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企業規章制度表決人數

企業規章制度表決人數

發布時間: 2021-01-03 19:41:44

⑴ 企業管理制度和公司章程

你好
《企業管理制度》你可以去這個網址下載一些作為參考!http://www.xiaoshuo.com/doc/20001354.html

《公司章程》範本

"╳ ╳有限公司"章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適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規範本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公司登記管理條例》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 本公司(以下簡稱公司)依據法律、法規和本章程,在國家宏觀政策指導下,依法開展經營活動。
第三條 公司的宗旨和主要任務是通過合理有效地利用股東投入到公司的資產,使其人民代表大會創造出最佳經濟效益,目的是發展經濟,為國家提供稅利,為股東奉獻投資效益。
第四條 公司依法經公司登記機關核准登記,取得法人資格。

第二章 公司名稱和住所

第五條 公司名稱:╳ ╳有限公司
第六條 公司住所:貴陽市╳ ╳ 路╳ ╳號 ;
第七條 公司經營場所:貴陽市╳ ╳ 路╳ ╳ 號

第三章 公司經營范圍

第八條 公司的經營范圍:╳ ╳。
第九條 公司的經營范圍以登記機關依照有關法律核准為准。
第十條 公司的經營范圍中有法律法規規定必需報經審批和須領取經營許可證的,已經批准,並領取了經營許可證。

第四章 公司注冊資本

第十一條 公司的注冊資本為人民幣╳ ╳ 萬元;
第十二條 公司的注冊資本全部由股東投資;
第十三條 公司的注冊資本中:貨幣╳ ╳ 萬元,占注冊資本總額的╳ ╳ %。

第五章 股東姓名或名稱

第十四條 公司由以下股東出資設立:
╳ ╳ 公司
╳ ╳ 單位
第十五條 公司的股東人數符合《公司法》的規定。

第六章 股東的權利和義務

第十六條 公司股東均依法享有下列權利:
(一) 分配紅利;
(二)股東大會的表決權;
(三)優先購買其實股東轉讓的出資;
(四)依法及依照公司章程規定轉讓其出資額;
(五)查閱公司章程、股東大會會議記錄和財務帳目,監督公司的生產經營和財務管理,並提出建議或質詢;
(六)被推選擔任董事長、副董事長、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七)在公司清算時,對剰余財產的分享;
(八)法律、法規和本章程規定享有的其它權利;
第十七條 公司股東承擔下列義務:
(一) 遵守本章程,執行股東大會決議;
(二)依其所認購出資額和出資方式按期繳納股金;
(三)法律、法規及本章程規定承擔的其他義務。
第十八條 公司設置股東名冊,記載下列事項:
(一) 股東的名稱(姓名 )、住所、出資方式、出資數額;
(二)登記為股東的日期;
(三)其他有關事項。

第七章 股東出資方式和出資額

第十九條 公司股東出資方式和出資額如下:
姓名 出資方式 出資額 簽名
╳ ╳公司 貨幣 ╳ ╳萬元
╳ ╳單位 貨幣 ╳ ╳萬元
第二十條 公司經公司登記機關注冊後,股東不得抽出投資
第二十一條 公司有下列情形的,可以增加註冊資本:
(一)股東增加投資;
(二)公司盈利;
(三)其他原因需要增加註冊資本。
第二十二條 公司減少注冊資只能是經營虧損。公司減少注冊資本只能是經營虧損。公司減少資本後的注冊資本不得低於《公司法》規定的最低限額。
第二十三條 公司減少注冊資本,自作出減少注冊資本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並於三十日內在報紙上至少公告三次。債權人自接到通知之日三十日內或自第一次公告之日九十日內,有權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提供相應的擔保。

第八章 股東轉讓出資的條件

第二十四條 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出資。股東向股東之外的人(法人)轉讓其出資時,須經半數以上的股東同意。不同意轉讓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股東轉讓的出資,否則視為同意。
第二十五條 股東依法轉讓其出資額後,公司重新編制新的股東名冊。

