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碰撞法規
① 交通法規新規定2016中關於兩車相撞的定義
所謂兩車相撞,是指兩輛車在交通過程中發生了碰擦的客觀事實,並不能表明是誰撞的誰,也不能表明應誰來負事故責任。
② 什麼是碰撞標准
中國汽車碰撞標准解讀
8月24日,廣州本田雅閣與奧德賽成功進行了國內首次車對車50時速公里碰撞試驗。8月29日,在天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碰撞試驗室,中國新車安全評價——C—NCAP進行了第一次評價測試,此次所選車型為騏達DFL7161AB型轎車,碰撞結果將於10月公布。此前5天,廣州本田在長春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成功進行了國內首次車對車50時速公里碰撞試驗,碰撞車型為雅閣與奧德賽。今年6、7月間,一汽奔騰轎車先後進行了國內首次側面柱碰撞試驗、真人實車側翻試驗和極限靜壓試驗,都獲得了成功。還有3月22日長城哈弗進行了正碰和側碰試驗,2月17日一汽豐田銳志的正面偏置碰撞試驗……乘用車碰撞安全,已成為企業和消費者關注的焦點話題。
安全成為乘用車入市門檻
2004年6月1日,《乘用車正面碰撞的乘員保護》標准正式實施後,國內新車上市前必須進行正面碰撞測試,並要滿足國家標准。但據統計數據顯示,汽車發生側面碰撞時,車內乘員的致死率明顯高於正面碰撞。今年7月1日,《汽車側面碰撞的乘員保護》和《乘用車後碰撞燃油系統安全要求》兩項強制性國家標准正式實施,乘用車安全標准逐步向國際慣例接軌。
「雙碰」標准主要參照歐洲現有同類法規制定而成,測試發生側面碰撞時,汽車對車內乘員的保護程度,以及後碰撞時油箱的安全性能。側碰標准中明確規定,所有M1類車型(9座(以下)4輪(以上)載客機動車輛)和N1類車型(最大設計總質量≤3.5噸的4輪(以上)載貨機動車輛),都必須滿足側碰的強制性規定。而在後碰撞標准中則規定,所有M1類車型都必須滿足後碰強制性規定。
「雙碰」標准將成為新車獲批投產的基本標准,未達標汽車不能上市銷售。同時,專家還會根據碰撞結果給未達標汽車提出改進意見,幫助廠家採用提升安全性能的措施。對於已上市的在售車型,「雙碰」標准給予3年的緩沖期,並自規定發布之日起36個月後開始實施,即到2009年1月18日後,未達標的在售車型必須退市。
去年10月起,歐盟國家新生產的乘用車都要求安裝主動行人保護系統。據專家透露,「雙碰」標准出台後,我國也開始研究對路上行人的保護。預計3年後國內關於行人保護的強制標准也將出台。
中國新車安全評價體系形成
國家強制性標準是政府部門對汽車產品安全性的最低要求,通過標準的汽車獲得上市資格。但是對於我國消費者而言,在購車時候,仍然沒有一套客觀准確的數據對已上市的汽車安全性進行評介,以此作為選擇車型時的參考。在發達國家,一項嚴格規范的行業性標准NCAP(NewCarAssessmentProgram),即新車評估規程,成為汽車業界公認的權威評價體系。其對車型的客觀評價結果是消費者選車時的重要參考系數,也能促進汽車廠商提高汽車安全性能設計。
我國部分在售的合資品牌乘用車會提供該車型在本國的NCAP評測中的結果,但是車型引進以後,很多車輛會進行不同程度的適應性改造,可能已經簡化了一項安全配置,這會對汽車的安全性能產生影響。而自主品牌乘用車由於只要通過強制性國家標准就能上市銷售,標准水平較低,而且對其安全性能沒有定量評價,車型之間無法進行比較。
C—NCAP的問世,填補了這一空白。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介紹,C—NCAP的具體實施細則是在中心研究和分析國外NCAP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汽車標准法規、道路交通實際情況和車型特徵制定而成的,為此已經進行了1200多次前期碰撞試驗,今後細則還將不斷完善。評價測試結果共分為六個星級。試驗車輛是中心利用自有資金購買獲得,即使是企業自願進行的評價也採用同樣的程序。今年中心將投入800萬元作為C—NCAP測試成本,其中500萬元用來購車,將能購買到12款測試車型。第一批碰撞評級結果將在10月份公布。
據介紹,近日,一項有關C—NCAP的調查顯示,70%左右的被訪者認為C—NCAP的建立很有必要或者有一定意義,52%表示購車時會參照C—NCAP的標准,近60%認為從長期角度看,C—NCAP的建立有利於自主品牌發展。
汽車碰撞測試的市場命運
安全性能檢測不但成為國家標准、行業熱點,也成為汽車廠商市場推廣的重要手段。一向安全口碑不太好的日系企業對此尤其重視,廣州本田的國內首次車對車碰撞試驗、一汽豐田銳志的正面偏置碰撞試驗,都在試圖扭轉消費者的偏見。而對於自主品牌,樹立安全、可靠的口碑也是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一環。一汽奔騰上市前的碰撞、側翻等試驗,以及長城哈弗的正碰和側碰試驗,都較好地起到了這一效果。
企業主動打出碰撞營銷牌,且都採用了比現行國標更高的標准,足見汽車碰撞測試的市場潛力。在C—NCAP正式實施的同時,國內還有幾家機構表示將進行NCAP項目。清華大學與北京大陸汽車俱樂部年初推出NCAPCHINA,各項准備工作正在進行中。
客觀、公正是C—NCAP一直強調所要遵循的准則,也是業界關注的焦點。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稱,試驗車輛以市場購買方式得到,對於企業的委託評價,也將嚴格按照選車程序從市場上購車進行。試驗結果也將直接通過媒體向消費者進行宣傳,從而達到指導消費的目的,並最終拉動汽車廠商重視汽車的安全性能,積極改進車輛安全。然而,測試機構的不斷承諾似乎還是不能讓大家放心,碰撞測試試驗體制的健全才是保證公正性的有效途徑。在國外,NCAP的實施過程往往有保險公司的參與,如美國保險非營利團體等。考慮到汽車安全性能與自身收益的相關性,保險公司加入後對碰撞測試能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C—NCAP似乎也應該引入一個制約機構,以確保其客觀、公正性。
