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規范使用語言文字規章制度
① 語言文字規范建設工作報告5篇
【 #報告# 導語】工作報告是指向上級機關匯報本單位、本部門、本地區工作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問題的報告。以下是 無 整理的語言文字規范建設工作報告,歡迎閱讀!1.語言文字規范建設工作報告
為了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實現我國語言文字工作目標,推動國家語言文字規范化、標准化及其健康發展。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大力推進普及普通話和用字規范化,全面提高學校員工素質,使之與精神文明建設、各項工作有機結合,當好社會語言文字規范化的表率。
二、工作目標
提高語言文字規范化、標准化水平,將校園語言文字達標工作與創建文明單位相結合,更好的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具體目標包括:
1、進一步加強語言文字工作的宣傳,組織師生進一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提高依法推進語言文字規范工作的意識和依法執政的能力。
2、把語言文字規范工作融入日常教學工作之中,繼續抓好推廣普型桐通話和推行規范漢字的工作,並將語言文字規范工作進一步延伸提高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水平。
3、提高全體師生在應該使用普通話的時間和場所使用普通話的自覺性;要加強對公示性文字規范用字的檢查和整改;要提高公文格式和用語用字的規范化水平。
三、具體措施
1、召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明確語言文字工作組成員的責任,確保有專人負責協調、督促行文、重大活動等場合的規范用語用字工作。
卜仿坦2、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結合學習,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促使語言文字工作規范化。
3、健全語言文字工作網路。確定專人負責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設立語言文字工作機構,在統一要求和部署下,開展語言文字規范化宣傳、整治與監督工作。
2.語言文字規范建設工作報告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落實**市語委20xx年工作要點,進一步提高我校語言文字工作管理水平,更好地發揮社科部語言文字工作方面的特長,認真貫徹實施《20xx年**市語言文字工作重點》,開展多樣活動,創建規范、健康的校園語言文字應用環境,切實提高全校師生的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語言文字應用能力,使語言文字工作與學校各項教育工作更好地結合起來,使普通話、規范漢字真正成為教學工具、交際工具、校園工具。
二、工作目標
1、繼續積極推廣普通話。教師在教學中規范使用普通話,使用普通話率達到100%,師生員工在教學、工作、會議和其他集體活動中規范使用普通話,使用普通話率達到100%。
2、繼續推行書寫規範字。教師在課堂板書,以及各種會議等活動中用字規范率達到100%。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
加強語言文字工作的宣傳,進一步增強師生員工對語言文字工作的責任意識,充分發揮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使普通話成為教學語言和校園語言。
(二)加強語言文字規范使用。
(1)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加強對語言文字的規范使用,注重日常教學會議中的文字規范,加強普通話規范使用。
(2)教工師生間相互督促規范使用語言文字。
a、開展不定期聽課,關注教師是否能規范書寫板書,使用普通話教學,為學生樹立榜樣。
b、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業時注意查找同學們平日書寫的不規範字、錯別字,並加以批註改正,幫助同學們提高漢字書寫正確率。
c、展示平時作業中學生書寫規范優美的作業,以榜樣示範作用帶動全體學生寫規范美觀的漢字。大指
3.語言文字規范建設工作報告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尊重語言文字發展規律,自覺履行「大力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的基本職責;以「賞識激勵成才,細節積聚成功」的辦學理念為宗旨,營造良好的學校語言文字環境;堅持以構建和諧語言生活,提高師生語言素質和語言文字應用能力這一工作目標為切入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構建和諧活力的農村校園。
二、工作思路
根據我校的學生「七彩陽光」培養工程的具體要求,繼續開展「讀書」「練字」「鍛煉」「禮儀」的系統訓練;堅持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漢字與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全面推進「經典誦讀」活動的深入開展,提高師生的語言文化素質。
三、具體工作
1、開展學校語言文字研究活動。
結合學校原來在此項工作中的經驗,反思這項工作的不足之處,與學校的教研活動相結合,與語文主題教研活動相結合,與低年級的識字教學相結合,深入開展語言文字研究活動,使使用規範字、講普通話成為校園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與少先隊和教育處結合,開展社會用字規范性主題教育活動。
組織以教師、家長、學生為主體的社會用字管理監督員隊伍,對社會用字進行動態管理,提高社會用字的規范水平。
