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條例與辦法的區別

條例與辦法的區別

發布時間: 2020-12-27 17:01:07

⑴ 《**管理條例》與《**管理辦法》的區別

、「條例」「規定」「辦法」間的區別

「條例」與「規定」和「辦法」相比,主要特點是所涉及事物和問題的性質更重要,范圍比較寬;內容高度概括;有效的時間與空間范圍廣闊,穩定性強;對制定與發布機關的地位有較嚴格限制,如行政系統只有國務院有權使用,「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不得稱「條例」(見1987年4月21日國務院發布的《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黨的系統也只限「用於黨的中央組織制定規范黨組織的工作、活動和黨員行為的規章制度」(見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一般屬於「自主的」規范性公文,即自身即可創造新的規則。

「規定」的特點是使用范圍廣泛,對制定和發布機關的地位無嚴格限制;所涉及事物和問題不如條例重大,范圍相對窄一些;內容詳盡具體,針對性強;一般既可是「自主的」規范性公文,也可以是「補充的」規范性公文(內容為依法或根據授權補充其他規范性公文的內容,對其加以細化和完善),也可以是「執行的」規范性公文(直接為有效執行其他規范性公文而制定,自身不創造新的規則,只是對這些公文在何種情況下適用做出具體規定,對有關概念和問題做出精細的解釋說明)。但從實際使用情況看,規定更適合作為「自主的」和「補充的」規范性公文。

「辦法」比「規定」所涉及的事物和問題的規模要更小一些,性質也相對輕一些;針對性更強,內容也更加詳盡、具體而精細,更重直接的可操作性;除了一部分為「自主的」公文外,大部為「執行的」規范性公文,如各種「實施辦法」即均具備這種性質。

⑵ 規定與辦法的不同點

「制度」、「辦法」、「細則」、「規定」、「條例」的區別

「制度」、「辦法」、「細則」、「規定」、「條例」等都是規范性文件,但也有區別:
辦法是對有關法令、條例、規章提出具體可行的實施措施,是對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關工作、有關事項的具體辦理、實施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辦法重在可操作性。它的制發者是國務院各部委、各級人民政府及所屬機構。
規定是為實施貫徹有關法律、法令和條例,根據其規定和授權,對有關工作或事項作出局部的具體的規定。是法律、政策、方針的具體化形式,是處理問題的法則。主要用於明確提出對國家或某一地區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某一方面或某些重大事故的管理或限制。規定重在強制約束性。

辦法
(一)什麼是「辦法」
辦法是漢語中常用的一個詞語,意為「處理事情或解決問題的方法」,現今也指一種應用寫作的法規性公文文件。
(二)「辦法」的特點
(1)辦法的法規約束性側重於行政約束力。
(2)辦法的條款都具體、完整,不能抽象籠統。
(三)辦法的分類
辦法的分類根據內容、性質的不同,辦法可分為實施文件辦法和工作管理辦法兩種。
(四)辦法的寫法
辦法由首部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1.首部。包括標題、制發時間和依據等項目內容。
標題:由發文機關、事由、文種構成。
制發時間、依據。標題之下用括弧註明規定製發的年、月、日和會議;或通過的會議、時間及發布的機關、時間;或批準的機關、時間等。有的辦法隨「命令」、「令」等文種同時發布,這一項目內容可不再寫。
2.正文:一般由依據、規定、說明這三層意思組成,可分章、分條敘述。辦法中的各條規定,是辦法的主體部分,要將具體內容和措施依次逐條寫清楚。辦法的結尾,一般是交代實施的日期和對實施的說明。

規定
(一)什麼是「規定」
規定是規范性公文中使用范圍最廣、使用頻率最高的文種。它是領導機關對特定范圍內的工作和事務制訂相應措施,要求所屬部門和下級機關貫徹執行的法規性公文。規定是局限於落實某一法律、法規;加強其項管理工作而制定的,具有較強的約束力,而且內容細致,可操作性較強。
(二)規定的分類
規定大致可以分為方針政策性和具體事宜性兩種。
(三)規定的結構
規定一般由首部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1.首部。包括標題、制發時間和依據等項目。
(1)標題:一般有兩種構成形式:一種是由發文單位、事由、文種構成;另一種是由事由和文種構成。
(2)時間和依據。用括弧在標題之下註明規定發布和簽發的時間和依據。有的規定是隨「命令」、「令」等文種同時發布的。
2.正文:正文的內容由總則、分則和附則組成。
總則交代制定規定的緣由、依據、指導思想、適用原則和范圍等。分則即規范項目,包括規定的實質性內容和要求具體執行的依據。附則說明有關執行要求等。
正文的表述形式一般採用條款式或章條式。

