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發布時間: 2020-12-31 23:09:11

1. 內蒙古自治區新舊人口與計劃生育條列的區別

為了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關於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決策部署和修改後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3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對《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進行了第四次修改。新《條例》較舊版有以下變化:
1、取消晚婚晚育假
原《條例》規定,公民比法定婚齡推遲三年以上初婚者為晚婚。已婚婦女比法定婚齡推遲四年以上初育者為晚育。晚婚者增加婚假十五日;晚育者增加產假三十日,並給予男方護理假十日。對晚婚晚育者還可以給予其他形式的獎勵。
新《條例》中取消了晚婚晚育假獎勵,明確規定,依法辦理結婚登記的夫妻增加婚假十五日;符合本條例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再增加產假六十日,並給予男方護理假二十五日。休假期間的工資、福利等待遇不變。
2、調整生育政策
新《條例》刪除了「全國人口在一千萬以下的其他少數民族公民,一對夫妻可以生育兩個子女」的內容。
新《條例》第十七條規定,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尊重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公民的生育意願。
新《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經批准可以再生育一胎:
(一)兩個子女中有病殘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醫學上認為夫妻可以再生育的;
(二)再婚夫妻(不含復婚),再婚前合計生育過兩個及以上子女,再婚後未生育子女的;
(三)再婚夫妻(不含復婚),再婚前合計只生育過一個子女,再婚後生育一個子女的;
(四)蒙古族公民,夫妻雙方均為非城鎮戶籍且從事農牧業生產,已有兩個子女均為女孩的;
(五)其他可以再生育的情形。
3、停發《獨生子女證》
按照「老人老辦法」的原則,新《條例》對獎勵政策延續、調整的內容和范圍作出規定,刪除了不符合新生育政策的有關內容。繼續對2016年1月1日前的獨生子女家庭給予獎勵和扶助。
新《條例》第四十條規定,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自願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並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可以繼續享受下列獎勵:
(一)每月十元以上的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農牧民獨女戶夫妻每月二十元以上的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至子女年滿十四周歲止;
(二)適當補助托幼費;
(三)退休時,夫妻雙方所在單位應當給予適當的獎勵。
旗縣級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具體獎勵標准。
第一款所列獎勵經費按照下列辦法發放:
(一)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職工的獎勵費由所在單位發給;
(二)農牧民、城鎮無業居民等其他人員的獎勵費由各級財政設立專項經費分級負擔;
(三)流動人口的獎勵費由戶籍所在地負責。
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後,自願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不再辦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不再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優惠待遇。
新《條例》第四十一條規定,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自願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並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的,戶籍所在地旗縣級人民政府應當一次性發給相當於當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牧民人均純收入一倍至三倍的扶助金。
新《條例》第四十二條規定,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符合本條例規定再生育的,停止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已經享受的獎勵不再退還。
4、優化計生服務與管理
新《條例》對生育登記服務制度進行了相應調整。
新《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符合本條例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應當在生育後六十日內到蘇木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辦理生育登記。
符合本條例規定,要求再生育子女的夫妻,應當向戶籍所在地嘎查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或者所在單位提出申請,經蘇木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審核後,由旗縣級人民政府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准發給《計劃生育服務證》。核發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決定。對不予批準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新《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機構,應當依法取得執業許可。
禁止任何未取得執業許可的機構和人員施行計劃生育手術。
為了一進步方便群眾辦證,結合婚育證明已進行電子化改革的情況,新《條例》對流動人口服務與管理規定作了相應修改,不再要求由當事人交驗、補辦紙質婚育證明,也不再要求有關部門、單位和個人協助查驗流入人口的婚育證明,而是規定此項工作由當地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負責辦理。
新《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服務和管理工作,由其戶籍所在地和現居住地人民政府共同負責,以現居住地管理為主,納入當地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實行在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由衛生和計劃生育、公安、工商行政管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房產管理等有關部門綜合管理的體制。
新《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育齡婦女離開戶籍所在地前,應當憑合法的婚姻狀況證明和居民身份證件,到當地旗縣級人民政府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或者蘇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免費辦理婚育狀況登記。
新《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流動人口現居住地旗縣級人民政府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或者蘇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及時核查育齡婦女的婚育狀況,並告知其接受當地的計劃生育服務與管理。婚育狀況登記不完備的,應當由當地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向戶籍地查詢。
流動人口現居住地的蘇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向流動人口進行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並組織有關單位向育齡夫妻提供技術服務。
新《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已婚育齡流動人口在現居住地生育前兩個子女的,經現居住地蘇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核查婚育狀況;核查無誤的,可以生育。
已婚育齡流動人口在現居住地生育第三個以上子女的,現居住地旗縣級人民政府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除核查婚育狀況外,還須查驗其戶籍所在地以及其他居住地旗縣級人民政府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核發的《計劃生育服務證》;核查無誤的,可以生育。
5、修改部分法規
根據《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新《條例》對原《條例》中的部分法律規定作了相應的修改。
新《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違反本條例規定生育子女的,應當按照以下標准繳納社會撫養費:
(一)符合本條例第十八條規定可以再生育,但未領取《計劃生育服務證》生育的,按照計征基數的五分之一徵收社會撫養費;
(二)未履行婚姻登記手續生育第一個子女的,按照計征基數徵收社會撫養費;符合婚姻登記條件,在生育後三個月內補辦婚姻登記手續的,免徵社會撫養費;
(三)超出本條例規定的生育數量多生育一個子女,夫妻雙方年總收入低於或者相當於當地計征基數標準的,按照計征基數的二至五倍徵收社會撫養費;高於計征基數標準的,按照計征基數的六至十倍徵收社會撫養費;
(四)有配偶的一方與他人生育第一個子女的,按照計征基數的十至十四倍徵收社會撫養費。
不符合本條例規定多生育兩個以上子女的,逐胎加倍徵收社會撫養費。
違反本條例規定多生育的子女屬雙胞胎、多胞胎的,按照一個子女計征社會撫養費。
收養子女超出本條例規定生育數量的,按照本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徵收社會撫養費,但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規定的除外。
社會撫養費的徵收,應當以子女出生上一年度旗縣級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牧民年人均純收入為計征基數。夫妻雙方或者一方是城鎮戶籍的,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計征基數;夫妻雙方是非城鎮戶籍的,以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為計征基數。
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在調查應當繳納社會撫養費的當事人的有關狀況時,有關部門和組織應當給予協助。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應當對所調查的信息予以保密。
新《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違反本條例規定生育子女的人員,除繳納社會撫養費外,是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其他人員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組織給予紀律處分。
新《條例》第四十五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的規定予以處罰:
(一)非法為他人施行計劃生育手術的;
(二)利用超聲技術和其他技術手段為他人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或者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的;
(三)進行假醫學鑒定、出具假計劃生育證明的;
(四)偽造、變造、買賣計劃生育證明的。
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http://www.nmgwjw.gov.cn/doc/2016/04/06/85989.shtml

