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律師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障律師依法執業,規范律師管理工作,維護法律服務秩序,優化營商環境,發揮律師在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中的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經濟特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經濟特區從事律師執業以及與律師管理相關的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省人民政府應當將律師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保障和促進律師工作健康發展。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對律師、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協會進行指導、監督,並會同有關國家機關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對律師事務所的執業和管理活動實施年度檢查考核,建立健全對律師事務所負責人談話提醒制度和問責機制,督促律師事務所負責人加強對本所律師執業活動的日常管理監督。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依法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法律服務機構及人員實行統一管理。沒有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的人員,不得以律師名義從事法律服務業務;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從事訴訟代理或者辯護業務。第五條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根據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法律服務需求,科學編制律師行業發展規劃,實現律師行業的均衡發展和合理布局。第六條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律師行業誠信管理,建立律師和律師事務所信用信息記錄和查詢制度,公開律師、律師事務所基本信息,並將律師、律師事務所獎懲、失信等信息記入誠信檔案。第七條律師應當維護憲法和法律尊嚴,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在執業中,應當誠實守信,勤勉盡責,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恪守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
律師依法執業的權利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害律師依法執業的權利。第八條律師、律師事務所應當按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參與信訪、調解、社區工作等其他公益性法律服務。
律師、律師事務所擔任國家機關和人民團體法律顧問、參與信訪接待和處理、參與調解等事項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列入政府購買服務目錄。第九條律師協會是社會團體法人,是律師的自律性組織,依法登記成立,為律師提供服務。
律師協會應當建立和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建立健全議事、決策、執行和監督機制。
律師協會對任何非法妨礙律師執業、侵犯律師合法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的行為,有權向有關部門控告和檢舉。有關部門對律師協會的控告和檢舉應當受理,並函復律師協會。
對律師協會違反法律、法規或者其章程作出的錯誤決定,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可以責令其改正或者撤銷。第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律師、律師事務所在執業中的違法、違反執業紀律和違背職業道德的行為,有權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和律師協會投訴。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和律師協會應當及時處理,並向投訴人反饋處理結果。第二章律師執業許可第十一條申請律師執業的人員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向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提交下列材料:
(一)律師執業申請登記表;
(二)律師資格證書或者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原件及復印件;
(三)居民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四)律師協會出具的申請人實習考核合格的材料;
(五)律師事務所出具的同意接收申請人的證明。
申請特許律師執業,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辦理。第十二條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律師執業申請材料之日起二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准予執業的決定。准予執業的,應當自決定之日起二個工作日內向申請人頒發律師執業證書,並將相關信息通報律師執業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門;不準予執業的,應當通知申請人並書面說明理由。第十三條律師變更執業機構執業,應當向轉入的律師事務所所在地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受理部門應當對變更申請及提交的材料審核。不準予變更的,應當通知申請人並書面說明理由;准予變更的,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二個工作日內為申請人換發律師執業證書。
❷ 公職律師管理條例(2)
