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政管理條例
❶ 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的第三章 公路保護管理
因工程建設需要佔用、挖掘公路,或者跨越、穿越公路架設、增設管線設施的,施工作業單位應當在公路管理機構批準的路段和時間內施工作業,並在距離施工作業地點來車方向安全距離處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採取防護措施;施工作業完畢,應當迅速清除公路上的障礙物,消除安全隱患,經公路管理機構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驗收合格,符合通行要求後,及時恢復通行。
對未中斷交通的施工作業公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加強交通安全監督檢查,維護公路交通秩序。 公路出現坍塌、坑漕、水毀、隆起等損毀或者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標線等交通設施損毀、滅失的,公路管理機構、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應當設置警示標志並及時修復。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發現前款情形,危及交通安全,尚未設置警示標志的,應當及時採取安全措施,疏導交通,並通知公路管理機構或者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 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圍內禁止從事下列活動:
(一)傾倒或者堆放廢土、垃圾等固體廢棄物,排放污水、污物;
(二)堵塞水道,挖溝引水;
(三)取石、取土;
(四)設置電線桿、變壓器、維修場、停車場、洗車點或者加水點;
(五)集市貿易、擺攤設點、搭建棚屋或者磚窯、堆放或者攤曬物品;
(六)利用公路橋梁、隧道鋪設輸送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的管道,利用公路橋涵堆放物品、搭建設施,在公路橋涵附近焚燒物品;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損壞、污染公路或者影響公路暢通的活動。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公路作為檢驗機動車制動性能的試車場地。
高速公路、國道不得作為機動車駕駛培訓場地。在其他公路上進行機動車駕駛培訓的,應當遵守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於行駛時間和路段的規定。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佔用、挖掘公路。因修建鐵路、機場、電站、電信設施、水利工程和進行其他建設工程需要佔用、挖掘公路或者使公路改線的,建設單位應當事先徵得公路管理機構同意;影響交通安全的,還須徵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同意。
佔用、挖掘公路或者使公路改線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不低於該段公路原有的技術標准予以修復、改建或者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償。 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橋梁、渡槽、渠道或者架設、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以及在公路用地范圍內架設、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的,應當事先經公路管理機構同意;影響交通安全的,還須徵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同意。
所修建、架設或者埋設的設施應當符合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的要求。對公路造成損壞的,應當按照損壞程度給予補償。 在大中型公路橋梁和渡口周圍二百米、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一百米范圍內,以及在公路兩側一定距離內,不得挖砂、採石、取土、傾倒廢棄物,不得進行爆破作業及其他危及公路、公路橋梁、公路隧道、公路渡口安全的活動。
在前款規定范圍內因防險、防汛需要修築堤壩、縮窄或者拓寬河床的,應當事先報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並採取有效的保護公路、公路橋梁、公路隧道、公路渡口安全的措施。 嚴格控制公路平面交叉道口的設置。確需設置的,應當符合保障暢通和合理布局的原則,事先經公路管理機構批准,並按照公路工程技術標准建設。
本條例施行前的平面交叉道口不符合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的,應當在公路管理機構規定的限期內達到標准或者封閉。 申請本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規定事項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書面說明申請理由、施工期限;
