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條例
⑴ 手機版二戰風雲中移民條例怎樣獲得
在人口那裡買或者通過做任務獲得。
⑵ 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移民條例中第一項第18條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當地規定可以起一層,不可以起兩層
按照《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移民條例》規定:
第十八條農村居民點遷建應當按照移民安置規內劃,依法容編制新居民點建設規劃。編制新居民點建設規劃,應當因地制宜,有利生產,方便生活。
新建居民點的道路、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由鄉(鎮)、村統一組織施工。
房屋拆遷補償資金按照農村房屋補償標准包干到戶,由移民用於住房建設。
移民建造住房,可以分戶建造,也可以按照自願原則統一建造。有關地方人民政府以及村民委員會不得強行規定建房標准。
地方政府強行規定建房標準是明顯違背條例規定的。
⑶ 移民搬遷賠償條例
按照《土地管理法》、《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執行內,對於違容法強制拆遷、採取斷水斷電的方式拆遷的行為,你可以向上級紀委監察局、糾紛辦、政府投訴反映。當然,最根本的解決還是司法途徑,你應當收集好誰強制拆遷、誰斷水斷電及給你們造成損失的書面材料,以備將來起訴之需。
⑷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釋義的介紹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國務院令第471號)已於2006年回7月7日發布,自2006年9月1日起執答行。為全面理解、准確把握移民條例精神,避免對政策理解上的偏差,國務院法制辦、水利部組織參與《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修訂、起草工作的領導、專家、學者和部分從事移民工作的同志編寫了本書。本書對條例中條文的制定目的、制定依據、主要概念和內容進行了逐,條解釋,並針對條文實際執行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提示。本書內容全面、系統、實用,是從事水庫移民工作的各級領導和管理幹部、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廣大移民學習、貫徹、實施移民條例的重要參考書。
⑸ 請問移民後將按照哪國條例執行
國內財產部分適用國內法,不動產一般是適用不動產所在國法的.
⑹ F2B簽證 中 移民國籍法案212條(a)(4)條例內容是什麼
INA: ACT 212 - GENERAL CLASSES OF ALIENS INELIGIBLE TO RECEIVE VISAS AND INELIGIBLE FOR ADMISSION; WAIVERS OF INADMISSIBILITY
(a) Classes of Aliens Ineligible for Visas or Admission.-Except as otherwise provided in this Act, aliens who are inadmissible under the following paragraphs are ineligible to receive visas and ineligible to be admit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4) Public charge.-
(A) In general.-Any alien who, in the opinion of the consular officer at the time of application for a visa, or in the opinion of the Attorney General at the time of application for admission or adjustment of status, is likely at any time to become a public charge is inadmissible.6
(B) Factors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i) In determining whether an alien is excludable under this paragraph, the consular officer or the Attorney General shall at a minimum consider the alien's-
(I) age;
(II) health;
(III) family status;
(IV) assets, resources, and financial status; and
(V) ecaltion and skills
(ii) In addition to the factors under clause (i), the consular officer or the Attorney GeneGeneral may also consider any affidavit of support under section 213A for purposes of exclusion under this paragraph.
(C) Family-Sponsored immigrants.-Any alien who seeks admission or adjustment of status under a visa issued under section 201(b)(2) or 203(a) is excludable under this paragraph unless-
(i) the alien has obtained-
(I) status as a spouse or a child of a United States citizen pursuant to clause (ii), (iii), or (iv) or section 204(a)(1)(A), or
(II) classification pursuant to clause (ii) or (iii) of section 204(a)(1)(B); or
(ii) the person petitioning for the alien's admission (including any additional sponsor required under section 213A(f)) has executed an affidavit of support described in section 213A with respect to such alien.
(D) Certain employment-based immigrants.-Any alien who seeks admission or adjustment of status under a visa number issued under section 203(b) by virtue of a classification petition filed by a relative of the alien (or by an entity in which such relative has a significant ownership interest) is excludable under this paragraph unless such relative has executed an affidavit of support described in section 213A with respect to such alien.