3、加大語言文字規范化宣傳教育力度,開展形式多樣的語言文字規范化宣傳教育活動。
(1)組織好推廣普通話宣傳活動,注重多方動員,全面參與。努力探索新的組織方式,針對社會語言文字應用熱點問題,豐富創新宣傳手段,創新活動的形式,加大宣傳和規范引導力度;進一步豐富網路宣傳的內容,充分發揮網路宣傳便利和快捷的特點,加大宣傳力度。
(2)根據縣語委辦的要求,做好我校教師普通話等級證的換證工作。根據我校教師普通話水平,加大培訓的力度,力求提高我校教師的二級甲等所佔比例。
(3)繼續在全校范圍內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各用每天抽出的中午二十分的時間,合理安排,定期檢查評比,將經典誦讀活動深入開展下去,不斷提升我校師生的語言文字水平。並結合清明、端午等傳統節日,各班開展相應的主題背誦展示活動。
(4)以我校的「文學社團」與「書法社團」為載體,鼓勵學生認真、扎實、持久地開展學生的誦讀、寫字教學活動,引導「經典誦讀」和寫字教學向縱深發展。
4.語言文字規范建設工作報告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和教育部、國家語委《關於進一步加強學校普通話和用字規范化工作的通知》精神為指導,根據市語委辦工作指示,結合我們學校原有對加強規范語言文字工作良好基礎的實際,加快我校語言文字工作規范學校的建設工作,更好地發揮學校在全社會語言文字規范工作中的基礎作用。進一步增強語言文字的規范意識、法制意識和推廣普通話的參與意識,以「構建和諧語言生活,營造共有精神家園」為主題,把「說普通話,寫規範字,做文明人」作為工作重點,加快普通話的推廣普及進程,提高全社會語言文字規范化應用水平。
二、工作目標與要求:
1、大力推廣和普及普通話。要將普通話作為教師的教學用語。教師全部持普通話合格證書上崗。
2、要將說好普通話作為學生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來培養。語文課堂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的訓練,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語感。要引導學生用普通話交談、交流。力求把普通話說得正確、流利。
3、大力推行規范漢字和《漢語拼音方案》。以規范漢字為教育、教學和校園環境用字。學校的名稱牌、標志牌、指示牌、電子屏幕、公文、印章、教案、試卷、板書及教學軟體、自編教材、板報、宣傳櫥窗、等能自覺使用規范漢字和正確使用漢語拼音標注。
4、提高師生的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網路,健全相應的>規章制度,形成與教育教學融為一體的語言文字管理和監督機制。
三、工作重點:
1、加大宣傳的力度。
要在師生中開展形式多樣、富有實效的國家通用語言的宣傳教育活動。在一年級新生入學教育中加強漢語拼音的教學。在校園的顯著位置要設立永久性宣傳牌,並與校園文化融為一體。通過校園網、苗苗廣播電視台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
2、營造規范化的校園文化氛圍。
(1)要大力宣傳創建工作的重要意義和積極作用,通過豎標牌、貼提示句、宣傳周活動、召開會議、制定規章制度等形式,營造良好的創建環境和氛圍,使這項工作不斷深入人心。
(2)根據目前學校的校園設計規劃,力求做到文化牆內容豐富、醒目,圖文並茂;教室內小學生守則、規范等隨處可見;各室室牌齊全、整齊、用字規范。
(3)加強對校園文化的`督促,建立督查制度,繼續在教師和學生中開展「啄木鳥」行動,隨時觀察和了解學校的文化動態,人人爭當校園文化的主人,真正使我們學校布置上的語句通順,用字規范、意義明白、布置合理。
3、要不斷養成學生的良好習慣。
(1)為了持續地規范語言文字工作,把此項工作推上一個新水平,把教師的教轉化為學生的學,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進而達到一定程度的語言文字素質,各條線、各村校、各班級教師都要分別向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堅持說普通話、寫規範字作為一項常規要求。課上,一發現哪位學生說話時咬音不準,教師或學生就要及時糾正。課間,不管是與教師還是學生,都必須用普通話交流,並且要逐步講究一定的語音、語速、語調。要求學生作業等書寫除了規定一定的格式外,還要強調書寫端正、排列整齊,不寫錯別字或少寫錯別字,讓人看明白。
(2)要組織學生走上街頭、走向社會,積極參與「啄木鳥行動」,查出某個店面、某個廣告、某個標語等出現錯字、別字、繁體(異體)字、殘缺字,並作好統計,反饋給老師、反饋給社會,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增強說普通話、寫規範字的社會意識,從中接受一定的教育。
4、要提高教師工作要求,做到說寫規范化。
(1)說普通話。各教師都要根據學校常規教學規范要求,上課時,堅持用標準的普通話上課;課間,不管是與學生,與家長,還是與教師談話,一律說普通話,並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
(2)用規範字。各教師不管是備課、上課板書、批改作業,還是記載其他資料,要自覺做到並強化自己書寫規范化,板書字跡端正;評語力求不寫錯別字、異體字,不寫病句,讓學生看清看懂;備課等資料記載版面清潔、美觀,講究語法修辭邏輯等。
四、加強管理,完善機制,提高語言文字工作規范性:
1、加強組織建設,明確職責抓重點
全體教師要進一步增強對語言文字工作的責任意識,充分發揮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做到分工合作,齊抓共管,使普通話成為教學語言和校園語言。要進一步完善學校、教研組、班級三級管理網路體系,並重視發揮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三結合」作用,校內外相互配合,各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確保語言文字工作的順利實施。
2、加強制度建設,措施得力抓落實
