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旅遊條例修訂實施內容
Ⅰ 開封旅遊免票年齡(開封旅遊免票年齡限制)
開封旅遊免票年齡限制主要取決於具體景點和政策。以下是關於開封旅遊免票年齡限制的詳細解答:
大多數依託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
- 70歲以上老人:自2020年4月1日起,根據《河南省旅遊條例(修訂)》規定,河南省內依託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對70歲以上老人免票開放。這一政策同樣適用於開封市的大多數主要景點。
部分特定景區:
- 龍亭公園:60歲以上老人即可免費入園,但需憑身份證。
- 清明上河園和開封府:這兩個景點是由個人投資建設的,因此免票政策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60歲以上老人可能無法享受免票待遇,但具體還需根據景區當時的優惠政策來確定。
特殊節日和活動:
- 重陽節:在每年的重陽節,開封各大公園通常會對60歲以上老人實行免費入園政策。
- 其他特定活動:如開封菊花會、翰園春節大廟會等特定活動期間,可能會有額外的門票優惠政策,包括針對老年人的免票或半價票等。
其他免費開放的景區:
- 開封市還有一些免費開放的景區,如東大寺、北大寺、善義堂等明清古建築,以及天主教堂、總修院、劉青霞故居等民國建築。此外,書店街、宋都御街、七盛角、珠璣巷、大宋御河、開封西湖等也是免費開放的。
綜上所述,開封旅遊免票年齡限制因景區和政策而異。在計劃前往開封旅遊時,建議提前了解所計劃參觀景區的具體門票政策,以便做好相應的准備。
Ⅱ 河南省旅遊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旅遊資源,保障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維護旅遊市場秩序,促進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旅遊業,是指利用旅遊資源和設施,為旅遊者提供游覽、度假、住宿、餐飲、交通、購物、娛樂和旅遊商務會展、旅遊信息等服務的綜合性產業。
本條例所稱旅遊資源,是指具有旅遊開發利用價值,能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其他社會資源。
本條例所稱旅遊經營者,是指旅行社、導游服務公司、旅遊區(點)、旅遊度假區、旅遊飯店、旅遊家庭賓館、旅遊車船公司、旅遊購物場所、旅遊網路公司和旅遊線路經營者等從事旅遊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第三條發展旅遊業應當遵循統一規劃,合理開發,嚴格保護,科學管理,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堅持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旅遊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大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服務體系,突出地方特色,推進區域合作,發揮旅遊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旅遊業的綜合協調、管理指導和公共服務工作。
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的旅遊質量監督機構具體負責對旅遊質量的監督檢查和旅遊投訴的處理。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相關工作,共同促進旅遊業的發展。第七條凡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進行旅遊活動、從事旅遊經營與管理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均應遵守本條例。第二章旅遊業的促進與發展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旅遊業發展的需要,建立旅遊業發展的協調機制,解決旅遊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優化旅遊業發展環境。第九條省、省轄市人民政府和有條件的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旅遊院校、專業的建設和旅遊科研、教育、職業培訓工作,培養旅遊專業人才,提高旅遊從業人員的素質。第十條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根據旅遊資源特色和旅遊產品優勢,制定旅遊市場開發總體方案和實施計劃,確立當地旅遊整體形象和宣傳促銷主題,鼓勵、引導開發國際、國內旅遊市場。第十一條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旅遊信息網路和假日旅遊預報系統,促進旅遊目的地營銷系統的建設和應用。
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機場、車站、碼頭等交通樞紐和遊客集散地為旅遊者提供公益性信息咨詢服務。有關部門應當提供便利條件。第十二條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會同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部門組織實施旅遊行業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
旅遊行業的地方標准由省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會同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制定。第十三條鼓勵利用境內外有關專業會議、博覽交易、文藝演出、體育賽事、科技交流等大型活動促進旅遊業的發展。第十四條本省旅行社可以組織旅遊團直接在省內各地旅遊;鼓勵外省旅行社組織旅遊團直接來本省各地旅遊。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及有關部門應當為旅行社開展旅遊活動提供便利。第十五條本省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公務活動,可以委託旅行社安排交通、住宿、餐飲和會務等服務事項。第三章旅遊資源的開發與保護第十六條旅遊資源開發和旅遊設施建設應當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符合旅遊發展規劃,與生態、環境、文物、風景名勝資源等保護相協調,不得破壞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歷史文化遺產。
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旅遊資源進行調查,並負責組織評價,建立旅遊資源信息庫。第十七條旅遊資源開發應當編制相應的旅遊發展規劃。
