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測繪管理條例
① 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條例的條例全文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測繪成果的管理,維護國家安全,促進測繪成果的利用,滿足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測繪成果的匯交、保管、利用和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審核與公布,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測繪成果,是指通過測繪形成的數據、信息、圖件以及相關的技術資料。測繪成果分為基礎測繪成果和非基礎測繪成果。
第三條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測繪成果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部門有關的測繪成果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以下稱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測繪成果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部門有關的測繪成果工作。
第四條匯交、保管、公布、利用、銷毀測繪成果應當遵守有關保密法律、法規的規定,採取必要的保密措施,保障測繪成果的安全。
第五條對在測繪成果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由有關人民政府或者部門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六條中央財政投資完成的測繪項目,由承擔測繪項目的單位向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資料;地方財政投資完成的測繪項目,由承擔測繪項目的單位向測繪項目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資料;使用其他資金完成的測繪項目,由測繪項目出資人向測繪項目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資料。
第七條測繪成果屬於基礎測繪成果的,應當匯交副本;屬於非基礎測繪成果的,應當匯交目錄。測繪成果的副本和目錄實行無償匯交。
下列測繪成果為基礎測繪成果:
(一)為建立全國統一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進行的天文測量、三角測量、水準測量、衛星大地測量、重力測量所獲取的數據、圖件;
(二)基礎航空攝影所獲取的數據、影像資料;
(三)遙感衛星和其他航天飛行器對地觀測所獲取的基礎地理信息遙感資料;
(四)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及其數字化產品;
(五)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的數據、信息等。
第八條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依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合資、合作,經批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從事測繪活動的,測繪成果歸中方部門或者單位所有,並由中方部門或者單位向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副本。
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依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測繪活動的,由其按照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匯交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
第九條測繪項目出資人或者承擔國家投資的測繪項目的單位應當自測繪項目驗收完成之日起3個月內,向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收到匯交的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後,出具匯交憑證。
匯交測繪成果資料的范圍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商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並公布。
第十條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自收到匯交的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應當將其移交給測繪成果保管單位。
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編制測繪成果資料目錄,向社會公布。
第十一條測繪成果保管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測繪成果資料的保管制度,配備必要的設施,確保測繪成果資料的安全,並對基礎測繪成果資料實行異地備份存放制度。
