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意義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意義

發布時間: 2021-01-10 10:03:53

1. 政府信息公開的意義主要體現在提高了政府透明度對嗎

政府信息公開的意義:
一、可以有效推動全國范圍的反腐倡廉。
政府信息公開使政府將信息充分公開,減少了政府與公眾的信息不對稱,會極大地改善社會公眾的監督條件,提升公眾的監督能力,對政府的瀆職、貪污、濫用職權行為產生極大的抑制效果,政府信息的充分公開是反腐敗的重要措施,是推動政府官員廉政、勤政的重要措施。
二、推動全國自上而下依法執政。
政府信息公開有力規范了各級政府的信息公開行為,保障了政府改革的進度,並使各項政策都因為有了更為有效的公開而提升了執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陽奉陰違,促進了政府行為,特別是基層、邊遠地區、農村政府行為的規范化,推動了整個國家自上而下依法執政。
三、提升政府公信力、促進政府與公眾合作。
現代社會中政府的公信力已經成為一項寶貴的社會資源;政府與公眾的相互信任可以增強彼此的合作效果;政府與企業建立共識可以提升經濟活動的成效,從而降低政府行政成本。社會的流言、雜訊及一些政府官員違紀現象的出現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很大的挑戰。因此,政府唯有以坦誠的態度面對公眾才能提升自己的公信力。
四、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政策穩定、政務公開是現代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環境,公眾越清楚地理解政府的政策意圖,對未來的預期就越有把握。同時,明確的預期能夠鼓勵社會的長遠投資,也能有力的促進經濟的發展。事實證明,那些吸引投資多、經濟發展好的地區常常是政府信息公開做得好的地區,是政府最講信用的地區。
五、推動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建設。
知識經濟社會最重要的資源是知識、智慧與創造力,這種資源只存在於人們的頭腦中,現代政府要以調動智力資源為中心,唯有以人為本、尊重人才的社會才能夠調動智力資源。
信息公開,是指政府和各種組織機構向公眾公開或開放自己所擁有的信息,使其他組織機構和公眾個人可以基於任何正當的理由和採用盡可能簡便的方法獲得上述信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已經2007年1月17日國務院第165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從基本原則、公開的范圍、公開的方式和程序、監督和保障等方面進行明確的規定。是我國政府信息公開的基本法規,是一部政府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法律制度,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加強對行政權力的監督,更加有效地防治腐敗。

2.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如不能貫徹執行。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時代,瞬息萬變的信息,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版信息社會就是信息權和知識將扮演主角的社會,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資源的政府信息涵蓋全社會信息的80%,它既是公眾了解政府行為的直接途徑,也是公眾監督政府行為的重要依據。因而,政府信息應該公開。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對中國社會的政治有何影響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對中國的進步社會很有意義。
但是,各地政府對中央、國務院都撒謊,對社會能公開什麼,不能不令人起疑呵
.

4. 政府的三公信息公開有何重大意義

1、「三公」數據的公開是建設廉潔、節儉政府,遏制權力腐敗和社會不正之風的有益嘗試。評價一個政府是否廉潔、節儉,「三公」消費是一個重要指標。如果一個政府公務出國太頻繁,公車消費太離譜,公款吃喝太驚人,那麼,它再動聽的「廉潔」宣言、再「節儉」的形象展示也難以打動百姓,終將為百姓所厭惡。「隱而不說」是「三公」經費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隨著「三公」數據的「撥雲見日」,「三公」消費不能不「有所顧忌」。「三公」數據的公開為遏制「三公」消費,降低居高不下的行政成本創造了條件,為政府權力的正確行使提供了動力。
2、「三公」數據的公開是打造「陽光政府」、法治政府的重要一步。公開、透明是「陽光政府」的應有之義,也是政府依法行政的一項基本制度。「凡是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都要向社會公開。」為打造「陽光政府」,我國專門制定並實施了《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條例實施3年多來,陽光政府建設成績有目共睹。但是,在信息公開方面,不願公開、不敢公開、不屑公開現象依然存在。尤其是涉及「三公」消費等內容更是一度被許多部門視為「秘密」。今天,隨著「三公」數據的公開,「陽光政府」的一道厚紗帳被掀開。這既是打造「陽光政府」的一個積極信號,也是政府身體力行貫徹信息公開條例的實際步驟,不僅讓公眾對陽光政府有了更多期待,也對法治政府有了更多憧憬。
3、「三公」數據的公開為「服務型政府」增添了新的內涵。為人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是服務型政府的基本要求。政府運行離不開經費保障,但花錢必須辦事,必須講求效率。人民評價「三公」的一個最直觀的標准,那就是「三公」經費有多少是花在為人民服務上,有多少是花在為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自己服務上。政府花了多少錢,為百姓辦了多少事,這是衡量一個政府公共服務是否優質高效的重要標准。「三公」的公開,既是一次「交賬」,也是一次檢閱。花了最多的錢,辦了最少的事,這樣的「服務」難以說服百姓;花了最少的錢,辦了最多的事,這樣的「服務」才能贏得民心。
4、「三公」數據的公開為「民主監督」創造了重要平台。權力不受監督,必然導致腐敗。權力接受監督需要創造一定的條件,公開就是重要一環。我們發現,無論是白天公布還是夜間公布,無論是寥寥數語還是詳盡披露,「三公」數據公開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公眾的視線。「三公」數據的公開為人民監督政府創造了一個重要平台,盡管許多意見是「一邊倒」,但是這恰恰體現著公民意識的覺醒,展現著中國民主政治的進步。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這是一個民族真正進步的標志,也是一個國家真正強大的開始。
公開的大門一旦打開,再也無法關上。首次亮相的「三公」是信息公開工作勇敢邁出的一大步,也是中國民主政治意義非凡的一大步。而每一個前進的步伐,既給人以信心,也給人以希望。

