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山西交通條例

山西交通條例

發布時間: 2021-01-11 00:23:28

A. 科比突然逝世,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你第一反應是什麼

難過與遺憾。

科比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亦被稱為最接近喬丹的球員。科比職業生涯取得5次總冠軍,2次總決賽MVP,2次得分王,11次入選NBA最佳陣容,18次入選全明星賽。

B. 左手食指斷了一節半屬於幾級傷殘

斷了一根手指頭的一節屬於十級傷殘。(除拇指外)

根據勞動功能障礙鑒定對應的其中第六條,在勞動能力鑒定中斷一根手指屬於勞動功能障礙傷殘10級。

C. 我想買這兩個東東<山西省養路費徵收管理條例>和《山西省公路車輛通行費收取辦法》哪有賣的

山西省公路養路費徵收管理條例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山西省公路養路費徵收管理條例》已由山西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於2006年3月31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06年3月31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和規范公路養路費的徵收管理,維護繳費義務人的合法權益,促進公路建設事業的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公路養路費(以下簡稱養路費)的繳納、徵收、稽查。
第三條 擁有機動車的單位和個人是養路費的繳費義務人。
繳費義務人應當按時繳納養路費。未按照規定繳納養路費的機動車,不得上路行駛。
第四條 省交通主管部門主管全省養路費徵收管理工作。
汽車、掛車、汽車列車、輪式專用機械車和摩托車的養路費徵收、稽查工作,由省交通主管部門所屬的交通征費稽查機構負責。
三輪汽車、拖拉機運輸機組及以皮帶或者鏈條傳輸動力的低速貨車的養路費徵收、稽查工作,由市、縣(市、區)交通主管部門所屬的交通征費稽查機構負責。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和其所屬的交通征費稽查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當認真履行職責,文明執法,秉公辦事,便民利民,提高辦事效率,自覺接受監督。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養路費徵收管理工作的領導,做好協調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公安、物價、農機等有關部門應該按照各自職責,配合交通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交通征費稽查機構做好養路費徵收管理工作。
第二章 登記
第七條 養路費徵收管理實行繳(免)費和停徵登記制度。
繳費義務人應當及時辦理機動車繳(免)費或者停徵登記。
車籍地交通征費稽查機構具體負責登記工作。
第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繳費義務人應當申請辦理繳(免)費登記:
(一)機動車的取得、改型、轉籍、過戶、報廢的;
(二)本省籍機動車調駐外省3個自然月以上的;
(三)外省籍機動車調駐本省3個自然月以上的。
第九條 繳費義務人應當在下列期限內申請辦理繳(免)費登記:
(一)取得、改型、轉籍、過戶、報廢機動車的,自履行完相關手續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申請辦理;
(二)使用臨時通過牌證的,自取得臨時通行牌證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申請辦理;
(三)本省籍機動車調駐外省連續使用3個自然月以上的,在調駐前申請辦理;
(四)外省籍機動車調駐本省連續使用3個自然月以上的,憑車籍地交通征費稽查機構開具的調駐通知書,在載明繳(免)費截止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申請辦理調入繳(免)費登記。
調出本省前,辦理調出繳(免)費登記。因不可抗力無法按期辦理繳(免)費登記的,應當在事因消除後10個工作日內申請補辦。
第十條 繳費義務人申請辦理繳(免)費登記的,應當提交下列憑證和材料:
(一)機動車所有人的身份證明;
(二)機動車登記證書和行駛證;
(三)購車發票、合格證、機動車技術參數原件或者復印件;
(四)機動車照片。申請辦理減征、免徵養路費登記的,繳費義務人還應當提供機動車的編制、經費來源及所屬機構性質的憑證和材料。
第十一條 因故需要停繳養路費的,繳費義務人應當提前申請辦理以後月份的養路費停徵登記,將行駛證交存車籍地交通征費稽查機構。交通征費稽查機構應當及時告知發證機關,且不得影響該機動車的安全檢驗、交易等有關事宜。機動車的停放地點由繳費義務人在車籍地范圍內確定,並書面告知交通征費稽查機構。
交通征費稽查機構應當加強對停徵養路費機動車的監督。
第十二條 車籍地交通征費稽查機構對受理的繳(免)費或者停徵登記申請,提供憑證和材料齊全的,應當當場辦理;提供憑證和材料不齊全的,受理工作人員應當當場書面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需要上級交通征費稽查機構決定的,應當在15個工作日內答復申請人。
第三章 徵收
第十三條 養路費按照國家統一核定的噸位計征。
國家未統一核定噸位的機動車,由省交通征費稽查機構按照國家規定的原則核定噸位。
摩托車按輛徵收。
第十四條 養路費徵收標准由省交通主管部門提出,經省物價、財政部門審核,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
第十五條 養路費按月份徵收。繳費起征日至當月底不足一個自然月的,按日徵收。
繳費義務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養路費的,經省交通征費稽查機構批准,可以緩繳,但緩繳期限不得超過3個月。
