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關於行政法規的決定

關於行政法規的決定

發布時間: 2025-08-02 17:16:17

① 國務院關於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2017)

一、將第三條修改為:「制定行政法規,應當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符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遵循立法法確定的立法原則。」二、增加一條,作為第四條:「制定政治方面法律的配套行政法規,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報告黨中央。
「制定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重大體制和重大政策調整的重要行政法規,應當將行政法規草案或者行政法規草案涉及的重大問題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報告黨中央。」三、將第七條改為第八條,修改為:「國務院有關部門認為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應當於國務院編制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前,向國務院報請立項。
「國務院有關部門報送的行政法規立項申請,應當說明立法項目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依據的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以及擬確立的主要制度。
「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向社會公開徵集行政法規制定項目建議。」四、將第八條改為第九條,第一款修改為:「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根據國家總體工作部署,對行政法規立項申請和公開徵集的行政法規制定項目建議進行評估論證,突出重點,統籌兼顧,擬訂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報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後向社會公布。」
第二款第一項修改為:「(一)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適應改革、發展、穩定的需要」。五、將第九條改為第十條,第一款修改為:「對列入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的行政法規項目,承擔起草任務的部門應當抓緊工作,按照要求上報國務院;上報國務院前,應當與國務院法制機構溝通。」
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及時跟蹤了解國務院各部門落實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的情況,加強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六、將第十一條改為第十二條,修改為:「起草行政法規,應當符合本條例第三條、第四條的規定,並符合下列要求:
「(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體現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科學規范行政行為,促進政府職能向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環境保護等方面轉變;
「(三)符合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相同或者相近的職能規定由一個行政機關承擔,簡化行政管理手續;
「(四)切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在規定其應當履行的義務的同時,應當規定其相應的權利和保障權利實現的途徑;
「(五)體現行政機關的職權與責任相統一的原則,在賦予有關行政機關必要的職權的同時,應當規定其行使職權的條件、程序和應承擔的責任。」七、將第十二條改為第十三條,修改為:「起草行政法規,起草部門應當深入調查研究,總結實踐經驗,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涉及社會公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和經濟社會發展遇到的突出矛盾,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對社會公眾有重要影響等重大利益調整事項的,應當進行論證咨詢。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召開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起草行政法規,起草部門應當將行政法規草案及其說明等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但是經國務院決定不公布的除外。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的期限一般不少於30日。
「起草專業性較強的行政法規,起草部門可以吸收相關領域的專家參與起草工作,或者委託有關專家、教學科研單位、社會組織起草。」八、將第十三條改為第十四條,修改為:「起草行政法規,起草部門應當就涉及其他部門的職責或者與其他部門關系緊密的規定,與有關部門充分協商,涉及部門職責分工、行政許可、財政支持、稅收優惠政策的,應當徵得機構編制、財政、稅務等相關部門同意。」九、將第十五條改為第十六條,修改為:「起草部門向國務院報送的行政法規草案送審稿(以下簡稱行政法規送審稿),應當由起草部門主要負責人簽署。
「起草行政法規,涉及幾個部門共同職責需要共同起草的,應當共同起草,達成一致意見後聯合報送行政法規送審稿。幾個部門共同起草的行政法規送審稿,應當由該幾個部門主要負責人共同簽署。」十、將第十六條改為第十七條,第二款修改為:「行政法規送審稿的說明應當對立法的必要性,主要思路,確立的主要制度,徵求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意見的情況,各方面對送審稿主要問題的不同意見及其協調處理情況,擬設定、取消或者調整行政許可、行政強制的情況等作出說明。有關材料主要包括所規范領域的實際情況和相關數據、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國內外的有關立法資料、調研報告、考察報告等。」

