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管理條例
Ⅰ 《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了啥
(一)確立「收費」與「收稅」長期並行的兩個公路體系發展模式。
突出了收費公路和非收費公路的不同政策,體現了兩個公路體系統籌發展的導向。一是從資金來源上,明確政府對非收費公路的投入義務;明確收費公路的多元化籌資渠道。二是從等級構成上,明確收費公路以高速公路為主體;三是明確政府收費公路不得無償劃撥,除收費公路權益外,收費公路資產不得轉讓和上市交易。
(二)調整兩種類型收費公路的內涵。
一是將通過政府舉債方式建設的公路統一表述為政府收費公路。未來政府管理的收費公路建設、改擴建資金將統一採取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方式籌集,用通行費償還,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二是在經營性公路中增加了採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的內涵,並統一表述為特許經營公路。
(三)調整政府收費公路統借統還制度。
一是將現行《條例》規定的「統一貸款、統一還款」修改為「統一舉債、統一收費、統一還款」。二是統借統還的主體由省級交通主管部門修改為「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三是將統借統還的范圍限定為「政府收費公路中的高速公路」。通過以省為單位對高速公路實行統收統支、統一管理,降低了政府收費公路的融資和運營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增強政府償債能力,降低政府性債務風險。
(四)明確經營性公路實行特許經營制度。
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聯合發布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的規定,明確經營性公路實行特許經營制度。一是明確採用招標投標等競爭方式選擇投資者;二是通過簽訂特許經營協議,明確特許經營者的公路養護管理、保證服務質量、信息公開的義務,明確合理回報、風險分擔等內容。
(五)提高收費公路的設置門檻。
嚴格控制高速公路以外的收費里程規模,嚴格收費公路的設置,由原來中西部經批准二級公路可以收費的規定,進一步限定為新建和改建技術等級為二級以下(含二級)的公路不得收費。並明確已經取消收費的二級公路升級改造為一級公路的,不得重新收費。最終實現只有高速公路收費,其他公路全部回歸公共財政承擔的目標;此外,還提高了獨立收費橋隧的設置標准,由原來的二車道800米和四車道500米統一提高為1000米以上。
(六)調整收費期限。
一是政府收費公路中的高速公路實行統借統還,修訂後的《條例》不再規定具體的收費期限,按照用收費償還債務的原則,以該路網實際償債期為准確定收費期限。高速公路以外的政府收費公路,維持現行《條例》最長不超過15年、中西部最長不超過20年的規定。二是特許經營公路的經營期限按照收回投資並有合理回報的原則確定。其中高速公路的經營期限一般不得超過30年,對於投資規模大、回報周期長的高速公路,可以約定超過30年的特許經營期限。高速公路以外一級公路及橋隧的經營期限,維持現行《條例》最長不超過25年、中西部最長不得超過30年的規定。三是政府收費高速公路在政府性債務償清後,以及特許經營高速公路經營期屆滿後,其養護、管理資金可按滿足基本養護、管理支出需求和保障效率通行的原則實行養護管理收費,以解決高速公路養護費用的問題,保證高速公路正常通行。四是對一級收費公路改建為高速公路或者提高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增加了政府債務或社會投資的改擴建工程,可重新核定償債期限或經營期限。除高速公路以外,其他所有政府收費公路和特許經營公路在償債期、經營期滿後必須停止收費,其剩餘政府性債務經審計後全部納入預算管理。
(七)進一步規范收費公路轉讓。
一是明確轉讓政府收費公路權益中的收費權,應當綜合考慮轉讓的必要性、合理性、社會承受力、債務余額等因素,並嚴格限制。二是對政府收費公路收費權轉讓的出讓價作了規定,不得低於資產評估機構評估的價值。三是明確轉讓特許經營公路收費權,應當徵得簽訂該特許經營協議的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同意,並重新簽訂特許經營協議。四是明確不得以轉讓為由提高車輛通行費標准。轉讓政府收費公路的收費權可延長不超過5年的收費期限,轉讓特許經營公路收費權不得延長經營期限。
(八)強化政府對收費公路的監管。
一是明確政府收費公路收支納入預算管理,加強政府對收費公路資金使用、公路技術狀態和通行服務水平的監管;二是通過特許經營協議明確經營者的權利義務,規范和限制特許經營行為,防止出現不合理收益或者服務質量不到位的行為;三是明確收費公路養護應急保通、治理超限超載等義務及措施,進一步強化政府及經營者的服務職能;四是建立收費公路信息公開制度,明確和落實收費公路相關信息向社會公示的主體、內容、形式及相關責任;五是通過高速公路實行聯網收費和電子不停車收費,減少收費站數量,提高通行效率和服務水平。
Ⅱ 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第七條是如何規定的
第七條
收費公路的經營管理者,經依法批准有權向通行收費公路的車輛收取車輛通行內費。
軍隊車輛、武警容部隊車輛,公安機關在轄區內收費公路上處理交通事故、執行正常巡邏任務和處置突發事件的統一標志的制式警車,以及經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執行搶險救災任務的車輛,免交車輛通行費。
進行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運輸聯合收割機(包括插秧機)的車輛,免交車輛通行費。聯合收割機不得在高速公路上通行。
第八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非法干預收費公路的經營管理,擠占、挪用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依法收取的車輛通行費。
Ⅲ 簡答題根據《收費管理條例》收費公路的收費期限如何界定
政府還貸公路的收費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0年,經營性公路的收費期限最長不得超過30年。版
《收費公路管理條例權》
第十四條收費公路的收費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按照下列標准審查批准:
(一)政府還貸公路的收費期限,按照用收費償還貸款、償還有償集資款的原則確定,最長不得超過15年。國家確定的中西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政府還貸公路收費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0年;
(二)經營性公路的收費期限,按照收回投資並有合理回報的原則確定,最長不得超過25年。國家確定的中西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經營性公路收費期限,最長不得超過30年。
Ⅳ 物業收費新規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規范物業服務收費行為,保障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和《物業管理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物業服務收費,是指物業管理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相關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秩序,向業主所收取的費用。
第三條國家提倡業主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機制選擇物業管理企業;鼓勵物業管理企業開展正當的價格競爭,禁止價格欺詐,促進物業服務收費通過市場競爭形成。
第四條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物業服務收費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物業服務收費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物業服務收費應當遵循合理、公開以及費用與服務水平相適應的原則。
第六條物業服務收費應當區分不同物業的性質和特點分別實行政府指導價和市場調節價。具體定價形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會同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確定。
第七條物業服務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的,有定價許可權的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物業管理服務等級標准等因素,制定相應的基準價及其浮動幅度,並定期公布。具體收費標准由業主與物業管理企業根據規定的基準價和浮動幅度在物業服務合同中約定。實行市場調節價的物業服務收費,由業主與物業管理企業在物業服務合同中約定。
第八條物業管理企業應當按照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的規定實行明碼標價,在物業管理區域內的顯著位置,將服務內容、服務標准以及收費項目、收費標准等有關情況進行公示。
第九條業主與物業管理企業可以採取包干制或者酬金制等形式約定物業服務費用。
包干制是指由業主向物業管理企業支付固定物業服務費用,盈餘或者虧損均由物業管理企業享有或者承擔的物業服務計費方式。
酬金制是指在預收的物業服務資金中按約定比例或者約定數額提取酬金支付給物業管理企業,其餘全部用於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的支出,結余或者不足均由業主享有或者承擔的物業服務計費方式。
第十條建設單位與物業買受人簽訂的買賣合同,應當約定物業管理服務內容、服務標准、收費標准、計費方式及計費起始時間等內容,涉及物業買受人共同利益的約定應當一致。
第十一條實行物業服務費用包干制的,物業服務費用的構成包括物業服務成本、法定稅費和物業管理企業的利潤。實行物業服務費用酬金制的,預收的物業服務資金包括物業服務支出和物業管理企業的酬金。
Ⅳ 《物業管理條例》對物業服務收費作出原則規定:「物業服務收費應遵循什麼原則」
"理、公開以及費用與服務水平相適應的原則"
參考:
--------------
第四十一條物業服務收費應當遵版循合理、權公開以及費用與服務水平相適應的原則,區別不同物業的性質和特點,由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按照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物業服務收費辦法,在物業服務合同中約定。
Ⅵ 物業管理條例的收費是怎樣規定的
根據《物業管理條例》
第四十條
物業服務收費應當遵循合理、公開以及費用與服務水平相適應的原則,區別不同物業的性質和特點,由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按照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物業服務收費辦法,在物業服務合同中約定。
第四十一條
業主應當根據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交納物業服務費用。業主與物業使用人約定由物業使用人交納物業服務費用的,從其約定,業主負連帶交納責任。
已竣工但尚未出售或者尚未交給物業買受人的物業,物業服務費用由建設單位交納。
第四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物業服務收費的監督。
第四十三條
物業服務企業可以根據業主的委託提供物業服務合同約定以外的服務項目,服務報酬由雙方約定。
第四十四條
物業管理區域內,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通信、有線電視等單位應當向最終用戶收取有關費用。
物業服務企業接受委託代收錢款費用的,不得向業主收取手續費等額外費用。
(6)收費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物業管理費的構成
商品房的物業管理費一般由以下一些項目構成:
(1)公共物業及配套設施的維護保養費用,包括外牆、樓梯、步行廊、升降梯(扶梯)、中央空調系統、消防系統、保安系統、電視音響系統、電話系統、配電器系統、給排水系統及其他機械、設備、機器裝置及設施物業管理等。
(2)聘用管理人員的薪金,包括工資、津貼、福利、保險、服裝費用等。
(3)公用水電的支出,如公共照明、噴泉、草地淋水等。
(4)購買或租賃必需的機械及器材的支出。
(5)物業財產保險(火險、災害險等)及各種責任保險的支出。
(6)垃圾清理、水池清洗及消毒滅蟲的費用。
(7)清潔公共地方及幕牆、牆面的費用。
