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測繪法律法規相關論文

測繪法律法規相關論文

發布時間: 2025-05-08 04:19:41

⑴ 測繪科技論文3000字

測繪科技信息工作在波瀾壯闊的測繪體制改革大潮的推動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測繪科技論文3000字,僅供參考!

測繪科技論文3000字篇一

數字地球與現代測繪科技的發展

[摘要]本文通過對數字地球和現代測繪科技的深入分析,對數字地球與現代測繪科技的發展進行了詳細闡述,以供同行探討。

[關鍵字] 數字地球 現代測繪 科技

[中圖分類號]P2 [文獻碼] C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3)-2-117-1

0引言

所謂的數字地球也即是指一個用地球坐標為依據,同時具有多解析度的海量數據以及多維顯示的地球虛擬系統。數字地球看成是"對地球的三維多解析度表示、它能夠放入大量的地理數據"。而現代測繪科技則是以計算機技術和光電技術以及網路通訊技術,同時加上空間科學和信息科學為基礎的科學技術,而隨著全球定位系統的不斷完善,以全球定位系統和遙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統為技術核心,並且將地面原有的特徵點以及界線都通過測量手段獲得反映地面現狀的圖形和位置信息,供工程建設的規劃設計和行政管理之用,從而為社會的生產和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當前社會的各領域和行業中,各種技術和理論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並且還涌現出了大批先進的技術和理論,而在當前的數字地球和測繪科技中也不例外,隨著大量先進技術以及理論在數字地球和測繪科技中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數字地球和現代測繪科技的水平,從而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就數字地球和測繪科技的實際情況而言,其中還存在著一些較為嚴峻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到數字地球和測繪科技的發展,還制約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本文從測繪學的現代發展出發,對數字地球和現代測繪科技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後對數字地球與現代測繪科技的發展進行了詳細闡述。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討共同提高,進而為我國數字地球與現代測繪科技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1測繪學的現代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不斷提高,因此人們迫切的需要加深對地球的認識,從而才能夠更好的改造自然,從而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測繪學是人類認識自然和認識地球的重要手段,隨著測繪學的發展,人們對地球的認知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尤其是隨著近幾年來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在測繪領域中也加大了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力度,從而使得現代測繪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我國幅員遼闊,國土面積達到了九百六十萬平方千米,而利用現代測繪學將測繪我國的地圖就能夠大幅度縮短工期,從而解放了許多勞動力,進而有效地節約了成本。

今天,光纜通訊、衛星通訊、數字化多媒體網路技術可使測繪產品從單一紙質信息轉變為磁碟和光碟等電子信息,產品分發可從單一郵路轉到"電路"(數字通訊和計算機網路傳真),測繪產品的形式和服務社會的方式由於信息技術的支持發生了很大變化,實現了信息化的發展。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經濟所有製成份和運行體制的改革,需要開放民用國家測繪產品;從技術方面看,西方國家衛星測地技術可製作全球幾乎任一地區1m解析度(相當1∶1萬比例尺)的地圖,衛星上的GPS又可將這種地圖納入全球參考框架和轉換為他們的國家坐標系,中、小比例尺國家地圖的保密價值已大大降低;對於軍事敏感的重力數據,衛星重力技術所發展的低階全球重力場模型已足夠用於他們的遠程戰略導彈發射。

2數字地球和現代測繪學

地球上一切事件都發生在一定的空間位置,人類社會經濟活動所需要的信息絕大部分(約80%)都與地理位置相關。中國21世紀議程62個優先發展項目中,約有40個需要建立或應用地理信息系統。數字地球是利用海量地理信息(即地球空間數據)對地球所做的多解析度、3維數字化描述的整體信息模型,便於人類最大限度地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和合理使用,為人類認識、改造和保護地球提供一種新的手段,這里在數字地球的概念中突出顯示了地理坐標的框架作用,因此NSDI是數字地球的基礎設施,要求提供(地球)空間數據框架,包括大地測量控制框架(國家定位網和重力控制網)、數字正射影像、數字高程模型、道路、水系、行政境界、公共地籍等基礎地理數據集。在此框架上載入各類地球自然信息和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等一切所需要和感興趣的人文信息。為數字地球提供上述地球空間數據框架是測繪業本身的"專職",但又對測繪學提出了更高層的技術要求。

