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

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0-12-30 23:17:32

『壹』 廣東保健食品經營衛生許可證管理辦法

廣東省食葯局發放「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衛生許可證」惹爭議韓懷忠據媒體報道,今年11月以來,廣東省一些市地的食品葯品監管部門相繼出台文件,要求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辦理「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衛生許可證」,對無證經營此類商品的將予以重罰。這種行為對於廣東省所有銷售功能性飲品和生產保健食品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其合法性也受到廣泛質疑。12月3日,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教授、北京市展達律師事務所周澤律師等組成的律師團,已向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發出律師函,代表這些企業向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討要公道,吁請該局糾正廣東省地方食葯局的行為,否則將訴諸法律。現將有關媒體的相關報道和律師團的核心觀點綜述如下。一、食葯局自行設立行政許可涉嫌違法據了解,今年11月份以來,廣東順德、東莞等地經營保健食品的商戶收到當地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的通知或告知書,稱「不辦理『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衛生許可證』則不允許經營保健食品,否則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並進行罰款」。接著,紅牛飲料、王老吉、椰島鹿龜酒、魚翅燕窩等企業的產品在廣東一些超市被當地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勒令下架。相關通知稱商家「屬無證經營保健食品,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第27條、第40條」。 (一)設立衛生行政許可的主體是衛生行政部門我國《行政許可法》規定「一個許可應由一個行政機關行使」。全國人大1995年頒布的《食品衛生法》,已設定了食品衛生行政許可,規定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需要取得衛生行政部門的《衛生許可證》。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要求辦理的《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衛生許可證》與《食品衛生法》要求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辦理的《衛生許可證》雖然名稱不同,但性質完全一樣,實質上是同一種行政許可行為。《食品衛生法》第27條的規定是:「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和食品攤販,必須先取得衛生行政部門發放的衛生許可證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未取得衛生許可證的,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第四十條則是對違反第二十七條的相關罰則。顯然,《食品衛生法》所指的衛生許可證當由衛生行政部門頒發,《食品衛生法》的執法主體是衛生行政部門。 而廣東省一些地方葯監部門設立的所謂《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衛生許可證》屬於違反行政許可法,自行設立的行政許可,其從內容到形式都與衛生部門對銷售食品的經營者實施的衛生許可相重疊,是二次重復衛生許可行為,應予撤銷。(二)設立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衛生許可證的法律依據不足行政許可法規定,「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在一些地方葯監部門要求保健食品零售企業辦理《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衛生許可證》的依據,竟然是衛生部制訂的《保健食品管理辦法》和衛生部根據《食品衛生許可證管理辦法》制定的《保健食品衛生許可證管理辦法》。