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健康教育各項規章制度
❶ 學校健康教育方案的內容有哪些
健康是人人應當享有的基本權利,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和潛在的動力,進入新世紀以來,健康 教育 與健康促進作為的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己成為普及 健康知識 的重要途徑,下面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學校健康教育方案的內容的內容有哪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學校健康教育方案的內容篇1
為了確保我縣順利實現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目標,推動健康教育工作步入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根據《國家衛生城市標准》、《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和《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結合教育系統工作實際,特製定 實施方案 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和《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突出健康教育工作重點,努力提高師生環境健康衛生意識和能力,培養師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健康衛生習慣,加強健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化育人環境,為全縣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作出積極貢獻。
二、工作目標
在中小學開設健康教育課程,健康教育普及率達到100%,健康知識知曉率達到85%,健康行為形成率達到85%,依據《學校健康教育評價方案》學校自評得分≥85分,“開課率”等5個項目總得分不低於自評分的95%。做好學生傳染病、多發病防治工作,無甲、乙類傳染病爆發流行。14歲以下 兒童 蛔蟲感染率控制在3%以下。
三、教育內容
1、小學階段(略) 2、中學階段
(1)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有害健康,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膳食平衡有利於促進健康;青春期充足的營養素,保證生長發育的需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生長發育和健康(每天睡眠時間9小時);食物中毒的常見原因;發現病死禽畜要 報告 ,不吃病死禽畜肉;適宜保存食品;拒絕吸煙、飲酒;毒品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危害;拒絕毒品的 方法 ;吸毒違法,拒絕毒品。
(2)疾病預防:乙型腦炎的預防;疥瘡的預防;肺結核病的預防;肝炎的預防(包括甲型肝炎、乙(丙)型肝炎等);不歧視乙肝病人及感染者;艾滋病的基本知識;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的預防方法;判斷安全行為與不安全行為,拒絕不安全行為的技巧;學會如何尋求幫助的途徑和方法;與預防艾滋病相關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識;吸毒與艾滋病;不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與患者。
(3)心理健康:不良情緒對健康的影響;調控情緒的基本方法;建立自我認同,客觀認識和對待自己;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狀況確定合理的學習目標;異性交往的原則。
(4)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熱愛生活,珍愛生命;青春期心理發育的特點和變化規律,正確對待青春期心理變化;痤瘡發生的原因、預防方法;月經期間的衛生保健常識,痛經的症狀及處理;選擇和佩戴適宜的胸罩的知識。
