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區條例
㈠ 《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林業部分)
根據《植物檢疫條例》的十九條,本細則制定如下:
1. 林業部林政保護司負責全國內森林植物檢疫工作。
2.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檢疫工作由當地林業廳(局)的檢疫站執行。
3. 省轄市、地區、自治州及縣(市)、自治區、市轄區的檢疫工作由同級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執行。若未設檢疫機構,由林業局指定單位負責。
第二章 檢疫人員及檢疫機構職責
4. 檢疫人員需具備林業、森保助理工程師資格或相關學歷,且有三年以上森保工作經驗,熟悉業務,工作認真,大公無私,能嚴格執行檢疫政策法規,身體健康。
5. 檢疫人員經林業行政部門審查批准後,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廳(局)發放檢疫員證。
6. 省級檢疫機構職責包括宣傳法規、擬定檢疫辦法、補充檢疫名單、調查疫區、保護區、指導檢疫工作、簽發省際檢疫證書、培訓檢疫人員、辦理引種檢疫審批、指定試種單位等。
7. 省以下各級檢疫機構職責包括宣傳法規、產地檢疫、指導種苗繁殖、執行檢疫任務、調查危險性病蟲、編制檢疫資料、執行封鎖、撲滅工作、調查引進種苗隔離試種情況等。
8. 省級檢疫機構應建立檢疫實驗室,負責檢疫技術研究。
9. 檢疫人員執行任務時需穿著制服、佩戴標志。
10. 產地聘請兼職檢疫員協助工作,但不得簽發檢疫證書。
第三章 檢疫對象的劃定、控制和撲滅
11. 檢疫對象及應施檢疫的森林植物、林產品名單由林業部制定,各省根據本地情況補充修訂。
12. 應施檢疫的物品包括喬木、灌木、竹類、野生珍貴花卉、乾果種子、苗木和繁殖材料,及疑似帶有危險病蟲的木材、竹材。
13. 各省應對局部疫區採取封鎖、撲滅措施,對未發生疫區的保護區採取保護措施。疫區和保護區的劃定、改變、撤銷許可權按《植物檢疫條例》第六條執行。
㈡ 《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農業部分)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植物檢疫條例》第十九條的規定,特製定本實施細則。第二條本細則的范圍是指國內農業植物檢疫,不包括林業和口岸植物檢疫。第三條農牧漁業部主管全國農業植物檢疫工作,其執行機構是《全國植物保護總站》;各省(市、自治區)農業行政部門主管本省(市、自治區)農業植物檢疫工作,其執行機構是所屬的植保(植檢)站或其相應的機構。
(一)全國植保總站的主要職責:
1.提出有關植物檢疫法規及檢疫工作長遠規劃的建議;
2.貫徹執行《植物檢疫條例》,協助解決執行中出現的問題;第四條各級植物檢疫機構的職責范圍:第五條各級執行植物檢疫的機構必須配備一定數量的專職檢疫人員,並逐步建立健全相應的檢疫實驗室和檢驗室。
凡具有助理農藝師以上技術職稱或雖無職稱,而具有中等專業學歷,從事植保工作三年以上,經考試合格的人員,由省級農業行政部門批准,報農牧漁業部備案後,發給農牧漁業部「植物檢疫員」證書。各級植保(植檢)站可根據工作需要,在科研等有關單位聘請兼職檢疫員(或特邀檢疫員)協助開展工作。兼職檢疫員由所在單位推薦,聘請單位發給聘書。
省級植保(植檢)站要充實健全植物檢疫實驗室,地(市)、縣級植保(植檢)站要根據情況逐步建立健全檢驗室,按照《檢疫操作規程》從事檢驗,為檢疫簽證提供科學依據。第六條簽發植物檢疫證書的許可權:
(一)省間調運種子、苗木等繁殖材料及其他應施檢疫的植物、植物產品,由省級植保(植檢)站及其授權的地(市)、縣檢疫機構簽發植物檢疫證書;省內種子、苗木的調運由地(市)或省級植檢機構簽發檢疫證書。
(二)植物檢疫證書由發證機關蓋章並由「專職」植物檢疫員簽發。
(三)植物檢疫證書式樣由農牧漁業部統一制定,證書一式三份,正本交貨主隨貨單寄運,副本一份由簽證單位郵寄收貨單位(或個人)所在地(縣)植保(植檢)站。(省間種苗調運,寄給調入省植物檢疫站),一份留簽證單位備查。第七條植物檢疫人員的著裝辦法及服裝式樣由農牧漁業部、財政部統一制定。第二章檢疫范圍第八條檢疫對象和應施檢疫的植物、植物產品名單的制訂。
(一)植物檢疫對象名單及應施檢疫的植物和植物產品名單由農牧漁業部統一制定。(二)補充的植物檢疫對象和應施檢疫的植物、植物產品名單,由各省自行制定並報農牧漁業部備案。
上述兩種名單均是全國各級植物檢疫機構執行檢疫的依據。第九條第八條中規定的兩個名單以外的種子、苗木等繁殖材料及其他植物和植物產品是否需要檢疫,由調入省的植物檢疫部門決定。第三章植物檢疫對象的劃區、控制和消滅第十條各級植物檢疫機構,對本地區的植物檢疫對象原則上每隔三至五年調查一次,重點對象要每年調查。根據調查結果編制檢疫對象分布資料,並報上一級植檢機構匯總。第十一條農牧漁業部編制全國農業植物檢疫對象分布至縣的資料,各省編制分布至鄉的資料,並報農牧漁業部備案。檢疫對象的分布資料一般每隔三至五年修訂一次。第十二條疫區和保護區是用行政手段劃定的區域。劃定疫區和保護區時,要同時制定相應的封鎖、消滅或保護措施,必要時可在有關的交通要道設置檢疫哨卡,
執行檢疫任務。
疫區內的種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和應施檢疫的植物、植物產品,只限在疫區內種植、使用,禁止運出疫區,如有特殊情況需要運出疫區的,必須事先徵得所在省植物檢疫機構批准;調出省外,應經農牧漁業部審批。第十三條疫區內的檢疫對象、在達到基本消滅或已取得控制蔓延的有效辦法以後,應按照疫區劃定時的程序,辦理撤銷手續,經批准後明文公布。第四章調運檢疫第十四條按照《植物檢疫條例》第十條規定調出單位必須根據調入省所提的檢疫要求向本省植物檢疫機構申請檢疫。調入單位未提出檢疫要求的,調出省植檢機構則按全國的檢疫對象和調入省的補充檢疫對象名單進行檢疫。第十五條調出省的植物檢疫機構,按下列不同情況,決定簽發檢疫證書:
(一)在無植物檢疫對象發生地區調運種子、苗木等繁殖材料,經核實後簽發檢疫證書;(二)在零星發生植物檢疫對象的地區調運種子、苗木等繁殖材料時,應憑產地檢疫合格證簽發檢疫證書;
(三)對產地植物檢疫對象發生情況不清楚的種子、苗木等繁殖材料,必須按《植物檢疫操作規程》的規定進行抽樣室內檢驗,證明不帶植物檢疫對象的,簽發檢疫證書;
在上述調運檢疫過程中,發現有檢疫對象時,必須嚴格進行消毒處理,合格後,簽發檢疫證書;未經消毒處理或處理不合格的,不準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