第九章 公司的機構及其產生辦法、職權、議事規則

第二十六條 公司設股東大會。股東大會由全體股東組成。
第二十七條 股東大會會議按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
第二十八條 股東大會是公司的權力機構,依照《公司法》行使職權。
第二十九條 股東大會分為定期和臨時會。
第三十條 股東大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
第三十一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召開股東臨時會:
(一)代表四分之一以上表決權股東提議時
(二)代表三分之一以上董事提議時;
(三)三分之一以上監事提議時。
第三十二條 公司召開股東大會,於會議召開十五日以前通知全體股東。通知以書面形式發送,並載明會議的時間、地點、內容及其他有關事項。
第三十三條 股東大會由董事長主持,董事長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時,由董事長指定其他董事主持。出席會議的股東要在會議記錄上簽名。
第三十四條 股東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決定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
(二)選舉和更換董事,決定有關董事的報酬事項;
(三)選舉和更換由股東代表出任的監事,決定有關監事的報酬事項;
(四)審議批准董事會的報告;
(五)審議批准監事會的報告;
(六)審議批准公司的年度財務 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七)審議批准公司的利潤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八)對公司增加或減少注冊資本作出決議;
(九)對發行公司債券作出決議;
(十)對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出資作決議;
(十一)對公司合並、分立、變更、解散和清算等事項作出決議;
(十二)修改公司章程。
第三十五條 公司設董事會,董事由股東大會選舉和更換。董事會由全體股東組成,其成員三人。董事每屆任期三年,董事任期屆滿後可連選連任。
第三十六條 董事會對股東大會負責,行使下列職權:
(一) 負責召集股東大會,並向股東大會報告工作;
(二) 執行股東大會的決議;
(三) 決定公司的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四) 制訂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五) 制訂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六) 制訂公司增加或減少注冊資本的方案以及發行公司債券的方案;
(七) 制訂公司合並、分立、變更、解散的方案;
(八) 決定公司內部機構的設置;
(九) 聘用或解聘公司高級職員,並決定其報酬事項;
(十) 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十一) 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第三十七條 董事會設董事長一人。董事長由董事會全體董事過半數選舉產生和更換。
第三十八條 董事會議由董事長召集和主持。董事長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職務時,由董事長指定的副董事長或其他董事召集和主持董事會議。
第三十九條 董事長不履行職務,又不指定副董事長或其他董事召集和主持董事會時,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可以提議召開董事會議。
第四十條 公司召開董事會議,於會議召開十日以前通知全體董事。
第四十一條 董事會議所議事項須作成會議記錄,出席會的董事須在會議記錄上簽名。董事須對董事會的決議承擔責任。
第四十二條 董事會議實行一人一票和按出席會議的董事人數少數服從多數記名表決制度。當贊成和反對票數相等時,董事長有權作出最後決定。
第四十三條 公司召開董事會議,須由半數以上董事出席方可舉行。董事會議作出決議,須經全體董事過半數通過方才有效。
董事會議表決的事項涉及某個董事個人利害關系時,該董事沒有表決權,但算在法定人數之內。
第四十四條 召開董事會,董事本人應當參加。董事因故不能參加時,可以書面委託其他董事代為出席董事會議,委託書要載明授權的范圍。
第四十五條 公司設監事會,監事會由三名監事組成,並推選一名召集人。
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民主選舉產生。

第四十六條 監事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 檢查公司的財務;
(二) 對董事、經理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法規或公司章程的行為進行監督;
(三) 當董事、經理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以予糾正;
(四) 提議召開臨時股東大會;
(五) 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監事列席董事會議。
第四十七條 監事會議實行一人一票、少數服從多數的表決制度。監事會議決議需經過半數監事表決同意,方才有效。
第四十八條 監事的任期每屆三年,任期屆滿可以連選連任。監事不得兼任公司董事、經理及財務負責人。
第四十九條 公司設經理。經理由董事會聘任或解聘。
第五十條 經理對董事會負責,並行使下列職權:
(一) 主持公司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組織實施董事會決議;
(二) 組織實施公司年度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三) 制定公司內部管理機構設置方案;
(四) 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五) 制定公司的具體規章
(六) 提請聘用或解聘公司副經理、財務負責人;
(七) 聘任或解聘除由董事會聘任或解聘以外的管理負責人員;
(八) 公司章程和董事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第五十一條 經理在行使職權時,不得變更股東大會的決議和超越授權范圍。
第五十二條 經理協助經理工作,經理示在時,由副經理指定副經理代其行使職權。