(5)安全應急與避險:有病應及時就醫;服葯要遵從醫囑,不亂服葯物;不擅自服用、不濫用鎮靜催眠等成癮性葯物;不擅自服用止痛葯物;保健品不能代替葯品;中毒的應急處理;溺水的應急處理;骨折簡易應急處理知識(固定、搬運);識別容易發生性侵害的危險因素,保護自己不受性侵害,預防網路成癮。
四、任務 措施
(一)、健全學校健康教育工作機制
中小學健康教育是教育系統在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各校要高度重視,進一步完善健康教育領導機構,將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學校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及時制定本年度健康教育專項 工作計劃 ,完善各項 規章制度 ,創新舉措,狠抓落實。做到機構健全,工作有計劃、有檢查、有 總結 。
(二)、開足、上好健康教育課
中小學必須全面開設健康教育課程,把健康教育課納入教學計劃,並做到教師、教材、教案、課時、考核“五落實”。積極挖掘 其它 學科健康教育因素,進行環境教育滲透教育,在體育課教學中滲透個人衛生習慣教育,在科學課中滲透環境衛生教育,在思想品德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等,使學生能夠接受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加強校本教材的研究開發,充實校本教材的健康教育內容。加強健康教育的教學研究,對健康教育教師進行多種形式的培訓,通過開展示範課、觀摩課等教研活動,提高健康教育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水平。
(三)以活動為載體,認真做好健康教育的宣傳和教育工作。辦好健康教育專欄。每兩個月更換—次健康教育內容。充分利用班隊會、家長會、校園廣播、 黑板報 、牆報、 手抄報 、掛圖、專欄等形式多樣的宣傳載體,宣傳健康教育的重大意義,普及健康知識,衛生知識和疾病預防知識。重點抓好中小學生的青春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健康教育、控煙教育等。確保學生的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必須在85%以上。要重視艾滋病預防的健康教育,積極開展艾滋病專題講座等宣傳教育活動。
(四)、切實作好健康教育的評價工作,每學年6月份組織開展中小學健康教育評價活動,對照《學校健康教育評價方案的實施細則》規定的20項指標,認真開展自評。尋找差距和不足,切實加強學校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學校健康教育環境,確保健康教育各項指標高質量達到國家衛生城市標准。
(五)、加強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各中小學按照《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規定,按照600:1的比例配備專兼職衛生技術人員,學生數不足100人的學校,配備1名專職或兼職保健教師。
(六)、繼續開展“健康教育示範校”創建工作,充分發揮健康教育示範校作用,做好校與校健康教育工作交流,進一步推動我縣中小學健康教育工作的發展。
(七)、繼續做好健康教師和校醫的培訓工作,採取座談會、培訓班、健康知識講座、文藝匯演等多種師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開展創衛及健康教育知識宣傳。
(八)、加大對學生常見病防治和傳染性疾病預防知識的宣傳與教育,建立健全傳染病預防工作長效機制,做好學生體質健康指導工作。按照創衛關於學校“六病”防治的要求,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做好中小學生齲齒、近視眼、脊椎彎曲、沙眼、蛔蟲病、營養不良、貧血等常見病和麻疹、腮腺炎等傳染性疾病的群體預防與嬌治,確保14歲以下兒童蛔蟲感染率控制在3%以下。
(九)、嚴格執行學校疾病信息報告制度。學校發生群體性發熱、咳嗽、腹瀉;食物中毒以及麻疹、腮腺炎、肺結核等傳染性疾病時,學校應及時書面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
(十)、加大對各中小學健康教育的督查力度。按照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對中小學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縣局要對各校健康教育的教學工作和活動開展情況,採取普查和抽查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檢查指導,確保學校健康教育工作向高質量、高水平邁進。
