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鄭州市法規

鄭州市法規

發布時間: 2021-01-05 08:04:25

⑴ 鄭州市城市規劃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城市規劃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和《河南省〈城市規劃法〉實施辦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城市規劃的制定和實施以及在城市規劃區內進行建設,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城市規劃區是指城市市區、近郊區以及城市行政區域內因城市建設和發展需要實行規劃控制的區域。城市規劃區的具體范圍,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編制的城市總體規劃中劃定。
第四條 本條例所稱建設工程,系指新建、擴建、改建的房屋建築、市政設施、公共設施、防空設施、各類管線等建(構)築物工程和園林綠化、礦藏的開采等工程。
第五條 城市規劃必須貫徹下列原則:
(一)控制中心城區發展規模,合理發展衛星城鎮和小城鎮,促進生產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二)統籌安排城市各類用地及空間資源,保護耕地、節約用地,各項建設盡量利用荒地;
(三)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統籌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四)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創造優美、協調的城市環境;
(五)妥善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和文物古跡;
(六)從實際出發,正確處理近期建設與遠景發展的關系,並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第六條 城市規劃工作由城市人民政府實行集中統一領導。
第七條 市、縣(市)、上街區人民政府應當鼓勵城市規劃科學技術研究,推廣先進技術,提高城市規劃科學技術水平,保證城市規劃所必需的經費。

第二章 管理部門及其職責
第八條 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市城市規劃管理工作。
縣(市)、上街區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規劃管理工作。
第九條 市、縣(市)、上街區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主要職責:
(一)宣傳、貫徹執行城市規劃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
(二)承辦城市規劃的編制工作;
(三)負責建設項目選址、建設用地規劃和建設工程規劃的管理,核發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四)對城市規劃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五)依法查處違反城市規劃的行為;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十條 本市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照各自職責,協同市、縣(市)、上街區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做好城市規劃管理工作。

第三章 城市規劃的編制和審批
第十一條 城市規劃的編制和審批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和《河南省〈城市規劃法〉實施辦法》的規定進行;未作規定的,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十二條 市、縣(市)、上街區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城市總體規劃。
第十三條 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據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分區規劃,報市人民政府審批。
第十四條 市區城市規劃區內建制鎮的城市總體規劃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第十五條 城市總體規劃所含專業規劃,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專業主管部門編制,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綜合協調後,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第十六條 市區的城市詳細規劃和上街區的詳細規劃,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批;重要的詳細規劃、主要幹道的街景規劃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報市人民政府審批。
第十七條 編制城市規劃必須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城市規劃設計單位。
本市以外的城市規劃設計單位承擔本市城市規劃設計任務的,應到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辦理資格認證手續。
第十八條 市、縣(市)、上街區城市總體規劃經批准後,由同級人民政府公布;城市分區規劃、詳細規劃經批准後,由市、縣(市)、上街區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公布。

第四章 建設工程選址規劃管理
第十九條 城市規劃區內建設工程的選址和布局必須符合城市規劃。
各項建設用地必須在城市規劃確定的土地使用功能區內選址定點。嚴格控制在城市基礎設施不能滿足需要,又無有效措施的地區安排新建、遷建項目。
第二十條 根據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可對現狀用地提出局部調整意見,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
任何單位和個人必須服從市、縣(市)、上街區人民政府根據城市規劃作出的調整用地決定。
第二十一條 建設項目依照有關規定立項或經批准後,建設單位應持項目建議書或批准文件向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選址,辦理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
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報請批准時,必須附有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選址意見書。
第二十二條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接到建設單位選址申請之日起,應在三十日內辦理完畢,經審查符合城市規劃的,應發給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或報上一級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對不符合城市規劃的,應予書面答復。
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的審批許可權,按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三條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規劃選址,應徵求有關單位的意見,進行科學論證。規劃選址方案一經確定,有關部門應採取措施,保證規劃選址方案落實。
第二十四條 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自核發之日起六個月內,建設單位未取得初步設計或建設投資計劃批准文件又不申請延期的,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自行失效。確需延期的,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免費辦理延期手續。

