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修改稅收條例

修改稅收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8-02 01:39:27

Ⅰ 國務院關於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暫行條例》的通知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障國家稅收法規、政策的貫徹實施,加強稅收徵收管理,確保國家財政收入,充分發揮稅收調節經濟的杠桿作用,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和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特製定本條例。第二條凡由稅務機關主管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除國家法律另有規定者外,都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執行。
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以下簡稱納稅人),有代征、代扣、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以下簡稱代徵人),都必須按照稅收法規的規定履行納稅義務或者代征、代扣、代繳稅款義務。第三條各種稅收的徵收和減免,必須按照稅收法規和稅收管理體制的規定執行。任何地區、部門、單位和個人,都不得以任何形式作出同現行稅收法規和稅收管理體制的規定相抵觸的決定。第四條對違反稅收法規的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檢舉揭發。稅務機關應當為檢舉者保密,並按照規定給予獎勵。第五條本條例由稅務機關負責組織實施。第二章稅務登記第六條凡從事生產、經營,實行獨立經濟核算,並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准開業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三十日內,向當地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
其他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除按照稅務機關規定不需辦理稅務登記者外,應當在按照稅收法規的規定成為法定納稅人之日起三十日內 , 向當地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第七條納稅人所屬的跨地區的非獨立經濟核算的分支機構 , 應當自設立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各該分支機構所在地的稅務機關申報辦理注冊登記。第八條納稅人申報辦理稅務登記,應提出申請登記報告和有關批准文件,同時提供有關證件。
主管稅務機關對前款報告、文件、證件審核後,予以登記,發給稅務登記證。
稅務登記證只限納稅人使用,不得轉借或轉地讓。
稅務登記的內容包括:納稅人名稱、地址、所有制形式、隸屬關系、經營方式、經營范圍以及其它有關事項。第九條納稅人辦理稅務登記後,發生轉業、改組、分設、合並、聯營、遷移、歇業、停業、破產以及其它需要改變稅務登記的情形時,應當在有關部門批准或者宣告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辦理變更登記、重新登記或者注銷登記。第十條納稅人辦理變更登記、重新登記或者注銷登記時,按照規定需要結清稅款和繳銷票證的,應當在辦理登記手續之前,向主管稅務機關結清應納稅款,繳銷發票和稅務機關發給的有關證件。第三章納稅鑒定第十一條按照本條例第六條的規定,辦理稅務登記的納稅人,應當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納稅鑒定 ,根據具體情況 ,分別就所有制形式、經營方式、經營范圍、生產產品的名稱、性能、用途,以及收入、所得和其它應稅項目,如實填寫納稅鑒定申報表。第十二條主管稅務機關應當依法對納稅人的納稅鑒定申報進行審核 , 確定其適用的稅種、稅目、稅率(單位稅額)和納稅環節、計稅依據、納稅期限、徵收方式等,發給納稅鑒定書。第十三條主管稅務機關應當依法發給代徵人代征、代扣、代繳稅款證書,明確代徵人代征、代扣、代繳稅款適用的稅種、稅目、稅率、繳款期限和繳庫方式等。第十四條納稅人納稅鑒定項目發生變化時,應當自發生變化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修訂納稅鑒定書。
納稅人生產新的產品,應當將該產品的樣品和產品鑒定書送交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鑒定,驗後退回。對不便送驗的樣品,納稅人應當報請稅務機關進廠查驗。第十五條國家新定、修訂稅收法規時,主管稅務機關應當通知納稅人和代徵人按照變動後的規定執行,修訂納稅鑒定書和代征、代扣、代繳稅款證書。第四章納稅申報第十六條納稅人必須按照規定進行納稅申報,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和有關納稅資料。代徵人應當按照規定履行代征、代扣、代繳稅款的申報手續。
納稅人納稅申報時間和代徵人申報代征、代扣、代繳稅款時間,由稅務機關根據稅收法規和納稅人、代徵人的具體情況分別確定。第十七條納稅人因有特殊情況,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必須報告主管稅務機關,酌情准予延期。主管稅務機關應當根據情況,暫先核定納稅額,通知納稅人預繳稅款,待申報後結算。
代徵人因有特殊情況,不能按期申報代征、代扣、代繳稅款的,應當報告主管稅務機關,酌情准予延期。

Ⅱ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修訂)