(二)設計方案符合公路工程技術標准;
(三)施工方案符合保障公路安全、暢通要求;
(四)涉及收費公路的,申請人應當事先徵求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的意見;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除農業機械因當地田間作業需要在公路上短距離行駛外,鐵輪車、履帶車和其他可能損害公路路面的機具,不得在公路上行駛。確需行駛的,應當經公路管理機構同意,並按照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的時間、路線行駛。對公路造成損壞的,應當按照損壞程度給予補償。
申請前款規定事項的,申請人應當提交行駛車輛或者機具行駛證件,書面說明行駛路線、時間及有效的公路保護方案;涉及收費公路的,申請人應當事先徵求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的意見。 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公路管理機構批准不得在公路用地范圍內設置公路標志以外的其他標志。
申請前款規定事項的,申請人申請設置的非公路標志的材料、顏色、外廓尺寸、結構安裝、燈光亮度、設置地點、間隔距離等應當符合規范要求;涉及收費公路的,申請人應當事先徵求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的意見。
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制定非公路標志的設置和維護規范,向社會公布。 ,「本節規定的公路管理機構的許可許可權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修建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油氣管道或者道路穿跨越高速公路的許可,由省公路管理機構審批;
(二)其他涉及高速公路和國道、省道的許可,由設區的市公路管理機構審批;
(三)涉及縣道、鄉道的許可,由縣級公路管理機構審批。」
第四十六條規定,「在建築控制區內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的,應當事先經公路管理機構批准。」 在公路上行駛的車輛的車貨總質量,軸載質量,車貨總長度、總寬度和總高度,不得超過以下最高限值:
(一)車貨總質量為四十噸,其中集裝箱半掛列車為四十六噸;
(二)軸載質量:雙輪組單軸的標准軸載為十噸;
(三)車貨總長度為十八米;車貨總寬度為二點五米;車貨總高度為從地面算起四米,其中集裝箱車貨總高度為從地面算起四點二米。 因運輸不可解體的物品,確需超過規定最高限值行駛的,應當事先經公路管理機構批准。經批準的超限運輸車輛應當按照指定的時間、路線、速度行駛,並懸掛明顯標志。
申請前款規定事項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書面說明運輸貨物名稱、重量、外廓尺寸及必要的總體輪廓圖,貨物運輸的起止點、擬經路線和運輸時間;
(二)運輸車輛的技術條件符合所運載貨物的要求;
(三)擬經路線經加固、改造後可以滿足超限運輸要求;
(四)涉及收費公路的,申請人應當事先徵求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的意見;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公路管理機構接到申請後,應當對擬經路線進行勘測,計算公路、橋梁承載能力,制定通行與加固、改造方案。公路加固、改造、護送以及修復損壞公路所需的費用,由申請人承擔。
公路管理機構批准超限運輸的,應當核發超限運輸通行證。 本節規定的公路管理機構的許可許可權如下:
(一)跨省、設區的市運輸的,由省公路管理機構審批;
(二)跨縣、區運輸的,由設區的市公路管理機構審批;
(三)縣、區內運輸的,由縣級公路管理機構審批。 超限運輸通行證應當隨車攜帶。
超限運輸通行證不得塗改、偽造、租借、轉讓,不得超期限使用;超限運輸車輛的實際型號、運載貨物應當與超限運輸通行證載明內容相一致。 高速公路經營管理者對未持有超限運輸通行證的超限運輸車輛,不得放行進入高速公路。強行進入高速公路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高速公路經營管理者可以在各收費站入口設置超限檢測儀。 公路管理機構應當加強超限運輸管理。
公路管理機構可以根據需要,在公路上設置固定式或者流動式超限運輸檢測站(點),對車輛的車貨總質量,軸載質量,車貨總長度、總寬度和總高度進行檢測。
固定式超限運輸檢測站的設置應當經省人民政府批准。 公路路政管理人員依法對在公路上行駛的車輛進行超限運輸檢查時,應當確保公路安全和暢通。被檢查人員應當配合,接受檢查,不得強行通過。不接受檢查,堵塞超限運輸檢測站通行車道的,由公路管理機構強制拖移。
無超限運輸通行證的超限車輛,公路路政管理人員應當責令其在不影響公路暢通的地點自行卸載至符合軸載質量及其他限值,按有關規定補交已行駛里程的公路賠償費,並依法予以處罰。未按要求卸載的,不得上路行駛。拒絕補交已行駛里程的公路賠償費的,由公路管理機構依照本條例第五十三條規定處理。 新建公路附屬設施的設置由公路建設項目業主負責。新建、改建公路和公路大修時,與公路交通安全有關的公路附屬設施應當與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所需經費納入工程概算。