附:學校健康教育評價方案實施細則
(1)課時:根據教基[XX]14號文件要求,各中小學校(九年義務教育教材階段各年級)每周要在活動類課程“科技文體活動”中安排0 .5課時開設健康教育課(以列入正式課表為准),未列入課表的其它時間和其它形式進行健康教育不作為此項指標的評價內容。
(2)教材與教具:教材必須做到①“中小學生健康教育要求”的八項內容,②教育內容(文字、插圖)無概念錯誤;③課文深度和文字數量教學規律(三項);教具包括掛圖、模型、幻燈片及其它類型的健康教育用具。內容相同類型不同的教具只按一種計算。允許自製教具,但製作的教具必須科學、准確。本指標對教具的評價只要求內容,不要求類型,以“必備教具配備率”為評價指標。必須教具目錄見附錄1。
必備教具配備率=以配備的教具內容數÷必須教具內容總數×100%
(3)採光照明與黑板:採光照明的測量方法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室內明測量方法(GB5700—85)》。所查各教室平均照明度的總平均值為本指標的評價值,總平均照度應不低於150LX;黑板應無裂縫、無反光、無眩光(三項完全達到為合格),以受檢“黑板合格率”為指標。
(4)課桌椅:評價標准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學校課桌椅衛生標准(GB7792—87)》。課桌、椅號(或高度)均與就座學生身高相符合時才計入符合人數。以受檢“課桌椅符合率”為指標。
(5)飲水與洗漱設施:學校應為學生提供符合衛生標準的飲用水;應提供相同與教學班數的完好的水龍頭,對無自來水的農村學校酌情評價。
(6)廁所實施:學校修建的廁所,其學生數與蹲位比應達到:男生40:1,女生20-25:1,男廁所小便池要相應配套。
(7)數學計劃:應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數學計劃,做到數學進度、數學內容與計劃一致(確定執行情況時可參與教案)。
(8)教案:教案應包括課時、課題、數學目的、數學重點、數學難點、教具、數學內容及過程、數學小結等八項內容;教案書寫應做到無概念錯誤、整潔、簡練等三項主要內容。共十一項內容。
(9)師資培訓:授課教師平均每人每學年應接受120小時以上的培訓。培訓形式為:培訓班、集體備課、教研活動、數學交流、觀摩課等。
(10)授課質量:教師應做到概念清楚、啟發式數學、語言生動、理論聯系實際、板書工整等五項主要內容。
(11)傳播活動:學校每年應利用宣傳欄、家長會、班隊會、廣播、衛生小報等多種形式向學生或家長宣傳不同內容的衛生保健知識達20次。
(12)開課率:開設健康教育課的數學班數占應開設健康教育課的數學班總數的百分比。
(13)書面考核:核實個人成績和總平均成績。以全部學生總平均成績為指標。
(14)實際操作:從附錄2中按各年級教學要求隨機抽三項,受檢學生做到三項完全符合標准為合格。評價時對受檢學生採用逐項淘汰的辦法(每查完一項,將不符合標準的學生淘汰)。以受檢學生“合格率”為指標。
(15)頭發與指甲:學生應做到頭發整潔(勤洗頭、無異味、無頭虱),指甲整潔(勤剪指甲、保持干凈),兩項均做到合格。以受檢學生“合格率”為指標。
(16)面部與衣著:學生應做到面、耳、頸干凈,衣服、鞋帽整潔、無異味,兩項均做到為合格。以受檢學生“合格率”為指標。
(17)體育鍛煉:學生應做到堅持做好課間操(態度認真、動作準確為合格);積極參加課外體育鍛煉。以做操合格“百分率”或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百分率”為指標。
(18)教學用房與宿舍(寄宿制學校的學生宿舍):應做到地面和牆壁無煙頭、無紙屑、窗明、桌椅凈、物品擺放整齊。六條均做到為合格。有學生宿舍的學校,受檢宿舍數應不少於受檢教學用房與宿舍總數的三分之一。以受檢教學用房與宿舍“合格率”為指標。
(19)校園與廁所:校園應做到無雜草、無亂棄廢物、無痰跡、無污水窪(池)、無亂寫亂畫(五條);廁所應做到無臭、無蚊蠅滋生、無亂拉亂尿、無亂寫亂畫、糞池加蓋(五條)。共十條。
(20)缺課率:指除事假以外的各種原因造成的缺課。
∑本學年全校學生缺課時數
缺課率(‰)= _________×1000‰
學年課時總數×全校學生總數
學年課時總數=每周平均課時×全學年教學周數
全校學生總數=(每年初學生數+學年末學生數)÷2
註:對有關指標進行評價時,可檢查全部對象,或隨機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對象進行評價。
學校健康教育方案的內容篇2