第十六條 養路費應征費額=徵收噸位(輛)×徵收標准×繳費月(日)數×徵收比例。
養路費費額不足一元的部分不計。
第十七條 繳費義務人應當按照下列起始日期繳納或者停繳養路費:
(一)已領取牌證上路行駛的,自領取之日起繳納;
(二)未領取牌證上路行駛的,自購車之日起繳納;
(三)已辦理機動車注銷登記的,自注銷登記之日起停繳;
(四)已辦理機動車停徵登記的,自停徵登記的次月起停繳;
(五)本省籍機動車調駐外省3個自然月以上的,自第3個自然月起停繳;外省籍機動車調駐本省3個自然月以上的,自第3個自然月起繳納;
(六)能夠提供停駛機動車的有效證明材料的,自停駛之日起停繳。
第十八條 繳費義務人不按規定日期繳費的,交通征費稽查機構除補征養路費外,可以按照國家規定加收滯納金。
第十九條 繳費義務人不能證明欠繳養路費起始日期的,交通征費稽查機構可以按照下列期限確認:
(一)無繳(免)費憑證或者使用頂替、塗改繳(免)費憑證的,以當年1月1日為欠繳之日;
(二)停繳期間上路行駛的,以停繳第一日為欠繳之日;
(三)使用偽造繳(免)費憑證的,以應領取牌證之日為欠繳之日。
第二十條 對從事田間作業和非營業性運輸的三輪汽車和拖拉機運輸機組,免徵養路費。
減征、免徵或者退還養路費的其他機動車,按照國家和省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一條 養路費和滯納金收據由省財政部門印製和監管。
養路費繳(免)費憑證,由省交通主管部門印製和監管。憑證應當標明徵收標准、徵收噸位、徵收比例和繳(免)費起止日期。
養路費繳(免)費憑證應當隨車攜帶;嚴重破損的,經交通征費稽查機構認定後,可以換發。
第二十二條 交通征費稽查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及時全額解繳養路費收入。養路費收入應當按照規定納入財政預算管理,接受審計監督。
省財政、交通主管部門應當共同制定養路費收入會計核算和壞賬處理辦法。
第四章 稽查
第二十三條 交通征費稽查機構應當公開徵收標准、執法依據和辦事程序。
交通征費稽查人員執行公務時,應當佩戴標志,持證上崗。
交通征費稽查專用車輛應當按照規定設置統一的標志和示警燈。
第二十四條 交通征費稽查人員在不影響交通安全、暢通的情況下,可以在道路(高速公路除外)和車輛集中場所對機動車繳納養路費情況實施檢查。
跨區域征費稽查由省交通征費稽查機構組織。
第二十五條 對未按照本條例規定繳納養路費上路行駛的機動車,交通征費稽查機構應當責令其補繳,並按照規定處罰後及時放行;對當場不能補繳、拒絕接受處罰的,可以暫扣該機動車,出具暫扣決定書,當場交付當事人,並告知當事人在規定的期限內到交通征費稽查機構接受處理。
交通征費稽查機構應當妥善保管被暫扣的機動車及車載物品,不得使用或者損毀;造成損壞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十六條 對在本省道路上從事營業性運輸,未按照車籍所在地養路費徵收標准足額繳納的機動車,交通征費稽查機構應當按照本省養路費應征費額補征差額部分,並發給養路費補征憑證。
第二十七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非法徵收養路費;
(二)非法印製、買賣養路費繳(免)費憑證和收據;
(三)使用偽造、頂替、塗改的養路費繳(免)費憑證;
(四)以其他名目從銀行賬戶非法劃撥養路費收入;
(五)妨礙交通征費稽查人員依法執行公務;
(六)違反法律、法規的其他行為。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辦理繳(免)費登記或者已辦理停徵登記上路行駛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處2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繳納養路費或者使用偽造、頂替、塗改的養路費繳(免)費憑證上路行駛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處應繳養路費3倍以下罰款。
第三十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非法徵收養路費或者非法印製、買賣養路費繳(免)費憑證和收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3倍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妨礙交通征費稽查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和其所屬的交通征費稽查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利用職權索取、收受賄賂,亂收費、亂罰款的;
(二)瞞報、截留、坐支、平調、挪用、私分、貪污養路費的;
(三)擅自減征、免徵養路費的;
(四)非法攔截和扣留機動車的;
(五)違反規定使用被暫扣機動車的;
(六)違反法律、法規的其他行為。
第三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可以委託其所屬的交通征費稽查機構行使本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四條 使用軍隊牌證非法從事營業性運輸的機動車,交通征費稽查機構按照本條例規定追繳養路費,並移交軍事機關處理。
第三十五條 公路貨運附加費的徵收管理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三十六條 本條例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山西省公路車輛通行費收取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公路車輛通行費收取行為,維護收費公路投資者、經營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公路事業的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 共和國公路法》和《收費公路管理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收費公路是指經批准依法收取公路車輛通行費的政府還貸公路和經營性公路。

