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私法規范
❶ 7. 在下列各法中,未規定國際私法規范的是( ) (A)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B)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
給你一個完整的題——
在下列各法中,未規定國際私法規范的是( )回
A、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答 B、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答案:C
❷ 我國哪些立法中規定有國際私法規范
在我國現復行國際私法制的國內立法中,關於外國人的民商事法律地位規范主要規定在憲法、民法通則、對外貿易法、公司法、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
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國務院關於鼓勵外商投資的規定、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外資企業法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中。
(2)國際私法規范擴展閱讀:
國際私法規范中的沖突規范:
是指規定確定某種涉外民商事法律關系當事人權利義務應適用何國法律的規范,又稱為「法律適用規范」或者「法律選擇規范」。
如我國《民法通則》第147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和外國人結婚適用婚姻締結地法」。這一規定並沒有指明結婚有什麼條件和要求,而只是指出,婚姻的條件和要求應當由婚姻締結地法律來確定。因此,沖突規范是一種間接規范,是國際私法所特有的規范。它一直是國際私法的核心規范。
❸ 國際私法規范的規定外國人民事法律地位規范
這類抄規范是指賦予或者限襲制外國人特定的民事權利的法律規定,也就是說在內國的外國自然人和法人在什麼范圍內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法律義務的法律規范。這類規范可以規定在國內法中,如我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就賦予了外國合營者(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按照平等互利原則,與中國合營者共同舉辦合營企業的權利。這類規范也可以規定在國際條約中,如雙邊貿易協定中,締約雙方相互賦予對方的公司以及貿易組織以最惠國待遇。外國人民事法律地位規范是產生涉外民事法律關系的前提條件。在國際交往中,只有承認外國人在內國取得了民事主體資格,並能夠承擔相應的民事義務,國際民事交往才能得以進行,由此才可能產生適用外國法的問題。
❹ 國際私法中的沖突規范怎麼解釋
沖突規范作為國際私法的法律適用規范,具有其自身獨特不同。
1,內容和作用
沖突規范並不直接規定涉外民商事法律關系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不能直接夠成當事人作為或不作為的准則,因而對涉外民商事法律關系僅起間接調整的作用。
由於沖突規范是一種法律適用規范,它僅指明某一種涉外民商事法律關系應如何適用法律,因而有別於能直接確定當事人權利義務的實體規范。
就其調整作用來說,它必須與經過它援引的某一特定國家的實體規范(准據法)合起來,才能發揮法律規范調整當事人權利義務的作用,因而只是間接調整的作用。
2,性質
沖突規范是一種不同於實體規范也不同於程序規范的特殊類型的法律適用規范。盡管沖突規范不直接確定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不是實體規范,而是通過指定適用何種法律調整涉外民事法律關系,但它終究在本質上同以訴訟關系為調整對象的程序不同。
所以沖突規范也不是程序規范。就其性質上講,它是指明某種法律關系應如何適用法的法律規范。
3,結構
沖突規范具有非常特殊的法律規范結構。一般法規包括假定、處理、制裁三部分,而沖突規范則由「范圍」、「系屬」、「關聯詞」三部分組成。
(4)國際私法規范擴展閱讀:
沖突規范是國際私法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客觀正確的認識它的作用,對進一步理解沖突規范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雖然沖突規范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它也有其自身無法克服的缺陷:
1.與實體法相比較,沖突規范只是起到間接調整的作用,不能直接構成當事人作為或不作為的准則,使當事人很難據之預見法律關系的後果,故而缺乏實體規范那樣的預見性和明確性。
2.由於沖突規范只是作出立法管轄權上的選擇,即通過連結點對有關涉外民事法律關系指定一個特定國傢具有立法管轄權,而不問該管轄權國家有無調整該法律關系的法律及其具體內容如何,因此,有時會缺乏合理性或針對性。
3.受國家主權觀念、案件審理結果與法院地國的利害關系以及法律適用上的司法便利等因素的影響,在長期沖突法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與沖突規范適用相聯系的一整套法律制度,如反致、公共秩序保留、限製法律規避等。
從各個不同的側面限制或削弱了沖突規范的效力,因而又使沖突規范缺少法律規范應具有的穩定性。以上沖突規范的缺陷是沖突規範本身性質和特點決定的,因此,人們也一直在尋求解決的辦法,以期促進國際私法和沖突規范的發展。
❺ 國際私法中沖突規范有哪些法律規定
規定很多
《民法通則》
第一百四十二條: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依照本章的規定確定回。
中華人答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規定的,適用國際條約的規定,但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國際慣例。
第一百四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定居國外(合法、長期定居國外)的,他的民事行為能力可以適用定居國法律。
司法解釋:在定居國從事的民事行為,適用定居國的法律;回到中國從事民事行為,適用中國法律。
第一百四十四條:不動產的所有權,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
司法解釋:「不動產」是指土地、附著於土地的建築物或其他定著物、建築物的固定附屬設備為不動產。
不動產所有權、買賣、抵押、租賃、使用等民事關系均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
第一百四十五條: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涉外合同的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
❻ 國際私法的直接規范和間接規范分別指的是什麼 謝謝大神們!