2. 內蒙古自治區妻子生孩子丈夫陪產假有幾天

多數省份的《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條例》中規定男方陪產假一般是7天,晚婚晚育可延長至10天。但是也有長達30天的陪產假,例如河南省。陪產假期間的工資制度各單位也都不盡相同,獎金福利不變。還有部分地區可將男性的陪產假轉到女方的產假中去,由女性代替男性休假。 一般來說,相關勞動法規並無關於陪產假的明確規定,具體要看各地方、各企業的實際操作。有的地方或企業就可以,有的就不行。 如果你的狀況特殊,比如生活困難,妻子實在無人照顧,或醫院方面有相關的要求,可向單位申請困難補助或照顧。 建議咨詢所在省、當地的勞動部門。以下列舉部分城市的規定供參考。 l 上海陪產假規定:陪產假是晚育護理假按照上海市的有關規定陪產假實際上叫做晚育護理假。法律依據是《上海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三十三條 符合本條例規定生育的晚育婦女,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晚育假三十天,其配偶享受晚育護理假三天。晚婚假期間享受婚假同等待遇,晚育假、晚育護理假期間享受產假同等待遇。 注意,只限晚育,不是晚育的就沒有這個假期。 l 深圳市勞動法關於男士陪產假的規定:女職工滿23周歲依法登記結婚後懷孕生育第一個孩子(包括生育雙胞胎和多胞胎)的初產婦,可延長產假30天,並給予男方護理假10天——第一胎雙胎的話,男方沒有護理假。