5.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實施有什麼重大意義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實施的重大意義:
1、有效推動全國范圍的反腐倡廉。
一切欺詐行為的基礎都來自信息不對稱,無論是不法分子的欺詐,還是政府官員的貪污
和濫用職權,都源於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事實證明占據信息優勢就會成為強勢的一方。政府信息公開使政府將信息充分公開,減少了政府與公眾的信息不對稱,會極
大地改善社會公眾的監督條件,提升公眾的監督能力,對政府的瀆職、貪污、濫用職權行為產生極大的抑制效果,政府信息的充分公開是反腐敗的重要措施,是推動
政府官員廉政、勤政的重要措施。
2、推動全國自上而下依法執政。
政府信息公開之前,雖然部分先進地區已經通過電子政務的建設來實現部分政府信息的公
開,但政府信息公開的發展很不平衡,很多地區尚未行動起來,一些地方的官員藉沒有相應法規為由而減慢政府信息公開的進度,拖延政府改革。政府信息公開有力
規范了各級政府的信息公開行為,保障了政府改革的進度,並使各項政策都因為有了更為有效的公開而提升了執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有政策、下有對
策」的陽奉陰違,促進了政府行為,特別是基層、邊遠地區、農村政府行為的規范化,推動了整個國家自上而下依法執政。藉此可以預知,與政府信息公開相結合的
電子政務建設也必將成為推動各級政府依法執政的重要力量。
3、提升政府公信力、促進政府與公眾合作。
現代社會中政府的公信力已經成為一項寶貴的社會資源:政府與公眾的相互信
任可以增強彼此的合作效果;政府與企業建立共識可以提升經濟活動的成效,從而降低政府行政成本,使社會更為受益。在過去,政府在公眾面前有著很強的信息渠
道優勢,管理起來比較容易;如今,隨著互聯網等現代化信息手段的普及,公眾的信息渠道日益豐富,了解的事情日益增加。社會的流言、雜訊及一些政府官員違紀
現象的出現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很大的挑戰。因此,現在已經不再是政府說什麼公眾就相信什麼,政府唯有以坦誠的態度面對公眾才能提升自己的公信力。
4、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政策穩定、政務公開是現代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環境,公眾越清楚地理解政府的政策意圖,對
未來的預期就越有把握。同時,明確的預期能夠鼓勵社會的長遠投資,也能有力的促進經濟的發展。政策只鎖在抽屜里由官員隨需而用,會增加投資者對日後效益的
擔心而縮減投資規模,從而導致企業與投資人追求短期效果,使經濟建設的質量及效益大大下降。事實證明,那些吸引投資多、經濟發展好的地區常常是政府信息公
開做得好的地區,是政府最講信用的地區。
5、推動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建設。
中國經濟已經發展到必須推行以人為本政策的階段,依靠大量消耗自然資源的粗放型經
濟增長模式已走到盡頭,「知識經濟」已經成為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必經之路。知識經濟社會最重要的資源是知識、智慧與創造力,這種資源只存在於人們的頭腦中,
現代政府要以調動智力資源為中心,唯有以人為本、尊重人才的社會才能夠調動智力資源。

6.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所稱政府信息是指什麼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製作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信息。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五條:

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應當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則。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六條:

行政機關應當及時、准確地公開政府信息。行政機關發現影響或者可能影響社會穩定、擾亂社會管理秩序的虛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應當在其職責范圍內發布准確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

(6)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意義擴展閱讀: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七條:

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政府信息發布協調機制。行政機關發布政府信息涉及其他行政機關的,應當與有關行政機關進行溝通、確認,保證行政機關發布的政府信息准確一致。

行政機關發布政府信息依照國家有關規定需要批準的,未經批准不得發布。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八條:

