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寬限期
① 根據保險法的規定分期交付保險費的人身保險合同中,投保人遲延交付保險費的寬限期是多少
根據保險法的規定分期交付保險費的人身保險合同中,投保人遲延交付保險費的寬限期是催告之日起超過三十日或超過約定的期限六十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三十六條 合同約定分期支付保險費,投保人支付首期保險費後,除合同另有約定外,投保人自保險人催告之日起超過三十日未支付當期保險費;
或者超過約定的期限六十日未支付當期保險費的,合同效力中止,或者由保險人按照合同約定的條件減少保險金額。
從法律意義上說,保險是一種合同行為,即通過簽訂保險合同,明確雙方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被保險人以繳納保費獲取保險合同規定范圍內的賠償,保險人則有收受保費的權利和提供賠償的義務。
①保險是一種合同法律關系;
②保險合同對雙方當事人均有約束力;
③保險合同中所約定的事故或事件是否發生必須是不確定的,即具有偶然性;
④事故的發生是保險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即被保險人無法控制的;
⑤保險人在保險事故發生後承擔給付金錢或其他類似的補償;
⑥保險應通過保險單的形式經營。
(1)法規寬限期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合理利用猶豫期
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險產品設有猶豫期。猶豫期是從投保人收到保單並書面簽收之日起15日內的一段時期。
消費者若對所投保的險種或者所選擇的保險公司等不滿意,可以在猶豫期內向保險公司提出解除合同,保險公司將在扣除工本費(一般為10元)後退還全部保險費。在猶豫期過後退保,保險公司將根據合同約定收取退保費用,消費者會有一定損失。
2、配合接受回訪
如果保險公司進行電話、信函、上門等方式的回訪,請回答保險公司的問題,同時可以就保險合同的相關問題要求保險公司答疑解惑。
3、及時續繳保險費
如果購買的是分期繳費的保險,一定要記得及時繳費,以避免保險合同效力中止。續期保險費的繳納有一定的寬限期,投保人支付首期保險費後;
除合同另有約定外,投保人自保險公司催收之日起超過30日未支付當期保險費,或者超過約定的期限60日未支付當期保險費的,合同效力中止,或者由保險公司按照合同約定的條件減少保險金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② 央行對抵押貸款寬限期規定
一、對於逾期償還按揭貸款月供,各家銀行有不同的規定。但一般來說,在按期還款日未專能及時償還月供屬,都會有三天的寬限期。在寬限期內貸款人償還月供是不屬於違約的。
二:逾期償還月供的影響:
1、罰息。如果購房按揭貸款人月供逾期,銀行會相應的提高利率的上浮比例。比如上一個月為5.9%的利率;逾期之後,下一期月供將按照上浮10%計算;
2、影響個人徵信,如果購房按揭貸款人月供逾期,銀行將會把不良記錄傳入人民銀行徵信系統,造成個人徵信污點,不利於後期的貸款等行為;
3、如長期不還或多次不還,銀行出於防控風險的需要,可能會將逾期還款人起訴到法院,法院會查封房產進行拍賣,強制一次還清貸款;
4、按揭貸款逾期不同於信用卡逾期,大部分的銀行沒有迴旋的餘地,所以最好將償還月供的銀行卡進行綁定,自動還款,以免造成月供逾期。
③ 人民銀行有規定貸款有寬限期嗎
人民銀行規定貸款可以設立寬限期,各商業銀行可以在人民行的規定內自行設置寬限期的長短。
④ 在人壽保險合同中規定寬限期的直接目的是什麼
寬限期指自首來次繳付保險費以後,每自次保險費到期日起六十天內為寬限期。此間繳付逾期保險費,並不計收利息。如果被保險人在寬限期內死亡,保險仍有效,保險人承擔保險責任並支付保險金,支付的保險金扣除應繳的當期保險費。
⑤ 保險合同的寬限期條款是什麼,復效條款怎麼規定
一、保險合同的寬限期條款
對於分期交費的保單,如果投保人因疏忽或者其他原因沒能按內期交費,保險公容司給出一定的寬限期(一般為60天),在這段時間內保單仍然有效,如果發生保險事故,保險公司仍予負責。如超過寬限期還沒交納保費,則保單有可能失效。
二、復效條款怎麼規定
因投保人不按期交納保費致使保單失效後,二年之後,投保人可向保險公司申請復效,經過保險公司審查同意後,投保人補交失效期間的保險費及利息,保單可恢復效力。
⑥ 11.在人壽保險合同中規定寬限期的直接目的是()。
寬限期指自首次繳來付保險費以源後,每次保險費到期日起六十天內為寬限期。此間繳付逾期保險費,並不計收利息。如果被保險人在寬限期內死亡,保險仍有效,保險人承擔保險責任並支付保險金,支付的保險金扣除應繳的當期保險費。