⑶ 請問「實施條例」和「辦法」有什麼區別

實施條例,一般式針對某一部法律,對其中涉及到得具體的詳細的問題,作出比較版細致的規定,指權導法律實施過程中,對某些事情、問題如何認定、結論及處理。一般由執行該法律或者制定該法律的部門制定細則,並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或者國務院批准。屬於法規級別。
實施辦法一般由行政部門對該部門制定的行政法規作出的具體規定,由該部門發布即可;或者由省級政府制定地方性的實施辦法,由省人大批准發布。屬於規章或者文件級別。
比較一下:法律效力上,細則效力高於辦法;批准程序上,細則比辦法嚴格得多;制定部門上,細則制定的部門級別要比辦法的制定部門高;涉及范圍上,細則一般都是全國性的,辦法可能是地方性的。當然,從實際的指導法律法規的實施,作用都一樣。
立法法》中有規定,什麼樣的法規才能用「條例」「細則」這樣的名稱,什麼樣的法規可以用「辦法」名稱。

⑷ 請問 法律 法規 條例 細則 辦法 的概念和區別

1、法律、法規、條例、細則、辦法的概念:

①法律位於第一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權力最大,通過的文件可信度最高,下面的文件的都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文件為執行標准,如違反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文件,一概宣布無效。

②法規:是指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文件為基礎依據,再對照當地的具體實際情況制訂的實際執行標准.實際操作性是最主要的方面。

③條例:政府機關通過的文件,政府機關同時要服從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人民代表大會這個發布的文件為執行標准.做了一些對實際事務進行規范和要求的文件,就是條例。

④細則:解釋性的文件,具體解釋法律法規,並詳細規定其具體做法。

⑤辦法:更為詳細的做事規定,規定了做什麼事按什麼程序,要注意什麼。

2、法律、法規、條例、細則、辦法的區別:

幾者規定的范圍、內容涉及的方面有所不同。

①法律是全國人大委員會審議並通過,全國各地通用。

②法規,條例由國務院審議並通過,全國通用,但法律效力與法律相比較差。

③條例也可由較大的地方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所以只能在本地區實施,屬於地方法規。

④意見和實施細則一般由政府的各個職能部門提出,本一級政府審議並通過實施。

(4)條例與辦法的區別擴展閱讀

法律,是國家的產物,是指統治階級(泛指政治、經濟、思想形態上占支配地位的階級),為了實現統治並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

⑸ 管理辦法,管理條例,細則有什麼區別

1、內容針對的不同。

管理條例,一般針對企業基本行為規范,而且內容比較簡單,工作內容及表現行為容易界定。如勞動紀律、安全管理、日常行為規范、黨、政、工團的組織要求行為約束、廉潔自律等。

管理辦法,一般針對比較復雜的工作和業務活動,制定具體運行規范和規范處理流程。細則是專門對某一管理制度具體如何落實和操作進行更一步明確,是針對具體工作實踐的落實辦法和步驟。

2具體內容性質不同。

條例一般針對較多的工作內容或一種業務的多種情形,制定具體的規范,多為允許和禁止的規定。

辦法一般是為組織某一工作或業務問題提供一種規范的操作流程和具體的解決方案,一般包括、適用范圍、原則、目標、標准、措施、責任人、考核及獎懲等一個完整的管理系統。

細則重點在落實執行,針對性強,是廣泛的制度和原則性規范的本地化、部門化實操步驟。

前兩種形式,重點是建立一種規范和標准,細則是對現有制度的落實提供具體可操作的解決辦法和步驟,是對已有管理制度和辦法的補充。

(5)條例與辦法的區別擴展閱讀

管理制度

是對一定的管理機制、管理原則、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機構設置的規范。它是實施一定的管理行為的依據,是社會再生產過程順利進行的保證。

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簡化管理過程,提高管理效率。

它具有如下特點:

1、權威性。管理制度由具有權威的管理部門制定,在其適用范圍內具有強制約束力,一旦形成,不得隨意修改和違犯;

2、排它性。某種管理原則或管理方法一旦形成制度,與之相抵觸的其他做法均不能實行; 特定范圍內的普遍適用性。

各種管理制度都有自己特定的適用范圍,在這個范圍內,所有同類事情,均需按此制度辦理; 相對穩定性。管理制度一旦制定,在一般時間內不能輕易變更,否則無法保證其權威性。這種穩定性是相對的,當現行制度不符合變化了的實際情況時,又需要及時修訂。管理制度具有社會屬性。因而,社會主義的管理制度總是為維護全體勞動者的利益而制定的。