學校要進一步修改、補充、完善各項語言文字工作制度,進一步建立健全語言文字工作的有關規定,在學生常規管理、>教學管理、教學評優、教職員工考核、評選先進和學生評優等各項具體制度中充分體現,提高管理工作的規范化。講好普通話,讓普通話成為學習、工作、生活的語言。一是把推普工作作為教師綜合考評的考核條件之一。二是教師必須通過普通話水平測試並達標,把普通話教學納入教師業績評估標准。在評優質課,評先進時,也把使用普通話作為教師職業語言列入評比條件。三是全體師生上課、集體活動必須使用普通話,用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平時交談提倡使用普通話。把推廣普通話列入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評比中。推行規范漢字,學校所有的教育教學用字都必須符合要求。學校的各種文件、通知、標語、標牌和教師板書必須嚴守規范。
3、加強檢查考核,管理到位促深化
加強課堂檢查,把普通話教學情況記入教師業務檔案,以真正有效地規范全校師生的語言文字行為;學生普通話使用要規范,根據>語文教學大綱對聽、說、讀的規定標准,學生同教職工交談,學生之間交談,100%使用普通話。
4、加強>培訓、競賽,豐富內容形式
學校將積極組織師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測試與比賽,逐步養成「人人說普通話,人人寫規範字」好習慣。工會組織教師開展各項活動,使語言文字的推廣工作更加扎實有效。
加強對苗苗廣播電視台通訊員和廣播員的培養和培訓,充分發揮苗苗廣播電視台的推普作用。
5、加強檔案建設
建立語言文字工作專項檔案,做到專人專管、分類明確、內容充實、及時整理,注意保留原始資料,促進檔案管理的規范性和科學性。
5.語言文字規范建設工作報告
一、指導思想:
以貫徹落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為核心,市、區語言文字工作精神為指導,以提高我校全體師生普通話和漢字規范化的意識和水平為目的,扎實做好我校語言文字規范化的工作,努力提高我校語言文字工作管理水平,規范化水平,進一步推動語言文字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建設。
二、目標要求:
做好校園普通話推廣工作;做好漢字規范化推廣工作;抓好學生語言文字基本功訓練;抓好我校教師語言文字規范化管理;爭創區「語言文字規范學校」。
三、具體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管理網路。
建立管理有效、機構健全的學校語言文字工作機構網路是開展此項工作的必要保證,為此,我校特建立各級管理網路,全面開展學校語言文字工作。
1、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分管教學副校長為副組長,分管語文教學主任、語文教研組長為語言文字工作骨乾的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總體負責學校語言文字工作。
2、學校語言文字骨幹根據上級要求及學校工作部署全面負責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宣傳、開展、落實,妥善處理校園語言文字應用中出現的各類問題。
3、語文教研組組長要根據學校工作安排負責落實教師隊伍語言文字的培訓及檢查。
4、各班語文教師負責班級全體學生的語言文字的培訓與檢查。
(二)制度嚴格規范,工作有條不紊。
1、健全學校語言文字工作制度。將語言文字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計劃並加以實施。學校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整體規劃、組織、協調和管理考核。
2、將語言文字規范化要求納入學校管理常規。
(1)將語言文字規范化要求納入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將教學用語用字規范納入學校管理常規,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和日常教育中使用普通話。
(2)在板書、批改作業、備課中使用規範字,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中用語用字規范化;將普通話和規範字使用能力納入教師業務考核、職務晉級、業務學習、教學基本功訓練,評優評先等的基本內容和條件。
(3)結合學校"推門聽課"活動,開展教師課堂教學用語規范化調查。
(4)積極落實,嚴格按照國家標准,實行教師持普通話等級證書上崗制度;將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應用能力納入學生管理要求,要求學生"在必要場合自覺講普通話、寫規範字"並檢查落實,將語言文字規范意識、語文綜合能力等納入各類學生評優評先活動的基本條件。
(三)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
1、校園內大力加強語言文字規范化宣傳、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在校園內教學樓、辦公室及其它公共場所設固定宣傳牌、固定宣傳欄;在校園廣播、班級黑板上進行專題宣傳;在各班級開展語言文字手抄報評比活動,增強規范意識。
2、滲透到德育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在教職工會議、教研組會議上對教師進行語言文字法律法規、方針政策、規范標准及相關文件的宣傳和學習;在學校的"紅領巾"廣播站上及班會課開展的主題班會活動上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擴大推普活動范圍和宣傳力度,做到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從而使語言文字工作向更大范圍的發展。