為積極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使廣大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促進我市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經研究,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學校健康教育工作。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對全市中小學生進行健康教育,使廣大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培養適應二十一世紀現代化建設需要的社會主義合格人才。
二、目標任務
促進全市中小學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使我市健康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階。
1、各單位要將健康教育納入本單位重要議事日程,常抓不懈。
2、健康教育工作要制度化,規范化。
3、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案,要有計劃、有措施、有活動記錄,健康教育工作開課率達到100%。
4、各單位要設立健康教育宣傳欄和版面,定期更換宣傳內容。宣傳內容要有針對性,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及身心發展規律。
5、各單位每學期要對學生進行一次健康知識教育測試。 >>>下一頁更多精彩“學校健康教育方案的內容”
❷ 幼兒園健康教育規章制度
在現實社會中,人們運用到制度的場合不斷增多,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准則。想學習擬定製度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健康教育規章制度(通用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健康教育規章制度1
一、入園檢查
幼兒入園前必須在指定的市、縣婦幼保健院進行全面健康查,經體檢、化驗等項目檢查,確無傳染性疾病,且最近二個月內無傳染病接觸史者方可入園。對離園一個月以上或去外地(離開本市)返回時,須重新體檢方可回園。
二、定期體檢
每半年為幼兒測身高、體重、視力一次,每年五月份為幼兒進行全面檢查一次,按WHO體格發育評價標准對幼兒身高、體重進行評價。體檢中發現有異常情況要採取相應措施,對於一般性疾病給予及時處理;有營養不良、中度以上貧血、中度以上肥胖、佝僂病等的幼兒應轉入體弱兒管理或建專案管理;發現缺點兒進行登記管理,及時給予矯治。
三、晨間檢查及全日觀察
認真做好一摸,有否發燒;二看:咽部、皮膚和精神;三問: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四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四、工作人員體格檢查
工作人員上崗前必須到指定的醫療保健單位進行體檢,經體檢合格由檢查單位簽發健康證明書後方可上崗工作。對患有國家法定傳染病及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滴蟲性黴菌性陰道炎、化膿性皮膚病、精神病、肢體殘缺者,不得從事保教工作和炊事員工作。在工作中發現患急、病原攜帶者以及有礙於幼兒身體健康的疾病,要及時隔離與調離。
幼兒園健康教育規章制度2
為了全面貫徹《幼兒園衛生工作條例》,對全體師幼進行衛生知識、衛生習慣的規范教育,提高全體幼兒身體素質,特製訂幼兒園健康管理制度。
一、每天對幼兒、食堂人員進行晨檢;
二、每天供應充足的幼兒飲用水,並對鍋爐、水桶、水壺等進行定期消毒;
三、每周進行一次師幼健康知識宣傳教育活動;
四、專人負責管理幼兒園環境衛生工作;
五、建立專用保健長廊,及時宣傳有關健康教育內容;
六、成立傳染病防止領導小組,制定傳染病應急預案,嚴密關注傳染病發生;
七、健全幼兒接種卡和健康卡,及時記載各項內容。
幼兒園健康教育規章制度3
一、新生入園須到指定醫療機構對幼兒進行全面體格檢查。經體檢、化驗等項目檢查,確無傳染性疾病,且最近兩個月內無傳染病接觸史者方可入園。同時要了解幼兒疾病史、傳染病史、過敏史、預防接種等。對離園超過三個月幼兒,返園時須重新體檢。
二、家長配合保健醫建立完善的幼兒健康檔案,按要求及時反饋幼兒健康、體檢、預防接種等資料。領取借閱健康檔案資料,查看完備後及時歸還。
三、積極配合每天入園晨檢,發現疑似傳染病情況,家長有義務配合帶孩子去醫院診斷或隔離觀察,並及時向老師反饋病情。對傳染病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防治,防止傳染病的蔓延。