公路附屬設施的設置,應當符合公路工程技術標准。 非收費公路附屬設施的增設、日常維護、修復及公路綠化由公路管理機構負責。
收費公路附屬設施的增設、日常維護、修復及公路綠化由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負責。 公路標志、標線應當保持清晰、醒目、准確、完好,符合公路工程技術標准。對損壞的公路標志,維護管理單位應當在發現後二十四小時內予以修復、更換;因技術等原因無法按時修復、更換的,應當設置臨時公路標志。
公路交通禁令標志需要增設或者變更的,縣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與同級公路管理機構應當在聽取各方意見和科學論證後,提出書面意見,報設區的市公路管理機構同意,並報設區的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備案。 公路用地上的樹木,不得任意砍伐;需要更新、砍伐的,應當經公路管理機構同意後,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申請前款規定事項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書面說明砍伐理由、砍伐樹木的位置、種類和蓄積量;
(二)補種方案符合公路綠化工程技術標准;
(三)作業方案符合保障公路安全、暢通要求;
(四)涉及收費公路的,申請人應當事先徵求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的意見。
本條規定的公路管理機構的許可許可權,按本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執行。 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是指公路兩側邊溝外緣(高速公路隔離柵欄)向外一定距離內,除公路防護、養護需要外,禁止修建建築物和地面構築物的范圍。
建築控制區的具體范圍:國道不少於二十米、省道不少於十五米、縣道不少於十米、鄉道不少於五米,其中高速公路不少於三十米、互通立交和特大型橋梁不少於五十米;公路彎道內側及平交道口附近的建築控制區還須依照國家規定滿足行車視距或者改作立體交叉的需要。
新建、改建的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范圍自公路建設項目開工建設之日起三十日內,由公路沿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前款規定劃定,公路管理機構應當在劃定的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外緣設置標樁、界樁。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擅自挪動標樁、界樁。 在建築控制區內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的,應當事先經公路管理機構批准。
申請前款規定事項的,應當符合本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條件。
本條規定的公路管理機構的許可許可權,按本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執行。 建築控制區內的違章建築,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拆除,不予補償。
建築控制區劃定前已依法修建的建築物和地面構築物,因公路建設或者交通安全等原因需要拆除的,建設單位應當在依法補償後予以拆除;對公路建設及交通安全無影響的,可以保留,但不得擴大佔地面積和建築面積。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公路管理機構核實後放行,並可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公路管理機構按照擅自超限運輸處罰。 在公路上行駛的車輛對公路造成較大損害的,責任人必須立即停車,保護現場,及時報告公路管理機構,接受公路管理機構的調查、處理後方得駛離。公路管理機構應當在七個工作日內進行調查,作出處理決定。」
責任人拒不接受公路管理機構現場調查處理的,公路管理機構可以依法扣留其車輛。扣留車輛的,應當出具由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制發的扣留憑證;對扣留的車輛,應當妥善保管,不得使用。 公路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管理許可權由有關部門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以及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執行職務未按規定佩戴標志或者未持證上崗的;
(二)對公路施工作業未按規定及時驗收並恢復公路通行的;
(三)未按規定實施行政許可的;
(四)未按規定實施行政處罰的;
(五)未按規定實施強制措施的;
(六)因監督管理不力,造成公路較大損害或者他人人身損害、財產損失的;