3、充分發揮語文課的主渠道作用,加強對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培養。在語文教學中切實加強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教學和培訓,根據不同年級段制定相應的符合學生實際的語言文字能力培訓要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對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常規化。
4、將語言文字規范教育滲透進各科教學。鼓勵各學科教師通力合作,在培養學生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等方面積極探討,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能力。課程教學處定時對教育教學資料進行語言文字規范化檢查,包含教學進度、計劃、備課筆記、聽課筆記、作業批改、學生成長手冊等資料的檢查;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各類公開課競賽,並在聽課、上課、評課、教學反思等化環節上促進教師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四)以活動促師生對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提高。
(1)根據上級有關部門精神,從學校的實際出發,認真籌劃,制定詳細地的活動方案。
(2)積極開展語言規范化的行動,各中隊組織各班同學互查普通話用語和作業用字規范化,並檢查校園內的名稱牌、標志牌、標語等凡有文字的地方是否用字規范,還要求每位學生擔任小小推普員,向自己的父母推廣普通話,讓推普活動走入家庭、走進社會。
(3)抓好落實"三結合"。教師結合備課練鋼筆字,結合板書練粉筆字,結合寫字課自練毛筆字,每學期針對教師進行書法比賽,評出一二三等獎,分硬筆書法、軟筆書法、粉筆字三類。
(4)繼續培養一支工作能力強,有責任心的學生推普員隊伍,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推普員的培養。
② 語言文字工作制度參考10篇
語言文字工作制度(參考10篇)語言文字工作制度(一):
為貫徹落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進一步推動學校語言文字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建設,特製定本制度:
一、全體教師教學時務必使用普通話。上班時間務必使用普通話,對外電話聯系、接待家長使用普通話。
二、教師在板書、作業批改和其它教育教學活動中,一律使用國家規定的規範字,不得出現繁體字、異體字、二簡字和錯別字。
三、教師要主動對學生進行規范用語、用字的教育,對於學生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提出並幫忙改正。
四、班主任教師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以語言文字為主題的班會活動,用心配合、組織學生參加學校、年級或班級的語言文字宣傳活動。
五、用心參加社區、共建單位的語言文字工作,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
六、用心參加語言類、書法類競賽,爭取優異成績。
七、用心開展語言文字的課題研究,提高研究水平和實踐潛力。
語言文字工作制度(二):
一、教師教學用語用字規范。
1.教師備課時書寫用字要求:所有備課筆記,教學案例等用字貼合要求不得書寫繁體字、異體字、二簡字或錯別字。
2.教師上課教學用語,必須使用比較標準的普通話。
3.教師與家長進行交談時,必須使用比較標準的普通話。
4.教師批改作業書寫評語用字要求批改作業書寫評語用字貼合要求。
5.教師在課堂教學和日常教育中要使用普通話,在幼兒用書、家園聯系冊等中寫規範字。
6.教師有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應用本事。
二、幼兒園將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使用本事作為教師業務考核、評優評先等的基本資料和條件之一。
三、幼兒園將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使用本事作為教師業務學習、職後培訓、教學基本功訓練的基本資料。
四、按照國家標准要求,實行教師持普通話等級證書上崗。
五、幼兒園將普通話的應用本事作為對幼兒的管理要求。
六、全體師幼在任何場合要自覺講普通話、寫規範字。
七、每學年在幼兒園內組織語言文字規范化專題宣傳教育活動,並滲透到德育和社會實踐活動中。
八、充分發揮語言課的主渠道作用,加強對幼兒普通話應用本事的培養。
九、日常各科教學有機滲透語言文字規范化教育和普通話教育。
十、師幼進取參加語言文字各類評優、競賽活動。
十一、認真組織全校師生學習、貫徹、落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和《2017年教育部中小學語言文字工作指導標准》等文件精神。
十二、將普通話合格作為錄用教師、新教師上崗條件。把語言文字應用本事作為對教師業務考核的一項重要資料。將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使用本事納入教師業務學習、教師培訓、教學基本功訓練的基本資料。
十三、把開展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同全體教師及領導班子成員的業務考核、晉級、評優等工作結合起來。園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小組每學期將以各種形式進行定期、不定期檢查和抽查。
語言文字工作制度(三):
語言文字工作關繫到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社會的提高和國際的交往。為貫徹落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實現我校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准化、制度化,更好的普及文化教育,發展科學技術、提高工作效率,以此加強社會主義物質禮貌和精神禮貌建設,依法治校、依法執教。結合學校實際情景,特製定本制度。
