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木材運輸條例
① 四川省木材運輸管理條例(2012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護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加強木材運輸監督管理,維護正常的木材流通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四川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凡在四川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木材運輸及其管理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條例。
木材生產單位和個人在原木生產過程中運輸木材的,不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木材,包括:
(一)原木、原竹、原條、木片;
(二)大宗木製半成品、實木成品;
(三)從林區向外運的木質舊房料和大頭直徑5厘米以上的薪材;
(四)活立木。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木材運輸的監督管理工作。
經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木材檢查站負責對過往運載工具運輸的木材進行檢查,依法查驗木材運輸證件、植物檢疫證書等證件,制止違法運輸行為。當地市(州)、縣人民政府應當將其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並加強對其執法行為的規范和管理。第五條運輸木材,應當持有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木材運輸證件。
木材運輸證由省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統一印製。
木材運輸證在核發的有效期限內只能使用一次。第二章木材運輸證的核發第六條木材運輸證由起運地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第七條申請辦理木材運輸證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提交下列證明材料:
(一)木材合法來源證明;
(二)木材檢尺碼單等數量證明;
(三)木材經營、加工單位運輸木材的,應當出示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木材經營(加工)許可證和工商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副本);
(四)直接向木材生產者購買木材的,應當出示繳納有關費用的票據;
(五)國家和我省規定應施檢疫的,應當出示檢疫證明。第八條木材運輸申請人按本條例規定提交或者出示有效證明、證件的,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受理,並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個工作日內核發木材運輸證。
貨主向省外運輸纖維板、刨花板、膠合板及其製品申辦木材運輸證的,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為其辦理木材運輸證。第九條木材運輸實行一車(船)一證。由火車或者船隊進行批量運輸的木材,在同一起止地點、同一起運時間、同一貨主、同一運輸工具的情況下,可以核發一張運輸證。第十條木材運輸證從起運地到終點全程有效。在運輸途中需要中轉、變更運輸工具的,憑原木材運輸證到中轉地縣級地方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換領木材運輸證。第三章監督管理第十一條運輸木材應當持有效的木材運輸證件,貨證同行。第十二條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等運輸單位和個人承運木材,應當驗明托運人的木材運輸證,貨證相符方可承運。任何承運單位和個人都不得承運無木材運輸證的木材。
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在進行木材運輸檢查時,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等部門應當予以配合。第十三條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木材檢查站可以採取固定檢查和在通往林區的縣、鄉道流動巡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木材運輸檢查。木材運輸檢查執法人員進行木材運輸檢查時,應當按國家規定統一裝識,出示檢查證件,依照法定程序履行職責,嚴格、公正、文明執法。第十四條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木材檢查站前後100米以外設立木材檢查標志。運輸木材的車輛經過木材檢查站時,應按指定地點停放,主動接受檢查。第十五條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木材檢查站執法人員執行木材運輸檢查監督職務時,應當依法查驗木材運輸證件、植物檢疫證書及國家和省規定應隨貨同行的有關證件,並進行登記。對手續齊全、貨證相符的,在木材運輸證上加蓋審驗印章,並簽注檢驗日期後即予放行。第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無效木材運輸證:
(一)運輸起止地點與木材運輸證記載不符的;
(二)填寫內容或者印鑒不符合有關規定的;
(三)經有權部門依法宣布作廢或者失效的;
(四)提前使用木材運輸證的;