3. 內蒙古人口與計劃生育生育條例什麼時候修改的

2016年3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版議《關於修改權<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第四次修正。

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1990年10月12日內蒙古自治區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根據1995年11月17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關於修改<內蒙古自治區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1999年11月29日內蒙古自治區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關於修改<內蒙古自治區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2002年9月27日內蒙古自治區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第一次修訂;2008年7月25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二次修訂;根據2014年3月31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關於修改<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第三次修正;根據2016年3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第四次修正)

4. 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什麼時候執行

作為《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屬於該地區的版地方性法規。
一權般情況下,法規中有明確規定的,按規定的時間執行;法規中無明確規定的,應該是該地方性法規公布之日起執行。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5. 2016年內蒙古計劃生育條例修正案全文,內蒙古婚假產假多少天

1、根據2016年3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新修訂的《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2016年1月1日以後,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內蒙古自治區《條例》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不再享受晚育假,但可以享受延長生育假的待遇。具體規定是:除享受國家規定的假...期外,增加產假六十日,並給與男方護理假十日。假期工資和獎金照發,福利待遇不變。 2、2016年1月1日以後,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內蒙古自治區《條例》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不再享受晚育假,但可以享受延長生育假的待遇。具體規定是:除享受國家規定的假期外,增加產假六十日,並給與男方護理假十日。假期工資和獎金照發,福利待遇不變。 3、產假:2016年1月1日及以後(日期以孩子出生證明上的日期為准)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我自治區《條例》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可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天數98日,增加產假60日,增加後產假為158日,取消孕假期;男方護理假國家規定10日不變。假期工資和獎金照發,福利待遇不變,生育日期在此之前的按照老政策執行。

6. 內蒙古2016年產假新規定,內蒙古產假多少天

內蒙古產假為158天,婚假為15天。

央廣網呼和浩特4月1日消息:內蒙古自治區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內21次會議容表決通過了修改《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明確取消晚婚假,並增加15天婚假,增加後婚假為18天,女性除享受國家規定的98天產假外,再增加產假60天,明確為158天,並給予男方護理假25天。休假期間的工資、福利等待遇不變。

拓展資料:

1、新的《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明確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刪除了對全國人口在一千萬以下的其他少數民族公民生育政策單獨作出的規定,並提出尊重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公民的生育意願。

2、截至目前,為與新計生法相適應,推進「全面兩孩」政策落地,已經有包括北京、上海、廣東、福建、天津、內蒙古在內的至少19個省份修改了本地區的計生條例,各地的產假分別延長至128天到7個月不等。