一、學校以普通話為學校語言,教師以普通話為教學語言,學生以普通話為交流語言,公共活動以普通話為交際語言。
二、說普通話,寫規範字,用禮貌語,做禮貌人是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宗旨。
三、成立學校語言文字領導機構,各部門配合學校整體工作,構成推普工作網路。實行職責分工,職責明確。辦公室負責教職工語言文字工作,教研組負責教師和學生日常用語使用普通話,寫規範字,學校少先大隊輔導員負責語言文字工作的活動和宣傳,後勤負責學校環境、室內外各種標牌規范使用漢字和語言文字工作宣傳牌的設置。
四、普及普通話和用字規范化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資料。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組與教研組、各班級實行目標管理,根據上級有關規定和學校具體情景,把教師普通話水平和推普工作納入教師考核、獎懲、聘任、競爭上崗等各環節,把對學生普通話的訓練、測試等納入班級管理考核之中。
五、教師要進取參與普通話培訓和測試,不斷提高自身規范用語水平,使我校全體在崗教師普通話達標率100%,並把語言文字規范的要求納入到教師業務考核和教學基本功本事考核中,考核結果作為聘用,晉級和評優、外出考察的條件之一。學校不得錄用沒有取得普通話資格證書的教師。在職教師,必須全員參加普通話培訓與考核,逐步提高普通話水平。
六、學校名稱牌、標志牌、指示牌一律使用規范漢字,手書繁體標牌必須配放規範字副牌。
七、教師書寫漢字必須使用規范漢字,除書法作品外,一律不得使用繁體字、生造簡化字、異體字。教師寫宣傳欄,在黑板上寫字等,必須用規範字,不得草率、連筆。
八、充分發揮語言教學活動在普及普通話,用字規范化中的主渠道作用。語言教學要重視提高學生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語言文字應用本事。切實改變重知識,輕本事,培養良好的聽說習慣和語言習慣,巧妙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講故事、閱讀、朗誦、硬筆書法、毛筆字等活動,不定期的檢查學生的語言文字水平。對做的好的教師及學生給予適當獎勵。
九、加大語言文字規范化宣傳力度,做好科學研究工作,要在教師中開展形式多樣,富有實效的語言文字規范化宣傳教育活動,並面向社會做好宣傳,對於做的好的個人和班級作為評選優秀個人和優秀團體的依據之一。
語言文字工作制度(四):
一、學校用語要求
1、師生在學校內自覺使用普通話,會在同學之間、師生之間、與來賓之間使用禮貌禮用語,禁止說粗話、高聲喧嘩,使普通話成為學校用語。
2、堅持普通話教學,課堂上教師講課、學生回答問題必須使用普通話,對外電話聯絡必須使用普通話。
3、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在集會上必須使用普通話。
4、教研活動加強基本功訓練,堅持使用普通話。
5、教師必須到達《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規定的普通話等級標准,教導處定期進行教師普通話培訓及檢測、達標驗收工作。
6、學生能說比較標準的普通話。
二、學校用字要求
1、校名、標語、名稱牌、標志牌、頒發的'獎狀等各種標牌用字貼合要求。
2、宣傳欄、宣傳材料、指示牌不能使用繁體字、異體字、二簡字、錯別字,用字規范。
3、學校舉辦的各種會議和文體活動的會標、標語、請柬等用字,必須到達規范要求。
4、公文、校刊、教案、試卷、用字規范。
5、板書用字貼合要求。
6、批改作業、書寫評語用字的貼合要求。
7、學生能認識並正確書寫規範字。
語言文字工作制度(五):
為進一步加強我區語言文字應用規范化、制度化建設,根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xx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和日照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有關規定,結合嵐山區機關語言文字工作的實際情景,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認真組織機關幹部學習、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xx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機關幹部帶頭,率先垂範。堅持說好普通話,用好規範字,增強幹部職工自覺使用普通話、規範字的意識,上下聯動,持之以恆,重在實效。
二、加強普通話的普及,實行持普通話等級證書上崗的制度,使普通話成為機關日常工作用語。
(一)區機關幹部在各種場合自覺使用普通話,切實發揮政府職能部門在推廣普通話中的龍頭作用。
(二)下列情景必須使用普通話:
1.執行公務時;
2.重大活動的主持、發言;
3.各類會議的發言;
4.對外宣傳,包括新聞發布、理解媒體采訪等;
5.接聽來電,接待來訪;
6.對外服務、政務受理等窗口應以普通話為基本的工作和服務用語。
(三)實行持普通話等級證書上崗的制度。
1.機關工作人員中,凡1954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未取得普通話相應等級工作人員均應參加普通話話培訓和測試,並取得相應等級。
2.機關工作人員的普通話水平應到達三級甲等以上,新錄用的公務員要到達二級乙等以上。
3.普通話水平達不到等級要求的各類人員將不得參加評優、評先。
4.普通話水平作為幹部提拔、職務晉升的重要依據之一。
三、加強對機關用字的管理,努力實現用字規范化。
(一)認真執行國家現行文字應用的各項法律、法規、規章以及規范標准,推行規范漢字,嚴格把好用字關。
(二)下列機關用字必須規范:
1.機關的名稱牌;
2.機關內各種標牌、指示牌、標語牌、告示欄、宣傳櫥窗(欄)、電子顯示屏等;
3.機關公文、印章、材料、網路網頁以及其他各種印刷品;
4.下發的獎狀、獎牌、證書等;
5.大型活動的會標、標語、背景圖案、宣傳單等。
四、加強對機關語言文字工作的管理。