測繪成果資料的存放設施與條件,應當符合國家保密、消防及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和要求。
第十二條測繪成果保管單位應當按照規定保管測繪成果資料,不得損毀、散失、轉讓。
第十三條測繪項目的出資人或者承擔測繪項目的單位,應當採取必要的措施,確保其獲取的測繪成果的安全。 第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積極推進公眾版測繪成果的加工和編制工作,並鼓勵公眾版測繪成果的開發利用,促進測繪成果的社會化應用。
第十五條使用財政資金的測繪項目和使用財政資金的建設工程測繪項目,有關部門在批准立項前應當書面徵求本級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徵求意見材料之日起10日內,向徵求意見的部門反饋意見。有適宜測繪成果的,應當充分利用已有的測繪成果,避免重復測繪。
第十六條國家保密工作部門、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商軍隊測繪主管部門,依照有關保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測繪成果的秘密范圍和秘密等級。
利用涉及國家秘密的測繪成果開發生產的產品,未經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進行保密技術處理的,其秘密等級不得低於所用測繪成果的秘密等級。
第十七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需要利用屬於國家秘密的基礎測繪成果的,應當提出明確的利用目的和范圍,報測繪成果所在地的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的,應當以書面形式告知測繪成果的秘密等級、保密要求以及相關著作權保護要求。
第十八條對外提供屬於國家秘密的測繪成果,應當按照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的審批程序,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批;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批前,應當徵求軍隊有關部門的意見。
第十九條基礎測繪成果和財政投資完成的其他測繪成果,用於國家機關決策和社會公益性事業的,應當無償提供。
除前款規定外,測繪成果依法實行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軍隊因防災、減災、國防建設等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無償使用測繪成果。
依法有償使用測繪成果的,使用人與測繪項目出資人應當簽訂書面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二十條測繪成果涉及著作權保護和管理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一條建立以地理信息數據為基礎的信息系統,應當利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 第二十二條國家對重要地理信息數據實行統一審核與公布制度。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公布重要地理信息數據。
第二十三條重要地理信息數據包括:
(一)國界、國家海岸線長度;
(二)領土、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面積;
(三)國家海岸灘塗面積、島礁數量和面積;
(四)國家版圖的重要特徵點,地勢、地貌分區位置;
(五)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商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確定的其他重要自然和人文地理實體的位置、高程、深度、面積、長度等地理信息數據。
第二十四條提出公布重要地理信息數據建議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報送建議材料。
對需要公布的重要地理信息數據,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提出審核意見,並與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軍隊測繪主管部門會商後,報國務院批准。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二十五條國務院批准公布的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以公告形式公布。
在行政管理、新聞傳播、對外交流、教學等對社會公眾有影響的活動中,需要使用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應當使用依法公布的重要地理信息數據。 第二十六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上級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接收匯交的測繪成果副本或者目錄,未依法出具匯交憑證的;
(二)未及時向測繪成果保管單位移交測繪成果資料的;
(三)未依法編制和公布測繪成果資料目錄的;