(七)其他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的。 有下列行為之一,尚未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為拒交、逃交、少交車輛通行費或者為逃避超限運輸檢測而故意堵塞收費道口、強行沖卡、毆打收費公路管理人員、破壞收費設施或者從事其他擾亂收費公路經營管理秩序,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
(二)損毀公路或者擅自移動公路標志,可能影響交通安全的;
(三)拒絕、阻礙公安機關、公路路政管理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
❷ 山東省公路路政條例的公路保護管理
第七條 公路路政管理部門應當對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屬設施等路產進行調查核實,建立健全路產檔案資料。新建公路竣工時,應當同時建立路產檔案資料。
公路報廢的,公路路政管理部門應當及時將核准報廢的有關資料送交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依法辦理相關手續,並由縣級人民政府向社會公告。
第八條 公路用地范圍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下列標准確定:
(一)公路兩側有邊溝(坡頂截水溝、坡腳護坡道、隔離柵,下同)的,其用地范圍為邊溝外緣起不少於一米的區域;
(二)公路兩側無邊溝的,其用地范圍為公路路緣石外緣或者坡腳線向外不少於三米的區域。
實際徵收土地超過前款規定標準的,其公路用地范圍以實際徵收土地的范圍為准。
第九條 進行下列涉路工程建設,建設單位應當向公路路政管理部門提出許可申請:
(一)因修建鐵路、機場、供電、水利、通信等建設工程需要佔用、挖掘公路、公路用地或者使公路改線;
(二)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橋梁、渡槽或者架設、埋設管道、電纜等設施;
(三)在公路用地范圍內架設、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
(四)利用公路橋梁、公路隧道、涵洞鋪設電纜等設施;
(五)在公路上增設或者改造平面交叉道口。
第十條 建設單位申請進行涉路工程建設,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符合有關技術標准、規范要求的設計方案、施工圖設計和施工方案;
(二)保障公路、公路附屬設施質量和安全的技術評價報告;
(三)處置施工險情和意外事故的應急方案;
(四)法律、法規規定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一條 利用跨越公路橋梁等設施懸掛或者在公路用地范圍內設置非公路標志的,應當依法向公路路政管理部門申請許可,並提交施工圖設計、施工方案及相應的技術評價報告。
設置非公路標志,應當符合非公路標志設置規劃、技術標准和公路安全暢通的要求。
第十二條 公路路政管理部門根據保護公路的需要,可以組織專家對申請人提交的設計文件和施工方案進行評審。涉及經營性公路的,應當徵求公路經營企業的意見。施工活動影響交通安全的,建設單位應當採取必要措施並徵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同意。
第十三條 涉路工程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許可的設計和施工方案組織建設。穿越公路修建的公路橋梁,應當設置必要的檢修通道和設施。除公路建設需要外,禁止其他設施穿(跨)越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區。
第十四條 涉路工程建設需要佔用、挖掘公路、使公路改線或者對公路、公路附屬設施造成損壞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不低於原有的技術標准予以修復、改建或者按規定給予相應補償。
涉路工程施工單位應當與公路路政管理部門簽訂協議,並按照協議進行施工作業,落實施工安全和交通保障措施。
第十五條 涉路工程設施、非公路標志建成後,公路路政管理部門應當按規定會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等部門驗收。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涉路工程設施、非公路標志不得交付使用。
涉路工程設施和非公路標志的所有人、管理人應當加強維護和管理,確保設施、標志不影響公路的完好、安全和暢通。
第十六條 需要更新採伐公路用地范圍內的護路林的,應當向公路路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批准後方可更新採伐,並及時補種;不能及時補種的,應當交納補種所需費用,由公路路政管理部門代為補種。
第十七條 禁止在公路、公路用地范圍內從事下列活動:
(一)破壞、損壞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屬設施;
(二)擺攤設點、進行集市貿易、堆放物品、修車洗車、設置障礙、種植作物、放養牲畜、採石、取土、采空作業;
(三)傾倒垃圾、焚燒物品、挖溝引水、堵塞邊溝或者利用邊溝排放污物;
(四)車輛裝載物觸地拖行、掉落、遺灑或者飄散;
(五)擅自移動、塗改、遮擋公路附屬設施或者利用公路交通標志、護路林、護欄、隔離柵、防護網等公路附屬設施架設管線、懸掛物品;
(六)將公路作為檢驗車輛制動性能的試車場地;