(一)成立各機關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領導任組長,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健全完善語言文字工作網路,落實語言文字工作的日常組織管理,加強對本機關用語用字情景的督查。
(二)進取開展語言文字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的宣傳教育。定期組織語言文字規范知識培訓,不斷增強幹部的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職業語言素質。
(三)把語言文字規范化納入創立行業精神禮貌的總體規劃,作為年終評優創先的條件,有計劃、有重點地提高本機關的語言文字規范化程度。
(四)建立機關語言文字檢查制度。
1.全體幹部職工必須按要求說普通話、寫規範字。辦公桌上必須設立「請說普通話,請用規範字」桌牌。
2.各科室公文用字規范,杜絕繁體字、異體字、錯別字等不規范用字。
3.把說普通話、寫規範字列入公務員基本行為規范;把語言文字工作列入機關公務員、工作人員的職責,列入機關作風建設、年度考核的資料;把語言文字作為個人年度評優表模的重要資料進行考核;把普通話合格作為錄用公務員的一項條件。
4.凡發現工作人員不按要求說普通話三次及以上者,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令其限期改正,且個人當年不得參加機關評優,其所在科室當年也不得參加優秀科室評選。
5.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機關各科室語言文字工作的檢查和指導。
以每年的「推普周」活動為契機,搞好語言文字規范化宣傳,大力營造良好的語言文字規范化氛圍,扎實推進語言文字工作。努力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的語言文字工作骨幹隊伍。採取多形式、多層面的方式培訓各類人員,使本機關語言文字工作隊伍的管理本事、政策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每年定期、不定期對推廣普通話情景和用字規范情景進行自查整改。對下屬各單位規范語言文字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語言文字工作制度(六):
一、組織領導:
我校一貫重視語言文字的規范化工作。長期以來,我校以貫徹實施生態教育理念的重要思想為指導,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措施貫徹實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在集思廣益、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全校就語言文字工作規范化的工作定位和發展目標逐漸構成以下共識:學校由一名校級領導分管語言文字工作,定期主持召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解決語言文字工作中的問題,創新工作機制,營造規范、和諧、禮貌、健康的語言文字學校環境。
二、工作機構:
學校設有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構成語言文字工作網路。建立了語言文字工作規范化職責制度,創造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推進工作的好措施和好方法。各部門的正職負責人和主持工作的負責人是本部門語言文字工作的第一職責人,要求對本部門的文書、材料進行一次嚴格檢查,包括簽名、批註和手寫體,均應使用規范漢字。
三、法規建設:
1、普及普通話、推行《漢語拼音方案》,使用規范漢字作為素質教育資料納入培養目標、常規管理、教學訓練。
2、學校要把語言文字工作同素質教育、社區文化、師生形象工程、教育科研、學校文化建設等結合起來。
3、要把開展語言文字工作同教師的業務考核、晉級、評優、上優質課等工作結合起來。
4、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學習制度、會議制度等,明確工作職責制。
四、資料管理:
有各級語言文字工作文件及各項標准,有具體的實施方案,有推普宣傳活動的資料,如:語言文字書籍、期刊、音像資料,每學期有語言文字工作計劃和總結。
五、學習宣傳工作
(1)學校環境:學校定期組織學習語言文字工作方針、政策、法規,近期主要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定期組織學習《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現代漢語通用字表》、《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等。
(2)社會宣傳:開展社會宣傳或咨詢服務活動,參與推普周宣傳活動。用心參加省市區語言文字競賽活動。
(3)規范用字狀況。學校設有永久性標語牌,班級有相關的學習園地、板報、推普角等。學校內不得出現繁體字、異體字和已廢止的簡化字(書法、篆刻等藝術作品除外)。學校校牌、標牌、印章、宣傳欄、張貼物、布告、課堂板書以及各種活動的會標等均能100%使用規範文字,校內的公文,學校出版的各種書報、刊物、電子出版物、招生廣告、獎狀和證書、以及各種宣傳資料等均能使用規范用字
六、教學活動:
(1)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中師生務必使用規范的普通話。教師備課、批改作業用語用字要規范。領導評課要有規范意識,做到正字正音。
(2)課外活動:語言文字工作納入學校文化活動。用心鼓勵各班級舉辦各類主持人賽、辯論賽、演講比賽、書法比賽等多項與規范語言文字有關的活動。課外訓練有計劃有要求有資料,學生覆蓋面80%以上。
(3)教改和科研:學校有語言文字的教改項目或科研課題,並投入人力物力和經費。
(4)學校領導、教職員在教學、群眾活動中使用規范的普通話。教師務必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並到達相應的等級要求,即語文教師、英語教師到達二級甲等以上水平,其他教師到達二級乙等以上水平。
