

第二十四條 醫療機構配製制劑,必須具有能夠保證制劑質量的設施、管理制度、檢驗儀器和衛生條件。

第二十五條 醫療機構配製的制劑,應當是本單位臨床需要而市場上沒有供應的品種,並須經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後方可配製。配製的制劑必須按照規定進行質量檢驗;合格的,憑醫師處方在本醫療機構使用。特殊情況下,經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醫療機構配製的制劑可以在指定的醫療機構之間調劑使用。
醫療機構配製的制劑,不得在市場銷售。

第二十六條 醫療機構購進葯品,必須建立並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驗明葯品合格證明和其他標識;不符合規定要求的,不得購進和使用。

第二十七條 醫療機構的葯劑人員調配處方,必須經過核對,對處方所列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用。對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劑量的處方,應當拒絕調配;必要時,經處方醫師更正或者重新簽字,方可調配。

第二十八條 醫療機構必須制定和執行葯品保管制度,採取必要的冷藏、防凍、防潮、防蟲、防鼠等措施,保證葯品質量。

第三十五條 國家對麻醉葯品、精神葯品、醫療用毒性葯品、放射性葯品,實行特殊管理。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暫行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人體器官移植技術是指將他人的具有功能的心臟、肺臟、肝臟、腎臟等器官移植給患者以代替其病損器官的技術。

第十七條 未取得器官移植相應專業診療科目登記的三級綜合醫院在同時出現下列三種特殊情況時,經所在地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同意,可以邀請已取得器官移植相應專業診療科目登記的醫療機構中具有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能力的執業醫師來本醫院開展人體器官移植手術:

(一)供移植人體器官對血液供應有較高要求(如心臟移植);

(二)供移植人體器官不能及時運送至取得器官移植診療科目登記的醫療機構;

(三)患者病情危重。

上款規定的三級綜合醫院應當是人體器官捐獻者所在地的醫院,且具備手術、重症監護和免疫排斥反應應急處理等條件。

具有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能力的執業醫師在完成人體器官移植手術後,應當待患者病情平穩後方可返回其執業注冊的醫療機構。

第十九條 醫療機構開展人體器官移植,必須嚴格遵守《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嚴格遵守醫學和倫理學原則,嚴格根據患者病情、可選擇的治療方案、患者經濟承受能力等因素綜合判斷治療措施,因病施治,合理治療,嚴格掌握人體器官移植的適應症。對不符合法律、法規和醫學倫理學原則的,不得開展人體器官移植。

第二十七條 人體器官不得買賣。

醫療機構用於移植的人體器官必須經捐贈者書面同意。

捐贈者有權在人體器官移植前拒絕捐贈器官。

第二十八條 醫療機構摘取屍體器官的,應當對屍體進行必要的、符合社會倫理道德的處理。

第二十九條 醫療機構進行活體器官摘取前,應當由本醫療機構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與倫理委員會主持聽證,邀請醫學、法學、倫理學、社會學等方面的專家和活體器官捐贈者本人及其家屬參加,確認符合法律、法規和醫學倫理學原則、是活體器官捐贈者本人真實意願、無買賣人體器官或者變相買賣人體器官後,方可進行活體器官移植。

第三十條 醫療機構在摘取活體器官捐贈者所同意捐贈的器官前,應當充分告知捐贈者及其家屬摘取器官手術風險、術後注意事項、可能發生的並發症及預防措施等,並簽署知情同意書。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未經捐贈者及其家屬同意,不得摘取活體器官。

活體器官移植不應當因捐獻活體器官而損害捐贈者相應的正常生理功能。

母嬰保健法

(1994年10月27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 1994年10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三號公布 自1995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七條 醫療保健機構應當為公民提供婚前保健服務。
第十四條 醫療保健機構應當為育齡婦女和孕產婦提供孕產期保健服務。
第十九條 依照本法規定施行終止妊娠或者結扎手術,應當經本人同意,並簽署意見。本人無行為能力的,應當經其監護人同意,並簽署意見。
第二十四條 醫療保健機構為產婦提供科學育兒、合理營養和母乳喂養的指導。
第三十二條 醫療保健機構依照本法規定開展婚前醫學檢查、遺傳病診斷、產前診斷以及施行結扎手術和終止妊娠手術的,必須符合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條件和技術標准,並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許可。
嚴禁採用技術手段對胎兒進行性別鑒定,但醫學上確有需要的除外。
第三十三條 從事本法規定的遺傳病診斷、產前診斷的人員,必須經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的考核,並取得相應的合格證書。
從事本法規定的婚前醫學檢查、施行結扎手術和終止妊娠手術的人員以及從事家庭接生的人員,必須經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的考核,並取得相應的合格證書。
第三十五條 未取得國家頒發的有關合格證書的,有下列行為之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予以制止,並可以根據情節給予警告或者處以罰款:
(一)從事婚前醫學檢查、遺傳病診斷、產前診斷或者醫學技術鑒定的;
(二)施行終止妊娠手術的;
(三)出具本法規定的有關醫學證明的。