⑺ 紐西蘭移民條例49條是什麼內容
1、不是紐西蘭移民條例(Immigration Regulations 2010)第49條。紐西蘭移民條例總共6大部分、5大附件,只有34大條;專
2、您說的應該屬是紐西蘭移民法(Immigration Act 2009)第49條。
3、紐西蘭移民法第49條共有2款9項,主要規定的是紐西蘭各類簽證的限制條款。如:如果是永久居民類簽證,應該在簽證(貼在護照上的那張不幹膠貼紙)上註明什麼條件(一般是簽證持有人必須在綠卡簽發後六個月內首次登陸紐西蘭來「激活」這個綠卡,以及前兩年居住滿一定時間後即可轉為永久回簽等條款);如果是臨時訪問簽證,應該在簽證上註明什麼條件;同時,規定此類條款賦予持證人什麼權利;如:是單次往返還是多次往返紐西蘭,還是具體幾次;以及有效期等;
4、簡言之,紐西蘭移民法第49條就是規定紐西蘭簽證上應該載明什麼條件和內容。英文原版內容如下:
In the name of God, Amen!
⑻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的條例全文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
(2006年7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71號公布根據2013年7月1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一次修訂根據2013年12月7日《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二次修訂)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做好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工作,維護移民合法權益,保障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的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國家實行開發性移民方針,採取前期補償、補助與後期扶持相結合的辦法,使移民生活達到或者超過原有水平。第四條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應當遵循下列原則:(一)以人為本,保障移民的合法權益,滿足移民生存與發展的需求;(二)顧全大局,服從國家整體安排,兼顧國家、集體、個人利益;(三)節約利用土地,合理規劃工程佔地,控制移民規模;(四)可持續發展,與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五)因地制宜,統籌規劃。第五條移民安置工作實行政府領導、分級負責、縣為基礎、項目法人參與的管理體制。國務院水利水電工程移民行政管理機構(以下簡稱國務院移民管理機構)負責全國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管理和監督。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組織和領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移民管理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管理和監督。
第二章移民安置規劃
第六條已經成立項目法人的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由項目法人編制移民安置規劃大綱,按照審批許可權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移民管理機構審批;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移民管理機構在審批前應當徵求移民區和移民安置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意見。沒有成立項目法人的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移民區和移民安置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編制移民安置規劃大綱,按照審批許可權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移民管理機構審批。第七條移民安置規劃大綱應當根據工程佔地和淹沒區實物調查結果以及移民區、移民安置區經濟社會情況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編制。工程佔地和淹沒區實物調查,由項目主管部門或者項目法人會同工程佔地和淹沒區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實施;實物調查應當全面准確,調查結果經調查者和被調查者簽字認可並公示後,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簽署意見。實物調查工作開始前,工程佔地和淹沒區所在地的省級人民政府應當發布通告,禁止在工程佔地和淹沒區新增建設項目和遷入人口,並對實物調查工作作出安排。第八條移民安置規劃大綱應當主要包括移民安置的任務、去向、標准和農村移民生產安置方式以及移民生活水平評價和搬遷後生活水平預測、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淹沒線以上受影響范圍的劃定原則、移民安置規劃編制原則等內容。第九條編制移民安置規劃大綱應當廣泛聽取移民和移民安置區居民的意見;必要時,應當採取聽證的方式。經批準的移民安置規劃大綱是編制移民安置規劃的基本依據,應當嚴格執行,不得隨意調整或者修改;確需調整或者修改的,應當報原批准機關批准。第十條已經成立項目法人的,由項目法人根據經批準的移民安置規劃大綱編制移民安置規劃;沒有成立項目法人的,項目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移民區和移民安置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經批準的移民安置規劃大綱編制移民安置規劃。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的移民安置規劃,按照審批許可權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移民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移民管理機構審核後,由項目法人或者項目主管部門報項目審批或者核准部門,與可行性研究報告或者項目申請報告一並審批或者核准。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移民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移民管理機構審核移民安置規劃,應當徵求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以及移民區和移民安置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意見。