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最早的國際私法成文法規范出現在

最早的國際私法成文法規范出現在

發布時間: 2025-07-28 22:19:02

⑴ 誰能說說國際私法中,對「法則區別說」和「最密切聯系說」的理解啊

國際私法的國內立法
通過國內立法來系統地制定成文的沖突法,在歐洲,曾受到18世紀荷蘭學派「國際禮讓說」的重大影響。
而最早在國內法中規定沖突規則的,在歐洲可數1756年的《巴伐利亞法典》和1794年的《普魯士法典》。
19世紀末,出現了以單行法規來專門規定沖突法的立法方式。具有代表性的有1896年的《德國民法施行法》和1898年的《日本法例》。

第二節 國際私法學說史
14世紀以來,國際私法的基本理論曾以「法則區別說」、「國際禮讓說」、「法律關系本座說」、「既得權說」、「本地法說」等多種學說形式出現。
一、 義大利的法則區別說 [識記]
義大利的法則區別說的代表人物是巴托魯斯。[識記]
二、 法國的法則區別說
法國的法則區別說的代表人物是杜摩蘭 以及 達讓特萊
[識記]
三、 荷蘭的國際禮讓說
荷蘭的法則區別說的代表人物是優利克·胡伯提出了他的著名三原則:[識記]
1、
任何主權者的法律必須在其境內行使,並且約束其臣民,但在境外則無效;
2、
凡居住在其境內的,包括常住的與臨時的人,都可視為該主權者的居民;
3、
每一國家的法律已在本國的領域內實施,根據禮讓,行使主權權力者也應讓它們在內國境內保持其效力,只有這樣做才不至損害後者及其臣民的權力或利益。
胡伯的第三原則,還強調了一個後來對英美學派發生重大影響的觀點,那就是既得權的觀點。

四、 薩維尼的法律關系本座說 [領會]
到19世紀,由於薩維尼的法律關系本座說的提出,終於把國際私法推進到一個新階段,從而使薩氏被喻為「近代國際私法之父」。

五、 英國的既得權說 [領會]
對英國國際私法做出最大貢獻,並且以自己的既得權說標志著國際私法新里程碑的是牛津大學的法學教授戴西。他在1896年出版了《法律沖突論》。

六、 庫克的「本地法說」 [識記]
該學說為美國法學教授庫克於1942年在一本題名為《沖突法的邏輯學與法律基礎》的書中提出。

中國國際私法學界提出的「平等互利說」以及21世紀國際私法應以構築國際民商新秩序為己任的理論觀點,已越來越呈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第三節 我國國際私法的歷史
北洋軍閥政府曾於1918年頒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際私法立法――《法律適用條例

⑵ 我國古代國際私法的萌芽有何特點

中國國際私法的歷史

1、中國國際私法的立法史

(1)古代中國國際私法立法遺跡

早在公元六七世紀,唐朝法律(永徽律)中便制定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沖突規范。《永徽律》規定:「諸化外人同類相犯,各依本俗法;異類相犯者,以法律論」。這是我國最早的關於國際私法的規定。但沿襲到宋代以後,直到明清時期,絕對屬地主義的法律思想得到了發展。國際私法發展受到阻礙。

(2)近代中國國際私法的畸型發展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計多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取得了領事裁判權,在一些不平等條約中,雖有類似法律適用的規定,其目的均在於排除中國法律的適用。這一時期,中國主權喪失殆盡,就涉外案件而言,已無法律沖突可言,自然就沒有調整法律沖突的國際私法。

但是,中國人民一直在堅持反帝反封建的斗爭。在時代劇變的情勢下,西方沖突法學說順應時代的需要被引進了中國。1918年北洋政府頒布了《法律適用條例》。盡管它是抄襲德、日國際私法的產物,但與同時期資本主義國家的國際私法單行法相比,它是條文最豐富、內容最詳盡的立法之一,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系統的國際私法立法。但由於其脫離中國實際,結果僅僅形同虛設。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私法立法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凡在中國發生的法律關系或訴訟基本上按中國法處理,創造1959年中蘇領事條約中有一條沖突規范外,直到1979年在我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中,再也找不到其他類似規定。國際私法的國內立法則完全是片空白。

1978年改革開放後,涉外民事關系迅速發展,這在客觀上推動了我國國際私法的立法。就國內立法而言,其內容涉及外國人民事法律地位、法律適用規范、國際民事訴訟程序和國際商事仲裁製度。有關規定主要包含在《民法通則》、《涉外經濟合同法》、《繼承法》、《海商法》、《公司法》、《票據法》、《民用航空法》、《民事訴訟法》和《仲裁法》等法律之中

⑶ 簡述國際私法的淵源。

國際私法的淵源可以表現國內立法、國內判例、國際條約、國際慣例。

國際私法的淵源是指用以表現國際私法規范的各種具體形式,除了國內成文法和判例這兩個主要淵源外,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也可能成為國際私法的淵源。此外,一般法理、國際私法之原則及學說也可成為國際私法的淵源。