第十章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第五十三條 董事長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第五十四條 董事長由董事會全體董過半人數選舉產生和更換。
第五十五條 董事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 主持股東大會和召集、主持董事會議;
(二) 檢查董事會決議的實施情況;
(三) 簽署公司債券;
(四) 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十一章 公司利潤分配和財務會計

第五十六條 公司稅後利潤按下列順序分配:
(一) 彌補虧損;
(二) 提取法定公積金;
(三) 提取法定公益金;
法定公積金按利潤的10%提取,法定公益金按利潤的5%-10%提取。
第五十七條 公司依法建立財務會計機構和帳冊、制度。公司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作財務會計報告。
公司的財務會計報告包括下列財務會計報表及附屬明細表:
(一) 資產負債表;
(二) 損益表;
(三) 財務狀況變動表;財務情況說明表。
第五十八條 公司除法定的會計帳冊外,不另立會計帳冊。對公司資產,不以任何個人名義開立帳戶存儲。
第五十九條 公司年會計報告在股東年會召開二十日前置備於公司,供股東查閱。
第六十條 公司會計年度採用公歷制,即每年公歷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為一個會計年度。公司採用人民幣為記帳單位幣。

第十二章 公司的解散事由與清算辦法

第六十一條 公司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予以解散和清算:
(一) 因不可抗力迫使公司無法繼續經營;
(二) 股東大會產決定解散;
(三) 公司因違反法律、法規被依法責令關閉;
(四) 公司被宣告破產;公司因合並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第六十二條 公司依照前條第(一)、第(二)、第(五)項規定解散的,在十五日內成立清算組織,進行清算。清算組織由股東大會確定人選。公司依照前條第(三)、第(四)項規定解散的,由有關部門和人民法院根據有關法律、法權組織成立清算組織,進行清算。
第六十三條 清算組織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並於六十日內在報紙上至少公告三次。債權人應當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九十日內向清算組織申報其債權。
債權人申報其債權時,要說明債權的有關事項,並提供證明材料,清算組織對璺權進行登記。
第六十四條 清算組織在清算期間行使下列職權:
(一) 清理公司財產,分別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
(二) 通知或者公告債權人;
(三) 處理與清算有關的公司未了結的業務;
(四) 清繳所欠稅款;
(五) 清理債權、債務;
(六) 處理公司清償後的剩餘財產;
(七) 代表公司參與民事訴訟活動。
第六十五條 清算組織在清理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後,制定清算方案。
公司財產能夠清償債務的,分別支付清算費用、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用,繳納所欠稅款清償公司債務。
公司財產按前款規定清償後的剩餘財產,按照股東的出資歷比例分配。
清算期間,公司不開展新的經營活動,公司財產未按前第二款的規定清償前,不分配給股東。
第六十六條 清算組織在發現公司財產不足清償公司債務時,立即停止清算,並向人民法院申請破產。
公司經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產的,清算組織將清算事務移交給人民法院。
第六十七條 公司清算結束後,清算組織應製作清算報告,並報送公司登記機關辦理公司注銷登記,公告公司終止。
第六十八條 清算組織成員應忠於職守,依法履行清算義務。清算組織成員不得利用職權為自已謀取私利。清算組織成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公司或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承擔賠償責任。

第十三章 股東認為需要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六十九條 董事、監事、經理或者其他高級職員必須按公司,賦予的權力行使職權,不得利用在公司地位和權力為自己謀取私利,不得侵佔公司財產。
董事、經理不得挪用公司資金或將公司資金借貸給予他人,不得將公司資產以其個人名義或其他個人名義開立帳戶存儲,不得以公司資產為公司的股東或其他個人債務提供擔保。
第七十條 公司研究決定有關職工工資、福利、安全生產、勞動保護以及勞動保險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應當事先聽取公司工會和職工的意見,並邀請工會或職工代表列席有關會議。
公司研究生產經營的重大問題,制定重要的規章制度,應當聽取公司工會和職工的意見和建議
第七十一條 公司職工依據《公司法》建立工會組織。工會依法開展活動。
第七十二條 依法需要建立其他組織或機構的,公司按法律、法規規定執行。