第十一條編制移民安置規劃應當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遵循本地安置與異地安置、集中安置與分散安置、政府安置與移民自找門路安置相結合的原則。編制移民安置規劃應當尊重少數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移民安置規劃應當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相銜接。第十二條移民安置規劃應當對農村移民安置、城(集)鎮遷建、工礦企業遷建、專項設施遷建或者復建、防護工程建設、水庫水域開發利用、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措施、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資金概(估)算等作出安排。對淹沒線以上受影響范圍內因水庫蓄水造成的居民生產、生活困難問題,應當納入移民安置規劃,按照經濟合理的原則,妥善處理。第十三條對農村移民安置進行規劃,應當堅持以農業生產安置為主,遵循因地制宜、有利生產、方便生活、保護生態的原則,合理規劃農村移民安置點;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結合小城鎮建設進行。農村移民安置後,應當使移民擁有與移民安置區居民基本相當的土地等農業生產資料。第十四條對城(集)鎮移民安置進行規劃,應當以城(集)鎮現狀為基礎,節約用地,合理布局。工礦企業的遷建,應當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結合技術改造和結構調整進行;對技術落後、浪費資源、產品質量低劣、污染嚴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應當依法關閉。第十五條編制移民安置規劃應當廣泛聽取移民和移民安置區居民的意見;必要時,應當採取聽證的方式。經批準的移民安置規劃是組織實施移民安置工作的基本依據,應當嚴格執行,不得隨意調整或者修改;確需調整或者修改的,應當依照本條例第十條的規定重新報批。未編制移民安置規劃或者移民安置規劃未經審核的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項目,有關部門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其建設,不得為其辦理用地等有關手續。第十六條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資金、依法應當繳納的耕地佔用稅和耕地開墾費以及依照國務院有關規定繳納的森林植被恢復費等應當列入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概算。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資金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農村居民點遷建、城(集)鎮遷建、工礦企業遷建以及專項設施遷建或者復建補償費(含有關地上附著物補償費),移民個人財產補償費(含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和搬遷費,庫底清理費,淹沒區文物保護費和國家規定的其他費用。第十七條農村移民集中安置的農村居民點、城(集)鎮、工礦企業以及專項設施等基礎設施的遷建或者復建選址,應當依法做好環境影響評價、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勘察、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第十八條對淹沒區內的居民點、耕地等,具備防護條件的,應當在經濟合理的前提下,採取修建防護工程等防護措施,減少淹沒損失。防護工程的建設費用由項目法人承擔,運行管理費用由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管理單位負責。第十九條對工程佔地和淹沒區內的文物,應當查清分布,確認保護價值,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方針,實行重點保護、重點發掘。
第三章征地補償
第二十條依法批準的流域規劃中確定的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項目的用地,應當納入項目所在地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項目核准或者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准後,項目用地應當列入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屬於國家重點扶持的水利、能源基礎設施的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項目,其用地可以以劃撥方式取得。第二十一條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項目用地,應當依法申請並辦理審批手續,實行一次報批、分期徵收,按期支付征地補償費。對於應急的防洪、治澇等工程,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決定,可以先行使用土地,事後補辦用地手續。第二十二條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之和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16倍。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不能使需要安置的移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需要提高標準的,由項目法人或者項目主管部門報項目審批或者核准部門批准。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按照工程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執行。被徵收土地上的零星樹木、青苗等補償標准,按照工程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執行。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建築物按照其原規模、原標准或者恢復原功能的原則補償;對補償費用不足以修建基本用房的貧困移民,應當給予適當補助。使用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耕地,參照徵收耕地的補償標准給予補償;使用未確定給單位或者個人使用的國有未利用地,不予補償。移民遠遷後,在水庫周邊淹沒線以上屬於移民個人所有的零星樹木、房屋等應當分別依照本條第三款、第四款規定的標准給予補償。第二十三條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臨時用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門批准。第二十四條工礦企業和交通、電力、電信、廣播電視等專項設施以及中小學的遷建或者復建,應當按照其原規模、原標准或者恢復原功能的原則補償。第二十五條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佔用耕地的,應當執行占補平衡的規定。為安置移民開墾的耕地、因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而進行土地整理新增的耕地、工程施工新造的耕地可以抵扣或者折抵建設佔用耕地的數量。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佔用25度以上坡耕地的,不計入需要補充耕地的范圍。