(七)在公路橋梁下、公路隧道、涵洞內埋設高壓電線和輸送易燃、易爆或者其他有毒有害氣體、液體的管道;
(八)擅自在公路和橋梁兩端設置限高、限寬設施;
(九)其他破壞、損壞、污染、非法佔用或者非法利用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屬設施以及影響公路完好、安全、暢通的行為。
第十八條 公路橋梁經檢測評定不符合有關技術標准、影響安全通行的,公路路政管理部門或者公路經營企業應當在橋梁兩端設置必要的限高、限寬設施和限載等標志,並及時進行維修。
第十九條 在公路上行駛的車輛的外廓尺寸、軸荷和總質量,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車輛外廓尺寸、軸荷、質量限值等機動車安全技術標准。
第二十條 超過公路、公路橋梁、公路隧道的限載、限高、限寬、限長標準的車輛,不得在公路、公路橋樑上或者公路隧道內行駛。具體管理由公路路政管理部門按照國家和省有關治理超限和超載運輸管理的規定執行。
在高速公路上設置的超限檢測站,可以採取貨物運輸車輛和其他車輛分道行駛等措施,對貨物運輸車輛實施檢查,但不得影響高速公路的安全、暢通。
第二十一條 造成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屬設施損壞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法予以賠償。
公路路政管理部門發現損壞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屬設施行為的,應當對損壞現場進行勘驗、調查、收集證據,並及時製作責任認定書。
❸ 2. 公路路政管理法律、法規關於公路附屬設施及其管理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收費公路管理條回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答路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路政管理規定》
《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
及其各省市自治區的路政管理有關規定等。
❹ 道路交通安全法處罰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篇 道路交通運輸法律法規實施與應用
第一章 道路管理法規制度
第二章 反不正當道路運輸競爭法規實施應用
第三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實施應用
第四章 汽車貨物運輸規則實施應用
第五章 汽車旅客運輸規則實施應用
第六章 公路運輸合同實旋應用
第七章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應用
第八章 機動車輛保險與交通事故理賠
第九章 營業性道路運輸駕駛員職業培訓管理規定
第十章 道路運輸行政處罰規定實施應用
第十一章 交通行政處罰程序規定施應用
第十二章 交通行政復議規定實施應用
第二篇 道路交通運輸市場管理規范
第一章 道路運輸管理
第二章 道路旅客運輸業戶開業技術經濟條件
第三章 道路旅客運輸企業經營資質管理
第四章 道路貨物運輸業戶、裝卸業戶開業技術經濟條件
第五章 道路貨物運輸企業經營資質管理
第六章 道路運輸服務業戶開業技術經濟條件
第七章 外商投資道路運輸業管理
第八章 出入境汽車運輸管理
第九章 汽車租賃業管理
第十章 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業管理
第十一章 道路運輸行政處罰規定
第三篇 道路交通旅客運輸管理規范
第一章 汽車旅客運輸規則
第二章 營運客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
第三章 高速公路旅客運輸管理
第四章 省際道路旅客運輸管理
第五章 出租汽車、旅遊汽車客運管理
第六章 出租汽車客運服務規范
第七章 汽車客運站管理
第四篇 道路交通運輸管理規范
第一章 汽車貨物運輸規則
第二章 汽車貨物運輸質量管理
第三章 道路零擔貨物運輸管理
第四章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
第五章 道路大型物件運輸管理
第六章 集裝箱汽車運輸規則
第七章 公路貨物運輸合同實施
第八章 道路貨物運單使用和管理
第九章 公路汽車霉擔賃物運輸統計指標及計算方法
第十章 汽車零擔貨運拈站務管理
第五篇 道路運輸規費與運輸價格管理規范
第一章 車輛購置稅
第二章 公路養路費徵收管理
第三章 車輛通行費、公路運輸管理費徵收管理
第四章 高速公路聯網收費暫行技術要求
第五章 公路運價管理
第六章 汽車客、貨運站收費規則
第七章 汽車運價規則
第八章 國際集裝箱汽車運輸費收規則
第九章 國內集裝箱汽車運輸費收規則
第六篇 道路運輸車輛使用管理規范
第一章 道路運輸車輛的維護管理
第二章 汽車運輸業車輛綜合性能檢測站管理
第三章 汽車運輸業車輛技術管理
第四章 汽車運輸行業輪胎技術管理
第五章 特殊項目下的汽車管理
第六章 環境保護工作
第七章 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
第八章 汽車維修與檢測管理
第七篇 道路運輸行政管理規范
第一章 道路運政管理
第二章 道路運政管理機構與職責
第三章 道路運輸行政許可管理規范
第四章 道路運輸證牌與票據管理規范
第五章 道路搬運裝卸管理規范