(四)發現違法行為或者接到對違法行為的舉報後,不及時進行處理的;
(五)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其他行為。
第二十七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未匯交測繪成果資料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第二十八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測繪成果保管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未按照測繪成果資料的保管制度管理測繪成果資料,造成測繪成果資料損毀、散失的;
(二)擅自轉讓匯交的測繪成果資料的;
(三)未依法向測繪成果的使用人提供測繪成果資料的。
第二十九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依據職責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建立以地理信息數據為基礎的信息系統,利用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
(二)擅自公布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
(三)在對社會公眾有影響的活動中使用未經依法公布的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 第三十條法律、行政法規對編制出版地圖的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一條軍事測繪成果的管理,按照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二條本條例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1989年3月21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規定》同時廢止。
② 測繪質量監督管理辦法包含哪些規定
(2002年8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修訂通過內 2002年8月29日中華人容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5號公布
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
目 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
第三章基礎測繪
第四章界線測繪和其他測繪
第五章測繪資質資格
第六章測繪成果
③ 房產測繪管理辦法 預測
您好,房產測繪的管理辦法其實在他們行業內是有一些明文規定的。其實就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去遵守吧。
④ 基礎測繪條例
根據人事部、國家測繪局關於印發《注冊測繪師制度暫行規定》的通知國人部發[2007]14號相關規定,注冊測繪師考試報考條件如下:
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恪守職業道德,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請參加註冊測繪師資格考試:
(一)取得測繪類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從事測繪業務工作滿6年。
(二)取得測繪類專業大學本科學歷,從事測繪業務工作滿4年。
(三)取得含測繪類專業在內的雙學士學位或者測繪類專業研究生班畢業,從事測繪業務工作滿3年。
(四)取得測繪類專業碩士學位,從事測繪業務工作滿2年。
(五)取得測繪類專業博士學位,從事測繪業務工作滿1年。
(六)取得其他理學類或者工學類專業學歷或者學位的人員,其從事測繪業務工作年限相應增加2年。
根據人事部、國家測繪局關於印發《注冊測繪師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的通知國人部發[2007]14號相關安排,注冊測繪師考試科目如下:
注冊測繪師資格考試設《測繪綜合能力》、《測繪管理與法律法規》、《測繪案例分析》3個科目。考試分3個半天進行。《測繪綜合能力》、《測繪管理與法律法規》2 個科目的考試時間均為2.5小時,《測繪案例分析》科目的考試時間為3小時。
⑤ 測繪成果管理條例的第三章 利 用
第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積極推進公眾版測繪成果的加工和編制工作,並鼓勵公眾版測繪成果的開發利用,促進測繪成果的社會化應用。
第十五條使用財政資金的測繪項目和使用財政資金的建設工程測繪項目,有關部門在批准立項前應當書面徵求本級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徵求意見材料之日起10日內,向徵求意見的部門反饋意見。有適宜測繪成果的,應當充分利用已有的測繪成果,避免重復測繪。
第十六條國家保密工作部門、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商軍隊測繪主管部門,依照有關保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測繪成果的秘密范圍和秘密等級。
利用涉及國家秘密的測繪成果開發生產的產品,未經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進行保密技術處理的,其秘密等級不得低於所用測繪成果的秘密等級。