第四章移民安置
第二十六條移民區和移民安置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移民安置規劃的組織實施。第二十七條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開工前,項目法人應當根據經批準的移民安置規劃,與移民區和移民安置區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市、縣人民政府簽訂移民安置協議;簽訂協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市人民政府,可以與下一級有移民或者移民安置任務的人民政府簽訂移民安置協議。第二十八條項目法人應當根據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要求和移民安置規劃,在每年汛期結束後60日內,向與其簽訂移民安置協議的地方人民政府提出下年度移民安置計劃建議;簽訂移民安置協議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移民安置規劃和項目法人的年度移民安置計劃建議,在與項目法人充分協商的基礎上,組織編制並下達本行政區域的下年度移民安置年度計劃。第二十九條項目法人應當根據移民安置年度計劃,按照移民安置實施進度將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資金支付給與其簽訂移民安置協議的地方人民政府。第三十條農村移民在本縣通過新開發土地或者調劑土地集中安置的,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集體財產補償費直接全額兌付給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農村移民分散安置到本縣內其他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的,應當由移民安置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與縣級人民政府簽訂協議,按照協議安排移民的生產和生活。第三十一條農村移民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其他縣安置的,與項目法人簽訂移民安置協議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及時將相應的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資金交給移民安置區縣級人民政府,用於安排移民的生產和生活。農村移民跨省安置的,項目法人應當及時將相應的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資金交給移民安置區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用於安排移民的生產和生活。第三十二條搬遷費以及移民個人房屋和附屬建築物、個人所有的零星樹木、青苗、農副業設施等個人財產補償費,由移民區縣級人民政府直接全額兌付給移民。第三十三條移民自願投親靠友的,應當由本人向移民區縣級人民政府提出申請,並提交接收地縣級人民政府出具的接收證明;移民區縣級人民政府確認其具有土地等農業生產資料後,應當與接收地縣級人民政府和移民共同簽訂協議,將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交給接收地縣級人民政府,統籌安排移民的生產和生活,將個人財產補償費和搬遷費發給移民個人。第三十四條城(集)鎮遷建、工礦企業遷建、專項設施遷建或者復建補償費,由移民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給當地人民政府或者有關單位。因擴大規模、提高標准增加的費用,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關單位自行解決。第三十五條農村移民集中安置的農村居民點應當按照經批準的移民安置規劃確定的規模和標准遷建。農村移民集中安置的農村居民點的道路、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由鄉(鎮)、村統一組織建設。農村移民住房,應當由移民自主建造。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村民委員會應當統一規劃宅基地,但不得強行規定建房標准。第三十六條農村移民安置用地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辦理有關手續。第三十七條移民安置達到階段性目標和移民安置工作完畢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移民管理機構應當組織有關單位進行驗收;移民安置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對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進行階段性驗收和竣工驗收。
第五章後期扶持
第三十八條移民安置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編制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規劃,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或者其移民管理機構批准後實施。編制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規劃應當廣泛聽取移民的意見;必要時,應當採取聽證的方式。經批準的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規劃是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工作的基本依據,應當嚴格執行,不得隨意調整或者修改;確需調整或者修改的,應當報原批准機關批准。未編制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規劃或者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規劃未經批准,有關單位不得撥付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第三十九條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規劃應當包括後期扶持的范圍、期限、具體措施和預期達到的目標等內容。