7.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區計劃生育家庭特別獎勵扶助補助是一次性的嗎

內蒙古自治區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對象確認條件的政策解釋
一、關於「本人及配偶均為農牧業戶口或界定為農牧區居民戶口」的解釋。 (一)「界定為農村牧區居民戶口」是特指在實行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的地區,與「城鎮居民戶口」相應的戶口類型。各蘇木鄉(鎮)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從是否屬於農牧業戶口、現戶口登記地址是否在村委會;是否有承包責任田或草牧場、以從事農牧業生產為主要來源;是否享受城鎮居民社會保障和福利待遇等方面進行具體界定。 (二)獎勵扶助對象的戶口性質必須具備以下情況之一:1、又方均是農牧業戶口;2、雙方均界定為農村牧區居民戶口;3、一方是農牧業戶口且另一方界定為農牧區居民戶口。喪偶或離異的以本人戶口是否為農牧業戶口或界定為農村牧區居民戶口進行界定,為防止弄虛作假,離異的需村委會出具離異後雙方未在一起生活過的證明。 (三)以下幾種情況不能作為獎勵扶助對象:1、口袋戶、戶口待定待落、沒有戶口的人員;2、只有一方是農牧業戶口或界定為農村牧區居民戶口,另一方不屬農牧業戶口或界定為農村牧區居民戶口的。 (四)若雙方戶口都在同一蘇木鄉鎮的獎勵扶助雙方;若一方戶口在本蘇木鄉鎮的只獎勵扶助戶口在本地的一方,另一方在其戶口所在蘇木鄉鎮獎勵扶助;若戶口不在本地的一方也想在本地享受獎勵扶助,需戶口所在地出具屬農業牧區戶口、且當地未進行獎勵扶助的證明。 二、關於「1973年至2001年間沒有違反計劃生育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生育」的解釋。 (一)獎勵扶助對象必須是已婚,為1933年1月1日以後出生且至少一方曾經生育過子女。「已婚」包括離婚、喪偶等。未婚者不能作為獎勵扶助對象,如光棍撫養、未婚單身子女生育等。一方曾經生育過子女指夫婦至少一方必須生育過子女。雙方均未曾生育過子女的夫婦不能作為調查登記及獎勵對象。 (二)「本人及配偶沒有違反計劃生育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生育」指從1973年國務院計劃生育領導小組制定關於「晚、稀、少」的計劃生育政策開始,到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頒布以來,在此期間夫婦雙方均沒有違反計劃生育法規和政策規定生育。 具體到我區1982年6月25日以後結婚生育的,界定夫妻生育子女是否符合計劃生育法規和政策規定,以1982年6月25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制定的《內蒙古自治區關於實行計劃生育的若干規定》(試行)為准;1988年12月8日到1990年10月12日生育的以自治區人民政府制定的《內蒙古自治區計劃生育暫行規定》為准;1990年10月12日至2002年12月1日生育的以《內蒙古自治區計劃生育條例》(1990年10月12日內蒙古自治區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知)及以後兩次修正和《關於〈內蒙古自治區計劃生育條例〉具體應用中若干問題的解釋》(1995年11月17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關於修改《內蒙古自治區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的第一次修正。1999年11月29日內蒙古自治區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內蒙古自治區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以及《關於〈內蒙古自治區計劃生育條例〉具體應用中若干問題的解釋》)為准。2002年12月1日以後生育以《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2002年9月27日內蒙古自治區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修訂、2003年12日1日施行)為准。只要一方曾經違反計劃生育法規和政策規定生育過小孩、或無證生育、不夠間隔生育,就不能作為獎勵扶助對象。雙女戶雖間隔不夠但已做絕育手術的,可以作為獎勵扶助對象。 三、關於「本人及配偶現存一個子女,或現存兩個女孩或子女死亡現無子女」的解釋。 (一)該條件包括以下三種情況:1、夫婦曾生育一個子女或兩個女孩,現存一個子女或兩個女孩或因小孩死亡現無子女的;2、夫婦曾生育子女不屬上述第1條規定,但符合當時計劃生育法規和政策生育的,子女死亡(界定時間為母親育齡期內),現存一個子女或兩個女孩或現無子女的;3、夫婦因不育合法收養一個女孩又生育一個女孩,現存一個女孩或兩個女孩或因小孩死亡無子女的。以下三種情況無論現存子女如何均不包括在內:1、曾經生育後收養子女的;2、未曾生育收養子女的;3、未曾生育也未收養子女的。 (二)本人及配偶現存的子女包括親生子女(含送養、寄養、判隨前夫或前妻)和收養子女;再婚夫婦現存子女累計計算,同居、組合家庭無合法證件者,單獨計運算元女數。 (三)收養子女認定是指1992年《收養法》頒布以前合法收養的子女認定必須同時具備以下要件:戶口在一起;共同生活;屬於子女關系;分別由村委會和5人以上與本人無任何親戚關系的其他人做出書面證明並簽字;1992年以後的收養行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規定的予以登記,但收養兩個孩子(民政部門委託收養的除外)的不予登記。 四、關於「出生在1933年1月1日至1944年12月31日之間」的解釋。 獎勵扶助對象年齡的確認應以本人身份證的出生時間為准,對未辦理過身份證的則以戶口簿登記的出生時間為准。出生在1933年1月1日至1944年12月31日之間的夫妻作為2004年年滿60周歲的獎勵扶助對象。夫婦雙方只有一方出生在期間的只登記符合年齡條件的一方,不登記另一方。出生年月以戶口登記為准。