政府還貸公路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使用貸款或者有償集資款建成的公路。

經營性公路是指國內外經濟組織依法投資建成的或者有償受讓政府還貸公路收費權的公路。

本條規定的收費公路包括公路橋梁和公路隧道。

第三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公路車輛通行費(以下簡稱通行費)的收取與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通行費的收取管理應當遵循統一領導、分類管理、精簡高效、規范便民的原則。

第五條 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主管全省通行費收取管理工作,可以決定由省公路車輛通行費收取管理機構行使本辦法規定的行政處罰權。

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所屬的省公路車輛通行費收取管理機構具體負責通行費收取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價格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通行費管理工作。

第六條 省人民政府財政、審計、價格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對通行費收取、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二章 收費站設置

第七條 設置通行費收費站應當堅持統一管理、合理布局、兼顧效益、總量控制的原則。

第八條 收費公路的技術等級和規模以及通行費收費站的設置,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在收費公路上,不得設置旨在實行內部票據監督的停車驗票點(站)。

第九條 設置收費站,應當向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並提供下列資料:

(一)營業執照或者事業法人登記證;

(二)公路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文件;

(三)公路建設項目竣工財務總決算;

(四)公路建設項目交工驗收報告和試運營批准文件;

(五)貸款、集資或者經營性公路的批准文件;

(六)收費站具體位置、收費標准與收費期限測算方案;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資料。

第十條 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設站申請之日起的25個工作日內會同同級財政、價格主管部門就收費站設置和收費項目、收費期限提出初審意見並報省人民政府。

省人民政府自收到初審意見之日起的20個工作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批准設置收費站的,核發設站許可證;不予批準的,書面說明理由。

未經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在收費公路上設置收費站。

第十一條 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應當在收費公路試運營期滿後的一個月內,將竣工驗收鑒定書副本報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二條 通行費收費標準的制定,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對貨運車輛可以採用計重收費方式收取車輛通行費。具體實施辦法和步驟由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會同同級價格、財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三章 通行費收取與管理

第十三條 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必須向省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領取收費許可證。

省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在通行費收費標准公布之日起的15個工作日內核發收費許可證。

第十四條 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在領取營業執照或者事業法人登記證以及設站許可證、收費許可證後方可收取通行費。

未取得前款證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通行費。

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不得為任何單位代收其他費用。

第十五條 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必須開啟足夠的收費站收費道口,保障車輛快速通行;應當逐步採用聯網收費和不停車收費系統等先進智能管理方式,提高通行效率。

收費站出現堵車情況時,要積極採取措施進行疏導。

第十六條 收費公路經營者應當在收費站醒目位置設置由省人民政府價格、交通主管部門監制的統一式樣的標牌,公示收費站名稱、審批機關、收費單位、收費標准、收費起止年限和監督電話。