第六章 道路運輸輔助服務業管理規范
第七章 道路運輸行業統計管理規范
第八章 道路運輸從業人員上崗培訓管理規范
第九章 道路運輸監督檢查管理規范
第八篇 公路運輸與路政管理規范
第一章 概論
第二章 路政管理機構、人員及相對人
第三章 公路建築控制區管理規范
第四章 超限運輸管理規范
第五章 公路施工路段交通管理規范
第六章 公路路產損失賠(補)償費管理規范
第七章 路政內業管理規范
第八章 公路路產路權管理規范
第九章 路政管理行為規范
第十章 路政行政處罰規范
第十一章 路政復議
第十二章 路政訴訟
第十三章 路政法律文書
第九篇 高速公路運輸與路政管理規范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法律依據
第三章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人員管理規范
第四章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行為規范
第五章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的方法、設備及內業管理規范
第六章 高速公路建築控制區管理規范
第七章 高速公路超限運輸車輛行駛管理
第八章 高速公路路產路權管理規范
第九章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體制與管理機構
第十章 高速公路路政違章與處罰規范
第十一章 高速公路路政復議
第十二章 高速公路路政訟
第十三章 高速公路路政法律文書寫作規范
第十篇 道路交通安全運輸管理規范
第一章 道路交通安全運輸
第二章 駕駛員安全管理要求
第三章 運輸車輛結構、性能與行車安全
第四章 車輛運行安全技術條件
第五章 車輛安全行駛基本規定
第六章 特殊交通環境條件下行車安全
第七章 車輛運行安全管理標准和制度
第十一篇 道路運輸管理與行政執法規范
第一章 道路運輸違法經營處罰案例解析
第二章 機動車維修、駕駛員培訓、綜合檢測處罰案例解析
第三章 城市公共汽車、計程車以及道路案例解析
第四章 未取得經營許可(「黑車」)處罰案例解析
第五章 道路運輸管理與行政執法不當案例解析
第十二篇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與預防管理
第一章 道路交通事故
第二章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
第三章 道路交通事故分析
第四章 道路交通事故預防
第五章 機動車輛保險理賠管理
第十三篇 道路交通運輸突發安全事故應急案情分析
第十四篇 道路交通運輸管理法律法規與國家制度
第十五篇 道路交通運輸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家強制性條文
❺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管理條例的路政管理
第二十一條公路主管部門負責管理和保護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設施,有權依法檢查、制止、處理各種侵佔、破壞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設施的行為。
第二十二條禁止在公路及公路用地上構築設施、種植作物。禁止任意利用公路邊溝進行灌溉或者排放污水。
第二十三條在公路兩側開山、伐木、施工作業,不得危及公路及公路設施的安全。
第二十四條不得在大型公路橋梁和公路渡口的上、下游各200米范圍內採挖沙石、修築堤壩、傾倒垃圾、壓縮或者擴寬河床、進行爆破作業。不得在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100米范圍內任意取土、採石、伐木。
第二十五條通過公路渡口的車輛和人員,必須遵守渡口管理規章。
第二十六條 未經公路主管部門批准,履帶車和鐵輪車不得在鋪有路面的公路上行駛,超過橋梁限載標準的車輛、物件不得過橋。在特殊情況下,必須通過公路、橋梁時,應當採取有效的技術保護措施。
第二十七條興建鐵路、機場、電站、水庫、水渠,鋪設管線或者進行其他建設工程,需要挖掘公路,挖掘、佔用、利用公路用地及公路設施時,建設單位必須事先取得公路主管部門同意,影響車輛通行的,還須徵得公安交通管理機關同意。工程完成後,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原有技術標准,或者經協商按照規劃標准修復或者改建公路。
第二十八條修建跨越公路的橋梁、渡槽、架設管線等,應當考慮公路的遠景發展,符合公路的技術標准,並事先徵得當地公路主管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機關同意。
第二十九條在公路兩側修建永久性工程設施,其建築物邊緣與公路邊溝外緣的間距為:國道不少於20米,省道不少於15米,縣道不少於10米,鄉道不少於5米。
第三十條在公路上設置交叉道口,必須經公路主管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機關批准。
設計、修建交叉道口,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技術標准。
第三十一條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公路主管部門可以在必要的公路路口、橋頭、渡口、隧道口設立收取車輛通行費的站卡。
❻ 公路路政管理是依據哪些法律,法規進行行政執法的
朋友你好!!