⑦ 專利權里的寬限期制度是什麼,與優先權制度有什麼區別
申專利寬限期指請專利的發明創造在申請日以前六個月內,《專利法》第二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喪失新穎性:
(一)在中國政府主辦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會上首次展出的;
(二)在規定的學術會議或者技術會議上首次發表的;
(三)他人未經申請人同意而泄露其內容的。
寬限期制度與優先權制度的區別如下:
1、優先權的效力體現在自己申請,而後再次申請。
2、寬限期效力體現為有了新的發明創造,但由於國際展覽、學術會議或是他人非法公開等情況(符合專利法24條規定),要對發明創造提出專利申請,這個時間為寬限期。
(7)法規寬限期擴展閱讀:
專利優先權是指專利申請人就其發明創造第一次在某國提出專利申請後,在法定期限內,又在中國以相同主題的發明創造提出專利申請的。
其在後申請以第一次專利申請的日期作為其申請日,專利申請人依法享有的這種權利,就是優先權。專利優先權的目的在於,排除在其他國家抄襲此專利者,有搶先提出申請,取得注冊之可能。
《專利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申請人自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十二個月內,或者自外觀設計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六個月內。
又在中國就相同主題提出專利申請的,依照該外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先權。
申請人自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中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十二個月內,又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就相同主題提出專利申請的,可以享有優先權。
⑧ 專利法關於不喪失新穎性寬限期的兩個問題
專利法第24條規定:"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在申請日以前六個月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喪失新穎性;
1、在中國政府主辦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會上首次展出的;
2、在規定的學術會議或者技術會議上首次發表的;
3、他人未經申請人同意而泄露其內容的。"
一、對於在國際展覽會上首次展出發明創造的公開給予一定的新穎性寬限期只限於"中國政府主辦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會"。中國政府主辦的國際展覽會,包括國務院、各部委主辦或者國務院批准由其他機關或者地方政府舉辦的國際展覽會。中國政府承認的國際展覽會,包括一定級別的由外國舉辦的國際展覽會。所謂國際展覽會,是指展出的展品除了舉辦國的展品以外,還必須有來自外國的產品。展覽會上的展出只能是單純的展出,不包括銷售行為,銷售行為同樣使新穎性喪失;並且這種展出必須是首次,如果在申請日前六個月內又發生了第二次展出,盡管也是在中國政府主辦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會上,但已不符合該條的規定,不再享有新穎性寬限期。
按照專利法第22條有關新穎性的規定,申請人在外國舉辦的國際展覽會上展出發明創造後來我國申請專利,並不需要利用寬限期獲得保護,因為專利法並沒有把在外國展出的內容看作是現有技術的一部分。
對於在展品展出同時,又在展覽會上發行介紹有關展品的出版物的,介紹展品的出版物所公開的發明創造也可以享受本條所規定的新穎性寬限期。但是應當注意的是:這種在寬限期內不破壞新穎性的出版物僅僅限於在中國政府承認的國際展覽會上發行的與展品有關的出版物,展覽會期間在展覽會之外發行的出版物,或者在展覽會內發行的與展品無關的出版物將構成能夠破壞新穎性的現有技術。對於在我國國內舉辦的中國政府主辦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上發行的出版物來說,其結論也是相同的。
二、該條規定的不喪失新穎性的公開發表只限於"在規定的學術會議或者技術會議上首次發表",而且這種學術會議或者技術會議是有一定級別要求的。至於在學術刊物上發表科技成果,則不能享受這種寬限期的保護。"規定的學術會議或者技術會議"是指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全國性學術團體組織召開的學術會議或者技術會議。本條所述的發表應當包括口頭報告和書面論文二者在內。