例如,北京市葯品監督管理局下發的《北京市保健食品監督管理辦法(修訂稿)》的通知竟赫然寫道:「根據衛生部《食品衛生許可證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我局對《北京市保健食品監督管理辦法(暫行)》進行了修訂,現予以發布。」在《北京市保健食品監督管理辦法(暫行)》的第一條也寫著:為加強保健食品的監督管理,保證保健食品衛生安全,保障人民身體健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以下簡稱《食品衛生法》)、《保健食品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特製定本辦法。大家知道,衛生部的《保健食品管理辦法》和《保健食品衛生許可證管理辦法》僅僅是部門規章,其本身只是為了實施食品衛生法而設定的食品衛生許可的規范性文件,不能作為葯監部門設定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衛生許可的依據,葯監部門以不是自己的上級主管部門制定的規章為依據設定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衛生許可,讓人感到多少有些荒唐。2004年《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中,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無食品衛生許可項目,更無獨立的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衛生許可項目。而且,從《中編辦關於進一步明確食品安全監督部門職責分工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已明確:「衛生部門負責食品流通環節和餐飲業、食堂等消費環節的衛生許可和衛生監管,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衛生許可,衛生許可的主要內容是場所的衛生條件、衛生防護和從業人員健康衛生狀況的評價與審核,要嚴厲查處上述范圍內的違法行為,並將衛生許可證的發放、吊銷、注銷等情況及時通報質檢和工商部門」的規定來看,食品葯品監管部門對保健食品的職責沒有涉及經營許可范圍。正因為如此,才引來了眾多商戶對廣東省食葯局的做法的紛紛質疑:賣保健食品為何要辦兩個許可證?二、部門利益驅動是自行設立許可的原動力長期以來,保健食品多在超市、便利店或葯店保健食品專櫃等場所銷售,這些場所一般都有衛生部門的衛生許可證。如今再由葯監部門辦理一個《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衛生許可證》實屬多餘。正如周澤律師所說:保健食品經營當然應包含在經營食品的衛生許可之內。即使衛生行政部門的經營食品的衛生許可不包含保健食品衛生許可,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設定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衛生許可,要求這些超市、便利店《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衛生許可證》也是根本不必要的。雖然行政許可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經國務院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許可權。只要廣東省政府報經國務院批准,可以決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行使衛生行政部門的衛生許可權。但同時行政許可法還明確規定,「行政機關採用事後監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夠解決的」的事項,可以不設定行政許可,已經設定的行政許可,「應當對設定該行政許可的規定及時予以修改或者廢止」。既然銷售者一直就沒有《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衛生許可證》,銷售保健食品並沒有出現什麼問題,而且在保健食品的生產環節也有嚴格把關的情況下,銷售保健食品實際上也不可能出現什麼問題,就算可能出現問題,各監管部門也可以通過對有關經營者的例行檢查等方式予解決,因而完全沒有必要設定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衛生許可。雖然食品衛生許可是按經營項目分類的許可,但是將不同項目的許可權分離,將保健食品經營的衛生許可由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負責,勢必會增加監管環節和行政成本,加重企業負擔。有業內人士稱,食品葯品監督部門之所以要求已經有食品衛生許可證的經營者另行辦理保健食品衛生許可證,目的在於部門攬權,謀取利益,表面上是抬高行政許可門檻,實際上是越權執法,嚴重增加企業負擔、擾亂公平競爭市場秩序。不僅如此,其濫許可、亂收費行為還催生出一個數億元的辦證市場。