第十七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需要利用屬於國家秘密的基礎測繪成果的,應當提出明確的利用目的和范圍,報測繪成果所在地的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的,應當以書面形式告知測繪成果的秘密等級、保密要求以及相關著作權保護要求。
第十八條對外提供屬於國家秘密的測繪成果,應當按照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的審批程序,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批;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批前,應當徵求軍隊有關部門的意見。
第十九條基礎測繪成果和財政投資完成的其他測繪成果,用於國家機關決策和社會公益性事業的,應當無償提供。
除前款規定外,測繪成果依法實行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軍隊因防災、減災、國防建設等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無償使用測繪成果。
依法有償使用測繪成果的,使用人與測繪項目出資人應當簽訂書面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二十條測繪成果涉及著作權保護和管理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一條建立以地理信息數據為基礎的信息系統,應當利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
第四章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審核與公布第二十二條國家對重要地理信息數據實行統一審核與公布制度。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公布重要地理信息數據。
第二十三條重要地理信息數據包括:
(一)國界、國家海岸線長度;
(二)領土、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面積;
(三)國家海岸灘塗面積、島礁數量和面積;
(四)國家版圖的重要特徵點,地勢、地貌分區位置;
(五)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商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確定的其他重要自然和人文地理實體的位置、高程、深度、面積、長度等地理信息數據。
第二十四條提出公布重要地理信息數據建議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報送建議材料。
對需要公布的重要地理信息數據,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提出審核意見,並與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軍隊測繪主管部門會商後,報國務院批准。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二十五條國務院批准公布的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以公告形式公布。
在行政管理、新聞傳播、對外交流、教學等對社會公眾有影響的活動中,需要使用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應當使用依法公布的重要地理信息數據。
⑥ 測繪管理
「十五」期間,自治區測繪管理,在組織建設、依法行政建設、基礎測繪建設、推進測繪科技進步,以及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明顯進步,獲有新的業績。
一、測繪管理組織建設
(一)測繪管理機構
2000年12月,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測繪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新政辦 〔2000〕 153 號),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測繪局改為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管理的事業局。局機關內設5個職能處(室)、3個工作部門和6個直屬事業單位。
(1)內設機構有:辦公室、計劃財務處、行業管理處(政策法規處)、國土測繪技術監督處、人事教育處、機關黨委、監察室、老幹部工作處。
(2)直屬事業單位有:新疆第一測繪院、新疆第二測繪院、自治區測繪技術中心、自治區測繪檔案資料館(基礎地理信息中心)、自治區測繪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自治區測繪局機關後勤服務中心。
2005年11月,自治區機構編制委員會《關於調整自治區測繪局機構編制的批復》(新機編字 〔2005〕 70 號),將測繪局由事業機構調整為行政機構,局機關內設辦公室、計劃財務處、行業管理處(政策法規處)、國土測繪技術監督處、人事教育處和機關黨委、監察室、老幹部工作處、增設地圖管理處(加掛自治區測繪執法辦公室牌子)。
(二)主要職責