直接規范類似於實體法,間接規范即沖突法。收好不謝。
❼ 我國哪些立法中規定有國際私法規范
我國立法中規定有國際私法規范 有《繼承法》 、《票據法》、《憲法》。
《中內華人民共和容國繼承法》自一九八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為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的繼承權,制定本法。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1995年5月10日正式頒布,1996年1月1日起實施,廣義的票據法是指涉及票據關系調整的各種法律規范,既包括專門的票據法律、法規,也包括其他法律、法規中有關票據的規范。一般意義上所說的票據法是指狹義的票據法,即專門的票據法規范,它是規定票據的種類、形式和內容,明確票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調整因票據而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 票據法是調整票據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憲法》(constitution)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條件綜合作用的產物,集中反映各種政治力量的實際對比關系,確認革命勝利成果和現實的民主政治,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
❽ 國際私法規范由哪些規范組成
沖突規范
外國人民事法律地位規范
統一實體法規范
國際民事訴訟和商事仲裁程序規范
❾ 請問:國際私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國際私法的基本原則是指處理涉外民事法律關系的一些基本准則。在具體適用某項國際私法規范去調整涉外民事法律關系的時候,如果違反了這些原則,這種法律關系就得不到正確的調整。但這些基本原則也會隨著國際關系的發展變化而發生變化。至於哪些原則可以構成國際私法的基本原則,國際上有不同的認識,但以下的一些原則則是當今公認的指導國際私法實踐的基本原則:
一、國家主權原則
國家主權原則是國際公法的基本原則,也是國際私法的基本原則,國際私法規范的適用,必須符合國家主權原則。
首先,依據這個原則,任何主權國家都有權通過國內立法或參加國際立法,規定自己的國際私法規范,當然各國也應該遵守國際習慣法的一些基本限制;其次,對外國法的適用必須是有根據的,表現在,或者在內國法里有規定,或者與其他國家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中有規定,或者根據互惠原則適用外國法已成為一種慣例;再次,當沖突規范指向外國法時,其內容不得損害法院國的主權和公共秩序;最後,主權國家在遵守國際習慣法的一些基本限制的前提下,可以在某些領域對外國人的民事權利作出限制,或對內國公民在外國受到的歧視採取報復措施。
國際私法上的許多沖突規則的確立均直接受到國家主權原則的制約,如物權法律沖突依物之所在地法解決、行為方式依行為地法解決、訴訟程序的法律沖突依據法院地法解決等。
國家主權原則在我國法律中也有體現,如我國憲法規定:「在我國境內的外國企業和其他外國經濟組織以及中外合資經營企業,都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民法通則》也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平等互利原則
平等互利就是堅持對等和互惠的意思。
平等互利原則要求在處理涉外民事關系的時候,應從有利於發展國家間平等互利的經濟交往關系出發。
這一原則具體體現在:
首先,在賦予外國人民事權利方面要貫徹平等互利原則,在給予外國人國民待遇或最惠國待遇時,應以互惠為條件;
其次,各國民商法應有平等適用的機會,在可以適用的情況下平等適用外國法;
再次,承認外國當事人的平等地位,其合法權益應該與內國國民一樣受到保護;
最後,在各國之間的司法協助中,應該根據彼此締結的國際條約或按照互惠原則代為進行一些司法協助。
我國通過的現行法律中,如《憲法》、《民法通則》和《民事訴訟法》等都體現了國際私法的這一基本原則。
❿ 國際私法中沖突規范的類型
國際制私法由哪些規范,即是國際私法的范圍問題。
國際私法的范圍或者說國際私法的規范應該由四部分規范組成:
一、規定外國人民事法律地位規范
二、沖突規范
三、國際統一實體法規范
四、國際民事訴訟程序與國際商事仲裁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