第五章 建設用地規劃管理
第二十五條 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協調。在城市規劃區內,土地利用應當符合城市規劃。各項建設用地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土地管理部門的配合下,按照批準的城市規劃實施統一的規劃管理。
第二十六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進行建設需要申請用地的,必須持建設項目批准文件、規劃設計總圖或初步設計方案,向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定點,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核定其用地位置和界限,提供規劃設計條件,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在取得建設用地
規劃許可證後,方可向市、縣(市)、上街區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用地。
第二十七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必須符合城市規劃。建設單位需要改變城市規劃已經確定的土地用途的,必須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和土地管理部門批准,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發給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第二十八條 住宅區建設應當集中成片開發,嚴格控制分散規劃建設用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批住宅區規劃時,應當根據城市規劃和有關技術規定合理安排住宅區配套設施用地。
第二十九條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自核發之日起六個月內,建設單位或個人未取得用地、拆遷批准手續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自行失效。確需延期的,須向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免費辦理延期手續。
第三十條 核發城市規劃區內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的審批許可權:
(一)在市屬各區(不含上街區)的,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發證;
(二)在縣(市)、上街區、建制鎮,規劃用地面積十畝以上(含十畝)的,由縣(市)、上街區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由縣(市)、上街區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發證;規劃用地面積十畝以下的,由縣(市)、上街區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
批發證,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三)凡需市人民政府批準的建設項目,其用地規劃須經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有關部門審查,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發證。
第三十一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需要臨時使用土地,其用途、位置、界線和使用期限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核,領取臨時用地規劃許可證。在市區內臨時用地,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發放臨時用地規劃許可證;在縣(市)、上街區城市規劃區內臨時用地,由所在縣(市)、
上街區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發放臨時用地規劃許可證。
第三十二條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對建設單位或個人的建設用地規劃申請,必須在六十日內審批。
第三十三條 建設單位和個人領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或臨時用地規劃許可證後,持證到有關部門辦理手續。
第三十四條 經批準的建設用地的性質、位置、界線若需變更,須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並辦理變更手續。
第三十五條 現有的和規劃的園林綠地、學校、文化體育場地、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保護區、文物古跡用地及預留的防空、市政設施用地等,不得擅自改變使用性質,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
第三十六條 沿城市規劃道路、河道、綠化帶等公共用地安排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劃要求一並征公共用地。

