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
A. 陝西養老保險新政策是什麼
陝西養老保險新政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參保對象:
- 凡具有陝西省行政區域內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納入行政事業單位編制管理、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其他社會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可在本人戶籍所在地自願參加陝西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參保流程:
- 符合參保條件的城鄉居民,需持本人二代身份證、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近期一寸正面免冠彩照,到戶籍所在地村(社區)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協辦員處或戶籍所在地勞保事務所辦理參保登記手續。
繳費標准與養老金計算:
- 陝西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標准設有12個檔次,參保人員可自主選擇繳費檔次。
- 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支付終身。基礎養老金根據個人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個人繳費年限等因素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則根據個人賬戶儲存額和計發月數確定。
財政補貼:
- 政府對不同繳費檔次的參保人員給予相應的財政補貼,補貼標准從年繳費100元到2000元不等,具體補貼金額隨繳費檔次的提高而增加。
- 對重度殘疾人,由省級財政為其代繳標準的養老保險費。對其他困難群體繳費是否實行補貼,由市縣政府確定,所需資金由市縣承擔。
政策調整:
- 陝西省養老保險政策對70歲以上的退休人員進行了傾斜,隨著這部分人員年齡的增加,定額調整的額度也進行了相應的增加。
- 政策調整還考慮了繳費年限與養老金水平的聯系,使得政策更加有利於廣大參保人員。
在新政策下繳納養老保險應注意:
- 參保人員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繳費檔次。
- 及時關注政策變化,了解最新的繳費標准和補貼政策。
- 確保個人信息的准確性,以便在需要時能夠及時領取養老金。
B. 陝西省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為與做實個人賬戶相銜接,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同時,進一步完善鼓勵職工參保繳費的激勵約束機制,相應調整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和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到達退休年齡後,按規定審批並發給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一)1996年1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的職工或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見附件)。
(二)1995年12月31日前參加工作的職工或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2006年1月1日以後退休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調節金四部分組成。
月基礎養老金=(職工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月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月過渡性養老金=職工本人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職工本人平均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1.4%;
月調節金2006年按130元發給,以後每年遞減13元。
(三)為使新的計發辦法與《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統一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辦法的通知》(陝政發〔1998〕28號)規定的計發辦法實現平穩過渡,設置5年過渡期。在過渡期內按原辦法計發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時,職工平均工資分別以2005年各設區市(原行業統籌企業以全省)計算社會保險費的基數為准,平均繳費指數統一算至2005年12月,其他規定不變。過渡期內退休的人員,按新辦法計發的基本養老金低於原辦法計發標准所形成的差額部分予以補齊;高出部分按一定比例逐年遞增。
(四)職工到達退休年齡,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不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以個人身份參保人員到達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個人全部繳費及利息一次性支付給本人,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但若本人自願,可以繼續按月繳費,直到繳費年限滿15年,再辦理退休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C. 陝西養老保險規定
法律分析:1、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強制企業執行的一種養老保險,企業和職工共同承擔養老保險費用,企業拿大頭,職工拿小頭,等到職工達到了國家規定的退休年紀,或者是其他的原因辦理退休手續,就可以每個月領取養老保險金了2、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自願參保,凡是年滿16周歲以上,沒有參加城鎮職工或者個體工商戶養老保險的,都可以參保,男60周歲,女55周歲的參保後,可以直接領取養老金,不必繳納費用3、農村養老保險:自願參保,凡是沒有參加別的養老保險的,年滿16周歲以上,就可以參保,男60周歲,女55周歲的參保後,可以直接領取養老金,不必繳納費用,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該參加養老保險。
法律依據:《陝西省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
第三條 企業、職工及城鎮個體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有權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第九條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十繳納;職工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以下統稱繳費工資)的百分之四繳納。
