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自治條例有

自治條例有

發布時間: 2020-12-29 04:38:26

『壹』 關於自治區「既能自己制定地方性法規,又能制定自治條例」二者的區別。

  • 單行條例與自治條例的區別主要是看自治機關是否針對某一方面的具體問題而制定的,如果是,就是自治條例;如果不是,而是自治機關規定有關本地區實行的區域自治的基本組織原則、機構設置、自治機關的職權、工作制度及其他重大問題,就是自治條例。二者的共同點均為自治地方人大制定,需要報上級人大批准才能生效。

  • 單行條例、自治條例與地方性法規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都是地方人大制定,不得與法律相抵觸。但單行條例、自治條例不屬於地方性法規,我國《憲法》、《立法法》將此與地方性法規並列。

  • 單行條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在自治權的范圍內,依法根據當地民族的特點,針對某一方面的具體問題而制定的法規。單行條例、自治條例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要報上級人大批准後才能生效(地方法規不需要報上級人大批准,只需報上級人大備案)。

  • 地方法規是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規章是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法規比地方規章效力要高。

  • 自治條例通常規定有關本地區實行的區域自治的基本組織原則、機構設置、自治機關的職權、工作制度及其他重大問題。自治條例是民族自治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綜合性的基本依據和活動准則。自治條例是指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有關本地方實行區域自治的組織和活動原則、自治機關的構成和職權等內容的綜合性的規范性文件。

『貳』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在制定主體上有區別么

制定主體沒有區別。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制定主體都是中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

具體區別如下:

1、含義不同

自治條例:是民族自治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綜合性的基本依據和活動准則。
單行條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區域自治的特點和實際需要制定的單項法規。

2、立法的具體范圍不同

自治條例:是指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有關本地方實行區域自治的組織和活動原則、自治機關的構成和職權等內容的綜合性的規范性文件。

單行條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在自治權的范圍內,根據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特點,制定的關於某一方面具體事項的規范性文件。

3、涉及內容不同

自治條例:通常規定有關本地區實行的區域自治的基本組織原則、機構設置、自治機關的職權、工作制度及其他重大問題。

單行條例:我國民族自治機關根據民族特點對國家法律、法令作出的變通的或補充的規定。如《西藏自治區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變通條例》等。

(2)自治條例有擴展閱讀: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相應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自治區的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報上省級人大常委會批准後生效,並報全國人大常務會備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十六條第二款對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立法許可權作了特別規定:

即「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但不得違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

『叄』 民族自治地方共制定自治條例133個內容有哪些

(1)行使立法權利。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或者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生效,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2)擁有對國家有關法律的變通執行權利。對於那些不適合民族自治地方實際情況的上級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指示等,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可以結合當地的實際,上報上級國家機關批准,變通執行或者停止執行。
(3)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執行職務的時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條例的規定,使用當地一種或者幾種語言文字;同時使用幾種通用的語言文字執行職務的,可以以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語言文字為主。
(4)培養幹部的權利。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根據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採取各種措施從當地民族中大量培養各級幹部、各種科學技術、經營管理等專業人才和技術工人,並且要注意在少數民族婦女中培養各級幹部和各種專業技術人才。
(5)組建公安部隊的權利。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依照國家的軍事制度和當地的實際需要,經國務院批准,可以組織本地方維護社會治安的公安部隊。
(6)自主發展經濟的權利。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國家的指導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經濟建設事業;根據本地方的特點和需要,制定經濟建設的方針、政策和計劃;合理地調整生產關系,改革經濟管理體制;確定本地方內草場和森林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等等。
(7)進行貿易活動的權利。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國家規定,可以開展對外經濟貿易活動,經國務院批准,可以開辟對外貿易口岸;與外國接壤的民族自治地方經國務院批准,開展邊境貿易。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對外經濟貿易活動中,在有些方面享受國家的優待。
(8)管理財政的權利。凡是依照國家財政體制屬於民族自治地方的財政收入,都應當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自主地安排使用。國家在財政上對民族自治地方給予照顧性安排,過去曾經規定:財政收入多於支出的,定額上繳,上繳數額可以一定幾年不變,增收部分自主安排;收入不敷支出的,由上級財政機關補助;在財政預算支出方面,民族自治地方設立的機動資金、預備費在預算中所佔比例高於一般地區;在執行財政預算過程中,自行安排使用收入的超收和支出的結余資金等,現在雖已有變化,但仍體現優惠性;在執行國家稅法的時候,對屬於地方財政收入的某些需要從稅收上加以照顧和鼓勵的,可以實行減稅或者免稅。