收費站應當在其前方不少於500米處設立標志,告知收費站的方位。

第十七條 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收取通行費,必須向收費公路使用者開具收費票據。

政府還貸公路收費站收取通行費必須使用省人民政府財政主管部門統一監制的通行費專用票據。

經營性公路收費站收取通行費必須使用省人民政府稅務主管部門統一監制的通行費專用票據。

第十八條 通行費專用票據由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統一從省財政、稅務部門領取後發放、管理,並按照財政、稅務部門的相關規定辦理票據年鑒和核銷事宜。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使用、印製、出售和偽造通行費專用票據。

第十九條 收費站工作人員的配備應當與收費道口、車流量、收費額相適應。

政府還貸公路收費人員的配備標准由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制定。

第二十條 收費人員必須經培訓合格,持證上崗,統一服裝,佩戴標志,做到文明禮貌,規范服務,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收費人員不得違反標准收取或者擅自免收通行費;不得貪污、侵佔、挪用票款。

收費人員佩戴的標志由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統一發放。

第二十一條 在收費公路上行駛的車輛,除國家規定免收通行費的外必須交納通行費。

在收費公路上行駛的車輛通過收費站時應當減速慢行,主動領取通行卡或者停車交費。免收通行費的車輛在通過收費站時應當主動接受查驗。

第二十二條 任何車輛不得故意滯留車道,阻塞交通。對故意滯留車道,阻塞交通的車輛,收費站有權將其移離車道。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收費設施。

第二十三條 政府還貸公路的通行費收入必須全額上解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統一納入省級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可以提取一定比例的政府還貸公路通行費收入作為平衡還貸資金,專戶管理,專項用於政府還貸公路的平衡還貸。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交通、財政、發改和價格主管部門共同制定,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第二十四條 經省人民政府財政主管部門批准,上解的政府還貸公路通行費收入扣除平衡還貸資金後通過各級財政專戶及時全額返回原收費單位,用於償還貸款、集資款本息以及收費公路的養護和收費單位的正常開支,不得挪作他用。

政府還貸公路通行費收支應當按年度審計。

第二十五條 政府還貸公路的管理經費由省人民政府財政、交通主管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核定。

不能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償還貸款、集資款本息的政府還貸公路收費人員的工資福利,應當與收費效益相適應。

第二十六條 經營性公路經營管理者應當向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交納一定比例的通行費收入,作為公路質量保證金,全部存入財政專戶。經營性公路收費期限屆滿,經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鑒定和驗收,並辦理移交手續後,所交納的公路質量保證金應當及時全額退還;鑒定和驗收不合格,未辦理移交手續的,由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指定其他單位進行養護,所需費用從公路質量保證金中抵頂。

公路質量保證金的交納比例和管理辦法,由省人民政府交通財政主管部門共同制定。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五條第一款規定,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未開啟足夠的收費站收費道口,影響車輛快速通行的,由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未在收費站醒目位置設置標牌並未按規定公示收費站名稱、審批機關、收費單位、收費標准、收費起止年限和監督電話的,由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1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擅自使用、印製、出售和偽造通行費專用票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或者稅務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條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三條第二款規定,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非法擠占、挪用平衡還貸資金的,由省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退回擠占、挪用的平衡還貸資金;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記大過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及相關部門行政管理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尚未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二條 本辦法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勞動法關於企業員工加班的規定的 發布:2025-08-11 21:47:15 瀏覽:993
刑法司法考試試題 發布:2025-08-11 21:38:04 瀏覽:719
吉州區法院 發布:2025-08-11 21:34:10 瀏覽:657
金牛區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8-11 21:33:08 瀏覽:444
支架引起腦出血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1 21:32:34 瀏覽:641
2012年初級經濟法真題 發布:2025-08-11 21:05:22 瀏覽:273
勞動法大學生打工 發布:2025-08-11 21:04:33 瀏覽:627
bt電影網站違法規避 發布:2025-08-11 21:02:50 瀏覽:905
天津合同律師 發布:2025-08-11 20:43:21 瀏覽:433
成立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團 發布:2025-08-11 20:38:47 瀏覽: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