四、在園1~3歲兒童每年健康檢查2次,每次間隔6個月;3歲以上兒童每年健康檢查1次。所有兒童每年進行1次血紅蛋白或血常規檢測。1~3歲有聽力損失高危因素的兒童,每年檢查1次聽力;4歲以上兒童每年檢查1次視力。
五、幼兒缺勤須提前向班級老師請假,病假說明病因。請假超過三天(包括三天,節假日不算)返園須到保健室開具"三天返園健康證明"後方可進班。
六、如幼兒患傳染性疾病,須按規定離園隔離治療21天,痊癒後須持相關醫院的"痊癒證明"方可返園。
七、為保證幼兒在園安全,不能攜帶零食和影響幼兒安全的異物入園。
八、一日活動中教師或保育員發現感冒或發燒嚴重的幼兒,通知家長後,家長有義務配合接回幼兒隔離觀察或去醫院診斷治療。
九、有在園內過生日需求的幼兒,為保證幼兒飲食安全,請家長所帶蛋糕及食品須在知名大品牌店購買,並提供當日購買憑證,並在食堂留樣48小時。
幼兒園健康教育規章制度4
一、健康教育制度
1、每學期由本園聘請的'幼教專家進行幼兒健康、衛生知識講座一次。
2、定期由幼兒保健人員對保教人員講課,內容涉及對保健知識及幼兒常見病的預防、意外傷害的處理等。
3、園內定期以黑板報、衛生欄等形式宣傳相關知識。
4、園內備有幼兒健康教育圖書、雜志供教師參考,教師必須適時向幼兒講授衛生知識,進行健康教育。
二、健康檢查制度
1、入園檢查。幼兒在入園前必須進行全身體格檢查,對有傳染病接觸史的幼兒必須做胸部X光透視、肝功能、糞便常規檢查,健康檢查合格方可入園。
2、堅持定期體檢制度。入園幼兒每年春季、秋季各體檢一次,每季度測身高、體重一次,進行健康分析與評價,指導家長做好幼兒的健康教育,並對每個入園幼兒建立健康卡片,做好幼兒成長記錄。工作人員每年全面體檢一次,有醫院健康證明方可工作。
3、堅持晨檢及全日健康觀察制度。認真做好:
一摸:有否發燒;
二看:咽部、皮膚和精神;
三問: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
四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並做好每日觀察記錄。
三、體格鍛煉制度
1、有組織地經常開展適合幼兒特點的游戲及體育活動,幼兒每天做二次體操或活動性游戲。
2、在正常天氣下,有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每天堅持兩小時以上戶外活動,加強冬、春季節鍛煉。
3、創造條件,充分利用陽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有計劃地鍛煉兒童體格。
4、鍛煉要循序漸進,運動項目和運動量適合不同年齡幼兒的特點,對體弱的幼兒給予特殊的照顧。
幼兒園健康教育規章制度5
為加強幼兒的健康管理,保護幼兒身心健康,特製定本制度。
一、健康檢查
1、入園檢查制度:按照托幼機構要求對新入園幼兒、插班幼兒進行全面體格檢查。對體檢中發現器質性疾病、特殊疾病、體弱病殘的幼兒,要通知和配合幼兒家長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並做好登記,名單分別交班主任和保健醫生,以便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予以照顧。
2、幼兒園工作人員參加工作以前,必須按照托幼機構要求根部不同崗位職責,檢查合格後方可就職。
二、定期體檢
1、在園的幼兒每年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集體組織體檢一次,每半年測身高、體重各一次,並做好記錄,進行健康對比分析、評價,疾病統計,及時矯治。每個幼兒均應建立健康卡片或檔案。
2、對因故未能按時體檢的幼兒,園方要另外安排時間組織補檢,確保體檢率達到100%。
3、幼兒園為幼兒提供安靜、整潔的體檢場所,並標明體檢項目。
4、保健醫生組織幼兒體檢前要進行談話教育,講解體檢前的注意事項。
5、堅持晨檢及全日健康觀察制度,發現問題,即採取措施,對法定的傳染病,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防治,做好隔離、消毒措施,以及對班級的檢疫防止傳染病的蔓延。
6、設專人做好幼兒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開展幼兒近視、沙眼、齲齒、寄生蟲、貧血、營養不良、脊柱彎曲、神經衰弱等常見疾病的綜合防治工作。
三、健康檔案管理
1、保健醫生負責整理、統計幼兒健康體檢檔案資料,並妥善保管幼兒體檢表。
2、查看幼兒健康資料需通過園領導同意方可查看,查看完畢後及時歸還、歸檔。
3、加強技術防範措施,資料要經常通風、防潮、防蛀蟲。
幼兒園健康教育規章制度6