水庫移民安置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採取建立責任制等有效措施,做好後期扶持規劃的落實工作。第四十條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應當按照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規劃,主要作為生產生活補助發放給移民個人;必要時可以實行項目扶持,用於解決移民村生產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或者採取生產生活補助和項目扶持相結合的方式。具體扶持標准、期限和資金的籌集、使用管理依照國務院有關規定執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家規定的原則,結合本行政區域實際情況,制定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具體實施辦法,報國務院批准後執行。第四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移民安置區的交通、能源、水利、環保、通信、文化、教育、衛生、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建設,扶持移民安置區發展。移民安置區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水庫移民後期扶持納入本級人民政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第四十二條國家在移民安置區和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受益地區興辦的生產建設項目,應當優先吸收符合條件的移民就業。第四十三條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成後形成的水面和水庫消落區土地屬於國家所有,由該工程管理單位負責管理,並可以在服從水庫統一調度和保證工程安全、符合水土保持和水質保護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當地縣級人民政府優先安排給當地農村移民使用。第四十四條國家在安排基本農田和水利建設資金時,應當對移民安置區所在縣優先予以扶持。第四十五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移民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實用技術的培訓,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移民素質,增強移民就業能力。第四十六條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受益地區的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採取多種形式對移民安置區給予支持。
第六章監督管理
第四十七條國家對移民安置和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實行全過程監督。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移民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移民安置和水庫移民後期扶持的監督,發現問題應當及時採取措施。第四十八條國家對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資金、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的撥付、使用和管理實行稽察制度,對撥付、使用和管理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資金、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的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負責人依法實行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第四十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下級人民政府及其財政、發展改革、移民等有關部門或者機構撥付、使用和管理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資金、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的監督。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移民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資金、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的管理,定期向上一級人民政府或者其移民管理機構報告並向項目法人通報有關資金撥付、使用和管理情況。第五十條各級審計、監察機關應當依法加強對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資金、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撥付、使用和管理情況的審計和監察。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加強對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資金、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撥付、使用和管理情況的監督。審計、監察機關和財政部門進行審計、監察和監督時,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及時提供有關資料。第五十一條國家對移民安置實行全過程監督評估。簽訂移民安置協議的地方人民政府和項目法人應當採取招標的方式,共同委託移民安置監督評估單位對移民搬遷進度、移民安置質量、移民資金的撥付和使用情況以及移民生活水平的恢復情況進行監督評估;被委託方應當將監督評估的情況及時向委託方報告。第五十二條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資金應當專戶存儲、專賬核算,存儲期間的孳息,應當納入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資金,不得挪作他用。第五十三條移民區和移民安置區縣級人民政府,應當以村為單位將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徵收的土地數量、土地種類和實物調查結果、補償范圍、補償標准和金額以及安置方案等向群眾公布。