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人民政府年鑒編撰條例

人民政府年鑒編撰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7-26 12:39:42

Ⅰ 浙江省實施《地方誌工作條例》辦法

第一條為繼承和發揚優秀文化傳統,加強和規范地方誌工作,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地方誌,發揮地方誌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根據《地方誌工作條例》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地方誌、其他志書和年鑒的組織編纂、管理、開發利用工作,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地方誌,是指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組織編纂,以本行政區域名稱冠名的地方誌書和地方綜合年鑒。
本辦法所稱其他志書和年鑒,是指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其他組織及個人組織編纂的專業志、鄉鎮志、村志和專業年鑒等資料性文獻。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地方誌工作的領導,將地方誌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健全地方誌工作機構,將地方誌工作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地方誌工作的機構(以下稱地方誌工作機構)主管本行政區域的地方誌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財政、文化、新聞出版、保密、檔案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地方誌相關工作。第五條縣級以上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統籌協調本行政區域地方誌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方誌工作機構承擔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上級地方誌工作機構應當加強對下級地方誌工作機構的業務指導,協調解決地方誌工作中的相關問題。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方誌工作機構履行下列職責:
(一)組織、指導、督促和檢查地方誌工作;
(二)擬定地方誌工作規劃和編纂方案,建立和完善地方誌工作制度;
(三)承擔地方誌書、地方綜合年鑒的具體組織編纂和審查驗收工作;
(四)搜集、整理、保存地方誌文獻和資料,推動地方誌理論研究;
(五)組織開展地方誌編纂業務培訓;
(六)組織開發利用地方誌資源;
(七)指導其他志書和年鑒的編纂;
(八)完成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地方誌工作機構交辦的相關工作。第七條編纂地方誌、其他志書和年鑒,應當做到存真求實,確保質量,全面、客觀、系統地記述歷史與現狀。第八條省地方誌工作機構應當組織擬定省地方誌工作規劃,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並報國家地方誌工作指導機構備案。
設區的市、縣(市、區)地方誌工作機構應當根據省地方誌工作規劃,組織擬定本行政區域地方誌工作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並報上一級地方誌工作機構備案。第九條地方誌書、地方綜合年鑒由本級地方誌工作機構按照地方誌工作規劃具體組織編纂,其他組織和個人不得編纂。第十條地方誌編纂人員應當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方誌工作機構應當加強對地方誌編纂人員的業務培訓。
地方誌編纂工作應當吸收有關專家、學者參加。
民族自治區域的地方誌編纂工作,應當有少數民族人員參加。
鼓勵高等院校開設與地方誌有關的專業或者課程,培養地方誌編纂專業人員。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方誌工作機構可以向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其他組織以及個人徵集有關地方誌資料,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支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方誌工作機構可以對有關資料進行查閱、摘抄、復制,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以及不符合檔案開放條件的除外。地方誌資料的所有人或者持有人提供有價值資料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方誌工作機構應當給予適當報酬。第十二條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按照所在地地方誌工作規劃承擔地方誌編纂有關工作,並接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方誌工作機構的業務指導和督促檢查。
承擔地方誌編纂工作的單位,應當明確機構和人員,按照規定的時間和質量要求完成編纂任務。第十三條地方誌書實行審查驗收制度。省地方誌書由省地方誌工作機構提交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審查驗收,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區的市、縣(市、區)地方誌書由設區的市、縣(市、區)地方誌工作機構提交本級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和上一級地方誌工作機構審查驗收,再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地方誌書審查驗收通過後,不得擅自修改。
地方誌書的審查驗收,應當組織有關保密、檔案、歷史、法律、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專家參加,重點審查地方誌書的內容是否符合憲法和保密、檔案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是否全面、客觀、系統地反映本行政區域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歷史與現狀,是否符合地方誌書有關質量規定。
地方誌書審查驗收的具體辦法由省地方誌工作機構制訂,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Ⅱ 山東省地方史志工作條例