據了解,在廣東,衛生部門依據《食品衛生法》頒發給食品零售商衛生許可證的綜合成本一般為每證200元,而食葯局同樣發一個從內容到形式完全一樣的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衛生許可證,收費卻遠遠高於衛生部門的《衛生許可證》。以廣州市為例,辦理一個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衛生許可證的綜合成本最低為每證1000多元,這裡麵包括辦證費200~400元,培訓費300~800元,辦理健康證費150元。有人算了一筆賬,「力保健」、「王老吉」、「紅牛」等功能性保健食品在廣東地區有30萬個銷售終端,若均辦理此證的話,重復辦證費用將達到3億元。這也就難怪廣東省葯監部門為了部門利益,不惜鋌而走險,違法設立行政許可了。由於沒有《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衛生許可證》就不準經銷,一時間,廣東各地葯監部門辦證窗口門庭若市,保健食品經銷商紛紛跑來辦證,因為手續繁瑣,辦證緩慢,一些商家急於想拿到證件,不惜花高價買證,而在市場經濟發達的廣東省,隨著對保健食品重復設立行政許可行為的實施,一些專門辦這類證的地下中介公司應運而生。有媒體記者曾以經銷商的名義與這些地下中介公司聯系,其工作人員表示,辦理一個證需要4000元,可以不參加業務培訓,同時該價格還可商量,而且保證他們辦理的許可證是真實有效的。另外已有商家與這類的中介公司達成協議,委託其辦理保健食品衛生經營許可證,總金額為人民幣2000元,先期預付人民幣400元,余額在雙方到職能部門領取衛生許可證後付清。三、國家食葯局的答復避重就輕轉移話題,一些被扣壓的保健品已解封據遞交律師函的周澤律師介紹,在他詢問國家食葯局律師函事宜時,接待他的信訪辦的工作人員告訴他,律師函已收到並轉給了政策法規司。該工作人員還告訴他,這些事情是地方食葯局做的,目前還在了解情況,但國家食葯局並沒有制發過相關的文件。廣東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說,他們已將這件事情的回應於12月5日提交給了國家食葯局。針對律師函所指的「葯品監管部門涉嫌違法設立行政許可,而且與衛生部門對銷售食品的經營者實施的衛生許可相重疊,應予撤銷」一事,廣東省食葯局的工作人員明確表示,廣東各地要求當地零售商必須取得《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衛生許可證》是因為當前保健食品市場混亂,冒牌產品、虛假宣傳的產品層出不窮,此舉在於規范市場,統一管理,並不違法,而且是有文件可查。筆者不知道他所說的這些文件的制定依據是不是衛生部制定的《食品衛生許可證管理辦法》和《保健食品衛生許可證管理辦法》,如果是的話,執行一個本不是其上級的部門制定的規章,無論從形式上還是程序上都讓人感到別扭和不嚴肅,甚至有些滑稽可笑。 12月7日,據《新京報》報道,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給該報記者發來的書面文字稱:「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2003年機構改革後,依法承擔原由衛生部承擔的保健食品注冊職能,即根據申請人的申請,對申請注冊的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質量可控性等內容進行評價、審查,並決定是否准許其注冊。」還稱:「2003年機構改革時,由省級人民政府對保健食品監管職能調整作出規定,各地情況不一。就廣東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發放保健食品衛生許可證一事,經向廣東省局了解,該項行政許可是2003年機構改革時廣東省人民政府核定的。」對此,周澤表示,律師團並沒有否定葯監部門擁有保健食品「注冊權」,律師函指出的是地方政府要求必須辦理《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衛生許可證》一事是「涉嫌濫施收費」,國家葯監局顯然「轉移了話題」。 周澤強調,廣東省政府雖然有將「保健食品衛生許可」實施權力由廣東葯監部門行使的文件,但這並不意味著葯監局對銷售保健食品的商家推行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衛生許可證是合法的。食品衛生許可涉及生產許可和經營許可,許可權的法定主體都是衛生行政部門,同時銷售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商家在已獲得衛生部門食品經營衛生許可的情況下,對其再實施保健食品經營衛生許可,缺乏合理性。因此,葯監部門推行《保健食品經營企業衛生許可證》很明顯「不合法」。 近日,有消息稱,湛江市的徐聞縣食葯局已將其先期扣壓零售商的保健食品予以解封。之所以這么做,據說是緣於湛江市食葯局有指令,而湛江市食葯局是否又是執行廣東省食葯局的指令,其行為與律師函有沒有關系,尚不得而知。但不管怎麼說,解封,對經營者來說,總是一件好事。 有關此事的走向我們將繼續予以關注。

