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勞務合作條例
『壹』 對外勞務合作企業是否按規定報送統計資料是什麼請就是否按規定送統計資料做出說明
對外勞務合作檢復查的對制象為:2012年8月10日《對外勞務合作條例》實施後,全國具有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的企業。檢查內容:1對外勞務合作企業是否足額繳納勞務備用金;2、對外勞務合作企業是否按規定報送統計資料;3、根據管理需要確定的其他事項
對外投資合作「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的實施,對於規范境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將產生深遠的意義,有利於推動有關企業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和水平,有利於基層商務部門全面掌握屬地外經事業的發展動態。
武進自2014年10月6日起至2017年10月30日,通過備案的新設境外投資企業已達89家;自2008年9月1日起至今,今創集團等9家對外工程承包企業開展了對外工程承包業務。區商務局將及時向有關企業宣傳政策,督促企業合規開展外經工作,引導並幫助企業規范經營行為,為迎接抽檢做好准備工作。
『貳』 勞動監察大隊是干什麼的,他們的電話是多少啊
勞動監察大隊的職責為:
1、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
2、開展普法教育工作,宣傳國家勞動保障方針、政策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督促用人單位貫徹執行;檢查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依法糾正和查處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具體承辦局各執法單位提請需要實施行政處罰的案件。
3、督促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依法辦理各種用工手續。
4、負責勞動合同的推行和管理工作。
5、認真接待群眾來信、來訪,及時受理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的舉報、投訴。
6、協助做好勞動爭議案件的調查取證和調解工作或移交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
7、對立案的勞動保障監察案件進行調查取證,並提出處理意見。
8、妥善處理企業職工罷工、集體上訪等突發事件,協調勞動關系,維護社會穩定。
9、做好勞動力市場、職業介紹機構、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機構的管理、監督工作。
10、負責報送勞動保障監察、勞動信訪等情況報表。
11、對勞動保障監察員進行培訓和監督。
12、忠於職守,秉公執法,勤政廉潔,保守秘密。
13、完成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和上級布置的其他工作。
勞動監察大隊電話:12333
(2)對外勞務合作條例擴展閱讀:
勞動監察大隊
勞動監察大隊是隸屬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事業單位,承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授權委託的指導開展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的行政職能和負責勞動保障監察經辦工作。
一、工作內容
1、社會勞務中介機構和社會培訓機構遵守有關規定的情況;
2、勞動合同的訂立和履行情況;
3、單位招聘職工的行為;
4、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5、企業遵守企業工資總額宏觀調控規定的情況;
6、單位支持職工工資的情況;
7、國有企業經營者的收入情況;
8、單位和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
9、社會保險金給付情況;
10、單位遵守職工福利規定的情況;
11、單位和勞動者遵守職業技能開發規定的情況;
12、社會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機構對勞動者職業技能考核鑒定發放證書的情況;
13、承辦境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公民個人出境就業的機構維護境外就業人員合法權益的情況;
14、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事項。
二、屬性
1、法定性。勞動監察的規則都是直接由法律規定的。勞動保障監察的主體必須嚴格依據法律進行監察執法活動。接受監督檢查的單位,根據勞動法、《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以下簡稱征繳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包括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城鎮個體工商戶。
2、行政性。勞動監察是行使行政權力的具體行政行為。其做出的行政處理決定或行政處罰決定,被監察主體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請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
3、專門性。勞動監察是由法定的專門機關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進行的監督檢查。
4、強制性。勞動監察是代表政府實施的,具有國家強制力,被監察主體不得拒絕,但行政處罰和行政處理決定的執行還是要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三、舉報投訴方式
1、直接來訪,投訴舉報的人員可以直接到當地勞動監察機構反映情況;
2、書面來信:請按寄信要求,寫清收件人的詳細情況,以免誤投或丟失。包括:收件人地址、單位、郵政編碼等;
3、撥打服務熱線進行咨詢,全省統一電話12333;
4、來電或傳真舉報投訴。可以直接撥打當地公布的舉報電話,不知道舉報電話的,可通過當地12333或114查詢。
來訪舉報投訴的,要認真填寫舉報投訴登記表,確保其真實性,以便勞動監察部門調查處理。如果能夠提供被舉報投訴單位涉嫌違法的相關證據材料,請盡可能地提供。如果有5人以上共同舉報投訴的,請推選3人作為代表。
勞動監察部門鼓勵署名舉報。如果舉報為查處重大案件提供了重大線索,還將對首個實名舉報的人員按照規定發放獎勵金,一次性獎金一般為二百至二千元。
『叄』 根據新出台的《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外商投資企業能否申請新的對外勞務合作資質
《對外勞復務合作管理制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對外勞務合作,是指組織勞務人員赴其他國家或者地區為國外的企業或者機構(以下統稱國外僱主)工作的經營性活動。
國外的企業、機構或者個人不得在中國境內招收勞務人員赴國外工作。
第六條申請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企業法人條件;
(二)實繳注冊資本不低於600萬元人民幣;
(三)有3名以上熟悉對外勞務合作業務的管理人員;
(四)有健全的內部管理制度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制度;
(五)法定代表人沒有故意犯罪記錄。
『肆』 關於行政法規溯及力的問題
《立法法抄》第八十四條襲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所以要判斷某些規范性文件的溯及力,要看該法規是否有溯及力條款。否則,即使對相對人有利,也不能適用新規定。《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沒有溯及力條款,因此不能適用新條款。勞務人員難以要回押金
『伍』 對外勞務合作備用保函受法院其他判決的影響嗎
按照《對外勞務合作風險處置備用金管理辦法(試行)》,對外勞務合作回風險處答置備用金是指對外勞務合作企業繳存,用於《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第十條所規定使用范圍的專用資金。而對外勞務合作備用金保函即由指定銀行出具受益人為商務主管部門的不可撤銷保函,保證在發生《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第十條規定使用情形時履行擔保責任。
《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第十條,備用金用於支付對外勞務合作企業拒絕承擔或者無力承擔的下列費用:
(一)對外勞務合作企業違反國家規定收取,應當退還給勞務人員的服務費;
(二)依法或者按照約定應當由對外勞務合作企業向勞務人員支付的勞動報酬;
(三)依法賠償勞務人員的損失所需費用;
(四)因發生突發事件,勞務人員回國或者接受緊急救助所需費用。
備用金使用後,對外勞務合作企業應當自使用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將備用金補足到原有數額。
備用金繳存、使用和監督管理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
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書,如沒有相反證據證明,是具有極高證明力,並且具有強制執行力的。
因此,對外勞務合作備用金保函當然會受法院生效法律文書的影響,如發生沖突時,應以法院生效法律文書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