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

3、政府信息公開實施意義

(1)有效推動全國范圍的反腐倡廉。

一切欺詐行為的基礎都來自信息不對稱,無論是不法分子的欺詐,還是政府官員的貪污和濫用職權,都源於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事實證明占據信息優勢就會成為強勢的一方。

政府信息公開使政府將信息充分公開,減少了政府與公眾的信息不對稱,會極大地改善社會公眾的監督條件。

提升公眾的監督能力,對政府的瀆職、貪污、濫用職權行為產生極大的抑制效果,政府信息的充分公開是反腐敗的重要措施,是推動政府官員廉政、勤政的重要措施。

(2)推動全國自上而下依法執政。

政府信息公開之前,雖然部分先進地區已經通過電子政務的建設來實現部分政府信息的公開,但政府信息公開的發展很不平衡,很多地區尚未行動起來。

一些地方的官員藉沒有相應法規為由而減慢政府信息公開的進度,拖延政府改革。政府信息公開有力規范了各級政府的信息公開行為,保障了政府改革的進度。

並使各項政策都因為有了更為有效的公開而提升了執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陽奉陰違,促進了政府行為。

特別是基層、邊遠地區、農村政府行為的規范化,推動了整個國家自上而下依法執政。藉此可以預知,與政府信息公開相結合的電子政務建設也必將成為推動各級政府依法執政的重要力量。

(3)提升政府公信力、促進政府與公眾合作。

現代社會中政府的公信力已經成為一項寶貴的社會資源:政府與公眾的相互信任可以增強彼此的合作效果;政府與企業建立共識可以提升經濟活動的成效。

從而降低政府行政成本,使社會更為受益。在過去,政府在公眾面前有著很強的信息渠道優勢,管理起來比較容易;如今,隨著互聯網等現代化信息手段的普及。

公眾的信息渠道日益豐富,了解的事情日益增加。社會的流言、雜訊及一些政府官員違紀現象的出現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很大的挑戰。

因此,現在已經不再是政府說什麼公眾就相信什麼,政府唯有以坦誠的態度面對公眾才能提升自己的公信力。

(4)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政策穩定、政務公開是現代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環境,公眾越清楚地理解政府的政策意圖,對未來的預期就越有把握。同時,明確的預期能夠鼓勵社會的長遠投資。

也能有力的促進經濟的發展。政策只鎖在抽屜里由官員隨需而用,會增加投資者對日後效益的擔心而縮減投資規模,從而導致企業與投資人追求短期效果。

使經濟建設的質量及效益大大下降。事實證明,那些吸引投資多、經濟發展好的地區常常是政府信息公開做得好的地區,是政府最講信用的地區。

(5)推動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建設。

中國經濟已經發展到必須推行以人為本政策的階段,依靠大量消耗自然資源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已走到盡頭,「知識經濟」已經成為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必經之路。

知識經濟社會最重要的資源是知識、智慧與創造力,這種資源只存在於人們的頭腦中,現代政府要以調動智力資源為中心,唯有以人為本、尊重人才的社會才能夠調動智力資源。

7.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釋義的內容提要

《政府信息公來開條例源》規定了政府信息公開的基本要求、公開的主體、主動公開的范圍、依申請公開制度不予公開的范圍、公開的方式和程序以及監督保障措施等內容。 為了便於各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廣大人民群眾准確領會和把握《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的各項制度和精神實質,由國務院法制辦曹康泰主任、張穹副主任、國務院法制辦工交商事法制司趙曉光司長、郭啟文副司長以及具體參加《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起草、審查工作的同志,共同編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讀本》一書。 本書詳細介紹了《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立法背景、重要意義、具體含義、實施中涉及的問題等,本書既有詳盡的理論分析,又有豐富的立法實踐和政府信息公開實踐,具有較強的權威性、理論性和實踐性。

8. 1、什麼是政府信息公開 2、政府信息公開的意義 3、什麼是依申請公開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製作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信息。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五條:

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應當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則。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六條:

行政機關應當及時、准確地公開政府信息。行政機關發現影響或者可能影響社會穩定、擾亂社會管理秩序的虛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應當在其職責范圍內發布准確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

(8)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意義擴展閱讀: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七條:

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政府信息發布協調機制。行政機關發布政府信息涉及其他行政機關的,應當與有關行政機關進行溝通、確認,保證行政機關發布的政府信息准確一致。

行政機關發布政府信息依照國家有關規定需要批準的,未經批准不得發布。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八條:

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

3、政府信息公開實施意義

(1)有效推動全國范圍的反腐倡廉。

一切欺詐行為的基礎都來自信息不對稱,無論是不法分子的欺詐,還是政府官員的貪污和濫用職權,都源於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事實證明占據信息優勢就會成為強勢的一方。