群眾提出異議的,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及時核查,並對統計調查結果不準確的事項進行改正;經核查無誤的,應當及時向群眾解釋。有移民安置任務的鄉(鎮)、村應當建立健全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資金的財務管理制度,並將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資金收支情況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土地補償費和集體財產補償費的使用方案應當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移民安置區鄉(鎮)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員會應當採取有效措施幫助移民適應當地的生產、生活,及時調處矛盾糾紛。第五十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移民管理機構以及項目法人應當建立移民工作檔案,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管理。第五十五條國家切實維護移民的合法權益。在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過程中,移民認為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可以依法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移民管理機構反映,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移民管理機構應當對移民反映的問題進行核實並妥善解決。移民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移民安置後,移民與移民安置區當地居民享有同等的權利,承擔同等的義務。第五十六條按照移民安置規劃必須搬遷的移民,無正當理由不得拖延搬遷或者拒遷。已經安置的移民不得返遷。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五十七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關地方人民政府、移民管理機構、項目審批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造成嚴重後果,有關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違反規定批准移民安置規劃大綱、移民安置規劃或者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規劃的;(二)違反規定批准或者核准未編制移民安置規劃或者移民安置規劃未經審核的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項目的;(三)移民安置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而對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進行階段性驗收或者竣工驗收的;(四)未編制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規劃,有關單位撥付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的;(五)移民安置管理、監督和組織實施過程中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六)在移民安置過程中發現問題不及時處理,造成嚴重後果以及有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等違法行為的。第五十八條違反本條例規定,項目主管部門或者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調整或者修改移民安置規劃大綱、移民安置規劃或者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規劃的,由批准該規劃大綱、規劃的有關人民政府或者其有關部門、機構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造成重大損失,有關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違反本條例規定,項目法人調整或者修改移民安置規劃大綱、移民安置規劃的,由批准該規劃大綱、規劃的有關人民政府或者其有關部門、機構責令改正,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重大損失,有關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五十九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在編制移民安置規劃大綱、移民安置規劃、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規劃,或者進行實物調查、移民安置監督評估中弄虛作假的,由批准該規劃大綱、規劃的有關人民政府或者其有關部門、機構責令改正,對有關單位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第六十條違反本條例規定,侵佔、截留、挪用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資金、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的,責令退賠,並處侵佔、截留、挪用資金額3倍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第六十一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拖延搬遷或者拒遷的,當地人民政府或者其移民管理機構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違反治安管理法律、法規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第八章附則
第六十二條長江三峽工程的移民工作,依照《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移民條例》執行。南水北調工程的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工作,依照本條例執行。但是,南水北調工程中線、東線一期工程的移民安置規劃的編制審批,依照國務院的規定執行。第六十三條本條例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1991年2月15日國務院發布的《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同時廢止。
⑼ 水庫移民補償標准2017