3測繪學和地球空間信息學

在本文第一部分已談及測繪學在新的技術進步推動下的現代發展趨勢。

從現代資訊理論的觀點看,測繪學本質上就是一門關於地球空間信息的學科,傳統的測繪受地面測量技術、時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產品主要是單一的地形圖和在地形圖基礎上編繪的專用地圖。它不能反映、至少不能及時反映地球表面形態的變化,特別是大范圍和全球變化。其產品製作周期長,已不能滿足地區經濟和全球經濟高速發展的多種需要。信息技術加快了人類社會的運行速度。

測繪學應該是提供人類生存空間自然環境及其變化信息的學科,它的學科內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如何界定測繪學的含義,已是世界各國測繪工作者所關注的問題。於是從90年代開始,國際上將測繪學(Surveying and Mapping)更改為一個新詞,以准確反映學科實質,Geomatics一詞由此應運而生。隨後,有關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國學術界,主要是地學界成為熱門話題,由於對其含義理解不同,其中文譯名也是五花八門,現在將它譯成"地球空間信息學",已基本得到認同。不管人們對Geomatics的含義如何理解,但根據ISO的標準定義和國際測繪聯合會(IUSM)對"測繪學"的定義,兩者的含義是基本類同的,只不過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間信息的范圍更寬一些。Geomatics更准確地描述了測繪學在現代信息--通訊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適應了現代社會對地球空間信息的極大需求的特點,因而發展和提高了測繪學的研究和工作領域,符合現代測繪學發展的實際。

4結束語

隨著這些測繪技術以及測繪理論的應用,使得現代測繪科技水平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從而為幫助人們認識地球和促進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本文對數字地球與現代測繪科技的深入分析,同時加上對數字地球與現代測繪科技發展的詳細闡述,相信讀者對其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總而言之,數字地球與現代測繪科技是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現代測繪的水平,還必須要加大對其的分析研究力度。

測繪科技論文3000字篇二

如何促進測繪地理信息科技事業快速發展

[摘要]"十二五"期間為我國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即構建數字中國,監測地理國情,發展壯大產業,建設測繪強國。剛召開的黨的明確指出要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國硬體、軟體的兩手共同發展,測繪地理信息科技事業要根據社會發展的趨勢走向,結合經濟發展的動態,科學謀劃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的發展藍圖,豐富測繪地理信息的資源,加大開發力度,加快實現自主創新的腳步,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測繪在國家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

[關鍵字]測繪 地理信息 科技事業 發展

[中圖分類號] P2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3)-3-114-1

0 引言

測繪工作國家經濟、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一項前提保障性工作,是一個國家地信信息產業的基礎組成部分。它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與地理位置有關的各種專題性和綜合性的基礎信息,其成果是進行資源調查、環境監測、農田建設、能源、交通、水利等大型工程建設、城鄉規劃建設、土地開發利用、重大災害監測預報和科學研究、國防建設以及國家宏觀管理決策必不可少的基礎資料。從八十年代初期,測繪業開始著手對傳統測繪手段和生產工藝進行技術改造,開展了數字化測圖、機助地圖制圖、地圖資料庫、地理信息系統(GIS)、人衛激光測距(SLR)、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遙感(RS)等方面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盡管我國測繪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其整體技術水平同國際測繪先進水平相比,存在較大差距,遠遠滿足不了國家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需要,這主要表現在:數字化測繪技術體系的若干關鍵技術問題尚未解決,完整的數字化測繪生產技術體系尚未形成;測繪生產中生產速度慢、更新周期長、產品形式單一、地圖印刷質量較低等狀況尚未得到根本性轉變;測繪基礎理論研究相對薄弱,尤其是在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地圖制圖學等領域,從而嚴重影響了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測繪信息綜合開發應用水平較低,測繪高新技術集成化尚處於起步階段,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較弱,參與全球問題的國際合作研究尚待進一步拓展。 本文就如何促進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科技事業的發展做以下建議。

1 積極推進基礎地理信息資源建設

第一,利用新技術、新工藝,加強對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的改造和優化升級,積極開展各級各類專題資料庫建設。將基礎地理信息更新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緊研究建立新形勢、新技術條件下的基礎地理信息更新機制,加快信息更新步伐,切實提高基礎地理信息的現勢性。第二,加強各級各類基礎地理信息資源的整合,積極推進各級測繪部門之間以及測繪部門與有關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實現不同數據源、不同類型、不同尺度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集成應用。第三,盡快形成中央和地方測繪部門分級管理、標准統一、種類齊全、互聯互通的基礎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為實現測繪部門基礎地理信息快速傳送和充分利用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2 創新思維,以新的理念引領測繪地理信息轉型發展

