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日常管理規章制度
A. 公司日常管理制度
辦公室日常管理制度
第一條 為規范辦公區域的管理,創造文明、整潔的辦公環境,維護正常的辦公秩序,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提高辦公效率,利於公司各項工作的開展,特製定本制度。
本制度適用於總公司、各子(分)公司、各管理處辦公室。
第二條 員工應嚴格遵守考勤制度,准時上班按時下班,上下班時間按現有規定執行。
第三條 上班打卡後不得外出吃早點或辦私事,如確有需要須向直管領導報備,午休後應准時上班。
第四條 不得將可能影響辦公環境的與工作無關的物品帶入公司。
第五條 員工上班時必須著裝整潔、得體,不得穿軍靴、露出腳趾及後跟的涼鞋及其他不適宜的裝束,不準佩戴誇張、異類、過大的飾物上班。整體形象符合《基本服務禮儀標准》中的儀容儀表要求。
第六條 辦公時間因私會客需和直管領導報備,時間不得超過30分鍾;因私打電話必須簡短。
第七條 上班時間內辦公區不得大聲喧嘩、嘻笑打鬧、聚堆聊天、玩游戲、瀏覽與工作無關網站;任何時候不得使用不文明語言和肢體動作。
第八條 上班時間內不得用餐、吃零食;
第九條 個人所屬的桌椅、設備、垃圾桶由各使用人自行清潔;部門所屬的存儲櫃、文件櫃內部由各部門指定專人負責整理和清潔;
第十條 辦公室環境要求:環境整潔、擺放有序;隨手清潔,及時歸位;辦公室內不得擺放鞋、雨傘等有礙形象和環境的雜物(鞋、雨傘存放於指定場所);嚴禁隨地吐痰、亂丟紙屑;垃圾桶不超過3/4滿。
第十一條 公司辦公區域、公用區域嚴禁吸游煙,吸煙的員工應注意他人的感受,控制吸煙量及避免在女性面前吸煙;冬、夏季開啟空調期間,禁止在空調房內抽煙,須到有外窗的洗手間或指定場所進行。
第十二條 工作期間和午休(餐)時間不得飲酒,不得帶有酒精狀態上班;接待公司客人的除外。
第十三條 下班、或離開辦公室30分鍾以上的,須關閉不使用的電器、電燈等耗電設備,午餐期間關閉應關閉顯示器和電燈;公文、印章、票據、現金及貴重物品等須鎖入保險櫃或抽屜內,關窗、鎖門後方可離開。
第十四條 遵守保密紀律,保存好各種文件及技術資料,不得泄露公司機密。
第十五條 文明用廁,節約用紙,注意保潔。
第十六條 辦公區內不得擅自添加辦公傢俱。
第十七條 愛護公司財產和設備,發現損壞及時向辦公室報修,無法修復的應註明原因申請報廢;因故意或使用不當損壞公物者,應予以相應賠償。
第十八條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以上僅供參考!
B. 什麼是日常管理制度
日常管理制度指的是考勤制度;崗位責任制;操作規范;安全制度;獎懲制度、部門制度;等等。
C. 機關事業單位日常事務管理制度
可以制訂安全管理制度,財務管理辦法,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人員招聘及試用制度,公文處理辦法,檔案管理制度,印章管理辦法,考勤管理制度,績效工資考核辦法等。
一、公務接待制度:公務接待本著厲行節儉的原則,合理安排。原則上接待中不喝酒。
二、辦公設備及辦公用品采購制度:單位需要添置、維修、更新重要的大型辦公設備,應先各科室提出意見,報辦公室備案,經主任審核同意後,由辦公室組織采購,按規定須納入政府集中采購的,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辦公用品由辦公室派專人統一采購,並登記、驗收、入庫,專人保管,專人發放。各科室不得自行購買辦公用品,如需購買特需用品,應提前與辦公室聯系,經主任批准後,由辦公室進行采購。
三、資產管理制度:做好單位各類資產的管理,以及資產的登記、確權工作。所有資產設立明細表,涉及任何資產的轉移、產權變更等事宜,須報經主任辦公會研究、批准,確保資產不流失。
四、車輛管理制度:以保證領導和機關工作用車為目標,對車輛實行統一調度。各科室公務用車,需提前與辦公室聯系,由辦公室派車,並合理安排行車路線;因公出差外埠用車須經主任同意。駕駛員應服從統一調度,嚴禁私自開車和酒後駕車,遵守交通法規,確保行車安全。
保持車容、車貌整潔,做好車輛日常維護,保持良好車況。日常車輛維修須經辦公室領導同意,大修須報委主任同意。填寫修理通知單,不得擅自增添修理項目,且須在指定的修理廠維修(特殊情況除外)。做好節假日值班工作,不得擅自離崗。
五、值班、考勤制度:行政事務工作人員實行崗位責任制,根據工作分工,各負其責。因事請假,請嚴格履行請假手續,不得無故缺勤。服從工作安排,工作時間不得擅離崗位。做好節假日值班工作,值班同志負責處理當日的一切事務。重大、緊急情況及時向帶班領導報告。
(3)政府日常管理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機關(單位)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它有四個基本特點:
1.全面性。機關(單位)管理的內容既包括人事編制,政務文秘等工作,又包括資產財務,行政後勤等工作,幾乎是無所不是,無所不管。
2.廣泛性。既有縱向聯系,又有橫向聯系,既涉及機關內部,又涉及機關外部。
3.服務性。管理目標是保證機關工作正常順利地開展,為工作人員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4.時效性。管理只有講求工作效率,講求工作質量,才能對機關各部門起到協調、配合,互相支持和監督作用,才能促進機關整個行政工作的效率。
----機關(單位)管理有四條原則:
1.按政策辦事的原則。從機關管理的功能,任務,內容,要求以及服務的對象和范圍看,既要對機關文書、檔案、會議、信息、信訪、政策研究等政務類工作進行管理,又要對財務項目、基建、行政後勤等事務類工作進行管理;而且還要對人事、編制等進行管理,涉及方方面面的政策,要求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必須按政策辦事。
2.制度管理的原則。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實現機關管理規范化的基礎。通過制度建設可以使機關管理在科學的基礎上有章可循,有規則可依,形成團結,務實,進取的環境和規范,有序高效,優質的運轉機制。
3.效率和質量原則。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行政效率和質量,所以管理人員的思維能力,辦事能力都要較高,知識面應較寬。
4.節儉服務的原則。管理人員要本著勤儉辦一切事業的原則,合理使用機關(單位)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想方設法多為幹部、職工辦實事,辦好事。
D. 黨政事務部工作管理制度
1、負責黨委、政府日常工作,做好上傳下達,協調好政府與各單位之間的關系。當回好黨委、政府的參答謀助手。
2、承擔黨委、政府的文件、文稿的起草、修改、校核、列印、分發管理工作;做好文件的收發、傳閱、催辦等各項工作;做好機要保密、文件歸檔、文電處理等工作。
3、圍繞鎮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收集信息,反映動態,綜合調查研究。
4、負責黨委、政府各種會議事務工作和上下級來人接待工作。
5、負責政務公開和接待群眾來信來訪工作。
6、做好各部門、各科室協調工作。
7、負責印章的使用管理,認真執行印章管理制度。
8、負責機關後勤日常工作。
9、做好上級和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