第十四章 附 則

第七十三條 本章程未規定到的法律責任和其他事項,按法律、法規執行。
第七十四條 修改本章程必須經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所持表決權三分之二以上通過。
修改本章程,由股東大會作出決議。股東大會通過的有關本章程的修改,補充條款,均為本章程的組織部分,經公司登記機關登記備案後生效。

股東簽名:

╳ ╳有限公司
二零╳ ╳年╳ ╳月╳ ╳日

⑵ 如果企業規章制度經過員工同意,是否不經過民主程序就具有法律效力

新法推動企業更理性地對待自己的合作者,勞動者也更緊密地與企業綁在了一起,在這種新專型的勞動關系之屬下,企業處理員工問題,更要注意方法的合法性。 在《勞動合同法》中,對於企業規章制度的制訂和效力做出了明確的規定,認為企業的規章制度是對國家法律、法規的有效延伸和補充,在企業內部,具有普遍約束力。制訂完善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企業規章制度,將成為企業管理者在新法環境下的一項重要工作。 合法、有效的企業規章制度可以成為司法機關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法律依據,那麼需要有法律效力的制度是如何制定出來的呢? 1、程序合法 合法的企業規章制度要經過民主程序制定。也就是說,企業在制定規章制度的時候,要經過與工會或職工代表或全體職工的協商與討論,這個協商討論過程的存在是認定企業規章制度合法的重要依據。 2、向員工公示 公示是指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最可靠的作法是:一人發一本《員工手冊》,在手冊中列明企業與員工管理相關的所有規章制度,發放過程要員工簽字。

⑶ 規章制度通過召開人數不符合要求的職代會有效嗎

人數不符合要求的職代會,通過的決議是無效的。

⑷ 什麼法律規定了企業的規章制度應經職工(代表)大會通過才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內業企業法容
http://www.hd315.gov.cn/gcs/19qu/pinggu/flfg/law_qmsyzgyqyf.htm

⑸ HR如何做好企業規章制度的建立及公示

一、HR如何做好企業規章制度的建立
企業規章制度要作為管理企業的內部「法律」,作為對違紀員工的處罰依據,必須要經過相應的程序。在制定或修改規章制度過程中,建議作好以下幾個環節工作:
(1)職工代表大會:主要是針對人員較多的企業,一般採用職工代表大會的形式討論有關規章制度等涉及員工切身利益的事項。職工代表的產生一般要經選舉程序,即通過「員工代表推薦表」形式推選員工代表。職工代表要有相應合理的人數。
(2)全體職工大會:主要針對企業員工不太多的企業適用的一種民主機制。如果召開全體職工代表大會,要求到會人員均有進行簽到,這是關鍵的一個重要環節。其簽到表應當作檔案資料裝訂成冊進行保管。
(3)員工大會(代表大會)簽到表管理:1、簽到表上應列印或註明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定額管理的討論、修改;2、簽到表應分部門進行簽名,記錄參加會議人員情況。3、註明會議時間、地點,註明該部門應到多少人,實到多少人。
(4)會議議程與會議記錄:註明會議時間、地點,經討論的規章制度項目,員工意見、工會代表意見、表決結果。
(5)員工大會或員工代表大會的橫幅、照片、錄像資料保存。
二、企業規章制度制定後如何進行公示?
勞動合同法嚴格規定了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制定的程序和生效條件。經過法定程序制定並向勞動者公示後,規章制度對勞動者才具有約束力。本律師勞動法在線HR俱樂部全國實戰課程上以及法律顧問單位的HR打電話溝通時,我總結:規章制度的公示方式一般做到8種,今天給大家一起分享:
1、直接將規章制度作為勞動合同的附件,在勞動合同中專款約定「用人單位所規定的規章制度、員工手冊及雙方簽訂的其他協議作為本合同的附件,與本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如其內容按規定程序進行修改,則可視為本合同相關條款已做變更,勞動者已經詳細閱讀,並願遵守用人單位的《勞動規章制度》」,讓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上簽字。
2、將規章制度以手冊形式發給員工,交由員工閱讀,並且在閱讀後簽字確認。用人單位應保留規章制度的發放證據。
3、將規章制度放在公司網站上由員工瀏覽,通過計算機技術手段記錄員工瀏覽規章制度的情況。
4、將規章制度在廠區公共區域將規章內容全文公告,並且將規章制度的公示現場以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備案。
5、將規章制度發到員工個人郵箱里,保留發信記錄。
6、將員工對於企業規章制度的了解情況作為考核項目,定期或者不定期考核員工對規章制度的了解情況,記錄規章制度考核結果並讓員工簽字確認。
7、召開全體職工大會或者組織全體職工對規章制度進行集中學習、培訓,讓員工在規章制度學習培訓報到表上簽名。
8、可以進行相應規章制度的考試,並保留規章制度的試卷。
以上企業規章制度的公示方式,至於什麼是最有效的公示方法,企業根據自己特點,例如硬體設施,企業文化、人員素質等等,尋求適合本企業的最佳公示方式,以達到使所有的勞動者對企業規章制度熟知,以減少由於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對勞動者沒有約束力,而使用人單位承擔的不利法律後果。
三、規章制度應加強檔案管理:
(1)所有的文檔材料存檔:規章制度文本、崗位職責文本、員工代表選舉表、大會會議簽到記錄、會議記錄、培訓記錄、公示記錄等會議材料均要存檔保存。會議材料最好裝訂成冊,並由工會蓋騎逢章。
(2)對會議之後新進人員,應進行專題培訓,並將培訓簽到表存檔保存。
(3)規章制度有修訂的,修訂的內容及程序也應作存檔管理。