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編制本行政區域的旅遊發展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跨行政區域的旅遊發展規劃由上一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省重點建設的旅遊區(點、線)的旅遊發展規劃,由省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旅遊發展規劃的變更或者撤銷,應當報原批准機關批准。第十八條旅遊區(點)的開發建設應當符合旅遊發展規劃,並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其建築規模和風格應當與周圍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協調,不得破壞生態環境。有關部門在對旅遊區(點)開發建設項目進行核准或者審批前,項目所屬行業主管部門在出具審核意見時,應當徵求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的意見。
Ⅲ 洛陽市旅遊條例(2016修訂)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保障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的合法權益,規范旅遊市場秩序,有效保護、合理開發和綜合利用旅遊資源,促進旅遊業持續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旅遊活動以及旅遊開發、經營、管理、服務等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旅遊工作的組織和領導,把旅遊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旅遊綜合協調機制,組織制定和實施促進旅遊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統籌解決旅遊業發展的重大問題,推動旅遊業與相關產業的協調、融合發展。第四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旅遊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旅遊業的綜合協調、公共服務、監督管理和指導工作。
相關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共同做好旅遊業綜合監督管理工作。第二章旅遊促進與發展第五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本行政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要求,組織編制旅遊發展規劃,對本行政區域的旅遊資源保護、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旅遊市場開發、旅遊形象推廣等進行統籌安排。重點旅遊資源開發利用應當編制專項規劃,對特定區域內的旅遊資源保護以及旅遊項目、設施、服務功能配套提出具體要求。第六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資金,支持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旅遊公共服務和旅遊形象推廣。第七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鄉村旅遊納入新農村建設的整體布局,完善鄉村旅遊服務體系。
旅遊主管部門應當逐步引導鄉村旅遊轉型升級,開展鄉村旅遊標准化評審工作,提升鄉村旅遊服務質量。第八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旅遊交通標識、旅遊導向標識等旅遊標識系統和旅遊停車場、自駕車營地、旅遊公廁等旅遊公共服務設施。第九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在公共交通樞紐、商業中心、旅遊景區、車站、機場、碼頭等旅遊者集中場所設置公益性的旅遊咨詢機構或者導覽設施,為旅遊者提供本地及周邊區域相關旅遊信息。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旅遊監測和旅遊公共信息數據服務平台,在開放、共享、有效、安全的原則下,採集和發布旅遊公共信息數據、產業運行監測分析數據、旅遊者群體行為數據等。統計、公安、工商、交通、民航、鐵路、通信等部門應當支持並與旅遊主管部門實現涉旅信息共享。
旅遊經營者和其他相關組織應當如實製作和保存完整的業務檔案,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向旅遊主管部門報送真實、准確、完整的統計信息。第三章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第十條旅遊資源開發利用應當符合旅遊發展規劃並按照規定辦理有關手續;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在項目審批前,應當徵求同級旅遊主管部門的意見。
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生產、生活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以及其他建設項目對旅遊資源保護有重大影響的,應當聽取有關利害關系人的意見;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項,應當向社會公告,並舉行聽證會,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第十一條旅遊主管部門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旅遊資源進行普查、評估,建立旅遊資源資料庫,並實施動態管理。第十二條利用自然資源開發旅遊項目,應當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狀況,並採取相應措施,加強對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保障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防止生態破壞。
利用民族文化歷史建築等人文資源開發旅遊項目,應當保持其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不得擅自改建、遷移、拆除。涉及文物保護和宗教信仰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旅遊項目開發應當遵守國家和省、市節能減排、環境保護規定,不得污染環境。鼓勵旅遊項目開發和經營者使用新能源、新材料。第四章旅遊經營與服務第十三條旅遊經營者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不得編造、發布虛假旅遊信息,向旅遊者隱瞞真實情況,降低服務標准。第十四條旅遊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安全責任制,制定應急處置預案,配備必要的設施設備和安全管理人員,保證設施設備完好和正常運轉。第十五條旅行社設立的專門招徠旅遊者、提供旅遊咨詢的服務網點應當接受旅行社的統一管理,不得自行聘用、委派導游和領隊人員,不得再設立分支,不得以服務網點名義對外簽訂合同或者從事招徠、咨詢以外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