國際私法的淵源指國際私法藉以產生的一些形式,即形式淵源。因為國際私法是國內法,它的淵源是國內立法和習慣法。為了使各國的抵觸規則趨於一致,以期各國在適用法律和判決上的一致,國際間也締結了一些多邊的和雙邊的統一抵觸規則的條約,這些條約也形成國際私法的淵源。

至於國際私法學說,是對國際私法的發展具有很大影響的因素,與國際私法的形式淵源相對照,它是實質淵源。

(3)最早的國際私法成文法規范出現在擴展閱讀

在中國國際私法發展之初的20世紀0年代中期,產生了若干散在各個部門法中的若干零星的國際私法規則,中國國際私法法規處於不系統、不獨立、不完善的狀態,國際私法學界對此進行了持續和深入的研究,從立法體系、理念到具體條文設置都有涉及。

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國國際私法法規的大量建議,在此方面,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在學界豐碩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歷時6年,於2000年完成並出版了《中國國際私法示範法》,這是中國國際私法學科在中國國際私法立法研究方面最重要的成果,對推促中國國際私法立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直到2009年,國家立法機關決定製定國際私法法規,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又提供了立法建議稿,為2010年《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的最終制定完成並頒布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0年《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頒布實施後,中國國際私法學界對中國國際私法立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該法規的內容的評析和法規實施情況。

法規實施6年多來,實施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又成為國際私法學界研究的重點,這些研究對法規條文的不足和實施中的問題提出了很多完善建議,並希望通過制定司法解釋的方式能夠細化規則內容和修正規則的缺陷。

綜上所述,中國國際私法學科在近40年間獲得了迅速發展,已達到先進和成熟,成為法學領域的一個重要學科,今後仍將繼續發展。

⑷ 簡述中國國際私法立法的歷史

算。
中國國際私法的立法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公元651年的唐王朝頒布的《永徽內律》「名例章」中「化外人相容犯條」的規定,即「諸化外人,同類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異類相犯者,以法律論」。這一規定的前一部分體現了屬人主義的傾向,後一部分反映了屬地主義的傾向。這樣明確的成文法規定在其他國家統一歷史時期的法律中未曾見到,這說明中國是國際私法立法最早的國家之一。

⑸ 論我國國際私法的淵源

國際私法的淵源即國際私法規范存在和表現的形式。

相對於其他法律部門而言,國際私法的淵源具有兩個特性:

一、是淵源的復雜性和特殊性,這個是由其調整對象決定的國際私法淵源的雙重性;

二、是由於各國立法者對國際私法的內容和范圍認識不一致,即具體到各國,哪些法律、國際條約是國際私法的淵源,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認識。

具體就我國而言,我國學者普遍認為國際私法淵源有國內淵源和國際淵源。

(5)最早的國際私法成文法規范出現在擴展閱讀

國內淵源主要包括國內立法和司法判例(司法解釋)。

1、國內立法是國際私法最古老的淵源。

在國際私法的發展史上,國內立法是最早的國際私法淵源。最早的成文國際私法規范當屬1756年的《巴伐利亞法典》,早期影響最大的當屬1804年《法國民法典》。

隨著經濟的發展,各國都開始在國內立法中接受國際私法,但是各國的立法模式並不完全一致,大致分為三種:

(1)分散立法式;

(2)專章專篇式;

(3)單行立法式。

國內立法在國際私法上的發展趨勢為:呈現出法典化的發展方向;調整對象不斷擴大,適用范圍愈加廣泛;沖突規范靈活性加強。

2、司法判例是國際私法的重要淵源。

在我國現行法律體制下,所謂的判例,還並沒有被承認其具有法律約束力,所以也不是法律淵源的構成部分。但是國際私法是處理國家間的爭議,必須在一定條件下,承認外國法律在內國的域外效力,而英美法系國家的司法判例具有法律約束力,所以將其作為國際私法的淵源毫無爭議。

熱點內容
行政訴訟法變更判決適用於 發布:2025-07-29 05:36:46 瀏覽:62
互聯網管理條例最新 發布:2025-07-29 05:27:18 瀏覽:357
中級會計經濟法直播 發布:2025-07-29 05:17:55 瀏覽:10
注會經濟法和稅法考試科目 發布:2025-07-29 05:17:53 瀏覽:120
法院勸原告撤訴 發布:2025-07-29 05:17:02 瀏覽:780
濟南的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7-29 05:16:57 瀏覽:465
法治之印 發布:2025-07-29 05:04:43 瀏覽:189
什麼是經濟法學 發布:2025-07-29 05:04:04 瀏覽:239
紀律處分條例精髓丶 發布:2025-07-29 04:51:22 瀏覽:75
勞動法試用期半年違法嗎 發布:2025-07-29 04:32:05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