(5)學生正確熟練認讀拼音,正確認識並書寫所學的規范漢字。學生能說比較標準的普通話;教師應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並到達相應的等級。
語言文字工作制度(七):
一、認真學說普通話。上課回答問題、朗讀課文、課間交流一律使用普通話。
二、努力寫規範字。作業時做到寫字工整,文字規范,避免錯別字、病句。
三、進取參加各級口語實踐活動,成績突出。
四、進取參加推普宣傳工作。
五、當好語言文字規范的監督員。
語言文字工作制度(八):
為進一步加強我局語言文字應用規范化、制度化建設,根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和玉林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有關規定,特製定本工作制度。
一、加強普通話的普及,使普通話成為我局日常工作用語。
(一)局機關幹部在各種場合自覺使用普通話,切實發揮政府職能部門在推廣普通話中的龍頭作用。
(二)下列狀況務必使用普通話:
1.執行公務時;
2.重大活動的主持、發言;
3.各類會議的發言;
4.對外宣傳,包括新聞發布、理解媒體采訪等;
5.接聽來電,接待來訪;
6.對外服務、政務受理等窗口應以普通話為基本的工作和服務用語。
(三)1956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機關公務員,都要到達普通話水平等級要求。
(四)把普通話合格作為新錄用人員的一項條件。
二、加強對局機關用字的管理,努力實現用字規范化。
(一)認真執行國家現行文字應用的各項法律、法規、規章以及規范標准,推行規范漢字,嚴格把好用字關。
(二)局機關下列用字務必規范:
1.機關的名稱牌;
2.機關內各種標牌、指示牌、標語牌、告示欄、宣傳櫥窗(欄)、電子顯示屏等;
3.機關公文、印章、材料、網路網頁以及其他各種印刷品;
4.下發的獎狀、獎牌、證書等;
5.大型活動的會標、標語、背景圖案、宣傳單等。
三、加強對我局語言文字工作的管理。
(一)成立市交通局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副局長任組長,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局綜合科),負責健全完善語言文字工作網路,落實語言文字工作的日常組織管理,加強對本局用語用字狀況的督查。
(二)用心開展語言文字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的宣傳教育,定期組織語言文字規范知識培訓,不斷增強幹部的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職業語言素質。
(三)把語言文字規范化納入建立交通行業精神禮貌的總體規劃和年終評優創先的條件,有計劃、有重點地提高我局的語言文字規范化程度。
四、以每年的「推普周」活動為契機,搞好語言文字規范化宣傳,大力營造良好的語言文字規范化氛圍,扎實推進語言文字工作。
五、努力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的語言文字工作骨幹隊伍。採取多形式、多層面的方式培訓各類人員,使我局語言文字工作隊伍的管理潛力、政策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六、每年定期、不定期對推廣普通話和用字規范狀況進行自查整改和總結。
語言文字工作制度(九):
為進一步加強我區語言文字應用規范化、制度化建設,根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和日照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有關規定,結合嵐山區機關語言文字工作的實際狀況,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認真組織機關幹部學習、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機關幹部帶頭,率先垂範。堅持說好普通話,用好規範字,增強幹部職工自覺使用普通話、規範字的意識,上下聯動,持之以恆,重在實效。
二、加強普通話的普及,實行持普通話等級證書上崗的制度,使普通話成為機關日常工作用語。
(一)區機關幹部在各種場合自覺使用普通話,切實發揮政府職能部門在推廣普通話中的龍頭作用。
(二)下列狀況務必使用普通話:
1.執行公務時;
2.重大活動的主持、發言;
3.各類會議的發言;
4.對外宣傳,包括新聞發布、理解媒體采訪等;
5.接聽來電,接待來訪;
6.對外服務、政務受理等窗口應以普通話為基本的工作和服務用語。
(三)實行持普通話等級證書上崗的制度。
1.機關工作人員中,凡1954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未取得普通話相應等級工作人員均應參加普通話話培訓和測試,並取得相應等級。
2.機關工作人員的普通話水平應到達三級甲等以上,新錄用的公務員要到達二級乙等以上。
3.普通話水平達不到等級要求的各類人員將不得參加評優、評先。
4.普通話水平作為幹部提拔、職務晉升的重要依據之一。
三、加強對機關用字的管理,努力實現用字規范化。
(一)認真執行國家現行文字應用的各項法律、法規、規章以及規范標准,推行規范漢字,嚴格把好用字關。
(二)下列機關用字務必規范:
1.機關的名稱牌;
2.機關內各種標牌、指示牌、標語牌、告示欄、宣傳櫥窗(欄)、電子顯示屏等;
3.機關公文、印章、材料、網路網頁以及其他各種印刷品;
4.下發的獎狀、獎牌、證書等;
5.大型活動的會標、標語、背景圖案、宣傳單等。
四、加強對機關語言文字工作的管理。
(一)成立各機關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領導任組長,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健全完善語言文字工作網路,落實語言文字工作的日常組織管理,加強對本機關用語用字狀況的督查。
(二)用心開展語言文字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的宣傳教育。定期組織語言文字規范知識培訓,不斷增強幹部的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職業語言素質。
