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不動產所在地法律法規

不動產所在地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3-03-23 02:41:57

① 不動產登記的依據

依據《民法典》的有關規定,不動產的設立、變更,經過依法登記後,才產生法律效力。進行不動產登記,需要當事人提供相關材料,去不動產所在地的登記機關辦理手續,我國對於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制度。
一、不動產以登記為準的法律規定是什麼?
不動產以登記為準的法律規定《民法典》,《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條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民法典》第二百一十條
不動產登記,由不動產所在地的登記機構辦理。國家對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制度。統一登記的范圍、登記機構和登記辦法,由法律、行政法規規定。
當事人申請登記,應當根據不同登記事項提供權屬證明和不動產界址、面積等必要材料。申請登記的不動產的有關情況需要進一步證明的,登記機構可以要求申請人補充材料,必要時可以實地查看。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
二、不動產包括什麼?
不動產是指土地和土地上的定著物。包括各種建築物,如房屋、橋梁、電視塔,地下排水設施等等;生長在土地上的各類植物,如樹木、農作物、花草等,需要說明的是,植物的果實尚未採摘、收割之前,樹木尚未砍伐之前,都是地上的定著物,屬於不動產,一旦採摘、收割、砍伐下來,脫離了土地,則屬於動產。(動產是指不動產以外的財產。如機器設備、車輛、動物、各種生活日用品等等。
不動產的特點是,與土地不能分離或者不可移動,一旦與土地分離或者移動將改變其性質或者大大降低其價值。例如,建築物一旦移動或離開土地就不成其為建築物,其價值將大大降低。而動產則可以隨意移動,其價值不受影響。
不動產以登記為準的法律依據是《民法典》,變更、設立不動產的產權時,必須依法進行登記。在我國有專門的登記機關,用於進行不動產登記,有統一的登記制度。土地和土地上的附著物都是不動產,包括房屋、橋梁,地下排水設施、電視塔等。

② 民法通則第144條規定不動產的所有權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這是什麼

《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不動產的所有權,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
這是不動產專屬管轄的規定,不僅國內法律適用,涉外法律同樣適用。

③ 關於不動產登記的法律法規

建築法、物權法來、城市房地產管理源法、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法、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土地登記辦法、房屋登記辦法等。
2013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包括72項改革方案、提出明確時間表的《關於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其中,提出2014年6月底前出台《不動產統一登記條例》。《不動產登記條例》將由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國務院法制辦、國家稅務總局等有關部門負責起草。不動產登記條例的實施是落實《物權法》規定、保護不動產權利人的合法財產權的一項有效手段。同時,也是為未來核定相關稅基作準備,為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打基礎。

熱點內容
會計法規制度有統一規定的有 發布:2025-05-14 12:27:22 瀏覽:241
法治的歷史多少年了 發布:2025-05-14 12:21:48 瀏覽:610
法院判決案例 發布:2025-05-14 12:18:50 瀏覽:550
青年戀愛道德 發布:2025-05-14 12:05:25 瀏覽:980
新婚姻法離婚的條件感情破裂 發布:2025-05-14 11:59:41 瀏覽:80
帶法官超審限 發布:2025-05-14 11:59:31 瀏覽:749
道德與法完美戀愛 發布:2025-05-14 11:43:56 瀏覽:534
立法法屬於社會法 發布:2025-05-14 11:36:06 瀏覽:118
郫縣司法鑒定 發布:2025-05-14 11:27:35 瀏覽:824
民法輔助人 發布:2025-05-14 11:26:11 瀏覽: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