第十條 企業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按月直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繳納;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其所在企業按月代收後,隨同企業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向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解繳;城鎮個體勞動者按月向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直接繳納。
第十一條 職工繳費工資在所在市(地區)職工月平均工資百分之三百以上的,以所在市(地區)職工月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三百作為繳費工資基數,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職工繳費工資在所在市(地區)職工月平均工資百分之六十以下的,以所在市(地區)職工月平均工資的百分之六十作為繳費工資基數,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D. 陝西省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個人信息查詢
可去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查詢。
《陝西省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對其有相應的規定:
第十條 企業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按月直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繳納;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緩繳期滿後應當如數補繳緩繳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及利息。
由其所在企業按月代收後,隨同企業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向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解繳;城鎮個體勞動者按月向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直接繳納。
(4)陝西省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擴展閱讀:
《陝西省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相關法條:
第二十六條 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並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職工到達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後,城鎮個體勞動者到達職工法定退休年齡後,按照本條例規定,享受基本養老金。
企業和職工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滿十五年的,從職工辦理退體手續次月起,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月足額發給基本養老金,直至死亡。
第二十七條 城鎮個體勞動者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滿十五年的,從到達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的次月起,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月足額發給基本養老金,直至死亡。
E. 陝西關於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征繳實施"雙基數"有關問題的通知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陝西省人社廳財政廳
關於未參保城鎮集體企業退休人員等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
陝人社發〔2011〕145號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楊凌示範區管委會,省級各有關廳、局,中央駐陝有關單位:
為認真貫徹落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解決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保障等遺留問題的意見》(人社部發〔2010〕107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做好城鎮集體企業超齡人員和原「五七工」、「家屬工」超齡人員等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工作,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人員范圍
(一)具有我省城鎮戶籍(實施戶籍試點的市以試點前戶籍為准),曾與我省城鎮集體企業建立勞動關系或形成事實勞動關繫纍計工作滿3年(含)以上,未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
(二)已按陝政辦發〔2009〕86號、陝人社發〔2010〕126號文件(以下簡稱「86號、126號文件」)規定按月領取養老補貼的人員。
二、審核認定
(一)按本通知規定新納入的人員,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本人提出書面參保申請,由原所在企業或原企業主管部門報原企業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認定。其中,縣級及以下未參保集體企業的人員,由原企業所在地縣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初審後,報市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認定;市級及以上未參保集體企業的人員(含符合條件的中央、省屬企業所屬的集體企業人員),由市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認定。經認定的人員,到對應的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一次性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並辦理參保手續。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為其建立和記錄個人賬戶。
(二)對按本通知規定新納入人員進行認定時,由原企業或原企業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前期初步認定工作,並向相應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提供明確的檔案記載及能證明其工作經歷的其他原始資料進行認定。對確實找不全原始檔案材料的,可採取多人證明和公示的方式認定。本人應向企業或企業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客觀反映工作經歷;同時,應有3名以上(含3名)原企業同期人員提供書面證明。提供書面證明的人員應是原企業負責人或原企業主管部門負責人,以及同期財務科(室)負責人、工(班)長等。經認真審查後,對擬納入保障范圍人員進行不少於7天的公示,對公示無異議人員的材料加蓋單位公章後報審。
三、參保繳費
(一)截至本通知印發之日,男未滿60周歲、女未滿50周歲的,按以下辦法參保繳費。