(8)公共區域植花、種草及其養護費用。
(9)更新儲備金,即物業配套設施的更新費用。
(10)聘請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的費用。
(11)節日裝飾的費用。
(12)管理者酬金。
(13)行政辦公支出,包括文具、辦公用品等雜項以及公共關系費用。
(14)公共電視接收系統及維護費用。
(15)其他為管理而發生的合理支出。
Ⅶ 物業收費管理新規管理辦法
物業收費管理的規定,基本都是按照物業管理條例,來進行收費,只要你是小區業主的話,按照你們小區物業費的收費標准,按時繳納物業費就可以。
物業管理條例,是這樣的內容。
物業管理條例全國統一正式實行。以北京為例,《北京市物業管理辦法》出台10年後,新物業管理法規《北京物業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從明日開始正式實行,此《條例》包含了業主大會、公共設施、物業費、停車位、小區管理等多項與業主密切相關的內容,細則共104條。
《條例》針對小區業主委員會成立難的現狀,引入了物業管理委員會組織形式,符合不具備成立業主大會條件的、具有成立業主大會條件但確有困難無法成立業主大會的、成立業主大會但無法選舉業主委員會的,等相關情形,可由小區所在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業主、物業代表人組成物業管理委員會,推動成立業主大會。
物業管理委員會的任期一般不超過三年。期滿仍未成立業主大會、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的,由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重新組建物業管理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組建的具體辦法,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制定。
除了推動成立業主大會的職能外,物業管理委員會還會承擔起協商物業管理費、車位使用、公共設施管理等責任。
以物業服務費為例,《條例》規定,物業服務收費實行市場調節價,由業主和物業管理人進行協商,並適時調整。同時,要求市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發布物業服務項目清單,明確服務標准和內容,行業協會發布物業服務項目成本信息和計價規則,供協商物業服務費時參考。這意味著物業服務企業和業主擁有了相對自由的議價空間,服務品質將成為物業費高低的決定因素。
小區居民較為關注的停車難的問題有望得到解決,物業服務人應當在物業管理區域內顯著位置設置公示欄,如實公示、及時更新物業服務內容和標准、收費標准和方式,以及物業管理區域內車位、車庫的出售和出租情況等信息。
此外,對於對於前期物業,《條例》明確了建設單位承擔前期物業服務責任。建設單位銷售房屋前,應當選聘前期物業服務人,簽訂前期物業服務合同,前期物業服務合同期限最長不超過二年,具體期限在前期物業服務合同中約定。
前期物業期限屆滿前三個月,由業主共同決定是否繼續使用前期物業服務人,期限屆滿,業主與新物業服務人簽訂的物業服務合同生效之前,前期物業服務人繼續提供服務。限未滿或者未約定前期物業服務期限,業主與新物業服務人簽訂的物業服務合同生效的,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終止。
Ⅷ 《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中對收費公路收費站的設置有哪些要求
11月1日,我國第一部規范公路收費的專門法規《收費公路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了。這部全國性的公路收費法規具有哪些現實意義?對收費公路提出了哪些要求?與過去相比有哪些不同?記者就此采訪了市公路局副局長朱福生同志。 朱福生說,《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依法規范了公路收費管理的合法行為,強化了政府的行業管理,維護了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對促進公路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提供運輸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該《條例》的出台填補了我國收費公路管理法規的空白,為各級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規范和加強收費公路管理,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收費站點設置過多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依據。 《條例》規定的內容比較具體、明確、可操作性強。明確提出「公路發展應當堅持非收費公路為主,適當發展收費公路。」這是今後我國公路事業發展的一條基本原則。並規定東部地區不再建設技術標准為二級的收費公路。《條例》要求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要加強維護,保證收費公路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為通行車輛和人員提供優質的服務。收費道口的設置應當符合車輛行駛安全的要求,不得造成車輛堵塞。另外,為了支持農業,增加農民收入,該《條例》還特別規定:進行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和插秧機以及運輸這些農業機械的車輛,免交車輛通行費,對國家規定的綠色通道上運輸鮮活農產品的車輛,可以適當降低車輛通行費的標准或免交車輛通行費。 《條例》還對收費站點的設置作出了具體規定。收費公路收費站的設置必須由省級人民政府審批,高速公路以及其它封閉式的收費公路,除兩端出人口外,不得在主線上設置收費站,省際之間確需設置收費站的除外。非封閉式收費公路的同一主線上,相鄰收費站的間距不得少於50公里。高速公路以及其它封閉式收費公路應當實行計算機聯中國收費,提高車輛通行效率和收費公路中國絡化服務與管理水平。 《條例》還同時規定,全部由政府投資或者社會組織、個人捐資建設的道路,不得收取車輛通行費;收費公路不得邊建設邊收費;轉讓收費公路權益的,應向社會公布,採取招標的方式,公平、公正、公開地選擇經營管理者,並依法訂立轉讓協議;擅自批准收費公路建設、收費站、收費期限、車輛通行收費標准或者收費公路權益轉讓的,由省級人民政府責令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