(五)偽造、塗改、買賣的。第十七條持過期木材運輸證運輸木材有正當理由、貨證相符的,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木材檢查站應當及時告知貨主或者承運人在10個工作日內憑原木材運輸證到查驗地縣級地方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補辦,查驗地縣級地方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受理補辦申請,並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個工作日內核發木材運輸證。
禁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在已開具的木材運輸證上簽字延期。
② 成都市林業行政管理處罰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林業行政管理,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四川省綠化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成都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林業行政管理處罰(以下簡稱林政處罰),是指對在林木採伐,木材運輸、經營和林地征、佔用過程中所發生的尚未構成犯罪的違法行為的處罰。第三條林政處罰的種類包括警告、責令賠償損失、加倍補種樹木、強制收購、罰款、沒收財產、收繳或者吊銷林業證件等。
對違反同一林業行政管理的行為不得重復處罰。第四條市和區(市)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委託的機構,行使本行政區域內林政處罰權。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五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林政處罰,適用本條例。本條例未涉及的林政管理及其處罰,按有關法律、法規執行。第二章管理第六條採伐林木(含楠竹和生產成批竹材的竹林,下同),必須辦理林木採伐許可證,並按其規定採伐。
農村村民採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後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不辦理採伐許可證,但珍貴樹木除外。第七條核發林木採伐許可證的部門,不得越權或超過批準的年森林採伐限額發放採伐許可證。第八條運輸木材,必須持有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四川省木材運輸證》。
運輸木材出省或從省外運入本市的木材,必須持有林業部統一印製的《出省木材運輸》。
實行憑證運輸的木材范圍及品種,按四川省的有關規定執行,但從省外運入本市的木材與四川省憑證運輸規定范圍不相同的品種除外。第九條經營(含加工,下同)木材必須持有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四川省木材經營許可證》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
農村村民上市銷售自有木材,須有其所在村民委員會或集體經濟組織的銷售證明。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上市銷售自有木材,須有其所在鄉(鎮)人民政府或林業站的銷售證明。
禁止無證經營、銷售木材和收購無證木材。
禁止偽造、塗改、出租、買賣、轉借木材經營許可證。第十條確需征、佔用林地的,必須按規定許可權和程序徵得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同意,依法辦理審批手續,並按有償使用的原則交納森林植被恢復費、林地、林木及附著物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第十一條改變國有林業單位的隸屬關系或變更其經營林地面積的,須經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同意,並報上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變更國有林地使用權和林地資產產權的,須經市及市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後,向原發證機關辦理林地權屬變更登記和林地資產產權變更手續。第三章罰則第十二條盜伐林木半立方米以下、幼樹二十株以下的,責令賠償損失,補種盜伐株數十倍的樹木,並處以違法所得四至七倍的罰款;盜伐林木半立方米以上一立方米以下、幼樹二十株以上五十株以下的,責令賠償損失,補種盜伐株數十倍的樹木,並處以違法所得七至十倍的罰款。
盜伐楠竹一千公斤以下、雜竹二千公斤以下的,責令賠償損失,補種盜伐株數或面積十倍的竹子,並處以違法所得七至十倍的罰款。第十三條濫伐林木二立方米以下、幼樹一百株以上二百株以下的,責令補種濫伐株數五倍的樹木,並處以違法所得三至五倍的罰款。
濫伐楠竹五千公斤以下、雜竹(不含慈竹)一萬公斤以下的,責令補種濫伐株數或面積五倍的竹子,並處以違法所得三至五倍的罰款。第十四條毀壞國家、集體或他人所有林木或苗木的,責令賠償損失,補種毀壞株數十倍的樹木或苗木,並處以損失價值四至七倍的罰款。第十五條盜伐、濫伐或者破壞防護林、經濟林、特種用途林、珍貴樹木和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的,分別情況按本條例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的規定從重處罰。第十六條因勘探設計、架設線路、鋪設管道、修渠築路等工程建設需要砍伐國家、集體以及他人所有林木,事前未按規定辦手續的,所砍林木歸原主,責令賠償損失,補種砍伐株數三至五倍的樹木,可以並處損失林木價值一至二倍的罰款。第十七條在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解決以前,擅自砍伐有爭議的林木的,分別情況依照本條例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六條的規定處理。第十八條擅自採集體林木或林區內珍貴植物及其根、莖、葉、花、果、皮、汁,並造成嚴重損失和損害的,分別情況處以警告、沒收、責令賠償損失、補種損失株數一至三倍的樹木;對以營利為目的的,沒收其違法所得,並處以損失價值三至五倍的罰款。
進入林區旅遊、參觀或從事其他活動,損壞林木、苗木和地面植被的,分別情況比照前款規定處理。