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鑒定法律條例

鑒定法律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5-11 23:20:11

⑴ 公安機關不準予重新鑒定 法律條款

贓物價位的鑒定,直接關繫到犯罪嫌疑人的定罪量刑結果,事關司法公平。
不少地方在進行贓物價格鑒定時往往較為混亂。即在同一案件中,幾個部門都對贓物價格進行鑒定,而鑒定的價格又不一致,甚至相差很大,有時在執法機關內部,你鑒定你的,我鑒定我的,多種結果並存,產生分歧。
之所以會造成上述混亂現象,主要原因是:
①鑒定機構缺乏相對統一性,對於贓物的價格鑒定,法律沒有具體規定由哪些部門負責,結果只要與該物品有關聯的單位都可以被請來鑒定。
②鑒定人水平的局限性。法律規定鑒定人是「有專門知識的人」,這種規定顯得不明確也不科學。鑒定人到底要達到什麼樣的水準很不清楚和規范。

至於嫌疑人對鑒結果不服的提出復鑒一般不會採納的,因為不同的人來鑒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如果嫌疑人對鑒定的結果有異議,並有絕對的證據可以在法庭審理時提供自已的主張和相應的證據。

⑵ 司法鑒定的法律規定

司法鑒定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吧。司法鑒定比較廣泛應用於醫療糾紛、交通事故、刑事案件、親子鑒定、書畫鑒定等領域。對我國的一些民事糾紛案件具有一定的作用。下面就由我為大家整理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司法鑒定的相關法律規定
根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的司法鑒定活動,保障司法鑒定質量,保障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通則。
第二條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活動中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並提供鑒定意見的活動。司法鑒定程序是指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的方式、步驟以及相關規則的總稱。
第三條本通則適用於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從事各類司法鑒定業務的活動。
第四條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尊重科學,遵守技術操作規范。
第五條司法鑒定實行鑒定人負責制度。司法鑒定人應當依法獨立、客觀、公正地進行鑒定,並對自己作出的鑒定意見負責。司法鑒定人不得違反規定會見訴訟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
第六條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不得泄露個人隱私。
第七條司法鑒定人在執業活動中應當依照有關訴訟法律和本通則規定實行迴避。
第八條司法鑒定收費執行國家有關規定。
第九條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依法接受監督。對於有違反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規定行為的,由司法行政機關依法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對於有違反司法鑒定行業規范行為的,由司法鑒定協會給予相應的行業處分。
第十條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加強對司法鑒定人執業活動的管理和監督。司法鑒定人違反本通則規定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予以糾正。
第二章司法鑒定的委託與受理
第十一條司法鑒定機構應當統一受理辦案機關的司法鑒定委託。
第十二條委託人委託鑒定的,應當向司法鑒定機構提供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材料,並對鑒定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核對並記錄鑒定材料的名稱、種類、數量、性狀、保存狀況、收到時間等。
訴訟當事人對鑒定材料有異議的,應當向委託人提出。
本通則所稱鑒定材料包括生物檢材和非生物檢材、比對樣本材料以及其他與鑒定事項有關的鑒定資料。
第十三條司法鑒定機構應當自收到委託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對於復雜、疑難或者特殊鑒定事項的委託,司法鑒定機構可以與委爛舉虛託人協商決定受理的時間。
第十四條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對委託鑒定事項、鑒定材料等進行審查。對屬於本機構司法鑒定業務范圍,鑒定用途合法,提供的鑒定材料能夠滿足鑒定需要的,應當受理。
對於鑒定材料不完整、不充分,不能滿足鑒定需要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要求委託人補充;經補充後能夠滿足鑒定需要的,飢燃應當受理。
第十五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鑒定委託,司法鑒定機構不得受理:
(一)委託鑒定事項超出本機構司法鑒定業務范圍的;
(二)發現鑒定材料不真實、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
(三)鑒定用途不合法或者違背社會公德的;
(四)鑒定要求不符合司法鑒定執業規則或者相關鑒定技術規范的;
(五)鑒定要求超出本機構技術條件或者鑒定能力的;
(六)委託人就同一鑒定事項同時委託其他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的;
(七)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情形。