(1993年12月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39號發布;根據2011年9月30日《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的決定》修訂)
第一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及管轄海域開采本條例規定的礦產品或者生產鹽(以下稱開采或者生產應稅產品)的單位和個人,為資源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資源稅。
第二條資源稅的稅目、稅率,依照本條例所附《資源稅稅目稅率表》及財政部的有關規定執行。
稅目、稅率的部分調整,由國務院決定。
第三條納稅人具體適用的稅率,在本條例所附《資源稅稅目稅率表》規定的稅率幅度內,根據納稅人所開采或者生產應稅產品的資源品位、開采條件等情況,由財政部商國務院有關部門確定;財政部未列舉名稱且未確定具體適用稅率的其他非金屬礦原礦和有色金屬礦原礦,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備案。
第四條資源稅的應納稅額,按照從價定率或者從量定額的辦法,分別以應稅產品的銷售額乘以納稅人具體適用的比例稅率或者以應稅產品的銷售數量乘以納稅人具體適用的定額稅率計算。
第五條納稅人開采或者生產不同稅目應稅產品的,應當分別核算不同稅目應稅產品的銷售額或者銷售數量;未分別核算或者不能准確提供不同稅目應稅產品的銷售額或者銷售數量的,從高適用稅率。
第六條納稅人開采或者生產應稅產品,自用於連續生產應稅產品的,不繳納資源稅;自用於其他方面的,視同銷售,依照本條例繳納資源稅。
第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減征或者免徵資源稅:
(一)開采原油過程中用於加熱、修井的原油,免稅。
(二)納稅人開采或者生產應稅產品過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者自然災害等原因遭受重大損失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酌情決定減稅或者免稅。
(三)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減稅、免稅項目。
第八條納稅人的減稅、免稅項目,應當單獨核算銷售額或者銷售數量;未單獨核算或者不能准確提供銷售額或者銷售數量的,不予減稅或者免稅。
第九條納稅人銷售應稅產品,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訖銷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憑據的當天;自產自用應稅產品,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移送使用的當天。
第十條資源稅由稅務機關徵收。
第十一條收購未稅礦產品的單位為資源稅的扣繳義務人。
第十二條納稅人應納的資源稅,應當向應稅產品的開采或者生產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繳納。納稅人在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開采或者生產應稅產品,其納稅地點需要調整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機關決定。
第十三條納稅人的納稅期限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實際情況具體核定。不能按固定期限計算納稅的,可以按次計算納稅。
納稅人以1個月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10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0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稅款。
扣繳義務人的解繳稅款期限,比照前兩款的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資源稅的徵收管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及本條例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五條本條例實施辦法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制定。
第十六條本條例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1984年9月18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條例(草案)》、《中華人民共和國鹽稅條例(草案)》同時廢止。
附:資源稅稅目稅率表 稅目 稅率 一、原油 銷售額的5%-10% 二、天然氣 銷售額的5%-10% 三、煤炭 焦煤 每噸8-20元 其他煤炭 每噸0.3-5元 四、其他非金屬礦原礦 普通非金屬礦原礦 每噸或者每立方米0.5-20元 貴重非金屬礦原礦 每千克或者每克拉0.5-20元 五、黑色金屬礦原礦 每噸2-30元 六、有色金屬礦原礦 稀土礦 每噸0.4-60元 其他有色金屬礦原礦 每噸0.4-30元 七、鹽 固體鹽 每噸10-60元 液體鹽 每噸2-10元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中關於侵權行為的 發布:2025-08-11 15:08:56 瀏覽:481
昭通法治網 發布:2025-08-11 14:57:42 瀏覽:729
法官入企業 發布:2025-08-11 14:57:27 瀏覽:714
北京知產法院法官工資 發布:2025-08-11 14:57:24 瀏覽:498
海商法概念 發布:2025-08-11 14:45:41 瀏覽:436
行政法制建設 發布:2025-08-11 14:37:42 瀏覽:117
職業道德調查問卷 發布:2025-08-11 14:30:43 瀏覽:843
勞動法職工腦血栓無法上班 發布:2025-08-11 14:26:52 瀏覽:671
大律師宣東 發布:2025-08-11 14:20:46 瀏覽:565
婚姻法怎麼算全款買房 發布:2025-08-11 14:18:18 瀏覽: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