(三)把語言文字規范化納入建立行業精神禮貌的總體規劃,作為年終評優創先的條件,有計劃、有重點地提高本機關的語言文字規范化程度。
(四)建立機關語言文字檢查制度。
1.全體幹部職工務必按要求說普通話、寫規範字。辦公桌上務必設立「請說普通話,請用規範字」桌牌。
2.各科室公文用字規范,杜絕繁體字、異體字、錯別字等不規范用字。
3.把說普通話、寫規範字列入公務員基本行為規范;把語言文字工作列入機關公務員、工作人員的職責,列入機關作風建設、年度考核的資料;把語言文字作為個人年度評優表模的重要資料進行考核;把普通話合格作為錄用公務員的一項條件。
4.凡發現工作人員不按要求說普通話三次及以上者,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令其限期改正,且個人當年不得參加機關評優,其所在科室當年也不得參加優秀科室評選。
5.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機關各科室語言文字工作的檢查和指導。
以每年的「推普周」活動為契機,搞好語言文字規范化宣傳,大力營造良好的語言文字規范化氛圍,扎實推進語言文字工作。努力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的語言文字工作骨幹隊伍。採取多形式、多層面的方式培訓各類人員,使本機關語言文字工作隊伍的管理潛力、政策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每年定期、不定期對推廣普通話狀況和用字規范狀況進行自查整改。對下屬各單位規范語言文字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語言文字工作制度(十):
為全面推進我校使用語言文字的標准化、規范化,依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教師法》和《教育法》,結合我校語言文字工作的實際狀況,特製定如下制度:
一、學校全面推廣國家通用的普通話(以《漢語拼音方案》為准),推行規范漢字(以《漢字簡化方案》為准)。
二、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是學校的常設機構,負責對學校語言文字工作進行規劃指導和管理監督。
三、學校所有專任教師務必持普通話等級證書上崗,在職教師普通話水平務必到達二級乙等及以上水平,從事語文學科教學的教師務必到達二級甲等及以上水平。
四、學校刊物,櫥窗、牆報、校訓、班訓、標語牌匾、以及學校網、校內通知、公布欄等務必使用規范漢字。
五、學校公文、教師教案、講義、課件、板書、試卷、批語、評語等務必用規范漢字,學生作業務必用規范漢字。
六、普通話是學校語言、教學語言。教師在課堂教學、學生在課上回答問題都務必用普通話進行;播音室的廣播務必用普通話播報。
七、為加強語言文字規范化、標准化教育和語言文字基本功訓練,學校開設閱讀課、寫字課,對學生進行普通話和規範字訓練。
八、學校所有會議發言一律用普通話,領導應帶頭堅持說普通話,凡與學生交談無論何時何地一律用普通話;用心開展語言文字規范化競賽,如普通話朗讀比賽、演講、辯論賽、徵文、主題班會等,提高師生對語言文字的重視程度。
九、加強語言文字規范化、標准化教育和語言文字基本功訓練。建立教師使用規范語言文字評比制度,將普通話合格作為教師錄用、業務考核、評優、評職、晉級的重要依據。
十、加強語言文字工作檔案管理,做到標准化、制度化、規范化。
十一、精心組織每年的「推普周」活動,搞好語言文字規范化的宣傳。
十二、不定期舉辦若干語言文字規范化師生知識競賽、專題講座,增強廣大師生員工的語言文字規范化意識。
③ 什麼是語言文字規范化
語言規范是指使用某種語言的人所應共同遵守的語音、詞彙、語法、書寫等方面的標准和典範。
語言規范化指根據語言發展的規律,在某一種語言的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分歧或混亂的現象中,找出甚至確定大家都應遵循的規范,指出那些不合規范的東西。
通過語言研究的著作如語法書、詞典、語言學著作等明文規定下來,並通過各種宣傳教育的方法,推廣那些合乎規范的現象,限制並逐漸淘汰那些不合規范的現象,使人們共同遵守語言規范而進行有效的交際,使語言循著一條統一的正確道路向前發展。
(3)單位規范使用語言文字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語言規范化措施:
1、文字方面
1952年2月5日成立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1954年12月23日改組為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1955年12月,文化部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公布《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淘汰重復多餘的異體字1055個。
2、詞彙方面
1958年文字改革出版社出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詞彙小組編《漢語拼音詞彙》,收錄以詞和片語為拼寫單位的現代漢語詞彙,收詞20100多條,包括單音詞、雙音詞、三音詞、三音節以上的詞、片語和成語。
3、語法方面
1951年6月至12月,《人民日報》連載呂叔湘、朱德熙《語法修辭講話》推動了語法知識的普及和規范化。
1954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草擬,經過不斷試教、討論、修改,於1956年最後修改擬定《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
這是中國第一個統一的語法教學系統,它適應了建國初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的客觀需要,為中學語法教學提供了共同遵循的語法系統,對普及漢語語法知識、提高語法教學及語文教學質量起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