政府信息公開使政府將信息充分公開,減少了政府與公眾的信息不對稱,會極大地改善社會公眾的監督條件。

提升公眾的監督能力,對政府的瀆職、貪污、濫用職權行為產生極大的抑制效果,政府信息的充分公開是反腐敗的重要措施,是推動政府官員廉政、勤政的重要措施。

(2)推動全國自上而下依法執政。

政府信息公開之前,雖然部分先進地區已經通過電子政務的建設來實現部分政府信息的公開,但政府信息公開的發展很不平衡,很多地區尚未行動起來。

一些地方的官員藉沒有相應法規為由而減慢政府信息公開的進度,拖延政府改革。政府信息公開有力規范了各級政府的信息公開行為,保障了政府改革的進度。

並使各項政策都因為有了更為有效的公開而提升了執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陽奉陰違,促進了政府行為。

特別是基層、邊遠地區、農村政府行為的規范化,推動了整個國家自上而下依法執政。藉此可以預知,與政府信息公開相結合的電子政務建設也必將成為推動各級政府依法執政的重要力量。

(3)提升政府公信力、促進政府與公眾合作。

現代社會中政府的公信力已經成為一項寶貴的社會資源:政府與公眾的相互信任可以增強彼此的合作效果;政府與企業建立共識可以提升經濟活動的成效。

從而降低政府行政成本,使社會更為受益。在過去,政府在公眾面前有著很強的信息渠道優勢,管理起來比較容易;如今,隨著互聯網等現代化信息手段的普及。

公眾的信息渠道日益豐富,了解的事情日益增加。社會的流言、雜訊及一些政府官員違紀現象的出現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很大的挑戰。

因此,現在已經不再是政府說什麼公眾就相信什麼,政府唯有以坦誠的態度面對公眾才能提升自己的公信力。

(4)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政策穩定、政務公開是現代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環境,公眾越清楚地理解政府的政策意圖,對未來的預期就越有把握。同時,明確的預期能夠鼓勵社會的長遠投資。

也能有力的促進經濟的發展。政策只鎖在抽屜里由官員隨需而用,會增加投資者對日後效益的擔心而縮減投資規模,從而導致企業與投資人追求短期效果。

使經濟建設的質量及效益大大下降。事實證明,那些吸引投資多、經濟發展好的地區常常是政府信息公開做得好的地區,是政府最講信用的地區。

(5)推動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建設。

中國經濟已經發展到必須推行以人為本政策的階段,依靠大量消耗自然資源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已走到盡頭,「知識經濟」已經成為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必經之路。

知識經濟社會最重要的資源是知識、智慧與創造力,這種資源只存在於人們的頭腦中,現代政府要以調動智力資源為中心,唯有以人為本、尊重人才的社會才能夠調動智力資源。

9. 信息公開制度的推廣意義

推行信息公開制度的意義,可以從歷史和現實兩個方面來總結。
從歷史的角度看,在二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統治中,統治者一直推行的是「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的信條,不與社會分享任何信息。從這種信息不對稱中,統治者謀取了自己的最大利益,但是對社會而言,這種信息不對稱造成了巨大的社會資源配置效率損失。新中國建國以後,傳統封建殘余的一些影響在少數幹部中仍然根深蒂固,一些人害怕信息公開,害怕老百姓知情,並以種種理由封鎖信息,甚至搞暗箱操作。
《條例》的制定,將信息公開作為政府機關的一種義務規定下來。用信息經濟學的話語分析,實現了從賣方視角向買方視角的轉變,實現了從少數人利益最大化向社會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轉變,是觀念與制度的一次巨大飛躍。推行信息公開制度,可以說是與傳統的治理方式徹底告別。
從現實的方面看,簡單回顧《條例》的制定過程,僅僅幾年以前,政府信息公開還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許多人並不知道什麼是政府信息公開,一些媒體也不敢涉及這個領域。而今天,不但國務院制定了條例,近一半有立法權的地方政府也制定了政府信息公開地方性法規或地方政府規章,談論信息公開甚至成為當今的一種時尚或熱點。從這種對比和反差中,可以明顯地感受到我國民主法制建設的進步步伐。

熱點內容
司法證c證好考嗎 發布:2025-10-20 08:48:42 瀏覽:91
2019考研法律碩士試卷 發布:2025-10-20 08:43:00 瀏覽:545
射洪縣律師 發布:2025-10-20 08:42:07 瀏覽:245
違章停車條例 發布:2025-10-20 08:36:30 瀏覽:254
路政拍照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20 08:28:22 瀏覽:118
新經濟法基礎大綱試題 發布:2025-10-20 08:28:13 瀏覽:258
福建省節能條例 發布:2025-10-20 08:26:12 瀏覽:361
不服從工作安排勞動法 發布:2025-10-20 08:25:42 瀏覽:712
法院會錄 發布:2025-10-20 08:16:54 瀏覽:243
我國核電站對建設質量保證依據法規 發布:2025-10-20 08:12:43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