『貳』 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 什麼時候實行

今年的五六月份吧 具體時間不知道 大概明細都出來了

『叄』 根據我國《保健食品管理辦法》的規定,保健食品必修符合那些要求

保健食品管理辦法
保健食品管理辦法
(1996年3月15日衛生部令第46號發布)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保健食品的監督管理,保證保健食品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下稱《食品衛生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
第三條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以下簡稱衛生部)對保健食品、保健食品說明書實行審批制度。
第二章 保健食品的審批
第四條 保健食品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一)經必要的動物和/人群功能試驗,證明其具有明確、穩定的保健作用;
(二)各種原料及其產品必須符合食品衛生要求,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
(三)配方的組成及用量必須具有科學依據,具有明確的功效成分。如在現有技術條件下不能明確功效成分,應確定與保健功能有關的主要原料名稱;
(四)標簽、說明書及廣告不得宣傳療效作用。
第五條 凡聲稱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須經衛生部審查確認。研製者應向所在地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初審同意後,報衛生部審批。衛生部對審查合格的保健食品發給《保健食品批准證書》,批准文號為「衛食健字( )第 號」。獲得《保健食品批准證書》的食品准許使用衛生部規定的保健食品標志(標志圖案見附件)。
第六條 申請《保健食品批准證書》時,必須提交下列資料:
(一)保健食品申請表;
(二)保健食品的配方、生產工藝及質量標准;
(三)毒理學安全性評價報告;
(四)保健功能評價報告;
(五)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名單,以及功效成分的定性和/或定量檢驗方法、 穩定性試驗報告。因在現有技術條件下,不能明確功效成分的,則須提交食品中與保健功能相關的主要原料名單;
(六)產品的樣品及其衛生學檢驗報告;
(七)標簽及說明書(送審樣);
(八)國內外有關資料;
(九)根據有關規定或產品特性應提交的其它材料。
第七條 衛生部和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應分別成立評審委員會承擔技術評審工作,委員會應由食品衛生、營養、毒理醫學及其它相關專業的專家組成。
第八條 衛生部評審委員會每年舉行四次評審會,一般在每季度的最後一個月召開。經初審合格的全部材料必須在每季度第一個月底前寄到衛生部。衛生部根據評審意見,在評審後的30工作日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衛生部評審委員會對申報的保健食品認為有必要復驗的,由衛生部指定的檢驗機構進行復驗。復驗費用由保健食品申請者承擔。
第九條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合作者共同申請同一保健食品時,《保健食品批准證書》共同署名,但證書只發給所有合作者共同確定的負責者。申請時,除提交本辦法所列各項資料外,還應提交由所有合作者簽章的負責者推薦書。
第十條 《保健食品批准證書》持有者可憑此證書轉讓技術或與他方共同合作生產。轉讓時,應與受讓方共同向衛生部申領《保健食品批准證書》副本。申領時,應持《保健食品批准證書》,並提供有效的技術轉讓合同書。《保健食品批准證書》副本發放給受讓方,受讓方無權再進行技術轉讓。
第十一條 已由國家有關部門批准生產經營的葯品,不得申請《保健食品批准證書》。
第十二條 進口保健食品時,進口商或代理人必須向衛生部提出申請。申請時,除提供第六條所需的材料外,還要提供出產國(地區)或國際組織的有關標准,以及生產、銷售國(地區)有關衛生機構出具的允許生產或銷售的證明。
第十三條 衛生部對審查合格的進口保健食品發放《進口保健食品批准證書》,取得《進口保健食品批准證書》的產品必須在包裝上標注批准文號和衛生部規定的保健食品標志。口岸進口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機構憑《進口保健食品批准證書》進行檢驗,合格後放行。
第三章 保健食品的生產經營
第十四條 在生產保健食品前,食品生產企業必須向所在地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審查同意並在申請者的衛生許可證上加註「XX保健食品」的許可項目後方可進行生產。