關於禁止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的規定

(國家計生委令第8號)

《關於禁止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的規定》已經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委務會議、衛生部部務會議和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條 為了貫徹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使出生人口性別比保持在正常的范圍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制定本規定。

第三條 禁止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未經衛生行政部門或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准,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胎兒性別鑒定和人工終止妊娠手術。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六條 實施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應當由實施機構三人以上的專家組集體審核。經診斷,確需終止妊娠的,由實施機構為其出具醫學診斷結果,並通報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

第七條 符合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生育條件,已領取生育服務證,擬實行中期以上(妊娠14周以上)非醫學需要的終止妊娠手術的,需經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或所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計劃生育工作機構批准,並取得相應的證明。

第八條 承擔施行終止妊娠手術的醫務人員,應在手術前查驗、登記受術者身份證,以及第六條或第七條規定的醫學診斷結果或相應的證明。

第十一條 醫療保健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應當在有關工作場所設置禁止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的醒目標志。

第十七條 醫療保健機構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非法為他人進行胎兒性別鑒定或選擇性別的終止妊娠手術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或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

頒布日期:19930326 實施日期:19940101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護士系指按本辦法規定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並經過注冊的護理專業技術人員。

第十六條 護士注冊的有效期為二年。

第十九條 未經護士執業注冊者不得從事護士工作。

第二十五條 遇有自然災害、傳染病流行、突發重大傷亡事故及其他嚴重威脅人群生命健康的緊急情況,護士必須服從衛生行政部門的調遣,參加醫療救護和預防保健工作。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已經2002年2月20日國務院第55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第四條 根據對患者人身造成的損害程度,醫療事故分為四級:

一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的;

二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

三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

四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後果的。

第十三條 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發生或者發現醫療事故、可能引起醫療事故的醫療過失行為或者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的,應當立即向所在科室負責人報告,科室負責人應當及時向本醫療機構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報告;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進行調查、核實,將有關情況如實向本醫療機構的負責人報告,並向患者通報、解釋。

第十四條 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發生下列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醫療機構應當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一)導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

(二)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後果;

(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條 患者死亡,醫患雙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者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在患者死亡後48小時內進行屍檢;具備屍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屍檢應當經死者近親屬同意並簽字。

第十九條 患者在醫療機構內死亡的,屍體應當立即移放太平間。死者屍體存放時間一般不得超過2周。逾期不處理的屍體,經醫療機構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批准,並報經同級公安部門備案後,由醫療機構按照規定進行處理。

第三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於醫療事故:

(一)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而採取緊急醫學措施造成不良後果的;

(二)在醫療活動中由於患者病情異常或者患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

(三)在現有醫學科學技術條件下,發生無法預料或者不能防範的不良後果的;

(四)無過錯輸血感染造成不良後果的;

(五)因患方原因延誤診療導致不良後果的;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後果的。

第五十六條 醫療機構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一)未如實告知患者病情、醫療措施和醫療風險的;

(二)沒有正當理由,拒絕為患者提供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服務的;

(三)未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要求書寫和妥善保管病歷資料的;

(四)未在規定時間內補記搶救工作病歷內容的;

(五)未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封存、保管和啟封病歷資料和實物的;

(六)未設置醫療服務質量監控部門或者配備專(兼)職人員的;

(七)未制定有關醫療事故防範和處理預案的;

(八)未在規定時間內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

(九)未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醫療事故的;

(十)未按照規定進行屍檢和保存、處理屍體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第二條 國家實行無償獻血制度。

第十三條 醫療機構對臨床用血必須進行核查,不得將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血液用於臨床。

第十五條 為保障公民臨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國家提倡並指導擇期手術的患者自身儲血,動員家庭、親友、所在單位以及社會互助獻血。

為保證應急用血,醫療機構可以臨時採集血液,但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確保采血用血安全。

第二十四條 本法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做采購的貿易公司法律咨詢 發布:2025-05-10 04:04:17 瀏覽:432
深圳市勞動法未簽合同 發布:2025-05-10 03:27:27 瀏覽:592
社會保障法第九條 發布:2025-05-10 03:19:52 瀏覽:864
朋友上法院 發布:2025-05-10 03:19:49 瀏覽:317
公司法債權債務 發布:2025-05-10 03:18:34 瀏覽:988
問題一法治觀念的內涵包括 發布:2025-05-10 03:16:07 瀏覽:738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是行政法規 發布:2025-05-10 03:15:32 瀏覽:378
司法是啥警 發布:2025-05-10 03:07:41 瀏覽:35
重慶大學建設法規考試試題 發布:2025-05-10 02:49:32 瀏覽:292
甘肅省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5-10 02:43:12 瀏覽: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