第十六條 申請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頒發公職律師工作證: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受過刑事處罰的;
(三)被開除公職或被吊銷律師執業證書、公證員執業證書的。
第四章 公職律師權利與義務
第十七條 公職律師享有下列權利:
(一)在從事公職律師執業活動中依法享有調查取證、查閱案件材料等權利;
(二)加入律師協會,享有律師協會會員權利;
(三)參加律師職稱評定;
(四)擔任公職律師期間履行公職律師義務、年度考核合格的,工作經歷計入律師執業年限;
(五)公職律師連續任職三年以上的,在辭職、退休或其他原因不再擔任公職律師後,可不經實習申請社會律師執業證;
(六)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十八條 公職律師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接受所在單位的管理和教育培訓,接受所在地司法行政機關的資質管理和業務指導、監督;
(二)不從事有償法律服務,不在律師事務所或其它法律服務機構兼職;
(三)除受指派辦理法律援助事務或參加公益性法律服務活動外,不以律師身份辦理本單位以外的訴訟與非訴訟事務;
(四)履行律師協會會員義務,認真辦理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法律援助事務,積極參加司法行政機關或律師協會組織的繼續教育培訓、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教育以及公益性法律服務活動;
(五)繳納律師協會會費,會費繳納標准和會費減免辦法由廣西壯族自治區律師協會規定;
(六)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五章 公職律師的監督管理
第十九條 公職律師是其所在單位的工作人員,在本單位領導下開展業務活動,人事關系、工資待遇、社會保險等由本單位管理。
第二十條 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和律師協會應加強對公職律師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將公職律師教育培訓納入社會律師的教育培訓范圍,對公職律師履行公職律師職責過程中遵守法律法規、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依法查處違法違紀行為。
第二十一條 公職律師應當參加司法行政機關或律師協會組織的教育培訓和公益性法律服務活動,認真辦理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法律援助事務,對於拒不參加教育培訓、公益性法律服務活動或拒絕辦理法律援助事務的,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由自治區司法行政機關注銷其公職律師工作證。
第二十二條 公職律師應按規定參加律師協會組織的年度考核,未參加年度考核或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以公職律師名義從事法律事務。公職律師連續兩個年度未參加年度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由自治區司法行政機關注銷其公職律師工作證。
第二十三條 公職律師從事有償法律服務的,給予警告;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由自治區司法行政機關吊銷其公職律師工作證。
第二十四條 公職律師應當服從所在單位行政管理,帶頭遵紀守法。公職律師因違法違紀受到記大過以上行政處分的或黨內嚴重警告以上處分的,或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連續兩年被評為不稱職的,由自治區司法行政機關注銷其公職律師工作證。
第二十五條 公職律師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其公職律師工作證應予吊銷:
(一)因犯罪受到刑事處罰的;
(二)被開除公職的。公職律師有其他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或律師協會行業規則行為的,由司法行政機關或律師協會依據相關規定進行處分,並建議所在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六條 公職律師因崗位調整或工作調動不符合公職律師任職條件的,或不再繼續執業的,應在十五日內向所在地設區市司法行政機關提出終止執業申請,並上繳公職律師工作證。不主動提出終止執業申請或不上繳公職律師工作證的,由自治區司法行政機關公告注銷。
第二十七條 公職律師工作調動到其他單位擬繼續執業,如仍符合公職律師任職條件的,應在調動後十五日內向所在地設區市司法行政機關提出執業機構變更申請,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填寫《律師工作證變更申請表》;
(二)身份證復印件(交原件核對);
(三)原所在單位出具的案件已辦結及卷宗材料已歸檔的證明;
(四)原所在單位出具的品行鑒定;
(五)申請人系新調入單位現職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證明;申請人屬聘用人員的,提交聘用合同復印件(交原件核對);
(六)新調入單位人事部門出具的申請人在本單位專職從事法律事務工作及同意其申請公職律師執業的證明;
(七)原公職律師工作證;
(八)近期二寸正裝免冠藍底正面彩色證件照二張。
第六章 公職律師與社會律師的轉換
第二十八條 公職律師連續任職滿三年以上,可以不經實習申請轉為社會執業律師,並向所在地設區市司法行政機關提交以下材料:
(一)律師執業登記表一份,並按要求粘貼近期二寸正裝免冠藍底正面彩色證件照二張;
(二)原工作單位出具的申請人辭職證明或退休證(屬聘用人員的提交解除或終止聘用合同的證明);
(三)原公職律師工作證;
(四)身份證復印件(交原件校對);
(五)居住證復印件(戶口不在執業地者提交,交原件校對);
(六)執業地市(縣)人才交流服務中心檔案託管證明;
(七)戶籍所在地或經常居住地公安機關出具的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證明有效期三個月);
(八)無受過開除公職處分的證明(退休人員不需提交);
(九)律師事務所聘用合同書。
第二十九條 社會執業律師申請轉為公職律師的,應當向所在地設區市司法行政機關提交以下材料:
(一)《廣西壯族自治區公職律師工作證申請表》;
(二)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交原件核對);
(三)原社會律師執業證;
(四)申請人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出具的同意其擔任公職律師的證明(證明內容與本辦法第十四條第(六)項規定相同);