NCAP是什麼(鏈接)
NCAP即為新車安全評價規程,是由中立的第三方建立的一套車輛安全評價體系,可以對車輛的安全性能進行定量分析。它所規定的實車碰撞速度比政府制定的安全法規的碰撞速度要高,從而在更嚴重的碰撞環境下評價車內乘員的傷害程度,根據頭部、胸部、腿部等主要部位的傷害程度將試驗車的安全性進行分級。
根據各國車輛構成情況、碰撞事故特點、技術水平等原因,每個國家所實行的NCAP在試驗項目、試驗條件、撞擊速度和撞擊形式等方面都有所差異。
NCAP最早於1978年出現在美國,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歐洲、日本和澳大利亞等也相繼建立了自己的NCAP體系,分別被稱為美國的NHTSA—NCAP、歐洲的Euro—NCAP和日本的J—NCAP。其中歐洲的NCAP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它由歐洲各國汽車聯合會、政府機關、消費者權益組織、汽車俱樂部等組織組成,是不依附於任何汽車生產企業的獨立的第三方機構,所需經費由歐盟提供,不定期對已上市的新車和進口車進行碰撞試驗。
歐洲Euro—NCAP:碰撞測試有兩個基本項目,即正面和側面碰撞。正面40%重疊可變形壁障碰撞試驗時速64公里,可變形壁障側面碰撞試驗時速50公里。碰撞測試成績最高5星,最低1星。近年Euro—NCAP也將汽車對行人保護程度劃分為四星級。
美國NHTSA—NCAP:對車輛的測試主要包括正面碰撞時速56公里、側面碰撞時速62公里,以及抗翻滾測試等,評測結果也用星級來表示,最高5星,最低1星。
日本J—NCAP:試驗項目主要包括正面碰撞、偏置碰撞、側面碰撞、制動性能和行人頭部保護。正面碰撞時速為55公里;偏置碰撞時速64公里;側面碰撞時速55公里;行人頭部保護試驗是以時速35公里的速度用模擬假人頭部的沖擊錘碰撞發動機艙,測量傷害值。最高6星,最低1星。
中國C—NCAP:測試項目包括三項,一是正面100%重疊性壁障碰撞試驗,時速不低於50公里;二是正面40%重疊可變形壁障碰撞試驗,時速不低於56公里;三是可變形移動壁障側面碰撞試驗,時速不低於50公里。最高6星,最低1星。
③ 國內的汽車碰撞測試標准時什麼
C-NCAP是中國汽車技來術研究源中心在深入研究和分析國外NCAP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汽車標准法規、道路交通實際情況和車型特徵,並進行廣泛的國內外技術交流和實際試驗確定的。它把將在市場上購買的新車型按照比我國現有強制性標准更嚴格和更全面的要求進行碰撞安全性能測試,評價結果按星級劃分並公開發布,旨在給予消費者系統、客觀的車輛信息,促進企業按照更高的安全標准開發和生產,從而有效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傷害及損失。C-NCAP要求對一種車型進行車輛速度50km/h與剛性固定壁障100%重疊率的正面碰撞、車輛速度56km/h對可變形壁障40%重疊率的正面偏置碰撞、可變形移動壁障速度50km/h與車輛的側面碰撞等三種碰撞試驗,根據試驗數據計算各項試驗得分和總分,由總分多少確定星級。評分規則非常細致嚴格,最高得分為51分,星級最低為1星級,最高為5+。
④ 車輛撞死人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回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答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後、吸食毒品後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⑤ 機動車撞行人,機動車負全責是哪條法規
呵呵……,機動車撞行人,機動車負全責的法律書還沒有賣。目前還沒有這本法律書上專市呢。屬
不過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第(二)項「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的規定,如果是行人違反交通通行規定行走被機動車輛撞了,行人自己要承擔百分之九十的責任,機動車輛最多隻承擔百分之十。
另外,如果是行人故意去碰撞機動車輛,行人自己承擔百分之百的責任,機動車輛一分責任也不負責啊。
⑥ 車輛撞固定物相關法規
這屬民事賠償的范圍,如果物權所有人無有過錯與不當,侵害人應予以適當賠償。
⑦ 交通事故法律法規《碰了車怎麼賠償
警察認定責任,交強險賠償後,不足部分,按責任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專
第七十屬六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⑧ 汽車碰撞安全基礎
汽車碰撞的安全基礎嗯汽車在駕駛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意外安貞碰撞安全方面重要遇到情況自行矯正
⑨ 2000年1月1日,在我國實施的汽車安全碰撞法規是
正面碰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