第六章 建設工程規劃管理
第三十七條 城市建築物,應講究建築藝術、注意城市景觀,其造型、粉飾、裝修等應與環境協調。
第三十八條 新建、改建、擴建建設工程應根據規劃建設綠地、停車場、通訊、郵政、公廁等設施,並與新建、改建、擴建建設工程統一設計、同步建設、同時交付使用,不得改作他用。
第三十九條 沿道路新建、改建的建築物、構築物(含地下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不得逾越道路規劃紅線,並應當按照規定距離後退。
第四十條 在規劃道路紅線內,不得擅自修建永久性或臨時性建(構)築物。
第四十一條 嚴禁在水源保護區內建設污染水源的建(構)築物,原有的污染水源的建(構)築物應依法限期拆遷或拆除。
第四十二條 建築物規劃布局,應根據使用性質、形式、日照、防火、管線敷設、用地界線等因素,合理確定間距。
第四十三條 新建、改建公共建築和城市主要道路,應按規劃設置無障礙設施。
第四十四條 敷設道路地下管線,原則上應與新建、改建、擴建道路同步敷設。
已有的地上管線應逐步改為地下埋設。
第四十五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的各項建設工程,建設單位必須向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領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第四十六條 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應按規定向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交驗下列證件和圖紙:
(一)合法的建設計劃文件;
(二)建設申請報告;
(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四)土地權屬證件或證明;
(五)取得勘察設計證書的勘察設計單位所作的設計圖紙及說明;
(六)按全市統一座標、高程系統繪制的符合城市規劃要求的地形圖和平面布置圖;
(七)有關部門的審查意見。
臨時建築和個人建房交驗證件從簡。
第四十七條 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審批許可權:
(一)在市區城市規劃區內的建設工程,以及在縣(市)、上街區內的鐵路、省道以上公路、大型橋梁和引水工程、一百一十千伏以上高壓輸電工程、跨縣(市)、區的市政工程,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發證;
(二)縣(市)、上街區城市規劃區及其他建制鎮內的建設工程,由所在地縣(市)、上街區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發證。
第四十八條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接到建設工程規劃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審查建設項目設計方案及有關的建設工程施工圖,確認符合城市規劃的,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確認不符合城市規劃的,予以書面答復。
第四十九條 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自取得之日起六個月內未開工又未申請辦理延期手續的,自行失效。申請辦理延期手續的,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免費辦理。
第五十條 未領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建設工程,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不得辦理開工手續,有關部門不得提供施工用電、用水。
第五十一條 建設臨時管線工程和臨時建築,應當辦理臨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使用期不得超過二年;確需延期的,可申請延期一次。臨時建築不得超過兩層,不得改變用途或買賣、轉讓,不得改建為永久性建築。
臨時管線工程和臨時建築使用期滿,應當自行拆除。在使用期內因城市規劃建設需要拆除時,必須服從城市規劃,按有關規定拆除。
第五十二條 建設單位和個人必須按照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施工圖定位放線,並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驗線核准後方可施工。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收到驗線申請之日起的五個法定工作日內派員驗線,並將具體驗線時間提前通知申請人。
第五十三條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可派工作人員持執法證件進入建設施工現場對建設工程是否符合城市規劃進行檢查。被檢查的單位或個人應當如實提供情況和必要的資料,不得隱瞞和阻撓。
第五十四條 建設工程竣工後,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參與有關主管部門組織的竣工驗收。竣工驗收合格後六個月內,建設單位和個人應當向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報送建設工程竣工資料。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五十五條 違反城市規劃法律、法規的行為,法律、法規已作出行政處罰規定的,依照有關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依照本條例執行。
第五十六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擅自改變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確定的內容進行建設,嚴重影響城市規劃的,由市、縣(市)、上街區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拆除或者沒收違法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影響城市規劃,尚可採取改正
措施的,由市、縣(市)、上街區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處土建工程造價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十的罰款。
第五十七條 臨時建築逾期不拆除的,由市、縣(市)、上街區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強制拆除,可以按建築面積每平方米處以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八條 對妨礙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城市交通和市容景觀等的違法建設工程,市、縣(市)、上街區人民政府可以組織有關部門拆除,所需費用由違法建設的單位或者個人負責。
第五十九條 越權審批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所發證件無效,並追究違法單位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第六十條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法律、法規規定,侵犯當事人財產權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索取財物、收受賄賂的,由其所在單位或其上級主管部門、監察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章 附 則
第六十一條 市人民政府可根據國家和省城市規劃技術規范制定有關具體規定。
第六十二條 本條例自1998年8月1日起施行。1988年4月23日鄭州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1988年10月15日河南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批準的《鄭州市城市規劃管理規定》同時廢止。

1998年3月31日

⑵ 鄭州市《三管六不行為准則》內容是什麼

答:「三管六不」,即管住自己的嘴,不隨地吐痰、不說臟話;管住自己的手,不亂扔雜物,不亂寫亂畫;管住自己的腿,不踐踏花草綠地、不翻越交通護欄。

⑶ 2018年鄭州汽車限號新規定

《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實施機動車限行措施的通告》

為減少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持續改善鄭州市空氣質量,緩解道路交通壓力,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鄭州市道路交通實際,經研究,決定在主城區實施機動車限行措施,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限行區域

東三環(107輔道)、南三環、西三環、北三環(均不含本路)以內區域的所有道路。

限行時間

從2018年1月1日起,每周工作日的7時至21時。

限行規定

(一)按機動車號牌(含臨時號牌和外地號牌)最後一位阿拉伯數字(尾數為字母的,以末位數字為准),工作日每天限行兩個號。

即:號牌最後一位阿拉伯數字為1和6的機動車周一限行、2和7的周二限行、3和8的周三限行、4和9的周四限行、5和0的周五限行(因法定節假日放假調休而調整為上班的周六、周日,按對應調休的工作日限行)。

(二)為保障城市生產、生活正常運轉,以下機動車不受上述措施限制:

1.軍車、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

2.大型客車、中型客車、出租汽車、校車;

3.車身外觀噴塗統一標識並執行任務的各類行政執法車輛和道路清障專用車輛;

4.車身外觀噴塗統一標識的環衛、園林、市政(含污泥運輸)、熱力、供水、供電、供氣、供油、通信、郵政(含報刊發行、快遞)、押款、保險查勘、新聞采訪、醫療廢物轉運等專用車輛;