一、新入園幼兒的健康檢查
1、幼兒在入園前必須參加婦幼保健機構組織的全身體格檢查,經檢查合格後才能入園。
2、幼兒入園時應將健康檢查表和預防接種證交幼兒園。
3、對有傳染病接觸史的幼兒,必須經過醫學觀察,觀察期滿且無症狀再作檢查,正常者可入園。
4、幼兒轉園,應憑原在園的健康檢查表無傳染病接觸史的轉園證明。幼兒離開園所三個月以上,需要新體檢後方可再入園所。
5、有嚴重先天性心臟病、裂齶、癲癇、中度以上智力低下(不適應集體生活不能接受教育)等疾患的兒童未矯治前不宜入園。
6、入園體檢時發現疾病應及時治療,患營養不良、貧血等可以入園後矯治,患傳染病應隔離治療,痊癒後憑醫療單位的證明方可入園。
二、幼兒定期體格檢查
1、幼兒入園後應定期體檢,每年一次,每次均按常規進行全面體檢。
2、幼兒每半年測身高體重一次,每學期查視力一次,所有在園的幼兒每年查血紅蛋白一次。
3、定期體檢後要進行幼兒健康狀況分析評價和疾病統計,發現疾病或缺點及時矯治。
三、幼兒晨間檢查
1、配備必要的晨檢用品(體溫表、壓舌板、電筒、常用外用葯及紗布、棉簽、晨檢牌、記錄本等。
2、日托幼兒每天早晨進班前,由保健做晨間檢查,檢查步驟包括一問二摸三看四查,檢查內容除觀察幼兒精神、臉色、摸體溫、詢問在家健康狀況外,還應根據幼兒的年齡、健康狀況、傳染病發病季節做重點檢查,如咽喉是否紅腫、腮部有無腫大、皮膚有無皮疹、是否攜帶不安全的物品等,對無異常者發給表示健康的牌子,讓幼兒進班。
3、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並記錄,對有傳染病或其他疾病可疑者,可由家長帶幼兒去醫院求診或留在觀察室臨時隔離觀察。
4、由保健老師收下家長帶來的葯,核對姓名、葯名、劑量、用葯時間和方法,做好記錄,按時給幼兒用葯。
四、幼兒全日觀察
1、保健老師應每日上午、下午巡視各班級,向班上老師、保育員了解幼兒的健康狀況,如有可疑或異常應及時處理。
2、班內的保教人員應全日注意觀察幼兒的精神、飲食、睡眠、大小便等情況,對有病和體弱的幼兒加強生活護理,發現異常情況立即與保健老師聯系並做好全日觀察記錄。
五、教職工體檢制度
1、幼兒園職工來園工作前必須到大連市婦幼保健院進行全面體檢,包括胸透、肝功類,以及陰道分泌物檢查,糞便檢查,炊事員必須到市或區衛生監督所體檢,取得健康證後方可上崗。
2、園內工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體檢率為100%,體檢中發現疾病積極治療,發現傳染病立即離崗治療,治癒後須持醫院證明方可恢復工作,如患慢性痢疾,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化膿性皮膚病、結核、精神病等,有損幼兒健康者,立即調離工作崗位。
幼兒園健康教育規章制度7
1、新入園嬰幼兒的健康檢查。
1)幼兒在入園前必須到當地婦幼保健機構或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全身體格檢查,經檢查合格後才能入園。健康檢查表上的項目應填寫完整正確,體檢一個月內有效。
2)幼兒入園時應將健康檢查表和預防接種證交到幼兒園。
3)對有傳染病接觸史的嬰幼兒,必須經過醫學觀察,觀察期滿且無症狀再作檢查,正常者可入園。
4)幼兒轉園,應憑原在園的健康檢查表無傳染病接觸史的轉園證明。幼兒離園三個月以上,需要重新體檢後方可再入園。
5)有嚴重先天性心臟病、裂齶、癲癇、中度以上智力低下(不適應集體生活不能接受教育)等疾患的兒童未矯治前不宜入園。
6)入園體檢時發現疾病應及時治療,患營養不良、貧血等可以入園後矯治、患傳染病應隔離治療,痊癒後憑醫療單位的證明方可入園。
2、幼兒定期體格檢查
1)幼兒入園後應定期體檢,每年一次,每次均按常規進行全面體檢。
2)幼兒每半年測身高體重一次,每學期查視力一次。
3)定期體檢後要進行嬰幼兒健康狀況分析評價和疾病統計,發現疾病或缺點及時矯治。
3、嬰幼兒晨間檢查
1)日托幼兒每天早晨進班前,由保健員做晨檢,檢查步驟包括一問、二摸、三看、四查,檢查內容除觀察嬰幼兒精神、臉色、摸體溫,詢問在家健康狀況外,還應根據嬰幼兒的年齡、健康狀況、傳染病發病季節作重點檢查,如咽喉是否紅腫、腮部有無腫大、皮膚有無皮疹、是否攜帶不安全的物品等,對無異常者發給表示健康的牌子,讓幼兒進班。
2)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並記錄,對有傳染病或其他疾病可疑者,可由家長帶嬰幼兒去醫院就診或留在觀察室臨時隔離觀察。
3)由保健員收下家長帶來的葯,核對姓名、葯名、劑量、用葯時間和方法,作好記錄,按時給幼兒用葯。
4、幼兒全日觀察
1)保健員應每日上午、下午、巡視各班級,向班上老師、保育員了解嬰幼兒的健康狀況,如有可疑或異常應及時處理。
2)班內的保教人員應全日注意觀察嬰幼兒的精神、飲食、睡眠、大小便等情況,對有病和體弱的幼兒加強生活護理,發現異常情況立即與保健員聯系並作好全日觀察記錄。