⑹ 企業規章制度分為幾個板塊

你這個問題問的比較寬泛,規章制度分為那幾塊?一般來說,企業基本的制度包括版行政管理制權度、人事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業務管理制度等等吧,不同的企業所涉及的制度也是不同的,比如說有的企業建有質量部,那就要有質量管理制度,一般來說制度是以部門來劃分的,建有一個部門就有應該有一套相應的管理制度。何須天佑、何懼天妒,我命由我不由天
查看原帖>>

⑺ 公司制度職工代表要表決通過嗎

公司的制度,不需要經過職工代表表決通過。只有少數涉及勞動報酬、工作時間等職工重大利益的規章制度,需要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但也不是表決通過。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7)企業規章制度表決人數擴展閱讀

職工代表大會的主要程序一般包括:

1、大會執行主席核實出席大會的職工代表人數。到會職工代表超過代表總數的三分之二,即可宣布開會。開幕詞應簡要講清本次大會的目的、意義、中心議題和主要任務。此後宣布大會議程。應當注意會前正式通知職工代表,企業行政方面應安排好生產、工作,保證代表的出席率。

2、由企業領導人做工作報告。報告主要內容應包括生產經營管理情況、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企業發展計劃、基本建設和重大技術改造方案,有關改善職工生活福利的情況等。如工作報告已事先發給代表進行過充分討論,可針對職工代表提出的意見,作出說明。

3、由企業行政有關負責人做專題議案的報告。凡應提交職工代表大會審查或審議的方案,均應由行政有關負責人向大會報告,說明制定的依據、目的和具體實施辦法,也可針對職工代表對議案的意見,作出說明。