⑹ 制度和辦法的區別

制度並不是只限於經濟,制度就是在人類社會當中人們行為的准則。人們

依靠版制度來衡量權自己的行為。制度包括:約定俗成的道德觀念,法律,

法規等。

理解制度的多樣性和當代經濟的復雜性需要研究在經濟,政治,組織和社

會諸域制度之間的相互依存性以及聯結這些域的制度的性質.在這項研究

中,不僅要在正統經濟學的框架下思考問題,而且還要借鑒鄰近學科如社

會學,政治學和認知科學對制度問題的重要貢獻,這是非常必要的.但不同

於傳統制度經濟學的地方在於,我們試圖在一個統一的博弈論框架下分析

制度多樣性的源泉和影響,而不只是簡單停留在積累豐富的制度類型,然

後對它們進行任意和隨機的分類.發展統一的理論分析框架,同時結合其

他學科的重要貢獻,這對深刻理解經濟制度的運行大有裨益.

辦法是國家行政主管部門對貫徹執行某一法令、條例或進行某項工作的

方法、步驟、措施等,提出具體規定的法規性公文。

辦法的特點

(1)辦法的法規約束性側重於行政約束力。

(2)辦法的條款都具體、完整,不能抽象籠統。

辦法的分類

辦法的分類根據內容、性質的不同,辦法可分為實施文件辦法和工作管

理辦法兩種。

⑺ 條例和管理辦法有什麼區別

不知道你所要說的是不是法律意義上的。
條例一般是指最高級別的行政法規,由國家機專關制定並發屬布的行政法規。
而管理辦法用的較多,是指一般性的行政文體,政府機關可以用,企業也可以用。
如果還不清楚的話看看網路的解釋。
以上個人見解。

⑻ 辦法與規定的區別是什麼

  • 辦法是對有關法令、條例、規章提出具體可行的實施措施,是對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關工作、有關事項的具體辦理、實施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辦法重在可操作性。它的制發者是國務院各部委、各級人民政府及所屬機構。

  • 規定是為實施貫徹有關法律、法令和條例,根據其規定和授權,對有關工作或事項作出局部的具體的規定。是法律、政策、方針的具體化形式,是處理問題的法則。主要用於明確提出對國家或某一地區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某一方面或某些重大事故的管理或限制。規定重在強制約束性。

⑼ 請教 法規與條例、辦法、要求、規定、規范有何區別

法規是法令、條例、規則、章程等法定文件的總稱。
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我國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規。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批准後施行。法規也具有法律效力。
條例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並發布的,針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內的某些具體事項而作出的,比較全面系統、具有長期執行效力的法規性公文。條例是法的表現形式之一。一般只是對特定社會關系作出的規定。條例是由國家制定或批準的規定某些事項或某一機關組織、職權等規范性的法律文件,也是指團體制定的章程。它具有法的效力,是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是從屬於法律的規范性文件,人人必須遵守,違反它就要帶來一定的法律後果。
辦法是有關機關或部門根據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及有關法規、規定,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或問題提出具體做法和要求的文件。
要求可由不同的相關方提出。很多時候還表示是建立在自己意願基礎上來強烈指導別人的決定。
規定是強調預先(即在行為發生之前)和法律效力,用於法律條文中的決定。規定作動詞指對事物的數量,質量或方式,方法等做出具有約束力的決定,比如說:~產品的質量標准 | 不得超過~的日期等。
規范是指群體所確立的行為標准。它們可以由組織正式規定,也可以是非正式形成。物流企業組織為了做到別具特色,需要規范自己的行為,影響組織的決策與行動。

熱點內容
依法治國的實現途徑 發布:2025-05-01 11:45:06 瀏覽:881
聾人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01 11:31:58 瀏覽:435
裘中連司法 發布:2025-05-01 11:30:20 瀏覽:517
司法考試目的 發布:2025-05-01 11:15:35 瀏覽:589
全面依法治國的內涵和具體措施 發布:2025-05-01 11:15:34 瀏覽:628
補充的連帶責任法律依據 發布:2025-05-01 11:01:22 瀏覽:946
完善司法機制 發布:2025-05-01 10:55:25 瀏覽:604
新都區律師 發布:2025-05-01 10:54:36 瀏覽:988
湖北南漳法院 發布:2025-05-01 10:49:00 瀏覽:298
陝西法律碩士學校 發布:2025-05-01 10:40:44 瀏覽: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