幼兒園健康教育規章制度8
一、幼兒健康檢查制度:
1、入園檢查制度:對幼兒進行全面體格檢查。對有傳染病接觸的幼兒必須做胸部x線透視、肝功能等實驗類檢查,必須經過檢疫期,無症狀方可入園。同時要了解幼兒疾病史、傳染病史、家族史等。2、園工作人員參加工作以前,必須進行體檢,包括x線透視、肝功能等,檢查合格並無嚴重生理缺陷者方可就職。
二、定期體檢制度:
1、三歲以上的幼兒每年體檢一次,每半年測身高、體重各一次,測量要准,並做好記錄,進行健康分析、評價,疾病統計,及時矯治缺點。每個幼兒均應建立健康卡片或檔案。
2、堅持晨檢及全日健康觀察制度,認真做好一摸;有否發燒;二看:咽部、皮膚和精神;三問;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四查:有無攜帶不安全食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做好全面觀察,積極配合班級對幼兒的一般疾病和外傷給予診治處理。
3、發現問題,即使採取措施,對國內的傳染病,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防治,即使做好隔離、消毒,以及對班級的檢疫防止傳染病的蔓延。
三、健康檔案管理制度
1、對每個班級的幼兒健康資料做到完善齊全、合理分類,填寫規范並及時整理、存檔。
2、相關幼兒健康資料完整保留,不得遺失,年終分類整理,裝訂檔案。
3、查看幼兒健康資料需通過園領導同意方可查看,查看完備後及時歸還、歸檔。
4、加強技術防範措施,資料要經常通風、防潮、防蛀蟲。
四、幼兒晨檢及因病缺課登記制度
1、值班班人員每天早晨對每位入園幼兒的健康狀況精心觀察和訪問,努力做到:一摸有無發熱、二看精神狀況是否欠佳。
2、值班人員每天早晨對帶有感冒葯等物品的幼兒做好登記記錄工作,以確保生病幼兒按時按量服葯。
3、禁止幼兒入園時,攜帶零食和影響幼兒安全的異物。
4、值班人員或任課教師發現感冒或發燒嚴重的幼兒,及時與班主任取得聯系,通知其幼兒家長領回去就醫或休息。
5、班主任認真做好每天幼兒缺課登記工作,並對未入園的幼兒進行「電話訪問」。
❸ 幼兒園應建立哪些規章制度
幼兒園應建立的規章制度包括:
1. 安全管理制度。
幼兒園應當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確保幼兒在一個安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該制度應包括安全責任制度、安全巡查制度、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制度等。此外,還需制定緊急事件的應對預案,比如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或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確保孩子們在危機情況下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
2. 幼兒健康管理制度。
健康管理制度是幼兒園必須要建立的重要規章制度之一。這包括新生的健康檢查、定期的健康檢查、日常的健康觀察等內容。幼兒園應該對幼兒進行全面的健康管理,及時發現並處理幼兒的健康問題,確保幼兒的身體健康。
3. 教育教學計劃管理制度。
幼兒園應該根據幼兒的特點和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確保幼兒得到全面的教育。該制度應包括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內容。同時,幼兒園還應該定期評估教學效果,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質量。
4. 家長溝通制度。
幼兒園應該建立有效的家長溝通制度,定期與家長交流幼兒在園的情況,包括學習、生活、健康等方面。通過家長會議、家訪、電話、網路等方式,及時與家長溝通,共同關注幼兒的成長和發展。
5. 人員管理制度。
幼兒園應建立人員管理制度,包括教職工的聘用、培訓、考核、獎懲等方面。確保幼兒園的教職工具備專業的教育知識和技能,能夠為幼兒提供高質量的教育服務。同時,制度的公正公平也有助於提高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效率。
以上這些規章制度的建立有助於幼兒園的規范化管理,確保幼兒在一個安全、健康、快樂的環境中成長,同時也能夠保障教職工的權益,提高幼兒園的整體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