(1)貫徹國家有關測繪工作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擬訂全區地方性測繪法規草案。制定測繪行業管理政策,並依法監督實施;制定全區測繪事業發展規劃,組織並管理基礎測繪、行政區域界線測繪、地籍測繪和其他全區性或重大測繪項目、重大測繪科技項目。
(2)按規定負責測繪資質的核准和發證工作,依法審核對外提供測繪成果、外國組織和個人來疆測繪,組織對外測繪合作交流;依法查處全區性或重大的測繪違法案件,負責有關行政復議。
(3)管理自治區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組織指導全區基礎地理信息社會化服務;管理國家測繪基準和測量控制系統;根據授權審核、發布自治區重要的地理信息數據,指導監督各類測繪成果的管理和全區測量標志的保護。
(4)制定基礎測繪、地籍測繪的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監督實施管理確認測繪成果。
(5)依法管理地圖編制工作,審查向社會出版和展示的地圖,管理並審核地名在地圖上的表示。
(6)依法監督實施測繪技術標准,指導監督測繪產品質量管理工作。
(7)組織並指導全區測繪技術人員培訓及測繪專業技術職稱工作;指導測繪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測繪行業技術工人技術等級考核。
(8)監督管理自治區測繪事業費和專項資金。
(9)承辦自治區人民政府及國土資源廳交辦的其他工作。
(三)測繪管理體制改革
2002年,測繪行政管理職能開始向地(州、市)、縣(市)延伸。截至2005年底,全區14個地(州、市)國土資源局落實了測繪行政管理職能。其中,4 個地(州)和石河子市單獨成立了測繪行政管理機構,3 個地(州、市)設立了測繪行政管理內設機構;全區90個縣(市)中,53個縣(市)落實了測繪行政管理職能。
(四)測繪管理隊伍
2005年末,自治區測繪局機關依照公務員管理在冊的工作人員35人。其中,在職研究生學歷1人,大學學歷16人,大專學歷18人;另有工勤人員 2 人。直屬事業單位在冊職工 542 人。地(州、市)、縣(市)兩級測繪管理人員67人。
二、測繪行政管理
(一)測繪法制建設
2004年7月23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十屆人大常委會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 辦法》,並於2004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
200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圖管理辦法》列入了自治區人民政府行將制定的立法調研和論證;此外,自治區測繪局依據國家自治的法律、法規制定了一系列測繪資質審查認證管理、地圖行政審核管理和測繪成果管理等方面的規范性文件,測繪地方法規體系正在逐步完善。
(二)測繪市場管理
「十五」期間,自治區測繪局開展了整頓和規范測繪市場經濟秩序、地圖市場秩序、測繪產品質量定期監督檢驗、房產測繪質量專項檢查、測繪成果保密檢查、測繪基準清理整頓等工作,同時加大了對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測繪市場監管力度不斷加強,測繪市場進一步規范。
「十五」期間,全區共依法受理地圖行政審核近 2000 幅(件);累計抽檢各類測繪產品619 批次;嚴格測量標志拆遷審批,共審批拆遷A級GPS點1個、一等水準點1個、二等水準點3個、二等三角點1個、四等三角點5個;完善了建立相對獨立坐標系統的審批程序,共審批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申請4個。
2003年,在全自治區范圍內開展了測繪基準的清理工作,掌握了多年來測繪基準採用情況的第一手資料。
進一步密切了與有關部門的工作合作關系。其中,協同自治區工商行政管理局相繼制定了加強自治區測繪市場管理、加強自治區測繪項目招標投標監督管理、加強廣告經營活動中使用地圖圖形管理的規范性文件;協同自治區物價局制定了測繪工程價格、房產測繪價格、繪圖產品檢驗價格等管理規定;協同自治區黨委外宣辦、新聞出版局、旅遊局、烏洽會大會辦公室等單位相繼制定了加強自治區地圖編制出版管理、旅遊市場經營活動和烏洽會上編制、印刷、展示、使用地圖管理等規范性文件,進一步和相關廳、局建立了有效的協作機制。
三、測繪行業管理
「十五」期間,全區測繪行業隊伍不斷壯大,測繪持證單位從2001年的120多個增加到2005年末的233 個;測繪從業人員8009人,跨近20個行業,見表6-1及圖6-1。
表6-1 自治區測繪行業從業人數一覽表
圖6-1「十五」期間自治區測繪資質等級構成圖
全區測繪管理,既注重了資質管理,又注重了測繪市場規范化管理,嚴格測繪市場准入審查。相繼制定了《自治區實施 〈測繪資質管理規定〉 細則》、《自治區測繪質量保證體系考核規定》、《自治區測繪成果資料檔案與測繪儀器資料檔案管理考核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對測繪資質的申請受理、初審、審核、批准、發證等環節及測繪單位資質等級升降、業務范圍調整等方面作了規范化的嚴格規定,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測繪資質審查認證制度。同時將取得測繪資質的單位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督測繪單位的市場行為。
四、測繪行政執法情況
「十五」期間,測繪行政執法工作進一步得到加強,測繪執法機構健全,測繪行政執法行為不斷規范。5年內,相繼制定和完善了《測繪行政執法責任制》、《測繪行政執法錯案追究制》、《測繪行政執法公示制》和《測繪執法評議考核制》,測繪行政執法工作從立案到結案,基本做到執法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法律准確、行政處罰適當,努力做到文明執法。