測繪地理信息人勇於實踐,大膽創新,勇敢地舉旗亮劍,提出24 字總體戰略,成為測繪地理信息發展新坐標。新理念的形成,讓我們突破傳統思維的桎梏,實現了由“測繪”向“測繪地理信息”的嬗變;讓我們更加與時俱進,推動數字中國向智慧中國邁進;讓我們打破了傳統的測繪工作模式,開辟了地理國情監測新領域;讓我們加快轉變發展模式,真正實現了公益性測繪地理信息事業和地理信息產業兩條腿走路。只有敢於打破常規,突破慣性思維的束縛,才能形成測繪地理信息文化“快”的靈魂、“干”的精神、“好”的品質,才能發揚好“熱愛祖國、忠誠事業、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測繪地理信息精神。

3 加強測繪科技人才資源建設

人才是科技創新和競爭制勝之本,沒有人才就沒有創新。一流的學術思想、一流的技術成果,需要有一流的人才。測繪科技人才資源建設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千方百計穩定現有科技人員,增強科研與生產單位對人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二是有計劃地引進和培養優秀測繪科技人才,逐步開展成績優異高級工程師的選拔評審,充實和壯大測繪科技創新隊伍;三是培養和造就一批科技經營管理人才,提高測繪科技創新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創新管理水平。建立人才合理有序流動的機制,鼓勵測繪生產單位設立特聘專家崗位,吸引優秀人才進入測繪生產一線;鼓勵職工開展技術發明、技術革新活動,並作為職工個人業績考核的重要指標;通過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建設、重大科技項目的實施以及在科技項目立項、評審和驗收中設置人才培養指標等方式,培養造就一支由科技領軍人才、學術技術帶頭人、科技創新骨乾和基層單位技術骨乾等組成的測繪科技人才隊伍。

4 加強基礎研究和軟科學研究

跟蹤國際測繪學科前沿,發展測繪科學技術理論和方法,積極開展現代大地測量理論和地球動力學、新型數字攝影測量和遙感機理、地理信息科學、地理空間信息網格理論與技術等研究,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增強測繪科技持續發展的後勁。結合測繪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開展測繪軟科學研究,用以指導測繪管理實踐,重點加強測繪發展戰略、測繪管理理論、測繪管理體制、測繪法律法規、測繪統計指標體系、測繪工程設計管理以及地理信息產業發展政策等方面的研究。

5 總結

堅持以測繪信息化帶動測繪事業發展全局,促進測繪工作在完善體制機制、科技自主創新、快速傳送信息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全面提高測繪部門的利用、監管、保障和服務水平。以推進國家信息化發展全局為著眼點,以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建設為重點,以地理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為主線,加快信息化測繪體系建設,健全測繪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實現地理信息的獲取實時化、處理自動化、服務網路化和應用社會化,顯著提高測繪行政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大力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更加有力的測繪保障。

參考文獻

[1]記者,周湛.推動地理信息新型服務業態大發展[N]. 中國測繪報. 2011-06-03.

[2]把握大好機遇努力奮發作為全力推動測繪地理信息事業再上新台階[N]. 中國測繪報. 2011-12-20 (002).

[3] 本報記者 徐紅. 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步伐加快[N]. 經濟日報. 2010-01-25.

⑵ 怎麼寫測繪方面的論文

當然寫自己所讀專業的論文(要有一定專業見解及深度才能發表)。不管寫哪方面的文正,下筆都是一樣的:擬題----摘要--前言--正文--結論--參考文獻。要注意格式、層次結構(建議找篇要投稿期刊範文作參照)。

熱點內容
林建華律師 發布:2025-05-10 19:55:04 瀏覽:836
中南大學法律碩士分數線 發布:2025-05-10 19:45:56 瀏覽:40
蜂窩立法原則 發布:2025-05-10 19:44:45 瀏覽:512
蘇州司法鑒定招聘 發布:2025-05-10 19:36:26 瀏覽:239
維護道德 發布:2025-05-10 19:14:01 瀏覽:892
錢伯斯律師 發布:2025-05-10 19:05:48 瀏覽:37
在職法律碩士招考院校 發布:2025-05-10 19:04:13 瀏覽:667
合同法中賠償金的范圍 發布:2025-05-10 18:52:27 瀏覽:280
卡租借他人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0 18:46:11 瀏覽:438
今天與林法官 發布:2025-05-10 18:44:46 瀏覽: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