第十五條 申請生產保健食品時,必須提交下列資料:
(一)有直接管轄權的衛生行政部門發放的有效食品生產經營衛生許可證;
(二)《保健食品批准證書》正本或副本;
(三)生產企業制訂的保健食品企業標准、生產企業衛生規范及制訂說明;
(四)技術轉讓或合作生產的,慶提交與《保健食品批准證書》的持有者簽定的技術轉讓或合作生產的有效合同書;
(五)生產條件、生產技術人員、質量保證體系的情況介紹;
(六)三批產品的質量與衛生檢驗報告。
第十六條 未經衛生部審查批準的食品,不得以保健食品名義生產經營;未經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審查批準的企業,不得生產保健食品。
第十七條 保健食品生產者必須按照批準的內容組織生產,不得改變產品的配方、生產工藝、企業產品質量標准以及產品名稱、標簽、說明書等。
第十八條 保健食品的生產過程、生產條件必須符合相應的食品生產企業衛生或其他有關衛生要求。選用的工藝應能保持產品的功效成分的穩定性。加工過程中功效成分不損失,不破壞,不轉化和不產生有害的中間體。
第十九條 應採用定型包裝。直接與保健食品接觸的包裝材料或容器必須符合有關衛生標准或衛生要求。包裝材料或容器及其包裝方式應有利於保持保健食品功效成分的穩定。
第二十條 保健食品經營者采購保健食品時,必須索取衛生部發放的《保健食品批准證書》復印件和產品檢驗合格證。采購進口保健食品應索取《進口保健食品批准證書》復印件及口岸進口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機構的檢驗合格證。
第四章 保健食品標簽、說明書及廣告宣傳
第二十一條 保健食品標簽和說明書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和要求,並標明下列內容:
(一)保健作用和適宜人群;
(二)食用方式和適宜的食用量;
(三)貯藏方式;
(四)功效成分有名稱及含量。因在現有技術條件下,不能明確功效成分的,則須標明與保健功能有關的原料名稱;
(五)保健食品批准文號;
(六)保健食品標志;
(七)有關標准或要求所規定的其他標簽內容。
第二十二條 保健食品的名稱應當准確、科學,不得使用人名、地名、代號及誇大或容易誤解的名稱,不得使用產品中非主要功效成分的名稱。
第二十三條 保健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和廣告內容必須真實,符合其產品質量要求。不得有暗示可使疾病痊癒的宣傳。
第二十四條 嚴禁利用封建迷信進行保健食品的宣傳。
第二十五條 未經衛生部按本辦法審查批準的食品,不得以保健食品名義進行宣傳。
第五章 保健食品的監督管理
第二十六條 根據《食品衛生法》以及衛生部有關規章和標准,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加強對保健食品監督、監測及管理。衛生部對已經批准生產的保健食品可以組織監督抽查,並向社會公布抽查結果。
第二十七條 衛生部可根據以下情況確定對已經批準的保健食品進行重新審查:
(一)科學發展後,對原來審批的保健食品的功能有認識上的改變;
(二)產品的配方、生產工藝以及保健功能受到可能有改變的質疑;
(三)保健食品監督監測工作需要。經審查不合格者或不接受重新審查者,由衛生部撒銷其《保健食品批准證書》。合格者,原證書仍然有效。
第二十八條 保健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一般衛生監督管理,按照《食品衛生法》及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 罰 則
第二十九條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按《食品衛生法》第四十五條進行處罰。
(一)未經衛生部按本辦法審查批准,而以保健食品名義生產、經營的;
(二)未按保健食品批准進口,而以保健食品名義進行經營的;
(三)保健食品的名稱、標簽、說明書未按照核准內容使用的。
第三十條 保健食品廣告中宣傳療效或利用封建迷信進行保健食品宣傳的,按照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衛生部《食品廣告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第三十一條 違反《食品衛生法》或其它有關衛生要求的,依照相應規定進行處罰。
第七章 附 則
第三十二條 保健食品標准和功能評價方法由衛生部制訂並批准頒布。
第三十三條 保健食品的功能評價和檢測、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由衛生部認定的檢驗機構承擔。
第三十四條 本辦法由衛生部解釋。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自1996年6月1日起實施,其它衛生管理辦法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為准。