4、由工會主席及職工代表大會專門小組負責人就上次職工代表大會決議落實情況、職工代表提案處理情況、集體合同執行情況等向大會作出報告。

5、企業工會主席就職工代表大會閉會期間,職工代表團(組)長和專門小組負責人聯席會議處理的重大事項,向大會作出說明,提請大會確認。

⑻ 小型企業(20人以內)如何通過職工大會是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合法化

雖然勞動合同法僅規定規章制度違法的後果,但根據法律解釋的原則,此處的規章制度當指廣義上的規章制度,包括狹義上的規章制度和除此以外的所有重大事項。
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違法包括內容違法和程序違法。內容違法系指指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的規定和法律的規定相沖突,應屬無效,而程序違法則指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的制定和實施違反了法律規定的程序要求。規章制度或重大事項的違法後果有三:第一、勞動法定責任,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必須支付經濟補償金;第二、行政責任,即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企業改正並給予警告處分;第三、民事賠償責任,即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這種賠償不是勞動賠償,系民事賠償,因此勞動者應當舉證證明損失的存在。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制定規章制度和其他重大事項應經過如下程序:交由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討論、職工大會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職工代表平等協商、公示告知。規章制度對企業來說非常重要,他是企業對員工進行日常管理、員工是否違反勞動紀律、如何實施處罰措施、認定員工是否勝任工作、何種情形為嚴重違反規章制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因此規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及公示方法相當重要,無論是公司員工因為企業規章制度侵害其權益還是公司主張員工違法規章制度的規定,公司必須證明規章制度合法有效並經合法公示。因此公司必須保留規章制度過程中職工代表大會討論的會議記錄、職工代表大會提出的方案和意見的原始憑證及公司作出的書面答復意見、公司和工會或職工代表協商的會議記錄,並且所有集體討論的記錄必須經所有參與者簽字確認。職工代表大會參加討論的應提交職工代表合法選舉和職工代表大會合法組成的書面材料。規章制度的公示方法一定要具有公開性和可證明性,如經每一員工簽字認領、在勞動合同中列示確認、入職培訓等。
此外,公司工會和職工對公司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有異議權,如果認為某些規定不適當向公司提出,公司應在一定時間內進行協商並作出書面的答復。
在新法實施前,勞動部《關於<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中規定嚴重違反勞動紀律的行為可根據國務院《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和《國營企業辭退違紀職工暫行規定》等有關規定予以認定,因此員工違法勞動紀律可以根據上述條例或規定予以處罰。勞動合同法不在把勞動紀律和規章制度並列對待,而是將勞動紀律歸入規章制度規定的事項。因此新法實施後企業對員工進行處罰將無法律依據,對員工的紀律約束主要依靠企業的規章制度。因此規章制度的重要性空前重要起來。如果企業根本沒有制定任何規章制度,將對企業人事管理帶來極大的困難,在企業對員工違反勞動紀律的行為進行經濟處罰時員工可能會主張公司剋扣工資要求企業支付50%到100%的賠償金。如果企業有規章制度但規章制度沒有規定勞動紀律的內容,同樣不能真正對員工起到約束的作用。
一般而言,企業的規章制度應包括如下內容:公司概況、企業文化、公司組織機構、招聘條件、工作崗位、工作時間和考勤、崗位責任、離職要求、薪酬制度、休假制度、出差補貼、技能培訓、保密要求、行為規范、勞動紀律和處罰措施等。規章制度的制定應符合公司的企業文化和行業特徵,發揮既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自主創造性,營造一個寬松活躍的工作環境,又能防止培養閑人的雙重作用。

⑼ 公司規章制度是怎樣經過工會與職工代表表決通過的;現在公司提供規章制度沒有工會與職工簽名是否有法律...

一、會前討論。抄工會襲有委員會,應當先提交到委員會討論。在委員會通過的情況下,職代會通過的可能性不增加了。同時也可以更加完善。
二、確定會議時間。職代會正式代表到會人數決定表決是否有效。
召開會議,可以有相關人員但不有表決權。
按安排的時間准時召開職代會,通過該制度。
工會委員會會為此出具這次會議,參加人數及表決通過人數的文字東西並簽字生效。
這樣,這個制度用來實施就有了法律效率。

熱點內容
湖南婁底律師 發布:2025-07-20 02:26:40 瀏覽:8
棲霞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20 02:20:05 瀏覽:923
法官答應保全沒有保全 發布:2025-07-20 02:12:50 瀏覽:217
山西公務員考試法律碩士 發布:2025-07-20 02:12:46 瀏覽:865
行政法從輕處罰的 發布:2025-07-20 01:56:10 瀏覽:884
司法所考試題 發布:2025-07-20 01:32:28 瀏覽:206
勞動法公司不給員工交保險可以立即離職嗎 發布:2025-07-20 01:23:11 瀏覽:477
法治社會要求公民有遇事找法 發布:2025-07-20 01:19:45 瀏覽:213
刑事訴訟法中非法逮捕 發布:2025-07-20 01:15:23 瀏覽:209
寧夏大學政法學院官網 發布:2025-07-20 01:14:23 瀏覽: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