「十五」期間,共查處各類地圖違法案件23 起,沒收各類違法地圖2.5萬張,查處非法測繪案件2起、擅自發布重要地理信息案件1起和破壞測量標志案件4起。
五、基礎測繪和測繪科技工作
(一)基礎測繪工作
「十五」期間,自治區1∶1萬比例尺地形圖基礎測繪工作取得較大進展。基礎測繪列入自治區19 個重點發展領域,各級財政加大了對基礎測繪的投入,其中,國家投入資金約4800 萬元,完成基礎航空攝影面積約48 萬平方千米;自治區投入資金4900 余萬元,測制1∶1萬比例尺地形圖近5000 幅,面積約12 萬平方千米。「十五」期間基礎測繪資金投入及工作量完成情況見表6-2及圖6-2。此外,為伊犁河流域農業綜合開發、塔里木河幹流、博斯騰湖、艾比湖綜合治理、天山北坡經濟帶開發建設、重點區域農業、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鄉規劃、土地管理、礦產資源勘探開發等提供了及時、可靠的基礎測繪保障服務。
表6-2「十五」期間自治區投入測繪工作的資金和完成的工作量
(二)測繪科技進步
「十五」期間,自治區測繪科技水平不斷取得進步和提高。其中:通過實施國家基礎測繪設施建設新疆單位工程,建成了新疆最大規模的數字化測繪生產基地;全區測繪行業全面實現了從傳統測繪技術體系向數字化測繪技術體系的轉型;以空間定位技術、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為核心的數字化測繪生產工藝,在測繪系統得到普及;運用遙感影像處理技術為自治區多條待建公路的選線提供了測繪保障,節約國家建設資金上億元;利用高解析度立體衛星影像技術,編制完成了庫爾勒市城市影像圖、喀納斯景區遙感影像圖;採用現代制圖技術,編制出版了漢、維吾爾文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圖集》;編制完成了大幅面盲文語音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圖》和新疆縣市掛圖工程。
圖6-2「十五」期間自治區基礎測繪資金投入對比圖
「十五」期間,推進測繪科技進步,有一批測繪科技成果獲得國家、自治區獎勵。其中主要有:
(1)漢文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圖集》,獲得中國測繪學會2005年度測繪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參與國家1∶5 萬地名資料庫建設的新疆地名數據採集與建庫項目,並獲得中國測繪學會2005年度優秀測繪工程金獎;
(3)新疆第二測繪院承擔的奎屯市國土資源基礎資料庫建設項目、新疆時代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承擔的西氣東輸管線測量項目、新疆水利水電勘測院承擔的新疆供水南乾渠測量項目,均獲得中國測繪學會優秀測繪工程銅獎;
(4)全國1∶25萬資料庫更新工程的新疆分項目,獲得了中國測繪學會2004年度測繪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5)中國西部縣(市)掛圖工程的新疆縣(市)掛圖,獲得國家測繪局優秀成果獎;
(6)2004年,《新疆國土資源環境遙感綜合調查項目》獲得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
六、社會化測繪服務工作
(一)為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測繪成果
「十五」期間,累計向自治區全社會各行業提供基本比例尺地形圖4.7萬多幅,數字地圖8800多幅,各類成果點8447個,數據1380千兆;向自治區領導、各行業提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圖集》6000餘本,地圖冊1.2萬余冊,《新疆概況》多媒體演示光碟點400多張和各種掛圖4600多幅。
與此同時,還向自治區有關部門無償提供1∶5萬比例尺、1∶50萬比例尺、1∶25 萬比例尺數據服務於自治區重大工程項目。提供2002年版全疆1∶25萬地理信息資料庫、2002年版全疆1∶100萬地理信息資料庫、2000國家重力網等一批基礎測繪成果。
(二)測繪成果保密管理情況
「十五」期間,自治區測繪成果保密工作進一步強化,組織機構不斷健全,管理工作逐年規范。
(1)會同自治區保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保密局、國土資源局,成立了自治區測繪成果保密領導小組。監督、指導和支持各地州(市),從組織、制度建設上落實了測繪成果保密管理工作,全區形成了以自治區、地州(市)、縣(市)三級測繪成果保密工作的組織機構;使測繪成果管理得到進一步規范。
(2)制定了《自治區各級測繪主管部門許可權內基礎測繪成果資料提供使用審批辦法》,規范了測繪成果審批工作程序。
(三)測繪成果資料館藏情況
「十五」期間,隨著自治區測繪事業發展,館藏測繪成果日益增多,目前,館藏各類各種圖件主要有:
(1)各種比例尺地形圖(包括紙圖和數據)有:1∶100 萬16幅、1∶50萬48幅、1∶25 萬153 幅、1∶10 萬1192 幅、1∶5 萬2836幅、1∶1萬6897幅(20世紀70~90年代)。
(2)1∶1萬基礎測繪更新圖幅共計5800餘幅(含數據)。
(3)航片及掃描數據4萬余片、底片16 萬余片(1969~1990年)。
(4)覆蓋全疆和局部區域不同解析度的影像數據約600景。
七、其他
(一)新疆測繪學會工作
「十五」期間,新疆測繪學會堅持實事求是,依靠廣大會員單位支持,通過開展為自治區經濟建設服務、為測繪科技服務等活動,增強了學會的凝聚力和影響力。
1.學術活動