交通行政執法法律法規比較多,常用的有:
公路路政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公路法》
《公屬路安全保護條例》
《收費公路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公路超限檢測站管理辦法》
《路政管理規定》
《公路渡口管理規定》
《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
等
道路運輸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道路貨物運輸及站場管理規定》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
《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管理規定》
《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
《國際道路運輸管理規定》
《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
《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規定》
《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
等
還有水路運輸部分、港口行政部分、航道行政部分的法規……
希望能幫到你!!
❼ 公路路政管理條例中鄉間道路施工應離開居民房屋多少距離
沒有道路施工應離開居民房屋多少距離的規定,公路法和公路安全保護條例中只有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規定,規定鄉道公路用地外緣起向外5米內不得修建建築物和構築物。
❽ 交通運輸部門行政執法適用的法律法規有哪些,分別由什麼部門發布
交通綜合行政執法的現行法律法規涉及:道路運政、水路運政、港政、航政、地方海事、公路路政(包括超限運輸管理)等六個方面領域,共有56件,其中法律4件、行政法規12件、地方性法規3件、政府規章3件、國務院部門規章34件。還有與這些法律法規配套執行的十多項國家標准和十多項交通部行業標准。
道路運政法律法規
道路運輸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道路貨物運輸及站場管理規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管理規定》、《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規定》、《出租汽車駕駛員從業資格管理規定》、《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國際道路運輸管理規定》。
公路路政管理面法律法規
公路路政管理面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X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路政管理規定》、交通部、公安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關於在全國開展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實施方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告
2005年 第44號)。
水路運政法律法規
水路運輸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主要有:2012年9月26日國務院第218次常務會議通過,並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
港口管理法律法規
港口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港口經營管理規定》、《XX省港口條例》、《港口危險貨物管理規定》。
航政管理法律法規
航道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實施細則》、《XX省航道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航標條例》、《內河航標管理辦法》。
地方海事法律法規
地方海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海事行政處罰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
等等
祝你好運!
如果能幫到你,請採納!謝謝!
❾ 甘肅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的第八章 附則
第五十七條 公路損害賠償費、補償費等具體標准,由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會同省回發展和改革答部門、財政部門制定。
第五十八條 本條例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1997年1月20日甘肅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2002年6月1日甘肅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第一次修正,2004年6月4日甘肅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第二次修正的《甘肅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❿ 公路遺撒滴漏 違反了路政管理條例第幾條
《路政來管理規定》第二十四條源(一)款 違反《公路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千萬公路路面損壞、污染或者影響公路暢通的;責令停止行為,可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
《公路法》第四十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公路上及公路用地范圍內擺攤設點、堆放物品、傾倒垃圾、設置障礙、挖溝引水、利用公路邊溝排放污物或者進行其他損壞、污染公路和影響公路暢通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