8. 呼和浩特鐵路局的陪產假如何規定的

由於呼和浩特市。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那麼,根據《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與計劃回生答育條例》第三十九條 規定,依法辦理結婚登記的夫妻增加婚假十五日;符合本條例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再增加產假六十日,並給予男方護理假二十五日。休假期間的工資、福利等待遇不變。

9. 內蒙古公務員陪產假是多少天

內蒙古公務員陪產假是25天。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第三十六條依法回辦理結婚登記的答夫妻增加婚假十五日;符合本條例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再增加產假六十日,並給予男方護理假二十五日。休假期間的工資、福利等待遇不變。

(9)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擴展閱讀

每個省《計劃生育條例》對法定陪產假的規定都不盡相同。

男二十五周歲、女二十三周歲以上初婚的為晚婚;已婚婦女晚婚後生育或者二十四周歲以上生育第一個子女的為晚育。實行晚婚、晚育的夫妻雙方,享受下面的優待:

國家工作人員和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實行晚婚的,其婚假為30天;實行晚育的,其產假為105天,並給男方護理假15天;

育齡夫妻系城鎮居民,領取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享受優待與獎勵:

在產假期滿前領證的,女方產假增加50天,並給男方增加護理假5天。

10. 內蒙古生育保險報銷按158天算嗎

目前內蒙古產假為158天,而根據內蒙古生育保險的規定,生育津貼是根據產假天數計算津貼的,那麼就是按照158天計算。

內蒙古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對《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修改。新的《條例》明確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刪除了對全國人口在一千萬以下的其他少數民族公民生育政策單獨作出的規定,並提出尊重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公民的生育意願。
修改後的《條例》取消了晚婚假和晚育假,明確規定增加婚假十五日,符合條例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除享受國家規定產假外,再增加產假六十日,並給予男方護理假二十五日;休假期間的工資、福利等待遇不變。

關於印發內蒙古自治區生育保險試行辦法的通知(內人社發[2010]32號)
第十四條 生育保險待遇包括:
(一)生育醫療費。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內,因為妊娠、生育或者終止妊娠發生的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
(二)生育津貼。女職工產假期間享受生育津貼。生育津貼以所屬統籌地區單位繳費基數為依據,按規定的產假期計發。生育津貼低於本人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
(三)一次性分娩營養補助費。按所屬統籌地區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具體比例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確定。
(四)計劃生育手術費用。包括職工因為計劃生育實施放置或者取出宮內節育器、流產術、引產術、絕育及復通手術所發生的醫療費用。
(五)男職工假期津貼。已參保的男職工按規定享受的護理假期津貼,以所屬統籌地區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按規定的假期時間計發。
本條規定的生育保險待遇項目中,除第(一)、(二)、(四)項應當支付外,第(三)、(五)項和行政事業單位生育津貼是否支付由所屬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熱點內容
2014國際經濟法熱點 發布:2025-07-13 02:05:50 瀏覽:120
小學生法律知識競賽簡答題 發布:2025-07-13 02:05:48 瀏覽:264
勞動法公司工裝 發布:2025-07-13 01:59:08 瀏覽:915
屬於經濟法調整的 發布:2025-07-13 01:56:48 瀏覽:197
婚姻法24條貼吧 發布:2025-07-13 01:56:36 瀏覽:819
張金玉法學 發布:2025-07-13 01:47:10 瀏覽:779
高中道德作文 發布:2025-07-13 01:46:38 瀏覽:843
全國模範法官公示 發布:2025-07-13 01:40:52 瀏覽:657
律師雅稱 發布:2025-07-13 01:26:06 瀏覽:204
桐柏老法院 發布:2025-07-13 01:25:22 瀏覽: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