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條例屬於規章
⑴ 關於國務院頒布的條例是否屬於法律
國務院頒布的條例自屬於行政法規。
根據《立法法》的規定,
第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第六十五條 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
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⑵ 法律規范,行政法規,規章
1/法律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一般稱中華人民共和國XX法(人大)版
2/行政法規是國務院權制定的,一般稱XX條例、XX規定和XX辦法 (政府)
3/規章主要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是政府)
4、地方性法規是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制定(人大)
⑶ 會計法律, 會計規范性文件, 會計規章, 會計行政法規 怎麼區分
區分方法,看標志性關鍵詞。總結的規律如下:
1、見到「xx法」,就是會計法律版。會計法律由全國權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指定通過。
2、見到「xx條例」,屬於會計行政法規。會計行政法規由國務院或者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擬訂經國務院批准發布。
3、見到「會計基本准則」以及「XX辦法」,屬於部門規章,但要去掉檔案管理辦法以及會計評優辦法。
4、沒有上述特徵的為會計規范性文件。
會計法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是指由國家權利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調整各種會計關系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包括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會計行政規章等。狹義的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經過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的有關會計工作的法律。它是會計法律制度的最高層次。是制定其他會計法規的依據,也是指導會計工作的最高准則,是會計機構、會計工作、會計人員的根本大法。我國目前有兩部會計法律,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⑷ 法律、條例、規定、通知等等這些法規的後綴名稱是怎麼規定的
法律有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 有的時候立法委也可以
國務院叫條例
地方人大叫地方法規
地方政府 叫地方行政規章或制度
⑸ 政府頒布的條例是法律嗎
政府頒布的條例屬於政府規章,不是法律。地方政府只能頒布政府規章,法律是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頒布實施的。
⑹ 法律、條例、意見、管理辦法等不同叫法的法規的性質有什麼不同
我國廣義的法律文件根據制定主體的不同,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版、地方政府規權章。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效力最低,再低的就稱為規范性文件。
1、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是法律,都叫法;
2、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的名稱一般稱「條例」,也可以稱「規定」、「辦法」等。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製定的行政法規,稱「暫行條例」或者「暫行規定」。
3、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名稱一般稱「規定」、「辦法」,但不得稱「條例」。
樓主所列的「意見」如果影響相對人權利義務,可能是規范性文件,如果不影響,那什麼都不是,不能稱為法規/
⑺ 如何根據文件名判定是行政法規還是地方性法規還是規章
如果前綴是國務院或者全國之類的就是行政法規;如果是xx省的就是地方性法規。
如果前綴是xx部關於什麼的辦法,就是部門規章;如果是xx政府關於什麼的辦法,就是地方規章。
主要看制定主體是人大、地方政府還是中央政府還是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