第十六條司法鑒定機構決定受理鑒定委託的,應當與委託人簽訂司法鑒定委託書。司法鑒定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人名稱、司法鑒定機構名稱、委託鑒定事項、是否屬於重新鑒定、鑒定用途、與鑒定有關的基本案情、鑒定材料的提供和退還、鑒定風險,以及雙方商定的鑒定時限、鑒定費用及收取方式、雙方權利義務等其他需要載明的事項。
第十七條司法鑒定機構決定不予受理鑒定委託的,應當向委託人說明理由,退還鑒定材料。
第三章司法鑒定的實施
第十八條司法鑒定答襪機構受理鑒定委託後,應當指定本機構具有該鑒定事項執業資格的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
委託人有特殊要求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從本機構中選擇符合條件的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
委託人不得要求或者暗示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人按其意圖或者特定目的提供鑒定意見。
第十九條司法鑒定機構對同一鑒定事項,應當指定或者選擇二名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對復雜、疑難或者特殊鑒定事項,可以指定或者選擇多名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
第二十條司法鑒定人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訴訟當事人、鑒定事項涉及的案件有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其獨立、客觀、公正進行鑒定的,應當迴避。
司法鑒定人曾經參加過同一鑒定事項鑒定的,或者曾經作為專家提供過咨詢意見的,或者曾被聘請為有專門知識的人參與過同一鑒定事項法庭質證的,應當迴避。
第二十一條司法鑒定人自行提出迴避的,由其所屬的司法鑒定機構決定;委託人要求司法鑒定人迴避的,應當向該司法鑒定人所屬的司法鑒定機構提出,由司法鑒定機構決定。
委託人對司法鑒定機構作出的司法鑒定人是否迴避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撤銷鑒定委託。
第二十二條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建立鑒定材料管理制度,嚴格監控鑒定材料的接收、保管、使用和退還。
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在鑒定過程中應當嚴格依照技術規范保管和使用鑒定材料,因嚴重不負責任造成鑒定材料損毀、遺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第二十三條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應當依下列順序遵守和採用該專業領域的技術標准、技術規范和技術方法:
(一)國家標准;
(二)行業標准和技術規范;
(三)該專業領域多數專家認可的技術方法。
第二十四條司法鑒定人有權了解進行鑒定所需要的案件材料,可以查閱、復制相關資料,必要時可以詢問訴訟當事人、證人。
經委託人同意,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派員到現場提取鑒定材料。現場提取鑒定材料應當由不少於二名司法鑒定機構的工作人員進行,其中至少一名應為該鑒定事項的司法鑒定人。現場提取鑒定材料時,應當有委託人指派或者委託的人員在場見證並在提取記錄上簽名。
第二十五條鑒定過程中,需要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進行身體檢查的,應當通知其監護人或者近親屬到場見證;必要時,可以通知委託人到場見證。
對被鑒定人進行法醫精神病鑒定的,應當通知委託人或者被鑒定人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到場見證。
對需要進行屍體解剖的,應當通知委託人或者死者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到場見證。
到場見證人員應當在鑒定記錄上簽名。見證人員未到場的,司法鑒定人不得開展相關鑒定活動,延誤時間不計入鑒定時限。
第二十六條鑒定過程中,需要對被鑒定人身體進行法醫臨床檢查的,應當採取必要措施保護其隱私。
第二十七條司法鑒定人應當對鑒定過程進行實時記錄並簽名。記錄可以採取筆記、錄音、錄像、拍照等方式。記錄應當載明主要的鑒定方法和過程,檢查、檢驗、檢測結果,以及儀器設備使用情況等。記錄的內容應當真實、客觀、准確、完整、清晰,記錄的文本資料、音像資料等應當存入鑒定檔案。
第二十八條司法鑒定機構應當自司法鑒定委託書生效之日起三十個工作日內完成鑒定。
鑒定事項涉及復雜、疑難、特殊技術問題或者鑒定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的,經本機構負責人批准,完成鑒定的時限可以延長,延長時限一般不得超過三十個工作日。鑒定時限延長的,應當及時告知委託人。
司法鑒定機構與委託人對鑒定時限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在鑒定過程中補充或者重新提取鑒定材料所需的時間,不計入鑒定時限。
第二十九條司法鑒定機構在鑒定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終止鑒定:
(一)發現有本通則第十五條第二項至第七項規定情形的;
(二)鑒定材料發生耗損,委託人不能補充提供的;
(三)委託人拒不履行司法鑒定委託書規定的義務、被鑒定人拒不配合或者鑒定活動受到嚴重干擾,致使鑒定無法繼續進行的;
(四)委託人主動撤銷鑒定委託,或者委託人、訴訟當事人拒絕支付鑒定費用的;
(五)因不可抗力致使鑒定無法繼續進行的;
(六)其他需要終止鑒定的情形。
終止鑒定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書面通知委託人,說明理由並退還鑒定材料。
第三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根據委託人的要求進行補充鑒定:
(一)原委託鑒定事項有遺漏的;
(二)委託人就原委託鑒定事項提供新的鑒定材料的;
(三)其他需要補充鑒定的情形。
補充鑒定是原委託鑒定的組成部分,應當由原司法鑒定人進行。
第三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辦案機關委託進行重新鑒定:
(一)原司法鑒定人不具有從事委託鑒定事項執業資格的;
(二)原司法鑒定機構超出登記的業務范圍組織鑒定的;
(三)原司法鑒定人應當迴避沒有迴避的;
(四)辦案機關認為需要重新鑒定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二條重新鑒定應當委託原司法鑒定機構以外的其他司法鑒定機構進行;因特殊原因,委託人也可以委託原司法鑒定機構進行,但原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指定原司法鑒定人以外的其他符合條件的司法鑒定人進行。
接受重新鑒定委託的司法鑒定機構的資質條件應當不低於原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重新鑒定的司法鑒定人中應當至少有一名具有相關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
第三十三條鑒定過程中,涉及復雜、疑難、特殊技術問題的,可以向本機構以外的相關專業領域的專家進行咨詢,但最終的鑒定意見應當由本機構的司法鑒定人出具。
專家提供咨詢意見應當簽名,並存入鑒定檔案。
第三十四條對於涉及重大案件或者特別復雜、疑難、特殊技術問題或者多個鑒定類別的鑒定事項,辦案機關可以委託司法鑒定行業協會組織協調多個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
第三十五條司法鑒定人完成鑒定後,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指定具有相應資質的人員對鑒定程序和鑒定意見進行復核;對於涉及復雜、疑難、特殊技術問題或者重新鑒定的鑒定事項,可以組織三名以上的專家進行復核。
復核人員完成復核後,應當提出復核意見並簽名,存入鑒定檔案。
第四章司法鑒定意見書的出具
第三十六條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應當按照統一規定的文本格式製作司法鑒定意見書。
第三十七條司法鑒定意見書應當由司法鑒定人簽名。多人參加的鑒定,對鑒定意見有不同意見的,應當註明。
第三十八條司法鑒定意見書應當加蓋司法鑒定機構的司法鑒定專用章。
第三十九條司法鑒定意見書應當一式四份,三份交委託人收執,一份由司法鑒定機構存檔。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或者與委託人約定的方式,向委託人發送司法鑒定意見書。
第四十條委託人對鑒定過程、鑒定意見提出詢問的,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應當給予解釋或者說明。
第四十一條司法鑒定意見書出具後,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進行補正:
(一)圖像、譜圖、表格不清晰的;
(二)簽名、蓋章或者編號不符合製作要求的;
(三)文字表達有瑕疵或者錯別字,但不影響司法鑒定意見的。
補正應當在原司法鑒定意見書上進行,由至少一名司法鑒定人在補正處簽名。必要時,可以出具補正書。
對司法鑒定意見書進行補正,不得改變司法鑒定意見的原意。
第四十二條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將司法鑒定意見書以及有關資料整理立卷、歸檔保管。
第五章司法鑒定人出庭作證
第四十三條經人民法院依法通知,司法鑒定人應當出庭作證,回答與鑒定事項有關的問題。
第四十四條司法鑒定機構接到出庭通知後,應當及時與人民法院確認司法鑒定人出庭的時間、地點、人數、費用、要求等。
第四十五條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支持司法鑒定人出庭作證,為司法鑒定人依法出庭提供必要條件。
第四十六條司法鑒定人出庭作證,應當舉止文明,遵守法庭紀律。
第六章附則
第四十七條本通則是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遵守和採用的一般程序規則,不同專業領域對鑒定程序有特殊要求的,可以依據本通則制定鑒定程序細則。
第四十八條本通則所稱辦案機關,是指辦理訴訟案件的偵查機關、審查起訴機關和審判機關。
第四十九條在訴訟活動之外,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依法開展相關鑒定業務的,參照本通則規定執行。
二、司法鑒定包括哪些內容
1、法醫鑒定。如死因鑒定、傷害程度鑒定,DNA鑒定。
2、司法精神病鑒定。如有無行為能力,精神病是犯罪前就有,還是犯罪後得的。
3、刑事技術鑒定。包括足跡鑒定、指紋鑒定、毛發鑒定、彈痕鑒定、印章鑒定、筆跡鑒定。會計賬冊鑒定、化學鑒定、毒品鑒定、毒物鑒定等。
4、其他技術鑒定。如生產責任事故的原因和後果的鑒定,火災起因和後果鑒定等。
三、如何選擇司法鑒定機構
自行鑒定沒有爭議的情況下,可以作為醫療糾紛處理的依據,行政鑒定是行政機關處理醫療糾紛的依據,如果沒有爭議,經法院審查合法,也可以作為訴訟案件定案依據。司法鑒定除具有一般鑒定的屬性外還具有司法權威性,在對鑒定結論存在爭議的情況下,司法鑒定作為司法活動往往行使最終決定權,司法鑒定通常還作為法官認證的工具,實踐中通常以司法鑒定結論作為裁判的依據。
熱點內容
嚇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2 13:46:40 瀏覽:174
勞動法請假發工資案例 發布:2025-05-12 13:16:31 瀏覽:422
寧波司法淘寶網 發布:2025-05-12 12:49:07 瀏覽:419
傳散播謠言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2 12:23:25 瀏覽:299
私房菜館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2 12:22:16 瀏覽:193
國家勞動法遲到多少分鍾才算遲到 發布:2025-05-12 12:17:37 瀏覽:113
鏟車使用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2 12:17:37 瀏覽:119
法院讓政 發布:2025-05-12 11:43:47 瀏覽:209
中小煤礦關閉補償條例 發布:2025-05-12 11:31:55 瀏覽:856
宣傳法律知識的游戲 發布:2025-05-12 11:30:16 瀏覽: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