第一條為了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客觀記載區域地情,系統積累、保存地方史志文獻,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地方史志的組織編纂、管理和服務工作,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地方史志是指各級各類志書、年鑒及相關地情文獻。第三條編纂地方史志應當遵循存真求實的原則,全面客觀地反映當地自然與社會的歷史和現狀。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地方史志工作的領導,將地方史志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史志工作機構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地方史志工作,具體承擔下列任務:
(一)規劃、協調地方史志工作;
(二)制定地方史志編纂業務規范;
(三)組織、檢查、指導地方史志編纂工作;
(四)編纂、審查、驗收有關地方史志稿件;
(五)徵集、整理、保存地方史志文獻,開展地方史志學術研究;
(六)宣傳、推廣地方史志成果,開展地情研究,建設地情文獻庫和地情文獻網站,為公眾讀志用志提供服務;
(七)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業務部門交辦的其他事項。第六條從事地方史志編纂業務的人員應當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學術水平。地方史志編纂工作應當吸收社會各界專家、學者參加。第七條以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冠名的地方誌、地方綜合年鑒、綜合地情文獻,由同級人民政府史志工作機構按照規劃組織編纂,其他組織和個人不得編纂出版。第八條省、設區的市、縣(市、區)三級志書二十年左右編修一次,編纂任務由省人民政府統一部署。第九條人民政府史志工作機構可以向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及公民徵集有關地方史志資料,有關單位和公民應當為其提供便利。地方史志編纂機構可以對資料內容進行查閱、摘抄、復制。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以及不符合檔案開放條件的除外。
地方史志資料所有人或者持有人不得故意提供虛假資料。第十條為執行本單位的地方史志編寫任務或者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收集、積累的地方史志資料,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歸檔管理,任何人不得損毀或者據為己有。第十一條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史志工作機構應當根據全省地方史志工作規劃,制定本行政區域的志書編纂方案,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史志工作機構批准後實施。第十二條承擔省、設區的市、縣(市、區)三級志書編寫任務的部門、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根據地方史志工作規劃,明確相關編寫單位或者編寫人員,擬定編寫方案報同級人民政府史志工作機構批准後實施。第十三條省、設區的市、縣(市、區)三級志書志稿實行分級申報、審查、驗收制度。
省志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審定,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出版。
設區的市、縣(市、區)的志書報上一級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審定,經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出版。
縣(市、區)志報省人民政府史志工作機構備案。第十四條以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冠名的地方綜合年鑒由同級人民政府史志工作機構組織編纂,經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出版。以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冠名的綜合地情文獻由同級人民政府史志工作機構組織編纂。第十五條有關組織和單位可以自行組織編纂本條例第十三條、第十四條規定以外的志書、年鑒或者其他地情文獻。編纂單位應當按照隸屬關系或者注冊登記關系報人民政府史志工作機構備案。第十六條承擔地方史志編纂任務的部門和行業組織,可以根據地方史志工作規劃對其管理單位的地方史志編寫工作進行督導。第十七條編纂單位應當在地方史志出版後三十日內向當地和上級人民政府史志工作機構報送樣書和電子文本。以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冠名的地方誌、地方綜合年鑒、綜合地情文獻在編纂過程中形成的檔案資料,應當移交同級國家綜合檔案館保管。第十八條地方史志文獻應當向社會公開,地情文獻庫應當向公眾開放。
單位和個人可以免費利用地情文獻庫和地情文獻網站查閱、摘抄地方史志文獻。第十九條違反本條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史志工作機構按照管理許可權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行政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一)擅自編纂出版以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冠名的地方誌、地方綜合年鑒或者綜合地情文獻的;
(二)損毀單位所有或者持有的地方史志資料或者將其據為己有的;
(三)地方史志資料所有人或者持有人故意提供虛假資料的;
(四)未經審查、驗收、批准將地方史志交付出版的;
(五)無故拖延、拒絕提供地方史志資料或者承擔編寫任務的;
(六)拒絕向上級人民政府史志工作機構報送地方史志文獻的。
有前款第(一)、(二)項行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的,人民政府史志工作機構、地方史志資料所有或者持有單位和相關部門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熱點內容
勞動法中明確的退休年齡 發布:2025-07-27 01:21:38 瀏覽:165
勞動法關聯單位 發布:2025-07-27 01:07:28 瀏覽:221
針刑法小說 發布:2025-07-27 01:05:53 瀏覽:667
華勤基信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7-27 00:59:32 瀏覽:395
擔任股東會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7-27 00:59:16 瀏覽:14
法官有關書籍 發布:2025-07-27 00:57:02 瀏覽:945
公安行政法律文書式樣圖片 發布:2025-07-27 00:45:50 瀏覽:538
法律知識答題活動總體情況匯報 發布:2025-07-27 00:44:54 瀏覽:372
全國最新的法院 發布:2025-07-27 00:44:54 瀏覽:580
合同法第52條第二項 發布:2025-07-27 00:44:17 瀏覽: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