5.殯儀館的殯葬車輛。

(三)懸掛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的新能源汽車,不受上述措施限制。

(四)各類貨車除了遵守以上規定外,還應遵守鄭州市對貨車的其他限行、禁行規定。

望廣大交通參與者自覺遵守本通告之規定,提前選擇交通方式,合理規劃出行路線。

違反本通告之規定上道路行駛的車輛,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將通過視頻監控抓拍和民警路檢路查依法予以處罰。

特此通告。

(3)鄭州市法規擴展閱讀:

限行措施有效緩解交通壓力

從12月4日起鄭州市實施機動車單雙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以來,限行區域主要道路日平均車速43.2公里/小時,比11月份同期提高39%,比去年12月份同期提高40%。主要道路日均擁堵路段比11月同期減少81%。交通擁堵日均有效接報警比11月同期減少52%,比去年12月同期減少64%。交通事故日均有效接報警比11月份同期減少12.8%,比去年12月同期減少12.5%。由此可以看出,限行以來,鄭州市道路交通壓力減小,車速明顯提升,交通擁堵情況減少,道路交通事故下降。

公共交通將加密發車保出行

為應對機動車限行帶來的大客流,鄭州地鐵將加開列車,提升運能。1號線目前已啟用新版列車運行圖,每日增加上線列車43列次,行車間隔壓縮至3分鍾以內,2號線與城郊線在早晚高峰期間根據客流情況加開載客列車,調整後線網整體運能提升20%以上。地面公交採取適當縮短上下班高峰期發車間隔,高峰發車間隔由5~8分鍾調整至5分鍾以內;增加社區接駁巴士線路發車密度,方便乘客換乘地鐵等其他交通工具。

⑷ 近5年國家及鄭州市房地產市場的相關政策與法規及自己的看法

沒有看法,沒有看法,沒有看法,沒有看法。

⑸ 頂風違法,有禁不止,必然受到法律制裁——河南省鄭州市非法批地案是怎樣

2003~2006年,鄭州市政府及有關部門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非法徵收土地14877畝1畝=0.0667公頃。用於龍子湖高校園區建設。至案件調查時,已圈佔和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土地共11339畝(其中基本農田4222畝,一般耕地2999畝)。
2005年,國土資源部曾對鄭州市非法徵收、佔用土地問題進行了調查,並報經國務院同意,責令鄭州市停止土地違法行為,進行整改。鄭州市不但沒有採取相應的整改措施,反而擴大了非法徵收佔用土地的規模。
為嚴肅法紀、政紀,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意,河南省委、省政府決定:給予河南省委常委、省政法委書記李新民(原河南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長)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給予河南省發展改革委員會主任林景順(原省國土資源廳廳長)行政降級處分和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給予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市委書記王文超(原鄭州市市委副書記、市長)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給予鄭州市市委副書記、市長趙建才行政記大過處分和黨內警告處分;給予鄭州市副市長、鄭東新區管委會主任王慶海行政降級處分和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給予鄭州市市長助理、龍子湖建設指揮部指揮長牛西嶺行政記大過處分和黨內警告處分。
國務院常務會議還責成河南省人民政府向國務院作出深刻檢查。
【分析】這是一起嚴重超越政府本級許可權的非法批地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徵收下列土地的,由國務院批准:(一)基本農田;(二)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三)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徵收前款規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國務院備案。
本案中,鄭州市政府和有關部門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非法徵收14877畝土地用於龍子湖高校園區建設,數量巨大,嚴重超越了法定的土地審批許可權,有關責任人受到黨紀政紀處理,理所應當。
本案事實清楚,定性准確,但對責任的區分並確定違法主體有其難點。本案中非法徵收土地是由鄭州市政府及鄭東新區建設領導小組決定的,又是由鄭東新區管委會實施的征地行為並部署了征地拆遷和佔地工作,再由龍子湖建設指揮部具體組織實施了征地拆遷和高校進場施工。這其中出現多個責任主體,「違法必究」應追究誰?首先,徵收土地建設龍子湖高校園區是鄭州市政府、鄭東新區建設領導小組決定的,這是啟動並實施徵收土地的行政決定行為;其次,鄭東新區管委會和龍子湖建設指揮部實施的征地行為以及征地拆遷和佔地施工行為,是落實市政府的決定;再次,辦理征地申請批准手續應是市政府職責職權范圍內的工作,而鄭州市政府並未依法上報征地申請,且在2005年國土資源部報經國務院同意,要求其停止土地違法行為,進行整改的情況下,仍擴大徵收土地的規模。因此,鄭州市政府已構成非法批地,且存在嚴重的頂風違法,有禁不止,情節十分惡劣,應當按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八條的規定從重處理。
另外,項目實施過程中,省政府有關負責人存在明示或默許的行為,省國土資源廳也未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⑹ 《鄭州市幼兒園設立管理規程》和《鄭州市幼兒園達標升級管理辦法》的具體內容