② 行政法規的決定程序依照什麼規定

行政法規的決定程序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
行政法規的決定程序是由國務院常務會議或者國務院全體會議討論決定的。在這個過程中,國務院會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對需要執行法律的具體事項或者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相關事項進行制定。這些事項包括但不限於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和外事等方面。行政法規的制定是法律內容具體化的主要形式,它旨在將法律中關於行政權的原則性和抽象性規定進一步明確化,以便於具體執行。此外,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這些規定性文件涉及到行政機關的活動准則、行政許可權以及行政工作制度和各種行政管理制度,確保行政機關在法律框架內有效運作。
行政法規制定時需遵守的程序要求:
1. 提出立法建議和起草行政法規草案;
2. 進行法規草案的論證和評估;
3. 法規草案的徵求意見,包括相關部門、專家學者、社會公眾等;
4. 法規草案的修改完善,根據徵求意見的結果對草案進行修改;
5. 法規草案的審議,提交國務院常務會議或者全體會議審議;
6. 法規草案的公布,由國務院令公布實施。
綜上所述,行政法規的決定程序是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進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或者全體會議討論決定行政法規的制定,以明確法律中關於行政權的原則性和抽象性規定,確保行政機關在法律框架內有效運作。行政法規的制定過程包括提出立法建議、起草草案、論證評估、徵求意見、修改完善、審議和公布等環節。這些程序要求確保了行政法規的合法性和科學性。
【法律依據】: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
第一條
為了規范行政法規制定程序,保證行政法規質量,根據憲法、立法法和國務院組織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行政法規的立項、起草、審查、決定、公布、解釋,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制定行政法規,應當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符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遵循立法法確定的立法原則。

③ 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14號)

一、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建築師條例》第八條修改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參加一級注冊建築師考試:

「(一)取得建築學碩士以上學位或者相近專業工學博士學位,並從事建築設計或者相關業務2年以上的;

「(二)取得建築學學士學位或者相近專業工學碩士學位,並從事建築設計或者相關業務3年以上的;

「(三)具有建築學專業大學本科畢業學歷並從事建築設計或者相關業務5年以上的,或者具有建築學相近專業大學本科畢業學歷並從事建築設計或者相關業務7年以上的;

「(四)取得高級工程師技術職稱並從事建築設計或者相關業務3年以上的,或者取得工程師技術職稱並從事建築設計或者相關業務5年以上的;

「(五)不具有前四項規定的條件,但設計成績突出,經全國注冊建築師管理委員會認定達到前四項規定的專業水平的。

「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規定的人員應當取得學士學位。」二、將《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十三條修改為:「建設單位在開工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手續,工程質量監督手續可以與施工許可證或者開工報告合並辦理。」三、將《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第三條第二款、第十八條中的「衛生部」修改為「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

第四條第一款修改為:「國家對公共場所實行『衛生許可證』制度。」

刪去第十二條第三項。四、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一條修改為:「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所稱公益性捐贈,是指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於符合法律規定的慈善活動、公益事業的捐贈。」

第五十二條修改為:「本條例第五十一條所稱公益性社會組織,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慈善組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

「(一)依法登記,具有法人資格;

「(二)以發展公益事業為宗旨,且不以營利為目的;

「(三)全部資產及其增值為該法人所有;

「(四)收益和營運結余主要用於符合該法人設立目的的事業;

「(五)終止後的剩餘財產不歸屬任何個人或者營利組織;

「(六)不經營與其設立目的無關的業務;

「(七)有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

「(八)捐贈者不以任何形式參與該法人財產的分配;

「(九)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民政部門等登記管理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五十三條第一款修改為:「企業當年發生以及以前年度結轉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准予扣除。」

刪去第一百二十七條。

此外,對相關行政法規中的條文序號作相應調整。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建築方面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2 01:15:27 瀏覽:205
沒按手印的擔保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12 01:06:02 瀏覽:729
湖北省市場開辦者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2 00:45:57 瀏覽:945
動遷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2 00:45:57 瀏覽:994
天津趙洋律師 發布:2025-08-12 00:43:28 瀏覽:608
遂寧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8-12 00:19:25 瀏覽:385
外匯法規2017 發布:2025-08-12 00:15:01 瀏覽:592
合同法有約定從其約定 發布:2025-08-12 00:13:28 瀏覽:523
砸手機需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2 00:07:32 瀏覽:635
律師保險費 發布:2025-08-12 00:05:52 瀏覽: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