本條所述的"學術會議或者技術會議"應當是指公開舉行的會議,也就是參加者不負有保密義務的會議。具有保密性質的學術會議或者技術會議,披露的內容沒有達到專利法第22條第二款所規定的"為公眾所知"的程度,不構成現有技術,不影響新穎性,沒有必要考慮新穎性寬限期的問題。
三、對於未經申請人同意而泄露發明創造內容的情況,泄露人獲知一項發明創造內容的方式有可能是合法的,也有可能是非法的,只要其公開違背了申請人的意願,專利法都給予申請人一定的新穎性寬限期。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被公開的發明創造內容必須直接或者間接來自申請人(申請人是單位的,必須來自該單位),如果是來源於另外獨立作出同樣發明創造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人就不能享有本條規定的寬限期;第二,泄露人不能是申請人本人,但可以是申請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包括發明人和設計人,也可以是任何第三人,包括從申請人那裡直接或者間接獲得發明創造內容的人。無論以上何種情況,發明創造內容的泄露都必須具備違背了申請人明示或者默示的意願,由此才可以獲得新穎性寬限期。
四、寬限期的效力不同於優先權,寬限期並不能使該申請的申請日追溯至發明創造的展出日、發表日或者泄露日。寬限期僅僅是在不可避免或者無意識地公開發明創造的情況下,專利法給予的一個補救措施,其保護是有限的。寬限期內,申請人本人或者他人的再公開,或者由他人獨立作出了同樣的發明創造而且提出了專利申請,那麼申請人就得不到專利權。另外,專利法的保護具有地域性,24條的新穎性寬限期規定對於申請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專利沒有效力。
五、獲得新穎性寬限期必須履行一定的手續: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一條第二款、第三款分別規定:"專利申請有專利法第二十四條第一項或者第二項所列情形的,申請人應當在提出專利申請時聲明,並自申請日起二個月內,提交有關國際展覽會或者學術會議、技術會議的組織單位出具的有關發明創造已經展出或者發表,以及展出或者發表日期的證明文件。""專利申請有專利法第二十四條第三項所列情形的,專利局認為必要時可以請求申請人提出證明文件。"第四款規定:"申請人未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提出聲明和提交證明文件的,或者未按照本條第三款的規定在指定期限內提交證明文件的,其申請不適用專利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
因此申請人若要享受專利法第24條第(一)項和第(二)項規定的新穎性寬限期,申請人必須在提出申請時予以聲明,否則就不能享受規定的新穎性寬限期。
⑨ 什麼是寬限期可以導致何種法律後果
摘一文參考...
「寬限期」是保險法人性化的體現,規定投保人如果因特殊情況無法按時繳費,可以享有60天的寬限期,在寬限期內,保單效力依然存在,也就是發生保險事故時保險公司依舊需要理賠,而只要在寬限期內繳納保費,保險合同將繼續有效。
不過,寬限期也是有限的,一旦超過60天寬限期仍未繳費,保單效力就會中止,之後客戶不受保險合同的保障。
當然,保單效力「中止」與「終止」的概念又有不同。從字面上看,中止就是有復效的可能,的確,在保單效力中止後2年以內,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可對失效的保單提出復效申請,在辦理一系列復效手續後,保單效力恢復,保險合同繼續有效。超過2年以上未繳費者,保險合同將徹底失效,想要延續保障,只能重新投保。
保單完全失效即終止後再重新投保時是很不劃算的,一來被保險人年齡上升,很多按投保年齡釐定費率的保險會變得更貴,而若超出了投保年齡的規定,還可能無法再重新享有保障。此外,一些健康類保險要求被保險人經過體檢後確認保障范圍及保費,隨著年齡的上升,疾病發生的概率會更高,此時被保險人已經患有的疾病很可能被保險公司作為除外責任剔除,或即便納入保障范圍也要收取更多的保費。
因此,保險專家提醒廣大投保人,在購買保險後,應該做好保單的管理工作,每年按時繳納保險費,保證保單的效力。
⑩ 法定期限的定義是什麼
答:法定期限是指《條例》和《細則》規定的各種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