鄭州市幼兒園設立管理規程
第一條 為規范幼兒園設立和管理,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科學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幼兒園管理條例》、《幼兒園工作規程》、《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河南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幼兒教育管理的若干意見》,制定本規程。
第二條 本規程適用於具有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具有政治權利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個人,在本市行政區域內設立的、面向社會招收3—6歲學齡前兒童的幼兒園。
第三條 幼兒園實行審批制度,未經審批,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舉辦幼兒園。
第四條 設立幼兒園,由所在地的縣(市)、區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批和管理。
第五條 鼓勵舉辦民辦幼兒園,對於在幼兒園管理、幼兒教育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六條 設立幼兒園須有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園舍。幼兒園應設置在安全區域內,園舍相對獨立,日照充足,排水通暢。有消防設施和緊急疏散通道。建築和裝修材料符合環保要求。凡租用的園舍必須具有租期3年以上的租賃合同。
第七條 幼兒園應有基本的辦園規模。幼兒園一般具備3個班以上的規模,並按幼兒年齡分班,每班幼兒人數一般為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混合班30人。
第八條 幼兒園須配備品德高尚、有從事幼教工作經歷,具有幼兒教育專業畢業或者大專以上學歷的園長,並獲得教育行政部門頒發的幼兒園園長崗位培訓合格證書。
第九條 幼兒園須有與辦園規模相適應、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每班應配備2名教師、1名保育員(寄宿制幼兒園增加1名保育員),身心健康,並具有相應的教師任職資格或上崗資格。
第十條 幼兒園應根據辦園規模,配備專職或兼職衛生保健人員,並取得衛生行政部門的資格認可。
第十一條 幼兒園應設活動室、寢室、盥洗室、獨立兒童廁所、保健室、隔離室和辦公用房等,符合安全、衛生要求。供餐的幼兒園,廚房應符合衛生標准。
第十二條 應有與辦園規模相適應的幼兒戶外活動場地,城市幼兒園生均使用面積應達2平方米以上,農村幼兒園生均應達1.5平方米以上。
第十三條 應配備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桌椅,配備必要的教具、玩具和圖書。室內玩具城市生均3件以上,農村生均2件以上;圖書城市生均3冊以上,農村生均2冊以上。
第十四條 幼兒園要為幼兒提供安全、衛生、便利的飲水條件。有滿足需要的幼兒園保健醫療衛生器械。
第十五條 幼兒園須有穩定、可靠的經費來源。舉辦者在扣除用地、建築、設備設施等投入外,還應有能保證幼兒園正常運轉的流動資金。
第十六條城市幼兒園的保安人員要經過培訓,持證上崗。第十七條.接送幼兒的車輛要有公安車管部門的安全檢查證明,駕駛員要有車管部門頒發的駕駛執照。
第十八條 幼兒園的設置標准,本規程沒有規定的,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 達到設置標准要求的幼兒園,舉辦者應向審批機關報送以下材料:
(一)申請書(公辦、企事業單位辦、街道辦、集體辦幼兒園由主管單位提出申請);
(二)舉辦者姓名,住址或者名稱,地址;
(三)辦園章程、幼兒園內部管理制度等;
(四)法人代表、園長、教師、保育員、其他工作人員的花名冊,並附個人簡歷、身份證、學歷證書、專業資格證、上崗證、健康證等原件及復印件。
(五)資產來源、資金數額及有效證明文件,並載明產權;
(六)符合規定的辦公場所的使用證明(包括土地證、房產證、租賃合同等);
(七)園舍符合消防安全的證明(由當地公安消防部門或主管單位消防安全部門出具);
(八)其它必要的材料。
第二十條審批機關接受設立幼兒園申請,申請材料完整的,
應當在2個月內審核完畢,申請人的申請符合法定條件、標準的,作出准予舉辦幼兒園的書面決定,並頒發辦園許可證。對不能登記注冊的,應作出不予行政許可的書面決定,並說明理由,同時告知申請人享有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第二十一條 幼兒園的管理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執行。第二十二條對於不具備辦園條件,違法違規管理,辦園質量差的幼兒園,審批機關將依法予以處罰;情節嚴重的,依法予以取締。
第二十三條 本規程由鄭州市教育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 本規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⑺ 鄭州市房屋拆遷補償費的新規定