舉辦了《「數字新疆」與空間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研討會》、《地理信息系統西部行烏魯木齊報告會》;舉辦了《虛擬地理環境及其應用》、《信息技術與城市規劃設計》、《乾旱區、半乾旱區環境監測中的遙感與GPS技術》、《地理信息商務在中國西部的機遇和挑戰》、《地理信息服務與西部開發》、《地圖與符號》等專題學術報告會;組織了《現代GIS發展策略與建設的報告》、《X-Function測量新境界》、《徠卡測量機器人在大壩變形觀測工程中的應用》的專題報告。
2.獲獎情況
「十五」期間,選送中國測繪學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測繪項目分別獲測繪科技進步獎1 個,獲優秀測繪工程項目銀獎2 個,獲優秀測繪工程項目銅獎3個。
3.出版刊物
共編輯出版《新疆測繪》20 期,累計刊登學術論文192 篇、測繪管理類文章27篇、政策法規類11 篇、簡訊報導類32 篇、其他類26篇。
4.測繪優秀工程評選
2003年、2004年連續兩年會同自治區科協聯合舉辦了自治區「測繪行業優秀測繪工程(項目)」評選活動。
(二)科技信息工作
「十五」期間,測繪科技信息化建設,主要是加強和密切了與國內同行的信息交流與合作。
(1)先後參加了2000 年在西安市、2002 年在蘭州市、2004年在西寧市召開的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屆「西北地區測繪科技信息交流大會暨科技論壇」,組織測繪科技工作者參加了在雲南省景洪市舉行的2003年全國測繪與地理信息技術研討交流會暨中國測繪學會科技信息網分會成立大會。
(2)參與了《中國地理信息產業機構指南》、《中國測繪學會科技信息網分會工作手冊》的編撰工作;參與了《全國測繪科技信息網章程》修改草案的修訂工作和《全國測繪科技信息網西北分網章程》的修訂工作。
(三)測繪宣傳和政務信息工作
「十五」期間,堅持每年開展測繪法宣傳日、世界地球日、全國土地日、全國法制宣傳日活動,各地測繪行政主管部門通過出動宣傳車、設立宣傳咨詢點,在媒體上刊登宣傳文章、講話,發放宣傳冊、宣傳畫、地圖等,向社會公眾大力宣傳測繪工作性質、任務,以及社會化服務功能,藉以提高工作的社會地位。同時,以查處各類違法案件為契機,藉助報紙、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通過解剖典型案例,向社會普及測繪法律法規知識,藉以提高民眾學法、懂法、守法的自覺性。
(四)接待群眾來信來訪情況
「十五」期間,接待社會群眾來信來電來訪,反映房產測繪、測繪資質申請、測繪成果購買、非法測繪行為線索等情況,共接待來訪人數達200餘人次。
(五)精神文明建設情況
5年以來,按照自治區文明委和區直機關工委文明委的部署,堅持精神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一齊抓。緊緊圍繞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的總體部署和測繪局的中心工作,把公民道德建設作為文明創建活動的主線,以公民道德建設來推動精神文明建設上新台階。2001年12月自治區測繪局機關被自治區文明委評為自治區級「文明單位」。2005年底自治區測繪局機關及駐烏魯木齊各事業單位均獲得自治區級「文明單位」稱號。
(六)政務信息化建設
「十五」期間,起始於2003 年,每年通過自治區人民政府公眾網發布測繪成果目錄,每半年更新一次,目錄信息包括:測繪基準、航天航攝、數據范圍、地形范圍、專題圖種類以及其他類型的成果目錄。同時,還公布了測繪法律法規、測繪管理規范性文件、測繪行政許可事項的辦理程序等內容,較好地向社會提供了測繪社會化服務。
(七)獲國家和省部級表彰情況
自治區科學技術廳、黨委宣傳部、科學技術協會授予新疆第二測繪院2002年「自治區科普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自治區科技興新領導小組授予自治區測繪局2003 年「自治區科技興新先進單位(廳局)」榮譽稱號;
人事部、國家測繪局授予新疆第一測繪院2003 年「全國測繪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自治區測繪局計劃財務處2005 年「先進財會工作集體」榮譽稱號;
國家測繪局授予新疆第二測繪院「『十五』測繪科技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國家測繪局授予自治區測繪局、阿克蘇地區國土資源局、庫爾勒市國土資源局「全國測繪系統『四五』普法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自治區測繪局宋春玉獲「2001~2005 年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新疆第一測繪院彭建國、新疆測繪檔案資料館(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李自典2004 年「自治區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新疆第一測繪院李少軍2005 年「自治區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十五」期間,有20 多人分別獲自治區、國土資源部、國家測繪局授予的「國土資源系統『十五』科技工作先進個人」、國家測繪局授予的「測繪獎章」、「自治區語言文字先進個人」、「『十五』測繪科技工作先進個人」、「2001~2005 年度中國測繪學會工作先進個人」、「全國測繪系統『四五』普法工作先進個人」、「自治區科技興新貢獻獎先進個人」、「自治區先進財會工作個人」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