1、1993年1月1日以後與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人員,參照陝勞社發〔2002〕77號、陝人社發〔2009〕98號文件規定補繳1993年1月至解除勞動關系之月單位和個人的當期繳費(含利息),也可以經養老保險經辦機構依據原始資料核實其在原單位的勞動關系存續後,由個人按同期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辦法補費(含利息)。
2、與原城鎮集體企業解除勞動關系的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可最早由個人從1999年1月起補繳靈活就業期間的養老保險費,具體為:以歷年公布的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基數,按照歷年規定的繳費比例一次性補繳(含利息)。以後年度按照我省城鎮靈活就業人員政策繼續參保繳費。
(二)截至本通知印發之日,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的人員補繳辦法具體為:以歷年公布的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基數,按照歷年城鎮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比例,從辦理參保手續當月起向前補繳養老保險費(含利息)。其中,1993年1月1日前經原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或有關行政部門批准辦理正式招工錄用手續,按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視同為繳費年限。無視同繳費年限的,一次性補繳15年基本養老保險費;視同繳費年限不足10年的,一次性補繳至繳費和視同繳費年限滿15年;視同繳費年限10年以上的,一次性補繳5年的基本養老保險費。
(三)已按86號、126號文件規定按月領取養老補貼人員,由本人提出書面申請,按上述(二)款規定一次性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為其建立和記錄個人賬戶。原按86號、126號文件規定已繳納的費用與按上述補繳辦法計算的費用比較後,多退少補。其中,經原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或有關行政部門批准辦理正式招工錄用手續、原始檔案資料齊全、記載清楚的,由原認定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重新審核認定其連續工齡,1993年1月1日前的連續工齡視同為繳費年限,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算。
若本人不願按上述辦法辦理或未提出書面申請的,原按86號、126號文件規定已繳納的費用計算為15年實際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按上述規定計算。
(四)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費所需費用由個人負擔,具備條件的單位也可對個人補繳費用給予適當補助。
四、待遇計發
(一)未超齡人員參保後達到領取養老金年齡、繳費和視同年限滿15年且實際繳費年限滿5年的,按照陝政發〔2006〕27號文件規定的新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達到領取養老金年齡時,繳費和視同繳費年限不滿15年或實際繳費年限不滿5年的,若本人同意並提出書面申請,可繼續以個人身份參保,按月繳費至滿15年且實際繳費年限滿5年,按規定辦理退休;若本人不願繼續繳費,則終止養老保險關系,個人繳費(含利息)一次性退還本人。
(二)按以上規定一次性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的超齡人員,按照陝政發〔2006〕27號文件規定的新辦法,從本通知執行後繳清一次性費用的次月起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不參加此前年度基本養老金調整,以後年度按規定隨同企業退休人員進行調整,並享受由養老保險基金支付的企業退休人員的其他待遇,其中,按86號、126號文件規定按月領取養老補貼人員按月計發的基本養老金低於原發放標準的,按原發放標准執行。
(三)對已按86號、126號文件規定按月領取養老補貼人員中未選擇重新核算繳費的人員,月基本養老金標准繼續按原發放標准執行,參加以後年度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並享受由養老保險基金支付的企業退休人員的其他待遇。
(四)在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期間死亡的,從其死亡的次月起停止支付基本養老金,並按規定支付喪葬費等待遇;若本人繳納的一次性費用在支付相關待遇後仍有餘額的,余額退還給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
五、資金保障
發放待遇所需資金由養老保險基金和財政資金共同負擔,其中,各市財政負擔標准為每人每月100元(市、縣級分擔比例由市政府確定),其餘資金由養老保險基金負擔,省財政對養老保險基金給予補助。各市財政負擔資金,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在落實年度養老保險政府責任分擔機制時一次性扣回,直接劃入省養老保險基金財政專戶。省社會保障局要做好各市負擔資金的統計匯總工作。
各市發放養老補貼結余資金(含利息)全部上解至省養老保險基金財政專戶統一管理。各市、縣(區)按86號、126號文件設立的賬戶撤銷,新收繳的資金直接進入省養老保險基金財政專戶。
六、其他
(一)具有我省城鎮戶籍,曾與我省范圍內國有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或形成事實勞動關繫纍計工作滿3年(含)以上,未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截至本通知印發之日超過退休年齡(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的人員,可參照本通知執行。
(二)曾受過開除、判刑等處分人員,連續工齡計算按照國家和我省有關政策規定執行;不能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工作時間,均不得視同為繳費年限。服刑期間不得補繳養老保險費。
(三)本通知從印發之日起執行,參保補費截止時間為2012年12月31日;本通知執行後,陝政辦發〔2009〕86號、陝人社發〔2010〕126號文件不再執行。
認真解決未參保城鎮集體企業退休人員等養老保障遺留問題,做好相關政策銜接工作,是我省加快建立覆蓋城鄉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內容,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各相關單位和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認真部署實施,確保社會穩定。相關企業及其主管部門要准確宣傳政策,認真做好相關資料收集、整理、初期認定和報送等工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等部門要加強工作協調,各司其責,按規定做好審核認定工作,落實發放資金,確保工作順利推進。養老保險經辦機構要做好參保繳費和確保發放等工作。對在工作中違反政策規定、弄虛作假的,一經發現,要嚴肅查處。
附件1:《未參保城鎮集體企業退休人員等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申報審批表》
附件2:《未參保城鎮集體企業退休人員等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情況匯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