『肆』 保健食品相關法律法規

保健品行業有以下法律和規定:

1、《保健食品注冊管理辦法》;

2、《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范》 ;

3、《關於進一步規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 ;

4、《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物品名單》;

5、《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 ;

6、《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單》 ;

7、《保健食品管理辦法》。

以上法規涉及到的相關法規和規定還有很多。

(4)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保健食品管理辦法》為加強保健食品的監督管理,保證保健食品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的有關規定,衛生部於1996年3月15日令發布制定《保健食品管理辦法》(衛生部第46號令)。本辦法所稱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對保健食品、保健食品說明書實行審批制度。具體內容包括總則、保健食品的審批、保健食品的生產經營、保健食品標簽、說明書及廣告宣傳、保健食品的監督管理、罰則及附則等8部分。

《保健食品管理辦法》自1996年6月1日起實施,其他衛生管理辦法與《保健食品管理辦法》不一致,以該辦法為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保健食品管理辦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保健食品

『伍』 保健食品法律法規

1、《保健食品來注冊管自理辦法(試行)》【頒布單位】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頒布日期】
20050430【實施日期】
20050701
)》【文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局令第19號
2、《保健食品管理辦法
》【頒布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頒布日期】
19960315
【實施日期】
19960601
【文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46號

3、《保健食品標識規定》
【頒布單位】
衛生部
【頒布日期】
19960718
【實施日期】
19960718
【文號】
衛監發(1996)第38號
還有:
《保健食品命名規定》(試行)
《保健食品標識與產品說明書的標示內容及其標示要求》
《關於進一步加強保健食品人體試食試驗有關工作的通知》
《關於保健食品申請人變更備案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關於跨境生產保健食品產品申報有關事宜的通知》
《進口(含港、澳、台)保健食品產品注冊》
《關於調整進口保健食品注冊申請表及批准證書有關內容的通知》
《保健食品再注冊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保健食品產品技術要求規范的通知》
《保健食品注冊有關情況調查的通知》
《保健食品檢驗與評價技術規范》2003年版
《保健食品廣告審查有關事項的通知》
......等等

『陸』 《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出台了嗎

《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送審稿從2009年就開始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由於影響面太廣,裡面的條款很多操作性不強,到目前為止一直沒出台,估計以後更加不可能出台。

『柒』 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現在是否出台

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對保健食品實行嚴格監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以下簡稱《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保健食品,是指聲稱並經依法批准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保健食品應當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保健食品產品及說明書應當經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查批准。
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營養素補充劑納入保健食品管理。
第三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保健食品生產經營和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第四條 保健食品的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標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對社會和公眾負責,保證保健食品安全,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第五條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主管保健食品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保健食品有關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保健食品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與保健食品有關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六條 保健食品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引導企業依法生產經營,推動行業誠信建設,宣傳、普及保健食品安全知識。
第七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有權舉報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中違反本條例的行為,有權向有關部門了解保健食品質量安全信息,對保健食品監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二章 保健食品產品注冊管理
第八條 保健食品評價指導原則和功能范圍由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公布。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適時調整、公布保健食品的評價指導原則和功能范圍。
第九條 保健食品所使用的原料和輔料應當對人體安全無害,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和相關要求。
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葯材的物質的目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公布。
第十條 保健食品應當依法經過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批並取得產品注冊證。取得產品注冊證的保健食品應當使用國家食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的保健食品標志。
營養素補充劑應當依法經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安全性審查,實行備案管理。
第十一條 國產保健食品注冊的申請人應當是在中國境內合法登記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進口保健食品注冊的申請人應當是境外合法的保健食品生產廠商。
申請人應當對其申報產品的安全性和聲稱的功能負責。
第十二條 申請人申請保健食品注冊之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要求開展研製工作。