扶持標准:對納入扶持范圍的移民每人每年補助600元。對2006年6月30日前搬遷的納入扶持范圍的移民,自2006年7月1日起再扶持20年;對2006年7月1日以後搬遷的納入扶持范圍的移民,從其完成搬遷之日起扶持20年。
根據《國務院關於完善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的意見》:
完善政策,提高移民後期扶持標准:
(一)扶持范圍。後期扶持范圍為大中型水庫的農村移民。其中,2006年6月30日前搬遷的水庫移民為現狀人口,2006年7月1日以後搬遷的水庫移民為原遷人口。
在扶持期內,中央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2006年6月30日前已搬遷的水庫移民現狀人口一次核定,不再調整;對移民人口的自然變化採取何種具體政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行決定,轉為非農業戶口的農村移民不再納入後期扶持范圍。
(二)扶持標准。對納入扶持范圍的移民每人每年補助600元。
(三)扶持期限。對2006年6月30日前搬遷的納入扶持范圍的移民,自2006年7月1日起再扶持20年;對2006年7月1日以後搬遷的納入扶持范圍的移民,從其完成搬遷之日起扶持20年。
(四)扶持方式。後期扶持資金能夠直接發放給移民個人的應盡量發放到移民個人,用於移民生產生活補助;也可以實行項目扶持,用於解決移民村群眾生產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還可以採取兩者結合的方式。具體方式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移民意願並聽取移民村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確定,並編制切實可行的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規劃。
採取直接發放給移民個人方式的,要核實到人、建立檔案、設立賬戶,及時足額將後期扶持資金發放到戶;採取項目扶持方式的,可以統籌使用資金,但項目的確定要經絕大多數移民同意,資金的使用與管理要公開透明,接受移民監督,嚴禁截留挪用。
(五)扶持資金籌集。要堅持全國統籌、分省(區、市)核算,企業、社會、中央與地方政府合理負擔,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東部地區支持中西部地區的原則。
拓展回答:
關於印發《水庫移民補償經費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管好用好大中型水電工程水庫淹沒處理和移民安置補償、補助經費(以下簡稱移民經費),根據國務院頒布的《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國務院第74號令)和《國務院批轉國家計委關於加強水庫移民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國發〔1992〕20號)的要求,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移民經費是按《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的規定,定向和無償用於移民的專項經費。
第三條 移民經費的使用,貫徹開發性移民方針,使移民安置與庫區建設、資源開發、水土保持、經濟發展相結合,促進庫區和安置區的發展。
第四條 移民經費的使用,實行分級包干責任制。省級人民政府對經國家批準的淹沒實物指標和移民安置規劃方案負責包干;各級有關地方政府,按上一級政府分解的經費包干使用,包幹完成水庫淹沒處理和移民安置任務。
第五條 移民經費實行專款專用的使用原則。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和擠占。城鎮遷建不得擠占農村移民經費,市政遷建不得擠占個人移民經費,移民生活安置不得擠占生產安置經費。
第六條 水電工程建設單位(指工程建設業主單位,簡稱建設單位,下同),應按經批準的移民安置規劃和年度移民經費使用計劃,向移民管理機構撥付移民經費,以保證移民安置任務按期完成。
第七條 移民經費由各級移民機構負責管理。各有關地方政府,應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加強領導,定期檢查監督,保證真正管好用好移民經費。
第二章 使用范圍
第八條 移民經費的使用范圍劃為十大項:
一、農村移民補償費;
二、集鎮遷建補償費;
三、城鎮遷建補償費;
四、專業項目復建補償費;
五、防護工程費;
六、庫底清理費;
七、其他費用(含勘測規劃設計費、實施管理費、技術培訓費、監理費);
八、預備費;
九、建設期貸款利息;
十、有關稅費。
第九條 農村移民補償費劃分為移民生活安置經費和移民生產安置經費兩大項:
一、移民生活安置經費:包括各類房屋及附屬建築物遷建補償、移民戶零星果木補償、搬遷損失、搬遷運輸和誤工補貼等費用,以及新址水、路、電、文教衛等設施建設的補助。
二、移民生產安置經費:包括土地徵用補償和安置補助、小型水利電力設施遷建補償、農副業加工設施補償、移民集體企業遷建補償等。
第十條 集鎮遷建補償費和城鎮遷建補償費劃分為房屋遷建經費和基礎設施遷建經費兩大項:
一、房屋遷建經費:包括集鎮、城鎮各類房屋和地面附著物遷建補償及與房屋遷建有關的搬遷運輸、搬遷損失、誤工補貼等費用。
二、基礎設施遷建經費:包括新址征地、移民安置補償「三通一平」費用和公用設施建設費用。
⑽ 2014年拉多維亞移民條例
拉脫維亞《移民法》規定,簽證有效期不得超過一年。除外交、公務和專業簽證外,半年內停留時間不得超過90天,如停留90天以上,必須辦理臨時居民許可和工作許可。
歐盟成員國公民在拉脫維亞工作無需辦理工作許
可。歐盟成員國以外國家的公民必須獲得工作和居住許可才能在拉脫維亞工作。許可證只針對特定僱主的特定工作發放,有一定期限,可以延期。
2010年7月1日重新修訂的移民法為在拉脫維亞投資的外國公民提供了獲得在拉脫維亞居留5年居留權,並可在申根區國家自由來往的機會。
外國公民可以通過
以下三種途徑獲得臨時居留權:
1.
在拉脫維亞購買一定價值的房產。在首都里加或里加規劃區(里加、尤爾馬拉以及之前屬里加的行政區、圖庫姆斯、奧格雷及林巴濟)或該國其他較大城市(道加瓦
皮爾斯、傑卡布皮爾斯、葉爾加瓦、利耶帕亞、雷澤克內、瓦爾米耶拉、文茨皮爾斯)購買房產,交易總額不低於10萬拉特(約14.23萬歐元),且該房產的
地籍價值(官方最低價)不低於3萬拉特(約4.27萬歐元)。
在上述城市以外的拉脫維亞其他城市購買房產,交易總額不低於5萬拉特(約7.11萬歐元),且該房產的地籍價值(官方最低價)不低於1萬拉特(約1.42
萬歐元)。
2.
在拉脫維亞注冊經營新企業或投資當地企業。如投資拉脫維亞現有的已注冊企業,投資額應不少於2.5萬拉特(約3.56萬歐元),且該企業員工人數不超過
50人,年營業額低於700萬拉特(約996萬歐元),而企業年納稅金額不得低於2萬拉特(月2.85萬歐元)。如在當地注冊經營新企業,首次投資額不得
低於10萬拉特(約14.3萬歐元)。
3. 通過拉脫維亞當地銀行等機構存款。在拉脫維亞境內銀行等信貸機構存款不少於20萬拉特(約28.6萬歐元),存款期限不低於5年,且在該存款期內不得轉移或取出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