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房屋買賣法律法規

房屋買賣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0-12-30 04:12:06

Ⅰ 二手房交易中有哪些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手房買賣合同糾紛來中適用法律法源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物權法》,《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

二手房交易中房地產買賣合同中規避國家稅收的價格條款無效。該無效部分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當事人以逃避稅收為由請求確認合同全部無效的,不予支持。

買賣雙方為逃避稅收在居間買賣合同中約定虛假成交價,一方要求以真實成交價訂立現售合同,對方不同意導致現售合同未能訂立的,視為房地產買賣合同不成立。原居間買賣合同沒有約束力,當事人請求適用定金罰則、賠償損失或者支付傭金的,不予支持。

(1)房屋買賣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房地產買賣合同中付款方式等其他條款在不同合同中約定不一致的,應認定符合當事人真實意思的條款有效,非真實意思的條款對當事人沒有約束力。

房屋登記的所有權人出賣共有房屋,合同當事人或其他共有人以出賣人擅自處分房屋侵害了共有人權利為由主張房地產買賣合同無效的,不予支持,但是買受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房屋為登記權利人與他人共有的除外。

Ⅱ 房屋買賣簽訂合同涉及哪些法律法規

簽訂房屋買來賣合同涉及法律源法規主要有:《民法通則》、《合同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各地頒布的《房地產交易管理辦法》的地方法規等。

Ⅲ 我國關於房屋買賣的相關法律規定

有《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及各地的地方性法規等法律法規可以參照。分析如下:

1、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是國家為加強商品房預售管理,維護商品房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制定的對於城市開發的商品房預售時的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第131號頒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2、《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是為了規范商品房銷售行為,保障商品房交易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制定的。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是為正確、及時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等相關法律,結合民事審判實踐制定的。

(3)房屋買賣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1、第一條本解釋所稱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是指房地產開發企業(以下統稱為出賣人)將尚未建成或者已竣工的房屋向社會銷售並轉移房屋所有權於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

2、第二條出賣人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與買受人訂立的商品房預售合同,應當認定無效,但是在起訴前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可以認定有效。

3、第三條商品房的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為要約邀請,但是出賣人就商品房開發規劃范圍內的房屋及相關設施所作的說明和允諾具體確定,並對商品房買賣合同的訂立以及房屋價格的確定有重大影響的,應當視為要約。該說明和允諾即使未載入商品房買賣合同,亦應當視為合同內容,當事人違反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4、第四條出賣人通過認購、訂購、預訂等方式向買受人收受定金作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擔保的,如果因當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應當按照法律關於定金的規定處理;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雙方的事由,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未能訂立的,出賣人應當將定金返還買受人。

5、第五條商品房的認購、訂購、預訂等協議具備《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並且出賣人已經按照約定收受購房款的,該協議應當認定為商品房買賣合同。

6、第六條當事人以商品房預售合同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辦理登記備案手續為由,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不予支持。當事人約定以辦理登記備案手續為商品房預售合同生效條件的,從其約定,但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除外。

Ⅳ 中國法律法規大全2018房屋買賣法

有《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及各地的地方性法規等法律法規可以參照

Ⅳ 房屋買賣法律法規,房屋的買賣合同效力怎樣認定

一、一般來說,買賣合同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上簽字,合同就生效了。
二、除非存在無效或可撤銷的情形
(一)合同無效的情形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二)合同可撤銷的情形
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2、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三、出賣人必須要有出賣房屋的實體權利,無權處分人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將導致合同無效
1、房屋的所有權人出賣房屋的:應注意審查出賣人是否與房屋產權證或者其他房屋合法來源證明文件上的名稱一致,必要時到房屋管理部門查詢。
2、委託或代理出賣的:應注意審查房屋所有權人是否與轉讓房屋產權證上的名稱一致,是否經所有權人同意或授權,是否有所有權人同意或授權出賣的書面證明材料。
3、共有房屋出賣的:應注意審查是否經其他共有人同意,是否有其他共有人同意出賣的書面證明材料。
四、轉讓的房屋屬於法律限制轉讓的將導致合同無效
1、審查轉讓的房屋是否違反規劃、未取得土地使用權證、工程未經竣工驗收、未能辦理合法的銷售手續等原因不能辦理房屋合法產權的房屋。
比如集體土地上建設的「小產權」房屋,因沒有辦理土地徵用手續,沒有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是法律禁止上市銷售的房屋。違章建築也屬於此類房屋。
2、審查轉讓的房屋是否屬於經濟適用房。
如果轉讓的房屋屬於經濟適用房有可能導致合同無效。由於各地對經濟適用房轉讓的規定各不相同,因此必須明確該經濟適用房是否屬於可轉讓的范圍。
3、審查轉讓的房屋是否被依法查封。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下列房地產,不得轉讓」,其中第(二)項規定:「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依法裁定、決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產權利的」。因此,如果轉讓的房屋在轉讓合同簽訂前依法被查封的,很可能會被法院認定合同無效。
4、城鎮居民不得購買農民的住宅。
雖然我國現行的法律沒有明確禁止城鎮非農業戶口居民購買農村居民的房屋,但是國務院出台的很多文件卻明確禁止此類交易。
1999年《關於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農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佔用農民集體土地建住宅,有關部門不得為違法建造和購買的住宅發放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
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嚴格執行有關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強調:「農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給本村村民,城鎮居民不得到農村購買宅基地、農民住宅或『小產權房』。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租用、佔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搞房地產開發。」
200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則重申:「城鎮居民不得到農村購買宅基地、農民住宅或『小產權房』。」受到這些國家政策的影響,有些地方性法規和規章也直接或間接地禁止城鎮居民購買農村房屋。

熱點內容
中國刑法發展方向 發布:2025-05-12 04:52:39 瀏覽:977
遺囑信託與繼承法的社會史 發布:2025-05-12 04:51:07 瀏覽:490
幹部任用條例課件 發布:2025-05-12 04:48:40 瀏覽:316
勞動法25 發布:2025-05-12 04:43:09 瀏覽:80
花半里法院 發布:2025-05-12 04:25:18 瀏覽:439
經濟法練習題答案 發布:2025-05-12 04:19:35 瀏覽:532
行政法和行政法部門的區別 發布:2025-05-12 04:19:35 瀏覽:49
資深辯護律師咨詢電話 發布:2025-05-12 04:18:09 瀏覽:566
勞動法關於年休假 發布:2025-05-12 03:34:22 瀏覽:300
談談對民事訴訟法的認識 發布:2025-05-12 03:24:22 瀏覽: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