第十三條 申請保健食品注冊的,應當按照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向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報送產品的研發報告、配方、生產工藝、企業標准、標簽、說明書、安全性及功能性評價材料等資料、樣品,並提供相關證明文件。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在受理後30日內組織開展現場核查並抽樣送檢,提出意見後報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
申請進口保健食品注冊的,應當向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在受理後30日內抽樣送檢,必要時組織開展現場核查。
第十四條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組織對申請注冊的保健食品的安全性、功能性及質量可控性等進行技術審評和行政審批,對產品說明書、企業標准進行審定。對符合要求的,決定準予注冊,發給產品注冊證;對不符合要求的,決定不予注冊並書面說明理由。
對符合要求的進口保健食品,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將技術審評和行政審批情況通報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
第十五條 保健食品產品注冊證有效期為五年。有效期屆滿,需要繼續生產或者進口的,申請人應當在有效期屆滿前3個月內申請再注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再注冊:
(一)未在規定時限內提出再注冊申請的;
(二)其功能不在公布的功能范圍內的;
(三)在產品注冊證有效期內未生產銷售的;
(四)其他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情形的。
第十六條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技術審評和技術評價機構負責依據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和有關要求組織保健食品的技術審評和技術評價工作。
第十七條 保健食品標簽、說明書及名稱應當符合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
第三章 保健食品生產經營管理
第十八條 保健食品生產者對其生產產品的質量和安全負責。
第十九條 開辦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提出申請。
擬新建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應當依法取得產品注冊證,經檢查符合《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范》要求,取得《保健食品生產許可證》,憑《保健食品生產許可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注冊後,方可組織生產。《保健食品生產許可證》應當標明生產的保健食品品種。
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擬增加保健食品品種的,應當經《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范》檢查合格後,在《保健食品生產許可證》上予以標明。
第二十條 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具有同劑型生產條件的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可以接受委託生產保健食品。
委託方對所委託生產產品的質量安全負責;受委託方應當保證生產符合《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范》並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第二十一條 保健食品生產應當符合國家制定的《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范》要求。《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范》包括機構與人員、廠房與設施、設備、物料、衛生、驗證、文件、生產管理、質量管理、投訴與安全性事件報告、自查等內容。
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應當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規定建立原料進貨查驗記錄和食品出廠檢驗記錄,並應當如實記錄食品生產過程的安全管理情況。記錄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2年。
第二十二條 開辦保健食品批發企業,應當向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提出申請;開辦保健食品零售企業,應當向所在地縣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檢查符合《保健食品良好經營規范》要求的,發給《保健食品經營許可證》,憑《保健食品經營許可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注冊。
第二十三條 保健食品經營應當符合《保健食品良好經營規范》的要求。《保健食品良好經營規范》包括管理職責、人員與培訓、設施與設備、進貨與驗收、陳列與儲藏、銷售與服務、質量管理、投訴與安全性事件報告、自查等內容。
保健食品經營企業應當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建立進貨查驗記錄制度,應當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或者保留載有上述信息的進貨票據。記錄、票據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2年。
第二十四條 取得產品注冊證的進口保健食品應當經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檢驗合格後,海關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簽發的通關證明放行。
出口商出口保健食品的,應當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取得備案憑證後方可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申辦出口手續。
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應當根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出具的備案憑證,對出口保健食品進行監督、抽檢,發放通關證明。海關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簽發的通關證明放行。
第二十五條 保健食品及其用於保健食品的原料、輔料、包裝材料、檢驗規范和方法等保健食品的食品安全國家標准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將審定的進口保健食品產品企業標准通報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作為出入境檢驗檢疫的依據。
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應當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國家有關規定和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的產品配方、生產工藝進行生產,生產記錄應當完整准確。
第二十六條 保健食品生產者應當對其產品標簽、說明書內容的真實性負責,其標簽、說明書內容應當與批準的內容一致。
保健食品的標簽、說明書應當載明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標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
第二十七條 《保健食品生產許可證》和《保健食品經營許可證》有效期為五年。

『捌』 保健食品管理辦法什麼時候頒布

保健食品管理辦法
(1996年3月15日衛生部令第46號發布)
1996年03月15日 發布

准確名稱為《保健食品監內督管理條容例》,出在國務院送審中,原有報道有望在本年度6月出台。但到目前為止還未見頒布。

『玖』 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幾月份出台

保健食品管理抄辦法

(1996年3月15日衛生部令第46號發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保健食品的監督管理,保證保健食品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下稱(食品衛生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

第三條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以下簡稱衛生部)對保健食品、保健食品說明書實行審批制度。

『拾』 保健品管理條例 最新

《保健食品管理辦法》(1996年3月15日衛生部令第46號發布)

以下是網址:
http://www.sfda.gov.cn/WS01/CL0056/10749.html

熱點內容
六五普法規 發布:2025-05-15 02:31:30 瀏覽:950
錦州土地確權法律咨詢 發布:2025-05-15 02:31:21 瀏覽:604
合同勞動法辭退賠償 發布:2025-05-15 02:30:10 瀏覽:547
學前教育政策與法規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發布:2025-05-15 02:29:29 瀏覽:660
國際經濟法是指 發布:2025-05-15 02:29:21 瀏覽:394
我國會計法規體系的三個層次 發布:2025-05-15 02:23:49 瀏覽:954
企業法律顧問費 發布:2025-05-15 02:22:33 瀏覽:689
婚姻法實行一妻二夫制 發布:2025-05-15 02:17:57 瀏覽:456
法院辭舊迎新 發布:2025-05-15 02:17:07 瀏覽:596
法官勸人撤訴 發布:2025-05-15 02:07:54 瀏覽: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