(9)自主發展文化教育的權利。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可以自主地發展民族教育,掃除文盲,舉辦各類學校,決定本地方的教育規劃、學校的設置、學制、辦學形式、教學內容、教學用語和招生辦法;可以為少數民族牧區和經濟困難、居住分散的少數民族山區,設立寄宿為主和助學金為主的公辦民族小學和民族中學。同時,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應該自主地發展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特點的文化藝術,積極推進本地方的科學、衛生、體育等事業的發展。此外,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同其他地方,包括國外,開展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藝術、衛生、體育等方面的交流和協作。

『肆』 自治區能否制定地方性法規(除了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自治區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需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需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區政府制定的地方規章不需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八十九條 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應當在公布後的三十日內依照下列規定報有關機關備案:
(一)行政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三)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四)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報國務院備案;地方政府規章應當同時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同時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府備案;
(五)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應當報授權決定規定的機關備案。

第七十五條 部門規章應當經部務會議或者委員會會議決定。
地方政府規章應當經政府常務會議或者全體會議決定。

第六十六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伍』 現行憲法規定,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須報___。

憲法規定,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版常務委員會批權准後生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一十六條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或者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5)自治條例有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二十一條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執行職務的時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條例的規定,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或者幾種語言文字。

第一百二十二條國家從財政、物資、技術等方面幫助各少數民族加速發展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事業。國家幫助民族自治地方從當地民族中大量培養各級幹部、各種專業人才和技術工人。

『陸』 自治條例的簡介

自治條例通常規定抄有關本地區實行的區域自治的基本組織原則、機構設置、自治機關的職權、工作制度及其他重大問題。自治條例是民族自治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綜合性的基本依據和活動准則。自治條例是指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有關本地方實行區域自治的組織和活動原則、自治機關的構成和職權等內容的綜合性的規范性文件。它不得與上位法相矛盾。

『柒』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按照法律規定()

C
屬於特殊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十六條第二款對自治條例和單行版條例的立法許可權作權了特別規定,即「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但不得違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

『捌』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區別是什麼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區別如下:

1、性質不同

自治條例是民族自治地專方根據自治權制定的綜合的規范屬性法律文件;單行條例是根據自治權制定的調整某一方面事項的規范性法律文件。

2、規定的事項不同

單行條例規定某一方面具體事項,自治條例規定本地方實行區域自治的組織和活動原則、自治機關的構成和職權等內容。

3、制定的單位不同

單行條例不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而自治條例是指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

(8)自治條例有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釋義》第六十六條

第六十六條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但不得違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

『玖』 關於民族自治,根據我國憲法規定,哪些機關不享有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制定權

民族自治地方復有權制制定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的只有自治區、州、縣的人民代表大會,人大常委會沒有制定權。

熱點內容
綜藝法學院 發布:2025-05-08 20:15:59 瀏覽:616
刑法體系概念 發布:2025-05-08 20:15:47 瀏覽:239
銀行業務法規 發布:2025-05-08 20:11:45 瀏覽:297
人事主管必備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08 19:55:55 瀏覽:200
有法律責任須償還 發布:2025-05-08 19:47:05 瀏覽:824
通扎旗法院 發布:2025-05-08 19:46:08 瀏覽:8
具有法律效力員工入職承諾書 發布:2025-05-08 19:35:29 瀏覽:152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上海律師 發布:2025-05-08 19:07:15 瀏覽:610
國際法的社會基礎是什麼 發布:2025-05-08 18:54:16 瀏覽:979
油罐車法院 發布:2025-05-08 18:46:55 瀏覽: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