(五)申請人個人保證書(保證書內容與本辦法第十四條第(七)項規定相同);
(六)申請人近期二寸正裝免冠藍底正面彩色證件照二張。
第七章 附 則
第三十條 法律援助律師參照執行本辦法。
第三十一條 本辦法由自治區司法行政機關負責解釋。
第三十二條 本辦法自2015 年1 月1 日起試行。試行之後,本辦法的規定與司法部新出台的規定不一致的,以司法部的規定為准。
律師執業申請書
本人xxxx,xxxx年6月畢業於xx大學律師畢業,xxxx年12月參加全國統一的司法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xxxx年9月8日在xxxxxxxx律師事務所申請實習,現實習期已滿1年。
本人在xxxxxxxx律師事務所實習期間嚴格遵守《律師法》、《律師執業行為規范》等法律法規,在指導老師及本所同行的指導、幫助下,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法學理論水平和律師實務能力,按照法律賦予律師的權利與義務,做好律師各種業務工作和法律援助工作,為維護國家的法治統一和法制建設,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做出自己的努力。經過一年的實習,本人對律師職業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使我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繼續錘煉自己,爭取成為一名合格稱職的執業律師。現本人已符合律師法規定的申請執業條件,特申請執業。
請予以審核批准為盼。
我承諾:本人符合法定執業條件,提交申請材料真實有效。
❸ 深圳經濟特區律師條例(2019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保障律師依法執業,發揮律師在深圳經濟特區(以下簡稱特區)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結合特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律師是指取得律師資格,持有律師執業證書,向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法律專業人員。第三條律師的職責是通過辦理法律事務,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法規的正確實施。第四條律師依法執業,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妨礙、干涉、威脅其合法行使權利。
律師在訴訟中發表的辯護言論或者代理言論,不受法律追究,但是危害社會和公民合法權益的言論除外。第五條律師應當遵守法律、法規。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
律師和律師事務所應當依法納稅。第六條市司法行政部門依照本條例對律師、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協會進行監督、指導。第二章律師資格與律師執業登錄第七條律師資格的取得,應當經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或者考核合格,由市司法行政部門審核,報上級司法行政部門批准,由批准機關授予。第八條下列人員要求以律師身份執業的,應當申領律師執業證書。
(一)取得律師資格,在律師事務所實習一年,要求以專職律師身份從事律師工作的;
(二)取得律師資格,在律師事務所實習一年,並在高等院校、法學研究機構從事法律教學或者研究工作,要求以兼職律師身份從事律師工作的。
實習人員在實習期內不能以律師身份獨立執業。第九條取得國家律師資格的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居民,要求以律師身份執業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第十條申領律師執業證書的人員應當向市司法行政部門提出執業申請,市司法行政部門自接到申請人的執業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審核意見,報上級司法行政部門審核。市司法行政部門自收到上級司法行政部門的審核意見和簽發的律師執業證書後,應當向申請人發出准予執業通知書。第十一條申請人應當自收到准予執業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到市司法行政部門領取律師執業證書,並向市律師協會申請登錄。第十二條申請登錄的人員,應當向市律師協會遞交下列文件:
(一)登錄申請書;
(二)准予執業通知書和律師執業證書及復印件;
(三)律師資格證明;
(四)居民身份證的復印件;
(五)從事專職或者兼職律師工作所需證明;
(六)申請執業的律師所在律師事務所的有關證明。第十三條市司法行政部門會同市律師協會對執業律師每年進行年審、注冊。律師申請年審、注冊時應當提交下列文件:
(一)年審、注冊申請書;
(二)居民身份證、律師執業證書的復印件;
(三)年度工作總結;
(四)納稅憑證和繳交年審費、注冊費、會員費的憑據;
(五)上級司法行政部門要求提交的文件。
缺少上述文件,應當自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補交,否則不予年審、注冊。第十四條律師因歇業、被辭退、調離律師工作崗位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執業的,應當到市律師協會注銷登錄,向市司法行政部門交回律師執業證書。拒不交回的,市律師協會逕為注銷登錄。第十五條律師名簿的登錄、更換、注銷,應當由市司法行政部門和市律師協會在指定的報刊上聯名公告。第三章律師執業機構第十六條律師事務所是律師的執業機構,接受市司法行政部門和市律師協會的管理和監督。律師事務所的形式分為法人律師事務所、合夥律師事務所、個人律師事務所。
律師只能在一個律師事務所執業。第十七條律師事務所自批准之日起具有民事主體資格,獨立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第十八條設立法人律師事務所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有三名以上具有三年律師工作經歷的執業律師;
(二)有事業編制;
(三)有自己的名稱和固定的工作場所;
(四)有不少於十萬元人民幣的開辦經費。
法人律師事務所以其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第十九條設立合夥律師事務所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有三名以上辭去現職、具有五年律師工作經歷的執業律師;
(二)有自己的名稱和固定的工作場所;
(三)有不少於十萬元人民幣的開辦經費。
合夥律師事務所的債務由合夥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