鄭州實施新政:住宅類房屋被拆遷評估價上浮30%補償。

住宅類房屋,按建築面積每平方米30元的標准發放,不足1200元的,按1200元發放。如果是期房安置,要發兩次。非住宅類房屋,按建築面積每平方米40元的標准發放,期房安置要發兩次。被徵收人房屋已出租的,在租賃期間,搬遷費要發給房屋承租人。

住宅類房屋選擇貨幣補償,按被徵收房屋的房地產市場評估價上浮30%給予補償。選擇產權調換的,按兩種方式進行安置:一是所有權證註明套內建築面積的,按套內面積給予安置;二是所有權證未註明套內建築面積的,按被徵收房屋建築面積上浮20%進行安置,上浮部分不計價。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新條例規定,對被徵收人的補償包括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搬遷與臨時安置補償、停產停業損失補償和補助、獎勵。

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對符合條件的被徵收人除給予補償外,還要優先給予住房保障。新條例重視對被徵收人的補償,爭取使被徵收人滿意的基礎上實施徵收,這樣就減輕被徵收人以往對低補償拆遷的抵觸情緒,減輕徵收工作的阻力。

假如你家的地被徵用了,有關部門要給予的補償費包括以下幾部分:征地補償、被征地群眾的社保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如果是經濟林用地,還有經濟林補償費。

全省范圍內開始實施新的「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標准」,全省城鄉任何一個地方的新地價標准,已經可以通過河南省國土資源廳官網進行查詢了,補償多少錢登錄網站可查詢。

(7)鄭州市法規擴展閱讀 :

住宅類房屋選擇貨幣補償的,按被徵收房屋的房地產市場評估價上浮30%給予補償。對於被徵收房屋屋主的補償,主要包括搬遷費、臨時安置費、裝飾裝修補助、物業管理補助等。

1、搬遷費:

住宅類房屋,按建築面積每平方米30元的標准發放,不足1200元的,按1200元發放。如果是期房安置,要發兩次。非住宅類房屋,按建築面積每平方米40元的標准發放,期房安置要發兩次。被徵收人房屋已出租的,在租賃期間,搬遷費要發給房屋承租人。

2、安置費:

住宅類房屋,如果要進行期房安置,且房主自行解決臨時安置房的,在臨時安置期間,按被徵收房屋建築面積每平方米每月20元的標准發放,不足1200元的,按照1200元發放。

現房安置或貨幣補償的,按上述標准一次性支付6個月的臨時安置費。提供周轉用房的,可不再支付臨時安置費。

臨時安置期限,多層建築不超過24個月,高層建築不超過36個月。如果超過安置期限還未得到安置,安置費用則要適當增加。

3、物業管理補償:

被徵收住宅,按照所有權證建築面積每平方米每月1元的標准一次性給予3年物業管理費用補助。被徵收住宅房屋建築面積不足60平方米的按60平方米計算。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鄭州實施新政:住宅類房屋被拆遷評估價上浮30%補償

⑻ 求~~鄭州市城鄉規劃管理技術規定(鄭城規(2013)16號) 電子版

現在只有2013版的送審稿,正式稿好像還沒批復

熱點內容
法治頻道12 發布:2025-09-17 23:54:45 瀏覽:449
血腥立法 發布:2025-09-17 23:53:49 瀏覽:114
根據刑法修正案九 發布:2025-09-17 23:52:41 瀏覽:448
17法律碩士考研免費視頻資料分享 發布:2025-09-17 23:51:48 瀏覽:438
抖音法治課程 發布:2025-09-17 23:37:16 瀏覽:692
道德主題活動心得 發布:2025-09-17 23:34:48 瀏覽:440
一體化衛生室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7 23:30:58 瀏覽:98
本科是工科的學生考法律碩士有什麼優勢 發布:2025-09-17 23:11:10 瀏覽:459
法考行政法主觀題誰講的好 發布:2025-09-17 23:04:31 瀏覽:553
天樞律師 發布:2025-09-17 22:51:48 瀏覽: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