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行政法和行政法規有什麼區別

行政法和行政法規有什麼區別

發布時間: 2025-07-19 20:55:00

行政法和行政法規的區別

法律分析:行政法和行政法規的區別:人民法院審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得違背《行政法》,規范性文件的效力等級如下: 1、憲法的效力高於法律、法規和規章。 2、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3、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4、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 5、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三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地方性法規適用於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行政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一條 人民法院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實和理由作出與原行政行為基本相同的行政行為。

❷ 行政法與行政法規的關系

行政法規是行政法部門的表現形式之一。具體原因如下:
1、行政法:有關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由調整行政管理活動中國家機關之間、國家機關同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民之間發生的行政關系的規范性文件組成的。行政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是規范和調整行政法律關系的法律的總稱。行政法(法律部門)與行政法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調整行政關系的行政法規屬於行政法部門,不調整行政關系的行政法規不屬於行政法部門;
2、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的總稱,是法的淵源之一。行政法是由眾多的單行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構成的。
行政法可以分為一般行政法和特別行政法兩個部分:
1、一般行政法:對一般的行政關系加以調整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2、特別行政法則指對各專門行政職能部門管理活動適用的法律、法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一條
立法目的】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訴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❸ 行政法和行政法規一個意思嗎怎麼區分

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回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答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是指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關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職責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行政法規的制定主體是國務院,行政法規根據憲法和法律的授權制定、行政法規必須經過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規具有法的效力。行政法規一般以條例、辦法、實施細則、規定等形式作成。發布行政法規需要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它的效力次於法律、高於部門規章和地方法規。

❹ 行政法規、行政法、行政法律規范的區別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依據憲法和法律,並參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制定的涵蓋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多領域的法規總匯。它們是國務院基於憲法和法律制定的有關行政管理的具有強制執行力的規范性文件。

行政法則是指行政主體在執行行政權力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與行政相對人及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關系的法律規范總和。這一范疇涵蓋了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合理性、程序性等多個方面。

行政法律規范則是指由國家機關制定,具有強制執行力的行政管理法律規范的總稱。這些規范確保了行政活動的合法性與公平性。

行政法規只是行政法的一個來源或表現形式。它提供了具體的規則和指導方針,而行政法律規范則是行政法的核心內容,是法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兩者共同構成了行政法的基礎,為國家行政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據和保障。

行政法規的制定和實施旨在規范和指導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確保行政權力的合法行使。而行政法律規范則進一步明確了行政行為的界限,確保行政管理的公正、透明和高效。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維護了國家行政管理秩序。

行政法規與行政法律規范之間的關系,可以理解為形式與內容的關系。行政法規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指南,而行政法律規范則定義了這些指南的法律依據。這種區分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行政法的全貌,以及其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❺ 行政法和行政法規有區別嗎

那要看什麼語境,如果在法理學上來說,這兩者是不同的含義。在法理學上,行政法屬於部門法。部門法又稱法律部門,是指一個國家根據一定的的原則和標准劃分的本國同類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法律體系的有機構成部分,也是法律分類的一種形式.我國有七大部門法:刑法,民法,行政法,訴訟法,國際法,經濟法,環境法,軍事法。行政法規是專門指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是指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關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職責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行政法規一般以條例、辦法、實施細則、規定等形式組成。

❻ 行政法規和法規的區別

法律主觀:

行做大政法和行政法規的區別是:兩者的定義不同;兩者的具體內容不同;兩者的范圍大小不同。行政法是有關行政活動、行政機關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行政法律、行政法規、行政規章等。行政法規是行政法的一部分。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十一條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純游豎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法律對違法行為未作出行政處罰規定,磨唯行政法規為實施法律,可以補充設定行政處罰。擬補充設定行政處罰的,應當通過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廣泛聽取意見,並向制定機關作出書面說明。行政法規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補充設定行政處罰的情況。

❼ 行政法與行政法規是一個概念嗎

行政法與行政法規非一回事。行政法是一個法律部門,不是具體的法典,由全國人大及常委會制定,一般稱某某法,其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等,而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的,其效力低於行政法,一般稱某某條例!

行政法與行政法規因制定的主體不同,所以無權直接修改不屬於自己制定的法規,只能撤銷與其相抵觸的法規!

❽ 行政法,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的區別

1、范圍不同來法律法規、行政源法規和部門規章這三個的范圍不一樣,法律法規范圍最大,包含了行政法規以及部門規章,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是單獨的。2、制定人不同法律法規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行政法規則是國務院制定,而部門規章是適用於國務院各部門、各委員會、審計署等這些部門自己發布的。3、適用對象不同法律法規適用於所有人,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普通民眾;行政法規是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制定的,不適用普通民眾;部門規章同樣不適用普通民眾,是國務院各部門、各委員會、審計署自己調整內部范圍內的行政管理關系的。

熱點內容
司法所考試題 發布:2025-07-20 01:32:28 瀏覽:206
勞動法公司不給員工交保險可以立即離職嗎 發布:2025-07-20 01:23:11 瀏覽:477
法治社會要求公民有遇事找法 發布:2025-07-20 01:19:45 瀏覽:213
刑事訴訟法中非法逮捕 發布:2025-07-20 01:15:23 瀏覽:209
寧夏大學政法學院官網 發布:2025-07-20 01:14:23 瀏覽:651
台灣立法禁吃狗肉 發布:2025-07-20 01:07:57 瀏覽:493
門診流程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0 01:02:50 瀏覽:324
公司規章制度討論會會議紀要模板 發布:2025-07-20 01:00:06 瀏覽:932
勞動法辭退賠償2014未簽合同 發布:2025-07-20 00:57:52 瀏覽:285
法院調查令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20 00:54:59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